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教学管理工作中的师生沟通策略探究
陈水莲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陈水莲,. 初中教学管理工作中的师生沟通策略探究[J]. 教学管理研究,2021.1. DOI:10.12721/ccn.2021.157003.
摘要: 初中是学生树立正确三观意识的重要阶段,教师应当多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让学生在学习知识技能的同时显著地提升其综合素质,最终成为社会和国家所需要的栋梁之才,这也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对学生所寄予的厚望。
关键词: 初中教学管理;师生沟通;策略探究
DOI:10.12721/ccn.2021.157003
基金资助:

师生沟通是创造和谐课堂的重要因素,教师应积极探索从沟通语言、沟通方式以及沟通理念等方面积极改进,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彼此尊重,彼此理解,这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也是促进学生在初中阶段健康成长的必要途径。

一、师生沟通的重要性

师生沟通在中学的教学管理中具有很高的重要性,首先,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师生沟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感情,这对于课堂教学活动而言有着极大的益处;其次,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的职能不仅仅局限于对学生学习的教导,还需要对学生的健康发展起到一定的指导意义,做好师生沟通可以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学生在学校或家庭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为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这对学生未来的成长道路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当前师生沟通中存在的问题

(一)沟通理念落后

教师自身的沟通理念出现偏差也会导致师生沟通效果差、师生关系不和谐等情况的发生,具体表现为以下两点:第一,师生地位不平等,其实这源于我国代代流传下来的一种“尊师重道”的传统思想,教师与学生早在千年之前便是不平等的,在这种思想状态下所进行的师生沟通很难发挥其应用的作用效果;第二,区别对待,一些教师比较倾向于与成绩优异的学生进行更多的沟通和交流,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教师在进行师生沟通时常常会以批评教育的态度进行语言交流,同时也会从主观意识上对这些学生的行为方式持否定的态度,在这种沟通理念下,部分学生会对师生沟通产生抵触心理。

 (二)沟通方式单一

沟通方式过于单一也是影响师生沟通交流的主要因素,对于大多数中学教师而言,他们通常会将教育的重点放在授课教学等方面,因此常常会忽略师生沟通对于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大多教师常常会采取“一问一答”的形式与学生进行沟通,学生迫于教师的威严而被动回答问题,即便产生疑问也不敢轻易提出自己的观点,因此无法与教师进行深度交流,如此一来师生沟通的效果自然不尽如人意。

(三)沟通语言问题

在初中阶段,教师应对教学管理工作中用于师生沟通交流的语言艺术有着明确的认知,但在现实教育中,存在一部分教师在进行师生沟通时缺乏对语言内容或尺度的把控。例如,随着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越来越受重视,为了凸显对学生的尊重,教师常常在教学活动中使用一些相对委婉的词汇,如“好不好”“同意吗”等,这样的词汇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拉近师生距离,但不利于教师和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的语言缺乏威慑力,无法为学生所信服,最终的沟通效果也常常不够理想。与之相对应的则是过度强硬的语言交流,如“你必须”“听我的”“这样做”等,这种沟通方式会影响师生之间互动,不利于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

三、初中教育管理工作中的师生沟通策略

(一)掌握语言艺术

师生沟通的主要途径是语言交流,因此掌握语言艺术是初中教师强化沟通效果的关键所在,对此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对语言艺术引起重视,通过合理地运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为师生搭建沟通的桥梁,其中书面语言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内容,而口头语言则可以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管理氛围,熟练地将语言艺术应用在教学管理工作中,可以为师生沟通奠定良好的语言基础;第二,把握语言的内容和尺度,教师应当结合初中阶段学生的年龄特征,选择正确的语言内容和尺度,将“你觉得”“我认为”等词汇融入沟通语言中,在积极听取学生意见的同时也要不卑不亢地表达自己的看法,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让师生沟通在教学管理工作中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效果。

(二)优化沟通方式

为了可以有效地解决因沟通方式单一化而产生的师生沟通障碍等相关问题,教师可以结合自身情况,积极采取以下措施来优化现有的师生沟通方式:第一,旁敲侧击法,教师在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时,可通过向学生讲述与该学生行为类似的其他人物事迹来旁敲侧击地对学生进行引导;第二,拉近距离法,教师要想深入学生的内心深处探知他们的想法,就可以通过拉近距离法先以朋友的身份对学生进行关切,让学生放松紧张的心态,在这种轻松的交流氛围中减弱师生之间的距离感,在这种状态下学生会更容易向教师袒露心中所想,有利于促进师生沟通;第三,集体意识引导法,教师可以在班会上让学生踊跃发言,为学生提供自由言论的平台,在集体意识的引导下让学生勇敢地袒露心声,教师可以对学生在生活或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开导,帮助学生健全人格,促进其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三)端正沟通理念

教师应端正自己在师生沟通交流中的态度,以正确的沟通理念设身处地地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对此教师可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改进:第一,教师应尽可能地规避位差效应对师生沟通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客观公正地看待学生的所作所为,减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感,不以师长的身份对学生施压,让学生能够踊跃发表自己的观点;第二,无论成绩优异与否,教师都应该对班级内的每一位学生一视同仁,不可区别对待,即便学生做了错事,也不能一味地批评教育,而是以开导为主,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所作所为中的不妥之处,而不是强制性地阻止学生去做,这会激发学生的逆反心理,引发更严重的后果;第三,教师还应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关注,对于出现情绪异常的学生应多加关心,以师生情感沟通交流的方式谈话,让学生在师生沟通过程中逐渐卸下心防,从而达到和谐沟通的目的。

(四)引导鼓励后进生

在任何班级中,都会存在一些因为各种因素,导致他们在班级里的学习成绩相对不如他人的后进生,如果放任不管,其成绩长期处于下游水平,觉得自己成绩提高无望,时间久了可能会出现自信心受挫的情况,甚至会产生一定的自卑厌学心理,长此以往就会越来越疏于在同学和老师之间进行交流沟通,逐渐封闭自己的内心世界。做为教师要特别加强与这类学生的沟通,要通过营造舒适良好的沟通氛围,和他们进行真情实感、地位平等的沟通交流,获得他们的信任,走入后进生的内心,指导并帮助他们克服畏学自自卑的心理,让后进生感受到老师的尊重和爱护。要激励帮助后进学生,教师还应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引导学生了解自身的优势和劣势,通过扬长避短的策略,适时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教师要让学生相信,通过坚持不懈地努力配合适当的学习方法,他们的学习成绩是可以得到有效提高的,甚至可能成为班级里的佼佼者。教师要善于抓住契机,勤于沟通,鼓励他们积极上进,帮助后进生树立起乐观好学的自信心。

四、结语

有些初中教师常常会忽视师生沟通在中学教学中的意义,无法合理地掌握沟通语言的内容和尺度,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方式过于单一,思想中会不经意地将学生进行区别对待,且自认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必须具备足够的权威性,这些错误的观念便是师生沟通桥梁上的重重阻碍,教师应积极转变沟通理念,积极改进沟通方法,从而有效改善与师生沟通。

参考文献:

[1]韩鑫.初中教学管理中的师生沟通问题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8(11):66-67.

[2]王乃忠.中学教育管理中师生沟通的探究[J].教育现代化,2019,3(28):53.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