阿扎胞苷联合维奈克拉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护理观察效果
王娜 王玉民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德州医院血液内科 山东德州 253000

复制成功

摘要:

目的:此次研究的核心目标是对阿扎胞苷和维奈克拉(VenetoclaxL+HMA)与柔红霉素(DNR)再加阿糖胞苷(Ara-c,DA)两种不同诱导治疗方式对于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疗效,以及它们所触发的血液系统和非血液系统的不良反应进行一次对比分析。同时探究护理配合效果。方法:随机抽取了60名AML患者进入研究,其中一半,30名接受VenetoclaxL+HMA治疗+护理配合,另外30名接受DNR+Arac治疗+护理配合。结果:在VenetoclaxL+HMA组中50%的患者得以完全缓解(CR),DA组同样的比例为56.66%,对于部分缓解(PR)的比例,在两组中都是20%。关于无反应(NR)的比例,VenetoclaxL+HMA组与DA组分别为30%与23.34%。论及血液系统的不良反应,VenetoclaxL+HMA组出现中性粒细胞缺乏、血小板减少和贫血的发生率是30%,56.66%以及56.66%,这些比例显然低于DA组的相应百分比(76.66%、100%和80%)。非血液系统的不良反应,如恶心、腹泻、便秘、3/4级感染、疲乏、食欲减退、AST升高等,VenetoclaxL+HMA组的发生率也明显低于DA组。两组患者经护理,不良反应改善。结论:阿扎胞苷联合维奈克拉在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上疗效与柔红霉素联合阿糖胞苷相当,但前者引发的血液系统与非血液系统不良反应更低,显示出更优的安全性。护理配合在治疗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不仅减轻了不良反应,还显著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阿扎胞苷维奈克拉急性髓系白血病不良反应治疗效果
DOI: 10.12428/hlyjzz2025.08.051
基金资助:

引言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是一种起源于骨髓的恶性疾病,其特点在于髓系非成熟细胞的无序、混乱增生。这些异常细胞无法正常成熟并发挥功能,导致骨髓功能受损,进而影响正常血细胞的生成。AML(急性髓系白血病)的出现并非偶然,它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其中包括某些遗传性疾病以及阴道涂片检查中发现的染色体变异。化学药品的过度刺激,包括长期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都是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发病的潜在风险因素。传统的AML治疗常采用化学疗法,其中柔红霉素联合阿糖胞苷(DA方案)作为常见的诱导疗法,确实展现了一定的治疗效果。然而,这种治疗方法往往伴随着显著的副作用,不仅影响血液系统,还可能对非血液系统造成损害。因此,探索具有高效、低毒的新型AML治疗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进行了阿扎胞苷联合维奈克拉(VenetoclaxL+HMA)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研究,希望通过比较VenetoclaxL+HMA和DA诱导治疗AML的疗效,以及所激发的血液系统和非血液系统的不良反应,为临床上AML的治疗提供新的选择。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共选取我院从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收治的60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过严格的随机方法和筛选,将这60例患者分为两组。第一组是VenetoclaxL+HMA(以下简称为V+H)组,共有30例,第二组是DNR+Arac(以下简称为DA)组,也有30例。对于V+H组来说,患者年龄分布在29至7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2岁。同样,DA组的患者年龄也分布在29至7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2岁。

两组患者在性别、患病时间、骨髓髓母细胞比例、基线血象、基线骨髓象以及首次诱导化疗方案等一系列基本资料上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体数据请见下文表格1.

在限定的时间范围内,对两组患者分别使用了VenetoclaxL+HMA和DNR+Arac两种治疗方案。在每位患者治疗结束后,都及时跟踪并记录了他们的病情发展情况,并根据指定的指标进行了详细的评估。这些数据将用于后续疗效比较和毒副反应分析。

1.2方法

在研究中,选取60名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患者,均为初诊的髓系白血病病例,具备接受药物治疗的条件,以确保研究的有效性和公正性。所有患者均配对,按照治疗方案分为两组,每组30名患者。

对于VenetoclaxL+HMA组,患者接受Venetoclax联合HMA治疗,这种组合疗法旨在通过Venetoclax抑制BCL-2蛋白,诱导AML细胞凋亡,同时HMA药物逆转DNA甲基化,促进肿瘤细胞重新编程,两者协同作用以增强对AML的治疗效果。该治疗方案特别适用于不适合强化化疗的老年AML患者,以及具有特定基因突变如NPM1和IDH1/2的患者,能有效提高缓解率和总生存期。护理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针对性进行用药指导,确保患者正确、按时服药。为患者制定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计划,向患者详细普及疾病知识、治疗方案、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等,以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和治疗依从性。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缓解其焦虑和恐惧情绪。

对于DA组,患者接受DNR+Arac治疗,其中柔红霉素是一种蒽环类药物,能够嵌入DNA链中,抑制DNA合成和RNA合成,从而发挥抗肿瘤作用;阿糖胞苷则是一种嘧啶类似物,能够抑制DNA合成,干扰细胞增殖。这两种药物联合使用,通过不同的作用机制共同抑制AML细胞的生长和分裂,达到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缓解病情的目的。

1.3评价指标及判定标准

评价指标包括诱导疗效和各种不良反应。诱导疗效以完成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部分缓解(Partial remission,PR)以及无反应(No response,NR)三种结果来判断,其中CR和PR越高,反映出疗效越好。

对于不良反应,分别从血液学不良反应和非血液学不良反应两个角度进行评分。其中血液学不良反应主要包括中性粒细胞缺乏、血小板减少以及贫血,反映出疗方对病人血液系统的影响;非血液学不良反应则包括恶心、腹泻、便秘、3/4级感染等,反映出治疗对病人其他系统的影响。

对不良反应的判断基于患者的自我反馈以及医生的判断,评估各项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发生率越低,证明该疗法的毒副反应越小,患者的耐受性更好。特别是对于血液学不良反应与非血液学不良反应,将进行重点考察,因为这些不良反应最为常见,且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有着重大影响。这些反应的出现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VenetoclaxL+HMA和DNR+Arac的使用,对治疗结果转化有重要决定性因素。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中所有数据均通过SPSS 22.0软件进行分析。在数据分析的过程中,根据数据的特性和性质选择了不同的统计学方法。具体而言,对于方差齐性且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采用的是t检验,数据结果用"`x±s"来表示。对于计数数据,则使用卡方检验,并以%作为数据的表示方式。结果中P值的判定标准是P<0.05。只有当P值小于0.05时,才认为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VenetoclaxL+HMA和DNR+Arac诱导治疗AML的疗效比较

在这项研究中,比较了VenetoclaxL+HMA和DNR+Arac两种诱导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疗效。两组均由30例AML患者组成。

在VenetoclaxL+HMA组中,15例患者(50%)获得了完全缓解(CR),6例(20%)部分缓解(PR),9例(30%)未达到缓解(NR)。相较之下,在DA组中,有17例患者(56.66%)达到CR,6例(20%)达到PR,7例(23.34%)NR。

从数据上看,DA组在CR方面略优于VenetoclaxL+HMA组,而在PR及NR方面两者的疗效类似。这只是人数百分比,而并非临床上疗效判断的唯一标准。

对于CR,Cohen'sκ系数为0.07,P值大于0.05,两组间的CR无显著性差异。对于PR,Cohen'sκ系数为0,P值大于0.05,两组间的PR无显著性差异。对于NR,Cohen'sκ系数为0.13,P值大于0.05,两组间的NR无显著性差异。

表1对VenetoclaxL+HMA和DNR+Ara-c诱导治疗AML的疗效比较

1.png

2.2血液系统和非血液系统最常见的毒副反应分析

对比两种治疗方案引起的血液学和非血液学毒副反应。在接受VenetoclaxL+HMA治疗的患者中,30%患者出现中性粒细胞缺乏,56.66%出现血小板减少,同样56.66%患者出现贫血。而在接受DA治疗的患者中,76.66%患者出现中性粒细胞缺乏,所有患者血小板减少,以及80%患者出现贫血。对比两个治疗方案,DA治疗引起的血液学毒副反应的比例明显高于VenetoclaxL+HMA。

从非血液学毒副反应方面看,VenetoclaxL+HMA治疗引发的恶心、疲乏及食欲减退比例分别为43.33%、20%和20%,较DA治疗的86.66%、63.33%和80%显著降低。其他如腹泻、便秘、3/4级感染、低血钾、AST升高、咳嗽以及周围性水肿等不良反应,在VenetoclaxL+HMA治疗组中的出现比例也较DA组低。

表2血液系统和非血液系统最常见的毒副反应

2.png

3讨论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是最常见的成人白血病类型,典型的化疗方法主要包括阿扎胞苷联合维奈克拉(VenetoclaxL+HMA)和DNR+Arac(DA)方案。通过对照试验分析了两种方案对于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治疗效果以及相关的毒副反应。

表1中对VenetoclaxL+HMA和DNR+Arac诱导治疗AML的疗效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完全缓解(CR)和部分缓解(PR)的比例在两组中分别为50%、20%和56.66%、20%。没有反应(NR)的比例在VenetoclaxL+HMA和DNR+Arac组中分别为30%和23.34%。这表明两组的效果差异不大,但护理中发现VenetoclaxL+HMA组的NR反应率略高。对于VenetoclaxL+HMA组患者,应加强对其生命体征的监测,护理过程中及时发现并报告医师处理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此外,患者不良反应较轻,应将护理重点偏向患者的心理疏导和营养支持,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表2对两种治疗方案的毒副反应进行了统计和比较。PAL及DA方案中,表现出的血液系和非血液系不良反应均较VenetoclaxL+HMA方案更明显。在PAL治疗组中,出现的中性粒细胞缺乏、血小板减少、贫血等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76.66%、100%、80%,而在VenetoclaxL+HMA治疗组中,这些反应的发生率则为30%、56.66%、56.66%。非血液系不良反应如恶心、腹泻、低血钾、食欲减退等,也在PAL治疗组中表现得更为显著。针对患者出现的血液系统毒副反应情况,护理中应注意遵医嘱进行个性化针对性的输血计划和血小板输注策略,以保障患者安全。针对患者出现的非血液系统毒副反应,护理中应注意加强对患者的药物管理以及饮食指导,避免药物相互作用加重不良反应。同时,根据患者病情制定合理的运动计划,帮助患者增强免疫力,提升生活质量。

尽管VenetoclaxL+HMA和DNR+Arac诱导治疗AML的疗效差异不大,但VenetoclaxL+HMA方案的毒副反应明显较低,为临床治疗AML可能提供一个更安全有效的选择。需要注意的是,这项研究的样本量较小,结果可能存在偶然性,还需要进一步的大样本临床试验以验证这个结论。对于VenetoclaxL+HMA治疗方案未反应的原因,以及如何改进其疗效,都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进行深入探索。

总的来说,阿扎胞苷联合维奈克拉在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上不仅具有较好的疗效,且毒副反应相较DA方案明显减轻。考虑到样本数量的限制,研究结果仍需通过更大规模的随机对照试验来验证。在未来的研究中,也将探索阿扎胞苷联合维奈克拉在不同风险类型、分子遗传学特征的AML患者中的适应症,以便更精准地应用于临床。

参考文献

[1]陈琦,聂成军,王长贵,许新玉.维奈克拉联合阿扎胞苷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23,30(18):49-52.

[2]段星宇,孟宏伟,谢凤玲.维奈克拉联合阿扎胞苷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疗效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23,21(18):108-110.

[3]王磊,徐晓度,姚利娟,黄雨婷,邹璆,吴怡,吴冰.维奈克拉联合阿扎胞苷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近期效果观察[J].白血病.淋巴瘤,2023,32(07):411-415.

[4]朱雯雯,王宏强,薛宏怡,邱雷.阿扎胞苷联合维奈克拉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效果观察[J].中国乡村医药,2023,30(12):22-23.

[5]杨炼.阿扎胞苷联合维奈克拉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效果[J].中外医药研究,2023,2(15):27-29.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ISSN:3079-9198 (Online)
ISSN:3008-0177 (Print)
所属期次: 2025.8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为你推荐

版权所有 © 2025 世纪中文出版社  京ICP备20240860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