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王杏梅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王杏梅 ,. 教育技术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 应用化学学报,2024.1. DOI:10.12721/ccn.2024.157449.
摘要: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化学在高中阶段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它要求教师提高教学效果,更新教学方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融入教育技术。如何将教育技术应用于高中化学教学,是高中化学教师必须思考并积极实践的问题。只有这样,高中化学教学和教育技术的融合才能更好地持续、顺利地发展,才能让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性得到切实的提升,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的提高。
关键词: 高中化学化学教学教育技术
DOI:10.12721/ccn.2024.157449
基金资助:

高中化学教育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创新能力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传统的化学课堂多是以传授知识为主要内容,缺少互动性,缺乏实用性,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随着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已经迈入了数字时代,高中化学教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教育技术可应用于教学方式的革新、教学资源的多样化、个性化学习的实现、学生的问题解决与创新思维的培养。因此,重视教育技术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与创新,已成为当前教育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将化学知识与资讯科技相结合,让我们有机会重新定义化学教育,让它变得更有趣,更有吸引力,同时也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学习。

一、优化课前导入,设计直观内容

高中化学教师可以通过教育技术优化课前导入,设计直观的课程知识内容,以促进学生的理解能力发展。首先,教师可以创建交互式多媒体导入材料,如视频、模拟实验或虚拟化学示范,通过视觉和听觉元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他们的兴趣。这些材料可以生动地展示化学现象和概念,使学生能够以更直观的方式感受和理解抽象的化学概念。其次,教师可以利用在线教育平台或应用程序创建学习模块,根据每位学生的学习水平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课程内容。通过教育技术,教师可以实时跟踪学生的学习进度和表现,为他们推荐特定的知识点和练习,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适应自己的学习节奏,深化理解。此外,虚拟实验和模拟工具可以让学生在安全的环境中进行化学实验,观察和探索不同的反应和现象,从而巩固课堂中所学的知识。这种实践性的学习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将抽象的理论与实际现象联系起来,促进深刻理解和应用能力的培养。比如:在设计《氧化还原反应》课程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创新的趣味导入内容:电子游戏化学探险。这个趣味导入通过教育技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互动的虚拟实验室环境,在其中,他们将执行一系列任务,模拟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首先,学生需要寻找反应所需的化学物质,然后混合这些物质,观察反应的变化,最后解释所观察到的现象。这个探险游戏旨在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通过互动体验帮助他们直观地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原理。

二、应用信息平台,设计在线训练

高中化学教师在构建信息化课堂时可以应用信息平台来设计在线训练。他们可以借助教育科技平台或在线学习管理系统,创建丰富的练习和测验,涵盖不同难度和类型的题目,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通过在线训练,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练习,自主检测自己的理解程度,并获得即时反馈。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调整课程,针对性地强化薄弱知识点。这种方式不仅提供了个性化学习的机会,还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学习能力,促进他们更深入地掌握高中化学的内容。比如:在“氮的循环”课程知识中,教师可以应用信息化平台,以互动、多媒体、模拟实验和自测等教学手段,深化学生对氮的循环过程的理解。课程首先介绍氮的固定,包括生物固定和非生物固定,学生可以通过模拟实验亲自体验,增进认知。接下来,详细讨论了硝化和还原的过程,以及硝化细菌和还原细菌在氮循环中的作用,通过模拟动画演示,学生可以观察这些过程的细节。反硝化反应也在课程中得到解释,特别强调了氮气的释放,通过案例研究,学生了解反硝化在实际生态系统中的影响。为巩固所学知识,我们提供了练习题和自测功能,学生能够即时获取反馈。最后,通过在线讨论板,鼓励学生提问、分享观点和解决疑惑,促进互动和深入讨论。这个教育方案旨在提供全面的学习体验,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氮的循环过程,并激发他们对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的兴趣,提升化学课程的教育质量。

三、应用微课视频,讲解碎片知识

微课视频可以随时随地让学生观看,为他们提供了灵活的学习机会。教师还可以将微课视频嵌入在线学习平台,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选择和回顾视频内容。通过应用微课视频,教师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帮助他们逐步掌握碎片化的化学知识,从而提高整体学习效果。比如:在《硫的转化》课程设计过程中,教师首先简要介绍硫的性质,包括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随后重点讨论硫的氧化还原反应,详细解释硫与氧的反应过程,并通过化学方程式演示氧化反应的变化。接着,探讨硫的还原反应,说明硫如何还原为不同的化合物,并通过实验示例展示反应的过程。视频继续介绍硫酸的制备方法以及硫化氢的制备过程,强调硫的转化在这些反应中的关键作用,并简要介绍了硫酸和硫化氢的应用领域。最后,总结了硫的转化过程,强调了化学反应中的重要概念,激发了学生对硫化氢和硫酸在工业和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的思考。此外,视频还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以促进深入学习和思考。这个微课视频不仅提供了简明扼要的硫的转化过程介绍,还强调了氧化还原的基本概念,为学生提供了深化碎片化化学课程知识的机会,同时激发了他们对化学的兴趣和实际应用的思考。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重视教育技术的运用,创新高中化学课堂设计,既能提高教学质量,又能给学生带来更加丰富、互动、个性化的学习体验。本研究透过整合数位工具、线上资源与资料分析,让教师能更好的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增进对化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这一新的教学模式,会使学生具有更多的创新思维及数位文化素养,为其将来从事科研及事业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高中化学教师应该积极探索并运用教育技术,为学生创造一个富有启发性、前瞻性的化学学习环境,帮助他们应对未来的挑战与机遇。

参考文献

[1]李文凤.利用希沃技术提高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效果[J].中国新通信,2023,25(13):218-220.

[2]王延芳.教育技术与高中化学教学整合初探[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21(4).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