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学法对疼痛科护理教学质量的提升评价
陈文宇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646000

复制成功

摘要:

目的 探讨案例教学法对疼痛科护理教学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60例疼痛科实习护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法,观察组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理论知识考核、实践技能考核、评判性思维能力测评及教学满意度调查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的理论知识、技能操作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教学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案例教学法能有效提升疼痛科护理教学质量,使护生的满意度更高,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案例教学法疼痛科护理教学教学质量
DOI: 10.12428/hlyjzz2025.08.097
基金资助:

在医疗体系持续进步的背景下,护理教育的革新对于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至关重要。疼痛科作为一个专注于各类疼痛性疾病诊断与治疗的特殊领域,要求护理人员不仅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更需拥有敏锐的病情观察能力、精准的疼痛评估技能和有效的护理干预手段[1]。传统的护理教学方法多以理论讲授为主,这种模式虽能使学生获取一定的知识储备,但在实际应用中,护生常表现出理论与实践脱节、面对复杂临床情况时应对能力不足等问题。疼痛科的护理场景复杂多变,患者的疼痛原因、程度、表现形式各不相同,护理工作需高度的个性化与专业性[2]。而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以真实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模式,能够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具象化,为护生营造逼真的临床情境,通过参与案例讨论、分析和决策,护生不仅能够加深对疼痛科专业知识的理解,还能锻炼其评判性思维、团队协作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因此,本文主要探究案例教学法对疼痛科护理教学质量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在我院疼痛科实习的60名护生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0例,女护生/男护生为28例/2例;年龄19-22岁,平均(20.51±1.20)岁;观察组30例,女护生/男护生为29例/1例;年龄19-22岁,平均(20.72±1.22)岁。两组护生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法。带教老师按照教学大纲,在课堂上系统讲解疼痛科的理论知识,如疼痛的分类、评估方法、常见疼痛疾病的护理要点等;实践教学方面,进行护理操作示范,如疼痛评估量表的使用、注射操作、物理治疗仪器的使用等,然后让护生进行模仿练习,老师在旁指导纠错。

观察组采用案例教学法,具体如下:(1)案例筛选与准备:选取涵盖常见与疑难疼痛病症的案例,如腰椎间盘突出症、三叉神经痛、癌性疼痛等。这些案例既要体现疼痛科常见护理问题,又能反映不同疼痛病因、病理及治疗方式的差异,确保护生全面接触各类疼痛状况。且案例应源于临床真实病例,包含患者基本信息、疼痛症状演变、诊断检查结果、治疗过程及护理需求等完整资料,让护生感受实际工作场景,培养其应对复杂情况的能力。(2)教学流程设计:案例引入:在课堂开始时,通过多媒体展示、故事讲述等方式引入案例,迅速吸引护生注意力,激发其学习兴趣,如播放一段患者描述疼痛感受的视频,引导护生思考如何进行初步评估与护理。②小组讨论:将护生分成小组,围绕案例提出的护理问题展开讨论,如疼痛评估方法的选择、护理措施的制定、潜在并发症的预防等。鼓励护生积极发言,分享观点,培养其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③课堂汇报:各小组推选代表进行汇报,阐述小组讨论结果。汇报过程中,其他小组可提问、补充,促进思维碰撞,拓宽护生思路。④教师点评与总结:教师对各小组汇报进行点评,纠正错误观点,补充遗漏内容,系统讲解案例涉及的护理知识与技能,帮助护生构建完整知识体系。(3)教师引导策略:①启发式提问:在小组讨论和课堂汇报环节,教师通过提问引导护生深入思考。如“为什么选择这种疼痛评估工具?”“如果患者出现这种突发状况,你的应对措施是什么?”,激发护生主动分析问题,培养其批判性思维。②知识拓展:结合案例,适时拓展相关知识,如介绍最新的疼痛治疗技术、护理理念等,让护生了解学科前沿动态,丰富知识储备。③引导反思:讨论结束后,引导护生反思讨论过程,总结经验教训,思考如何改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提升学习效果。(4)与实践教学结合:①模拟病房实践:在模拟病房中,根据案例设置情境,让护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为患者进行疼痛评估、护理操作等,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提高其动手能力和应变能力。②临床见习指导:在临床见习时,带教老师结合实际患者案例,进一步巩固课堂所学。如带护生到病房观察三叉神经痛患者的护理过程,现场解答护生疑问,加深其对知识的理解。

1.3观察指标

(1)考核成绩:在教学结束后,对两组护生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进行统一标准考核,总分均为100分,得分越高代表成绩越优秀。两组的阅卷和技能考核评分均由同一组教师负责。

(2)满意度:教学结束后,对护生进行教学满意度问卷调查,包括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效果、自主学习提升以及教学内容等方面的满意度。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实习护生考核成绩比较

观察组的考核成绩比对照组高(P<0.05),见表1。

表1  两组实习护生考核成绩比较(分,`X±S)

bf6c3597-8c24-499a-b383-8c49184b5d76.png 2.2两组实习护生教学满意度比较

与对照组教学满意度相比,观察组明显更高(P<0.05),见表2。

表2  两组实习护生教学满意度比较n(%)

6a750bbe-3bc7-4e88-9a49-5515f591e08b.png3讨论

疼痛科是医学领域中专注于疼痛的预防、诊断和治疗的专科。疼痛可以是多种疾病或伤害的症状,也可能成为独立的疾病。疼痛科的目标是帮助患者缓解和控制各种急性与慢性疼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研究指出,疼痛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感觉体验,它涉及生理、心理和社会层面,疼痛的产生可能与身体的组织损伤有关,但它也会受到情绪、文化、环境等因素的影响[4]。因此,疼痛的管理不仅仅是药物治疗,还包括对心理、情感、社交及生活方式的综合干预。而疼痛科护理教学属于临床的重要工作之一,其首要任务是系统讲解疼痛相关专业知识。涵盖疼痛的生理病理机制,如神经传导通路、致痛物质的释放与作用等,让护生理解疼痛产生的根源;各类疼痛性疾病知识,包括常见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引发的腰腿痛、颈椎病导致的颈肩痛、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以及复杂的癌性疼痛等,涉及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要点,使护生能准确识别不同类型疼痛。此种教学也比较注重疼痛评估技能教学,教导护生熟练运用多种疼痛评估工具,如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数字评分法(NRS)、面部表情疼痛量表(FPS-R)等,依据患者年龄、认知水平、疼痛特点选择恰当方法,精准量化疼痛程度,为后续护理干预提供依据;进行护理操作技能训练,如疼痛患者的体位护理、物理治疗(热敷、冷敷、按摩、牵引等)操作规范、各类镇痛药物的给药途径与剂量把控,以及疼痛治疗相关仪器(如神经刺激仪、射频治疗仪)的辅助使用等。高质量的教学培养出专业素养过硬的疼痛科护士,他们能更准确地评估患者疼痛程度,制定并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缓解患者疼痛,提升患者舒适度和满意度,从而整体提升疼痛科的护理服务质量,树立良好的科室形象和医院声誉。且疼痛不仅影响患者身体功能,还会干扰睡眠、饮食、情绪等,阻碍康复进程。优秀的疼痛科护士通过专业护理,帮助患者减轻疼痛,改善心理状态,增强康复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加快身体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尤其对于慢性疼痛患者和术后康复患者意义重大[5]。但常规教学法难以提升疼痛科护理教学质量,主要因为常规教学多以教师口头讲授理论知识为主,形式单调,难以激发学生兴趣和主动性,导致学生对疼痛科护理知识的记忆不深刻、理解不透彻[6]。且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少,学生很少有机会表达观点和疑问,思维活跃度低,无法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难以应对复杂多变的疼痛科护理场景。此外,常规教学中实践安排相对较少,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疼痛评估方法、护理操作等,不能及时在临床实践中应用和巩固,到了实际工作场景仍不知如何操作。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真实案例为基础的教学策略,将实际发生的典型事件引入课堂。教师精心挑选具有代表性的案例,涵盖丰富的细节和复杂的问题情境。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围绕案例展开深入分析、讨论与交流,尝试找出问题的解决方案[7]。这种教学方法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鼓励学生从案例中提取关键信息,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批判性思考,以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研究指出,通过对实际案例的分析和讨论,学生能提前接触到临床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复杂问题,在虚拟情境中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有效过渡,增强未来工作的适应性[8]。在疼痛护理教学中,案例教学法将疼痛相关的抽象理论知识融入具体病例,如腰椎间盘突出症导致的腰腿痛案例,学生能更直观地理解疼痛机制、评估方法及护理要点,从而深化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理论考核成绩。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教学后理论知识、技能操作的考核成绩差距明显,成绩水平更高的为观察组,偏低的为对照组(P<0.05),表明在案例教学法的影响下,有利于充分强化护生对疼痛科护理要点、护理流程等知识的掌握,使其在技能操作方面获得显著进步。分析原因:案例教学以具体病例为载体,将抽象的疼痛科护理理论知识融入其中。护生通过分析案例,能直观看到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把原本孤立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知识体系,从而更深入理解疼痛机制、评估方法等理论知识。同时,案例教学能模拟真实临床场景,让护生在虚拟环境中面对各种疼痛患者的护理问题,有机会练习疼痛评估工具的使用、镇痛药物的给药方法等技能操作,为实际临床操作积累经验,提高操作熟练程度。观察组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为93.33%,对教学过程的满意度为90.00%,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为93.33%,对提高自主学习的满意度为86.67%,对教学内容的满意度为90.00%,均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在案例教学法的作用下,解决了护生对护理教学不够认可,难以积极参与其中的问题。

综上所述,在疼痛科护理教学中,案例教学法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对提升实习护士考核成绩有所帮助,确保实习护士的技能操作能力更强,也实现了提升其满意度的目标,可积极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许振丹,徐艳,宋佩瑾,等,基于Omaha系统的案例教学法在护生综合能力培养中的效果观察[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24,21(10):1437-1442.

[2]韩燕,陈嘉.案例教学法结合情景模拟教学法在脑卒中护理带教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5,17(02): 108-112.

[3]张和妹,杨贝贝,林雪,等,基于OBE理念的CBL教学模式在培养护理本科生临床应急能力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医药卫生,2025,41 (01): 252-256.

[4]周梦佳,楼艳茹.循证护理结合案例教学法在大内科护士中医护理技术培训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25,33(01):72-74.

[5]张亚男.案例式立体教学法联合思维导图在外科护理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4,16(24): 111-116.

[6]张弘珏.基于职教云平台的“案例教学法"一一以“护理病理学”课程为例[J].中国新通信,2024,26(23):167-169.

[7]潘春莲,严红云,李现文,等,案例联合对分课堂教学法在驻点班护理本科生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24,39(23): 74-77.

[8]胡哲,李杰,付景娜,等.网络教学平台联合实境式案例教学法在神经内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J].中华养生保健,2024,42(23):79-82.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ISSN:3079-9198 (Online)
ISSN:3008-0177 (Print)
所属期次: 2025.8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为你推荐

版权所有 © 2025 世纪中文出版社  京ICP备20240860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