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各个高中都在进行创新模式改革,使得其教学方法得到改进,进而达到学习效率提高的目的。而高中物理由于其极具抽象性的特点,很多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会遇到困难。基于此,本文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对高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进行探究,以期对高中物理教师的教学课程提供一定的参考,以便提高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和能力,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课堂教学越发重要,因此,对于高中物理课堂简单化构建策略的研究有着鲜明现实意义。
一、高中物理课堂繁琐与效率不高的主要因素
1.传统的教学观念较为死板
传统的教学观念往往将重点放在如何解题上,对高中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等毫无提升。同时,由于传统的教学观念较为死板,也很容易使得学生产生无聊、枯燥等情绪,进而使得学生对高中物理失去兴趣,导致学习效率低下等情况。除此之外,高中物理教学课堂中还包括一些实验类型的实践活动,而在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下,教师很难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对课本上设置的实验进行实践,而是直接将实验结果等内容告知学生。这样往往会压抑学生的发散思维,禁锢学生的想象力,使得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动手能力等下降,除此之外,学生对物理学实验的理解和逻辑思维能力也远远无法达到要求,进而使得高中生对高中物理的学习存在巨大的不足。
2.传统的教学方法缺乏创新性
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引下,高中物理的许多教学场景得到了创新与改善的机会,但由于一些学校和教师对传统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根深蒂固,难以实现立竿见影的效果,而是继续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缺乏创新性。而教学方法创新性的不足,很容易导致高中生对物理学科的学习失去兴趣,进而使得高中物理课堂的效率不高。除此之外,有些学校虽然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进行了实践,但是其实践方法多多少少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对新型教学方法的运用较为形式化,徒有其形而不具其表,限制了学生发散性的思维,没有真正提高高中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二、高中物理课堂简单化构建策略
(一)教师需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
学生如果提前进行课前预习,那么在课堂上就会更容易理解教师的授课内容,进而提升学习效率。高中物理教师应认真进行备课,不仅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还要引导学生开展课前预习活动,在正式授课之前做好准备,从而使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压力得到减缓,以更高的效率学习物理学科。
(二)将学生放在课堂的主体位置
高中生的个性化发展毋庸置疑,但高中生无论是自我认知还是自我控制能力,依旧处于发展阶段,其学习活动可能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因此,高中物理教师应做到“以生为本”构建高效课堂,帮助高中生获得学习物理学科的热情。在这一过程中,物理教师应把新课程标准作为课程教学的主导,从教材的内容出发,在学生的发展特征以及个性化的发展基础上,为学生创设轻松、愉悦的教学情境。情境式教学拥有生动、直观、趣味性强等多种优势,能将教材中静态的、抽象的知识点转化为易于理解的知识内容,使课堂氛围更活跃,在高效课堂发挥作用的同时,还可以起到培养高中生核心素养的重要作用。
(三)优化课后作业助力学生学习
任何事物都处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我国教育领域也不例外。为了顺应当前教育领域的发展潮流,高中阶段的物理教师应摒弃以往单一的教学方式,使教学方式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这就要求物理教师应将高效课堂延伸至课堂之外,而课后作业就是高效课堂之外的延伸和创新。由此可见,高中物理教师需要针对课后作业开展一系列革新与优化活动。
在一个班级内部的学生,不可能在个性与学习进度方面做到“整齐划一”,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学生之间的学习情况必然会存在差异。以往的课后作业内容为“一刀切”,忽视高中生的学习情况,导致优等生认为作业太简单、后进生认为作业太难,久而久之所有学生在面对作业时会选择“敷衍了事”,不会认真地完成课后作业,教师布置的课后作业也失去了意义。要想解决上述情况,高中物理教师需要采取分层的课后作业布置方式,按照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展开针对化引导工作,在作业题目的数量、难易程度上,对课后作业进行合理分工,针对优等生、后进生和中等生布置不同内容的作业,同时利用课后作业对学生进行引导,促进所有学生积极学习,真正学好物理学科。
(四)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家长以及社会各界对教育的要求也在提高,如果教师依然保持传统的教学理念,那么在这种固定教育模式下成长的学生是不能满足社会需要的,因此,建构高效高中物理课堂的首要任务就是教师要改变教学理念,创新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与时俱进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高中物理教师要站在客观的角度,以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每一名学生,根据每名学生的优势进行差异化教学,有目的性、有针对性地培养每一名学生。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利用多媒体、微课、网络资源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资源丰富课堂教学,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从而为高效物理课堂的构建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紧抓学生特点,培养学习兴趣
高中物理教师构建高效高中物理课堂的前提是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因为高中物理教材中的知识存在一定的难度,学生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难免会觉得枯燥,因此教师要从学生感兴趣的事情出发,将教学内容与之融合起来,帮助学生进行理解,使学生感受到物理的学习不是痛苦、枯燥的,而是饱含乐趣的,这样才能促使学生自主地投入高中物理课堂学习中。另外,将教学内容与生活中大家所熟知的事物结合起来也能够提升学生兴趣,如在讲解“摩擦力”的时候,为了让学生深度理解摩擦力与其他作用力之间的关系,教师可以让学生将手放在桌面上摩擦,然后在桌面上放置毛巾,再次感受摩擦力的变化,并认真感受在怎样的物质上移动所需的作用力更小,从而明确作用力大于摩擦力的物体运动知识。
结论:综上所述,新课改理念下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需要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加强教与学的互动过程。同时,当前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存在一些影响学习效率的因素,我们需要结合实际情况积极化解这些影响学生学习效率的因素,进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构建高中物理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黄巧.核心素养下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思路[J].科普童话,2020(12):4.
[2]多为.新课改前提下如何提高高中物理教学的实效性分析[J].中华少年,2020(09):208+211.
[3]马张飞.核心素养下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0(04):59.
[4]韦明春.别样课堂,精彩绽放——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新课程,2020(07):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