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当前社会,计算机能力的培养逐渐成为各类院校的重要课程内容,尤其对于中职具有明确技能培养的学校而言,学生计算机能力更是学生需注重提升的课程内容。结合这一课程的培养目标,学生的实践操作及应用能力为教育教学的培养重点,教师则可依据这一方向设计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任务学习中得以获取实践练习的机会,增强并提升其实践应用能力。
一、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作用
1.课堂学习模式丰富化
在中职院校计算机学科教学中,由于计算机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特别是涉及代码的学习,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进行理论知识的灌输时,学生只作为被动的接收者,导致课堂教学方式不仅单一,而且教学氛围枯燥、乏味,对学生的学习兴趣造成严重影响,对计算机知识的学习产生消极抵触情结果,不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因此教师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和创新,其中通过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运用,能够使课堂教学模式不断丰富,使计算机课堂教学氛围得到有效改善,使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有效提升。另外通过此教学法的运用,还能够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提升,为了完成所布置的任务,学生需要通过的掌握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使学生的应用能力得到有效培养,使学习成绩有所提高。
2.学生学习兴趣激发
在计算机课堂教学中,通过此教学法的应用,能够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积极性提高,有利于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提高,对于改善中职院校教学现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针对目前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学生学习兴趣缺失,学生课堂主体地位未得到充分体现,导致课堂教学效果较差,教学任务无法有效完所的情况,需要教师积极引入有效的教学手段,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提高,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的培养。通过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运用,以任务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其计算机知识的探究和运用,使课堂教学效率有效提升,因此教师需要对此教学法的有效运用加强研究。
二、任务教学法应用的关键要素分析
1.任务引领
通过此教学法在计算机课堂教学中的实践运用可以看出,能够在教学效果提高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为了确保其作用能够充分发挥,首先需要对教学任务进行合理制定。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通常教师在上课前根据教学内容制定出教学方案,在课堂上对教案中的相关知识点和内容进行讲授,从而使教学目标得以实现,对于任务教学法而言,也同样需要确定教学目标,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教学内容等进行合理确定。在课堂教学时,教师结合教学目标,为学生设计相应的学习任务,通过任务引导和推动学生展开自主学习和探究,同时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培养,确保任务合理性、有效性以及趣味性,从而使学生能够经过自身努力顺利完成任务,对所涉步的知识点进行有效掌握,使此教学法的应用成效得以充分体现。
2.解决问题
在教学法的有效应用中,其关键环节在于解决任务,因此在制定教学方案时,教师需要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和改进,由于以往的教学模式通常以教师为主体,通过知识的灌输进行教学,教学方法单一、枯燥,为了有效改善教学氛围,需要教师改变原有的教学计划和方案,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作为教学任务的设计人、参与者、组织者和指导者,在计算机知识点进行讲解过程中,注意针对性,通过任务教学法的引入,引导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对所讲授的知识点进行实践应用,通过学生的不断练习,对所遇到问题进行解决,同时教师对学生进行适时指导,使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增强,使任务得以有效完成。
三、任务驱动法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1.教学目标明确,学习任务合理布置
在计算机课堂教学中,首先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有针对性、典型性的内容进行教学设计,在教学目标明确的前提下,对学习任务进行合理布置。
如在对电脑组装相关知识进行讲授时,教师可将电脑主机组装设置为学生的学习任务,有针对性地讲解组装的知识点后,为学生提供半个小时进行学习和操作,最后再对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比。通过任务与比赛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的有效应用,使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提高,形成良性竞争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从而对主机安装的相关知识积极展开自主学习和探究,最终使教学任务顺利完成,教学效率和效果有效提升。因此此教学法在计算机实践操作中得到广泛应用。
2.自主学习开展,促进学习任务完成
在计算机课堂教学中,需要积极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开展,使其能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充分发挥任务的驱动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的积极性。首先教师应对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认真观察,对学生的优秀表现及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记录,作为最后教学评价的重要依据和素材。在实际任务完成过程中,因学生存在着自主学习能力不足的问题,在任务探究时,通常会遇到难以解决的困难,因此教师需要适时给予相应的指导和帮助,同时应避免出现因过度指导,造成任务探究价值丧失的情况。所以在任务驱动过程中,需要保证其作用能够充分发挥,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3.综合评价
在计算机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在综合评价环节加强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使学生的学习效果进一步提高。在课堂教学的最后环节,教师应对学生的课堂学习表现进行综合评价,及时对学生在自主探究学习中的优秀表现进行肯定和表扬,并指出和纠正其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确保学生能够对计算机知识进行科学、正确的理解和掌握。另外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对此教学法应用内容进行分析和评价,积极鼓励学生对任务完成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进行反馈,教师可结合学生的反馈,对任务教学设计进行调整和优化,从而进一步促进计算机教学质量的提高,使学科教学进步得到有效推进。
结语:在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需要结合学生的特点、学习需求以及学习情况等,对教学目标和教学模式加强研究,确保教学效果能够有效提升,学科教学目标能够得以实现,因此教师需要通过新型教学方法的引入,对教学模式进行不断创新和改进,其中通过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践应用,能够使教学效果提高。在实际应用中,教师应对教学内容与教学法的有效融合加强研究,确保教学法的有效性得以发挥。
参考文献:
[1]李向彧.中职计算机基础课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运用[J].山西青年,2019(24):198.
[2]朱良华.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基础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职业教育,2018,17(12):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