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工智能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重视
在初中数学教学工作中,由于教师对人工智能的重视程度不足,往往在教学中出现对人工智能教学方式的过于依赖或者过于不信任的两极分化的问题。在当下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初中教育教学工作不断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而人工智能的发展对于中学的教育教学工作产生着深远的影响。教师应该在初中教学工作中对人工智能的应用进行高度重视,发现其为初中教学工作带来的发展与机遇,从而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合理的运用,避免过于依赖这一教学方式,同时也避免完全摒弃人工智能参与教学,从而以高度的思想认知来看待人工智能在初中数学教学工作中的应用。
(二)教材与方式的缺失
在初中教育教学工作中,虽然人工智能已经得到了全面的普及,但是对于这一教学器材的使用还没有对应的理论基础,因此在应用过程中,教师往往盲目进行,这不利于人工智能优越性的发挥。例如,在初中数学“感受可能性”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对人工智能的使用来进行课堂教学。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对这一设备的应用没有合理的步骤与方法,不能够将人工智能教学与教师传统教学进行紧密结合,在课堂教学中出现一段教学空白,影响学生的学习。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人工智能的应用,由于没有相关教材的指导与适用方法的培训,导致难以保证课堂教学的连续性,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二、人工智能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路径
(一)大数据统计分析及时跟进
教学评价与反馈学生注册拥有自己的账号后,每天登录课前预习,自学微视频,提前用5分钟即可掌握“三角形中位线”的相关概念和定理应用,一道典型题解,通过动画演示,可以有声有图地弥补纸质教材的智能化不足的问题。看完视频,系统会推荐相关相近的知识点,以供学生继续学习下一个知识点,依据就近发展区理论,就近信息迁移原则,通过综合组卷,针对本节学习的内容,自动生成一套试题卷,学生可以及时检查订正答案,同时系统会推荐难度系数相同的试题,以供学生继续学习,直至完全学会。大数据后台会自动推出统计图,将基础性题口、提高性题口、中考链接题口的正确率和错误率及时反映在图表中,让学生一口了然。
(二)人机互动实现智能化精准导学
传统的教学,教师讲,学生听,学生不理解的知识点也无法重复,导致学生不能及时地进行复习。而在人机互动的教学中,学生通过智能操作平台开展学习活动,支态演示,实时互动,通过为学生制订个性化的学习方案,真正做到了“一对一”智能化精准导学。
(三)“智能助教”无纸化教学创新课堂
人工智能技术有利于初中数学实现无纸化教学,大大减少了编印试卷、批改作业的工作量。让智能软件做一个“智能助教”,软件针对学生学习需求,教师选择合适的题口,当堂检查学习情况,智能批改,智能评价,智能反馈,有利于节约数学课堂教学时间,提高数学课堂学习效率,通过寓教于乐的“智能助教”实现智慧课堂创新模式。
(四)“查缺补漏”精准助学个性辅导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然会有知识点没有学习透彻,这需要学生在学习时间和学习的难度上加强,对于基础不够扎实的学生来说,也有待进一步夯实基础,加强训练。人工智能系统会自动提醒学生薄弱的知识点,提醒学生加强练习并补充检测题,还会记录学习轨迹,达到要求积分就满了。后台管理中,教师可以及时掌握学生的知识薄弱处,在课堂上设置分层练习,课后布置分层习题,以供不同层次的学生练习。在学习过程中,系统会记录所有的错题,集合成库,一个单元学完,学生可以自动查看错题,进行复习,以巩固基础,有针对性地选择提升难度。这实现了精准助学的特色个性辅导功能,弥补了实践性教学中的短板。
(五)解题微课视频帮助学因生蜕变逆袭
基础概念的视频可以帮助学生课前预习,教师在课堂导人时使用,可以提高课堂气氛和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针对看完基础概念视频后仍然不能提升解题能力的问题,洋葱数学里的解题视频很好地加入了典型解题的环节,帮助教师解决了“预、学、教、练”各个环节的教学实际问题。人工智能技术的基础上,解题视频依据题口顺序分段循环播放,自由选择,节约了操作的时间,有效地提高了个性精准的教学,当学生遇到难题时,可以针对每一题反复观看学习,有效地节约了搜索选择的时间。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有效融合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实现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的质变。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使得教师的教学工作与学生的学习模式均发生了变化,课堂得以重构,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得以提升,也实现因材施教与“减负增效”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才让草.“人工智能+大数据”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研究(上旬),2018,(1)
[2]吴强.试论人工智能在中小学智慧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风,2019(31):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