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华生关怀理论引导下的护理干预对肺癌患者心理状态水平的影响
徐晗 魏良云 姜玲 蒋春燕
中国人民解放军95829部队医院 湖北武汉 430014

复制成功

摘要:

目的:这篇研究论文的焦点落在华生关怀理论的应用,及其指导下的护理干预如何影响肺癌患者的心理状态。方法:随机选取了118名肺癌患者,在他们中间平分出了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59名患者。试验组额外接受了基于华生关怀理论的护理干预,而对照组只进行了常规护理。利用DLQI、SAS和SDS的评分系统,来客观衡量患者的心理状态。结果:试验组的DLQI、SAS和SDS评分在护理干预后,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此外,比较干预前后的评分变化,试验组的改善程度在统计学上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华生关怀理论的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肺癌患者的心理状态,明显改善其生活质量、焦虑程度和抑郁程度,对其心理康复具有显著促进效果,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关键词: 华生关怀理论护理干预肺癌患者心理状态生活质量
DOI: 10.12428/hlyjzz2025.09.044
基金资助:

引言

肺癌这一疾病在全球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导演在所有恶性肿瘤之上,堪称对人类健康的一大威胁。统计数据显示,它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位居榜首。治疗和心理压力的沉重,使得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下降,心理健康状况堪忧.因此,寻找一种有效的干预方法,以改善这些患者的心理状况,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已然成为医护人员需要迎接的重要挑战。

华生的关怀理论在护理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一理论倡导一个关怀型的护理方式,即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应以一种充满关怀的态度对待每一个患者,强调提供一种人性化的护理环境,以此来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本研究旨在进一步探讨基于华生关怀理论引导下的护理干预对肺癌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采集了118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9例,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基于华生关怀理论的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了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评分变化,发现实验组的心理状态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突显了华生关怀理论在肺癌治疗护理中的重要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了我院2022年6月至12月期间的118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使用计算机生成的随机表,将患者均匀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都有59例患者。试验组的患者年龄分布在30至70岁,平均年龄为(45.32±10.39)岁,而疾病分期结果显示,大部分疾病处于第Ⅲ阶段,平均疾病阶段为(Ⅲa±1.6)。对照组的患者年龄也在30至7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94±10.24)岁,疾病分期结果与试验组相同。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无论是在年龄还是疾病阶段,两组之间的差异都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具备可比性。

在进行研究干预前,对各组患者进行了DLQI、SAS和SDS评分。

DLQI得分反映了患者的生活品质。而SAS和SDS则是检测患者的压力和低落心境的依据。通过比对,实验组和评比组在开始时的DLQI评分分别为17.84±1.82和17.29±1.56,相差不大(t值0.681,P值0.491)。两者在开始干预前的SAS及SDS得分也并无重大差别(SAS:t值0.701,P值0.481;SDS:t值0.971,P值0.33)。

这些基础信息的总和表明,两组患者在基本信息、疾病状况,以及干预前的生活品质和精神状况相似,因此,场所适宜进行以华生关爱理论为主导的护理干预试验。

1.2 方法

试验组的肺癌患者采取的干预方法主要是依据华生关怀理论来指导护理干预。这包括全方位的关注患者的身体评估、疾病状况的变化,提供个性化的医疗服务,依据患者的需求和反应进行干预等等。

更具体的,按照华生关怀理论的10个关怀因素,对每一位患者进行全面密切的护理。例如,对患者进行精神安慰、心理咨询、生活护理、疼痛护理等,以降低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程度,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带领患者进行冥想、呼吸训练,提升他们的情绪状态,减轻治疗的副作用。还考虑到了患者的个体差异化需求,对每一位患者制定并实施了最适宜的护理计划。

在对照组的肺癌患者干预中,采用了常规的护理干预方式,主要包括日常生活照顾,观察病情变化,定期进行饮食,药物等护理以及疼痛管理、临床症状归纳等,以保持患者维持良好的生理状态,也对他们进行一些必要的心理关怀,以提高生活质量。它无法满足患者的个体化和全面化需求。

以上所述,是针对患者的心理状态水平的影响进行分析的主要方法,旨在通过比较试验组与对照组的结果,深入剖析华生关怀理论在护理干预中的效果以及其在肺癌患者护理中可能的应用价值。

1.3 评价指标及判定标准

在此研究中,主要比较了两组肺癌患者,即试验组与对照组,在采取华生关怀理论引导下的护理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变化。对比的评价指标包括皮肤疾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焦虑自评量表(SAS)以及抑郁自评量表(SDS)的评分。

DLQI是一种评估患者生活质量的有效工具,包括六大方面:症状和感觉、日常活动、休闲活动、工作和学校、个人关系、以及治疗。DLQI中每个问题的评分范围为0到3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质量越低。

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则在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进行评定。SAS评分表与SDS评分表中,分别共20个条目,每个条目在1-4范围内进行评分,分数越高的话,就代表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越严重,从而进一步证实干预效果的良好与否,侧面反映出华生关怀理论护理干预的实施细节与优势。

还借助统计学方法来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DLQI、SAS、SDS评分,P值小于0.05时,认为这种改变是统计学上的显著性差异,也意味着的干预是有效的。反之,如果P值大于0.05,则认为干预并未产生显著的效果,需要进一步改进护理干预。

总的来看,通过DLQI、SAS、SDS这些评价指标,能够客观、全面地评估华生关怀理论引导下的护理干预对肺癌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程度,从而对其进行科学的判断与优化指导。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了SPSS 22.0软件来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针对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数据(即DLQI,SAS和SDS的评分数据),采取了"¯x±s"形式进行表示,并使用了ttest来进行比较分析。 "¯x±s"表示的是每个指标的平均值和标准差,能够准确地反映出数据的集中倾向及离散程度。

具体来说,分别计算了两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在进行护理干预前后的DLQI评分、SAS评分和SDS评分,以此来对肺癌患者在接受华生关怀理论引导下的护理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水平进行对比。还利用SPSS 22.0软件计算了每次干预前后两组之间评分差异的t值,用以比较两组在接受干预前后评分是否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所使用的P值(P<0.05)可以帮助判断两组之间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如果P值小于0.05,那么就可以认为两组在接受护理干预前后存在显著的不同。一般来说,将P值小于0.05视作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如果P值大于0.05,则差异可认为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通过使用SPSS 22.0软件和相应的统计学方法,可以更加准确地了解华生关怀理论引导下的护理干预对肺癌患者心理状态水平的影响,从而为未来的护理实践提供理论支持。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DLQI评分比较

干预前,试验组肺癌患者的DLQI平均评分为17.84±1.82,对照组为17.29±1.56,两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81,P=0.491)。这表明两组患者在接受干预前的生活质量状况相近。干预后,试验组的DLQI平均评分大幅降低至7.62±1.47,而对照组的降低幅度较小,DLQI评分为11.58±1.26。两者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471,P=0.011)。这说明基于华生关怀理论的护理干预,有助于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提高。在实施同样数量和类型的治疗维度下,试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超过对照组,这支持的原假设,即华生关怀理论干预可以显著改善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

360截图20251015135454.jpg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AS评分比较

干预前,试验组肺癌患者的SAS评分为51.55±5.77,与对照组的52.30±5.83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t=0.701,P=0.481),说明两组患者在干预前的心理压力水平相差并不大。干预后,这种情况产生了明显的变化。试验组肺癌患者的SAS评分降低至42.49±8.33,对照组则为46.64±9.12,比较两组患者的SAS评分,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601,P=0.011)。这个结果表明,基于华生关怀理论引导下的护理干预能有效地降低肺癌患者的心理压力水平,有利于他们更好地面对疾病的治疗和康复。

360截图20251015135503.jpg

2.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DS评分比较

干预前,试验组患者的SDS评分为55.39±6.31,对照组患者的SDS评分为56.36±4.36,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0.971,P值=0.33>0.05)。这表明在干预前,两组患者的抑郁状态水平相似。

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的SDS评分显著降低至46.25±8.41,对照组患者的SDS评分降低至50.31±4.64。试验组的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3.271,P值=0.001<0.05),表明在华生关怀理论引导下的护理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的抑郁状态得到了显著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

这些结果强调了华生关怀理论在肺癌患者护理干预中的实际应用效果,尤其在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缓解抑郁症状方面有显著效果。

360截图20251015135519.jpg

3 讨论

肺癌作为一种普遍的恶性肿瘤,对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健康都产生着重大的影响。在治疗过程中,除了依赖医疗技术的进步外,护理干预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环。以华生关怀理论为指导,观察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对其心理状态的影响。

根据DLQI, SAS和SDS的评分结果,发现以华生关怀理论为指导的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在进一步的统计学处理后,发现这种差异是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具体来说,在干预后,试验组的DLQI(7.62±1.47)、SAS(42.49±8.33)和SDS(46.25±8.41)分数都显著低于对照组的DLQI(11.58±1.26)、SAS(46.64±9.12)和SDS(50.31±4.64)分数,利用独立样本t检验,这些差异的P值分别为0.011、0.011和0.001,达到了显著性水平。

护理干预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更能在提高治疗效果,改善生活质量以及降低并发症发生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这可能是因为良好的心理状态对于低落的情绪以及舒缓压力都具有积极的作用,尤其在肺癌的治疗过程中。

基于华生关怀理论的护理干预对肺癌患者的心理干预具有显著的效果,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心理压力,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和治疗。护理干预应被视作治疗肺癌的重要手段之一,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肺癌患者面临着疾病的身体压力以及心理的困扰,其心理状态对治疗效果以及生活质量有显著影响。关注华生关怀理论在护理干预中的应用,以期通过个性化、人性化的护理策略,提升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而提高治疗效果。

根据表2的对比数据,可以看出,在护理干预前,试验组与对照组在SAS评分上的差异不大,均处于焦虑状态。但在实施了基于华生关怀理论的护理干预后,两组的SAS评分都有所下降,显示护理干预起到了一定的效果。具体来看,试验组的干预后的SAS评分从51.55±5.77下降到了42.49±8.33,而对照组的评分则只从52.30±5.83降至了46.64±9.12。比较两组干预后的得分,试验组的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值为0.011,显示这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这一结果显示,华生关怀理论的应用在护理干预中能够显著降低肺癌患者的焦虑水平。这是因为华生关怀理论强调了人性化的护理,关注患者的全人需求,不仅关注患者的身体疾病治疗,也注重其心理需求的满足。 护士以关心、理解和尊重的态度与患者交流,使患者感受到被关怀,从而降低其焦虑情绪。

基于华生关怀理论的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提高肺癌患者的心理状态,降低其焦虑程度,从而有利于改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华生关怀理论的应用在肺癌护理中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肺癌是一种具有高度侵袭性的恶性肿瘤,其治疗的复杂性和痛苦经常导致患者感到焦虑和抑郁。在护理实践中,华生关怀理论强调以人为本,关心并关爱病人,关注病患的身心健康。基于华生关怀理论,对肺癌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并评估其对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尝试为肺癌患者的心理护理提供新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匹配了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共59例患者,在干预前后对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了评估。采用SDS评分对护理干预效果进行了评估,通过对表3数据的解析,发现在干预后,试验组的平均SDS评分为46.25±8.4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0.31±4.64,差异显著,提示华生关怀理论引导下的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

也注意到,在患者的基线数据上,试验组和对照组的SDS评分在干预前没有显著差异,提示两组患者在干预前的心理状况相似,这为干预效果的比较提供了可靠的基础。

基于华生关怀理论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肺癌患者的心理状况,降低他们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这一发现对于肺癌患者的心理护理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李春香刘敏.心理护理干预对肺癌靶向治疗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心理月刊,2020,0(06):92-92.

[2]王立改.人文关怀护理对肺癌终末期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0,(105):316-317.

[3]卢晓虹,李少玲,王立艳,胡建,张艳,崔岩.基于华生关怀理论的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理状态、自我效能的影响[J].中国临床研究,2021,34(07):995-998.

[4]朱淑娟.人生回顾联合Watson关怀理论干预对肺癌终末期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黑龙江医学,2022,46(23):2898-2900.

[5]徐明媚.综合护理干预对肺癌术后化疗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J].大健康,2021,(15):0169-0169.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ISSN:3079-9198 (Online)
ISSN:3008-0177 (Print)
所属期次: 2025.9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为你推荐

版权所有 © 2025 世纪中文出版社  京ICP备20240860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