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新课标要求教师要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发展放在教学中的第一位,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地创新物理教学的方式与内容,通过具有创新性、趣味性以及主动性的教学引导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中更加积极活跃,同时能更好地发挥核心素养教育对学生的引导和成长的作用。
一、高中物理教学现状分析
(一)学生积极性不高
学生作为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主体参与者,其对于物理科目学习的态度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顺利实施。就目前而言,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不乐观。由于物理抽象性、复杂性的学科特点,具有一定的学习难度,容易引发学生的畏难心理。但究其根本在于学生自身认知偏差,具体而言其问题主要集中于学习认知和学习方法方面。从学习认知而言,学生并未充分认知高中物理教学的意义与价值,将物理科目单纯地视为一项学习任务,所产生的学习行为也仅仅是为了应付考核。在此认知主导之下,学生对于高中物理缺乏正确的学习动机,学习的自发性及投入度相对不足。
(二)教学理念滞后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加快了高中物理教学创新及优化的脚步,课堂教学模式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与核心素养的教学要求仍然呈现明显的差距。分数至上的教学思想仍然大行其道。由于应试教育余温尚存,升学竞争逐渐白热化,而高考对学生的考核以理论知识为主。因此,物理课堂教学呈现明显的功利性,重知识轻思维、重理论轻实践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重要问题。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主导地位,反应了教师的思想意识,而学生处于被动地位,不仅削弱了学生的课堂配合度,而且还限制了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二、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
(一)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与责任意识
在高中物理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科学态度以及责任意识是核心素养培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在物理实验过程中,学生要有科学的态度以及高度的责任意识,要以严谨的态度进行物理实验操作,才能确保物理实验进行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及安全性。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借助生活元素,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生活元素相结合。一方面,教师要将生活中一些实际的、典型的案例融入教学实践中,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感到更加亲切、舒适与自然,能为学生营造一个更加轻松有趣的课堂氛围。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下不仅有更高的学习积极性,还能让学生切实地了解物理在生活中的实用性,从而将物理知识应用到生活实践中,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培养和发展。
例如,在教学“动量定理”时,不用急于进行教学,可以首先设计一个恰当的教学导入环节,帮助引入教学内容,随后再进行教学讲解。教师可以结合生活中学生所知道的一些常识,让学生跟随自己的引导进行思考并且产生质疑,随后导入教学环节。比如,教师可以在课前进行一个简单的设计环节,在上课之前可以拿出一枚鸡蛋,告诉学生这节课的教学内容与这枚鸡蛋有关,随后假装不小心将鸡蛋掉落在讲台之后。根据生活常识,学生一定会认为鸡蛋已经碎了,随后教师再将鸡蛋捡起,为学生展示完好的鸡蛋,让学生产生疑问和思考:为什么鸡蛋没有碎?那么教师可以简单引导:“为什么鸡蛋没有碎呢?这是不是违背了生活的常识呢?”随后教师再将身后的软垫捡起来,告诉学生是因为这个软垫。在这样的引入环节下,教师再对本节课要教学的“动量定理”进行引入,并且鼓励学生进行试验验证。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足够贴近生活,还能发散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思考,并且在质疑、猜想和验证中使学生的科学态度和责任意识得到一定程度的培养。
(二)通过问题的引导,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来实施教学,通过问题的引导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能对物理知识或者问题主动进行思考和探究。让学生在对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究中,既能保持对物理知识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又能有效地启发自身的创新思维,切实提升学生核心素养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例如,在教学“重心与稳定”时,高中物理教师可以首先利用不倒翁、高空走钢丝等现象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要求学生自己做一个不倒翁,通过动手操作验证猜想。在制作不倒翁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和创新设计,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得以提升,创新思维得以培养和锻炼。经过观察和比较大家制作的不倒翁,学生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物体的重心越低,其稳定性就越高。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进行问题的引导,可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当不倒翁的重心提高了,不倒翁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大家想想应当如何来验证这个问题呢?”在此种问题的引导下,学生可以通过再次实验进行验证,这样既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也可以让学生具有充分的时间和机会自己动手进行实验,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特性,让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从而提高学生科学认真的实验态度和责任心,并且让学生能在这样的实验环节中培养创新思维,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进一步发展。
三、结语
核心素养成为引领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风向标,对充分发挥物理教学价值,培养时代所需的高素质人才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但是目前核心素养在高中物理课堂中的有效落实受到多方因素的限制,教师的教学优化之路仍然任重而道远。因此,教师应直面挑战,立足于学生的主体性,调整课堂教学,加快核心素养的有效落实。
参考文献:
[1]胡思凡,刘竹琴.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策略研究[J].科技风,2020(1):45.
[2]唐彩勤.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思考[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