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阶段学生处于探究能力以及学习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开展趣味化学实验,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其中,实现对学生思维以及情感方面的启发,保证学生化学实验探究水平显著提升。因此,教师在进行化学实验设计时,可以将一些具有创新性的材料与方法融入其中,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进行探究、互动与创新,为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一、趣味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运用的重要意义
(一)有效激发学生实验学习的主动性
化学学科性质决定了化学实验具有抽象性与复杂性,许多学生在操作以及理解方面将会遇到许多困难,逐渐失去学习信心,对实验学习产生抵触心理,影响了最终的教学质量。通过趣味化学实验的运用,将会有效激发学生实验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1]。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生活场景或者多媒体技术优化实验设计,对学生来讲更加熟悉和更易理解,学生会比较感兴趣,同时也能够建立起对化学实验课题的正确理解与认识,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化学实验学习存在的困难,进而能够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其中,使实验教学顺利开展。
(二)促使学生更好的掌握实验探究技能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开展实验教学,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实现对学生实验探究技能的培养。然而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过于枯燥乏味,学生基本是在教师安排下被动地学习,并没有发挥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通过趣味化学实验,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将化学实验操作技巧直观且生动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将会加深理解与记忆,掌握实验操作中的注意事项,能够在信息技术的带领下安全且有序的开展实验内容,符合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思维发展,保证学生的化学实验探究能力显著提升。
二、趣味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运用的有效策略
趣味化学实验主要就是教师能够综合考虑当前学生的学习基础、感兴趣的方向以及教学内容,进一步地开发与挖掘在生活或者网络中存在的化学实验资源,通过小组合作等多种方式进行化学实验教学。与传统的实验教学相比,趣味化学实验的资源呈现出多样化特点,形式也比较新颖,推动了化学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下面将结合实际教学案例分析趣味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运用:
(一)利用趣味化学实验进行导入,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
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直接将实验部分的内容引入进来,无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也会限制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不能建立起理论与实验操作之间存在的联系,影响最终的教学质量与效率。而通过趣味化学实验,将对应的化学知识通过直观的操作呈现在学生面前,促使学生更好地代入其中,更好地感受与体会化学所发生的变化,为后续实验教学的开展奠定坚实基础[2]。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可以选择一些现象比较直观且操作起来比较便利的趣味实验进行课堂导入,在学生并不明确学习目标以及任务的基础上,在实验操作以及观察实验现场的过程中分析化学原理。通过这一过程,有利于学生的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发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
例如在教学“溶液”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应当在刚开始围绕着物质在水中的分散这一核心设计趣味实验,为学生准备三块棉布,分别蘸取不同类型的污渍,随后让学生能够尝试着进行实验探究,将三个蘸有不同污渍的棉布放进对应编号的烧杯中,加入适当的水,随后用玻璃棒进行搅拌,观察在洗涤后不同棉布的污渍残留情况[3]。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同桌为一组合作进行实验操作,模拟洗衣服的过程,一名学生负责操作,另外一名学生则需要观察并且做好记录。在经过实验现象的分析后,学生将会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溶液的概念,并且更好地区分溶液、乳浊液、悬浊液的区别,认识到化学在生活中的运用,进而提升学习兴趣。
(二)利用信息技术开展趣味实验,丰富学生学习体验
在当前互联网与信息技术高速发展背景下,为初中化学教学手段的创新与改革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在设计趣味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手段,促使学生更好地代入到对应的情景中,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并且学生将会对化学实验产生更加深刻的理解与认识[4]。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获得网络上丰富的教学资源,做好学习资源的整理,将知识通过图片与视频的方式呈现出来,能够有效避免一些无法在课堂上操作或者存在危险性的实验内容。教师可以将自己实验过程录制下来,制作成微课视频,呈现在学生面前,保证学生在多重感官的调动下,感受到实验的趣味性。
例如在开展氢气燃烧实验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在刚开始,教师可以灵活运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氢气燃烧实验的相关视频,使学生了解整个实验操作的步骤,并且更加仔细地观察实验现象,在视频中,学生将会明显看到氢气在燃烧的过程中形成淡蓝色火焰。对学生存在疑惑或者不理解的地方,教师还可以进行中暂停,为学生进行专项指导,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实验操作技巧,并且尝试着让学生自己去实践操作,整个实验教学将会高质量地开展。在这一基础上,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氯气与氢气混合物在受到光照射后出现反应的视频,如果真是操作比较危险,在课堂上教师无法满足[5],可以通过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这样能够促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混合爆炸画面,受到良好的视觉冲击,又能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更能保证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属性,并且感受到化学实验的魅力,促使学生综合全面发展。
三、结束语
在新课改不断深入背景下,初中化学教师应当提升对趣味化学实验教学重视程度,注重对学生化学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更好地进行化学学习奠定坚实基础。根据初中阶段学生认知水平以及年龄特点分析,学生对自己比较感兴趣的事物才能够提升学习兴趣。因此教师需要灵活运用趣味化学实验,实现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改革。在进行趣味性实验设计的过程中,应当把握好切入点,通过与生活联系紧密的趣味化学实验进行导入,还可以将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学的手段,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其中,感受到趣味化学实验教学的魅力,保证初中化学教学质量与效率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王云堂. 初中化学趣味实验的实践——以“中和反应”教学为例[J].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3, (26): 125-127.
[2]张颖慧. 试论初中化学教学中开展趣味化学实验的策略研究[J]. 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 2023, (07): 90-92.
[3]刘军军. 初中化学教学中趣味化学实验的应用探析[A] “双减”政策下的课程与教学改革探索论文集(二十九)[C]. 新课程研究杂志社, 新课程研究杂志社, 2023: 2.
[4]李莉莎. 在新课标背景下利用趣味实验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D]. 西南大学, 2022.
[5]朱景芳.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借助信息技术开展趣味化学实验的策略[J]. 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 2022, (08): 8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