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改革强调核心素养与群文阅读相结合。为发挥群文阅读优势,培养小学生语言、思维、审美和文化修养,作为教师需要深入研究并优化阅读教学,结合小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及小学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教学目标,提升阅读教学效率,满足小学生发展需求。同时,通过群文阅读活动,期望小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积累语言知识,发展思维能力,提升审美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养文化素养的提升。
一、群文阅读的特征
群文阅读教学是一种新型的语文教学方法,与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相比,这种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在新型的阅读方式下,获取独到的见解,而其他同学的认识,包括一些观点,也是完全可以了解的,并且通过交流探讨,从而形成比较一致的看法。群文阅读教学则可以突破传统单篇阅读形式的局限,弥补传统阅读教学的不足,让学生在多篇阅读中打开思路,多方面比较、探索、归纳、思考,使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更深入,从而体会阅读的乐趣。这种阅读方法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学生广泛而深入地阅读,在循序渐进中,阅读水平的提高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此种阅读方式切实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成绩,促进语文教学的发展。具体而言,群文阅读的特征如下:
1.多元性
群文阅读的多元性主要体现在文本的选择上。在群文阅读中,教师可以选择不同体裁、不同风格、不同主题的文本进行组合,形成多元化的阅读素材。这种多元化的文本组合能够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2.深度性
群文阅读的深度性体现在对文本内容的深入挖掘上。在群文阅读中,学生需要通过多篇文本的关联阅读,形成对某一主题或议题的深入理解。这种深入的理解不仅要求学生理解单篇文本的内容,还要求学生能够将多篇文本的内容进行关联和对比,形成自己的见解和观点。这种深度的阅读过程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水平。
3.互动性
群文阅读的互动性主要体现在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讨论上。在群文阅读中,教师可以通过组织讨论、提问、分享等方式,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入的思考和交流。学生之间也可以通过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和见解,互相启发、互相学习。这种互动性的阅读过程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二、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阅读的作用
1.提升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一项重要任务。研究发现,群文阅读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并且通过关联性的阅读,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文与文之间的主题联系,这对于他们理解阅读内容具有重要作用。如,在学习以母爱为主题的课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与之相关的多篇文章,如梁浇声《慈母情深》、吴冠中的《父爱之舟》、胡适的《我的母亲》等,让学生在群文阅读活动中,从多个角度理解该主题,从而加深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此外,独立阅读也是群文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需要自我学习、自我思考,这有助于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
2.丰富学生的阅读视野
做为一名富有担当意识的小学语文老师,要高瞻远瞩,切实在丰富学生的阅读视野方面,积极探索,乐于实践,把阅读置于更高广更深的层次,积极开展各种有效的阅读。通过引导学生阅读不同类型的书籍、文章,学生可以接触到不同的文化背景、思想观念和语言表达方式,从而丰富他们的知识储备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群文阅读教学还可以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强化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还可以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如,教师可以定期组织读书分享会,让学生分享自己最近阅读的书籍和感想。通过与其他同学的交流,他们可以了解到更多的书籍类型和阅读方法,从而丰富自己的阅读视野。此外,教师还可以推荐一些适合小学生阅读的书籍,如童话、寓言、科普读物等,让学生在家中自主阅读。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还可以增强亲子关系,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3.有利于探索多元化阅读方法
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通过多元化的阅读方法来提升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如,角色扮演这种有趣的阅读方法,通过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深入理解角色的情感和观点,从而更好地理解阅读内容。此外,小组讨论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通过小组内的讨论和交流,学生可以互相启发,加深对阅读内容的理解。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对比阅读,将同一主题的不同文章进行对比,找出它们的异同点,从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基于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的教学方法
1.明确群文阅读的主题
想要提高群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首要任务是要明确阅读主题,并以之为基础,选取适当的阅读材料。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教师需要深入分析阅读材料,确保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是以层次化的方式进行,以便他们能够逐步理解相关知识。同时,为了丰富群文阅读的内容,教师应注重材料的多样化。此外,施教者还应结合课程标准,设置相关的课程内容,确保议题与教材内容相符。如,以《狐假虎威》这课为例,教师可以结合小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明确阅读议题,从寓言故事中寻找符合小学生兴趣的阅读材料,如《守株待兔》或《坐井观天》等,引导学生进行群文阅读。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能深入理解文章内容,还能培养其核心素养。
2.设计多元化的问题
问题是引导学生探索问题的引领者,为了让学生深入理解群文内容,教师要在群文阅读教学中为学生设计多元化的问题。首先,将群文阅读范畴内的文章看作一个整体,找出它们的共性,设计一个或几个问题。如,如果几篇文章都涉及到自然环境的话题,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关于环境保护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从个人角度出发保护环境。其次,通过“以一代多”的方式向学生发起提问。教师可以在带领学生分析一篇文章后,让学生自主阅读剩下的文章,并完成分析。如,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在接下来的几篇文章中,作者都提到了哪些自然环境问题?他们提出了哪些解决方案?”等;第三,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完成分析后,总结它们共有的写作技巧、特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文章的写作技巧和特点,如,如何通过描写细节来表达情感、如何运用修辞手法等。
通过这样的设计,学生可以从多元化的视角看待问题,提升阅读综合素养。同时,这种方式也可以帮助学生从思维定式中解放出来,培养灵活多变的思维方式。
3.运用思维导图教学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思维导图教学工具是一个有效的教学工具,可以帮助学生提升思维能力。教师可以在群文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以绘制思维导图的方式,让学生更加清晰地了解文章的结构和内容以及相同点和不同点,培养学生的逻辑和创新思维,进而摆脱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师以自己为中心,忽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的自主性得不到体现,思维得不到发展的弊端。所以说,教师应该积极改变教学方式,将思维导图教学工具运用到群文阅读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自主绘制思维导图,以此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文本中的故事情节、体现主题的具体方式等内容体现在导图中,并在课堂教学阶段通过解释导图的方式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元互动。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共同绘制群文思维导图,互相交流和讨论,以此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四、基于核心素养下小学群文阅读教学效果多元评价策略
1.明确多元评价目标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评价目标应该多元化,应包括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阅读方法、阅读速度、理解能力等多个方面。教师在评价时,应综合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和进步情况,为每个学生制定个性化的评价标准。如,教师可以以阅读进步为目标,设立“阅读进步榜”,定期展示进步明显的学生照片和心得体会;也可以以“阅读方法”或“阅读速度”以及“理解深度”为目标,设计不同的、多元化评价目标等,以此多方面激励学生在群文阅读中不断提高。
2.构建多元评价方式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群文阅读教学方法要多元化,不要单一地在课堂上或者师生之间进行。评价方式应该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家长评价等多种方式。如,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阅读表现、提问、讨论、测试等方式对学生的群文阅读效果进行评价;学生可以通过自我反思、同学互评等方式进行自我评价;家长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家庭阅读中的综合表现进行评价。当然,教师还可以采用一些先进的评价工具和技术,如阅读量统计表、阅读理解能力测试题等进行评价,以更加客观地评价学生的阅读水平,明确学生的阅读目标与方向,帮助学生提升群文阅读能力。
3.强化课堂评价环节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应该为学生设计提问、讨论、展示等评价环节,了解学生对群文阅读内容的理解程度,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如,学生在阅读《地震中的父与子》《“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慈母情深》和《学会看病》这一组文章时,对于其中相同又不同的感情理解不透彻,教师就可以与学生一起讨论或者帮助让学生通过角度扮演的方式,展示文章中的情节,体会其中相同又不同的情感等。与此同时,教师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和见解,从而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最后给予学生科学、合理、及时的评价,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促进学生成长。
4.评价要关注个体差异
群文阅读相对于单篇阅读有一定的难度,学生会因为理解能力、速度、选取的阅读方法等不同,而且出现不一样的阅读效果。所以,作为教师,在核心素养下的群文阅读评价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和优势,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和评价标准,以鼓励不同的学生不断进步。如,在《将相和》《景阳冈》《草船借箭》这一组描写人物的群文阅读中,有的学生的喜欢阅读有人物性、历史性的内容,理解就比较深,读得也比较细,他们不止对比其中人物描写的不同,还会了解它们的写作背景等,而对于这类文章兴趣不高的学生来说,可能就只归纳一下好词、归纳一下人物描写等,这种差异需要教师在评价中关注他们不同,给予科学的评价,并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资源,以帮助他们逐步提高阅读能力与效果。
5.开展丰富的评价活动
为了更好地评价小学群文阅读教学活动的效果,教师需要开展丰富的评价活动,让学生在不同的活动中充分的展示自己阅读成果,享受群文阅读的过程,如读书分享会、阅读比赛、读书笔记评比、读后感选优等。在核心素养背下的小学群文阅读中,这些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与此同时,教师也可结合这些活动程中学生的表现,结合每一种活动的不同主题,进行科学、公正的评价,这既能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也能达到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群文阅的目的。
五、结语
总之,小学群文阅读教学是一个综合性的教学过程,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多元评价的策略,明确评价目标、构建多元评价方式、强化课堂评价环节并关注个体差异。通过这些策略的实施,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从而在群文阅读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核心素养背景下群文阅读的教学目的。同时,教师还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评价方法和技术,以提高评价的客观性和准确性,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更好的支持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