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美育教育渗透到小学音乐教学之中,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方向,小学音乐教学工作的实施,能够有效性的起到净化学生心灵的作用,为学生未来身心健康发展起到积极的辅助。小学阶段的学生通过音乐知识的学习,能够充分的感受到音乐中所蕴含的美和艺术,从而得到心灵的放松,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小学音乐课程中落实美育教育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在实施美育教育的时候,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
1借助兴趣学习实施美育教育
小学阶段的学生自身年龄较小,心智发育还没有达到成熟的状态,对外界新鲜事物往往都拥有较强的好奇心,教师自爱实施音乐课堂美育教育的时候,可以对学生所具有的心理特征加以充分的利用,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利用有效的教学方式方法创设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能够全身心的参与到教师组织的各项教学活动之中。教师可以结合自身对美育教育的认知,为学生讲解美育教育涉及到的各方面知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音乐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案的时候,应当从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入手,并且要对学生时期的心理特征加以综合分析。一般来说,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枯燥的理论知识往往不会产生良好的学习兴趣,但是会对课堂中的新鲜知识产生好奇心,小学音乐教师可以对学生这一心理特征加以合理的利用,将游戏教学方法运用到音乐课堂之中,从而有效的将原本教材中涉及到的抽象知识,利用游戏的方式形象的加以呈现,促进学生对知识更加准确高效的理解,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小学学生在刚刚接触到新鲜事物的时候,会对事物产生浓厚的关注度,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关注度会逐渐的降低。小学学生通常无法将注意力长时间的集中在课堂教师的教学之中,所以教师在组织实施音乐理论教学工作的时候,应当尽可能的避免持续的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不然就会导致学生对学习产生厌烦的心理,学生学习积极性就会逐渐的降低,从而会对教师教学效率的提升造成诸多的制约。在音乐课堂上,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欢快的音乐,组织进行游戏,通过这种教学模式能够促使学生积极的参与到教师组织的各项课堂教学活动之中,提升学生对音乐内涵的领会,通过游戏也可以提升学生对音乐知识的理解,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在实际实施音乐节奏教学工作的时候,教师可以先为学生讲解相关乐理知识,结合教师对教材的认知和自身的综合素质来制定音乐节奏教学方案,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的作用切实的发挥出来。充分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学习需要来对教学工作进行全面的把控,这样才能更好的提升整体教学工作的水平,创设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不断提升,为后续各个阶段的学习创造良好的基础[1]。
2丰富教学内容辅助策略实施
在社会快速发展的带动下,使得我国科学技术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从而为智能技术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机遇,就现如今实际情况来说,智能系统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将智能技术运用到音乐乐器中,有效的增强了乐器的智能化水平,与以往乐器相对比来说,实践操作效率更高,智能化乐器在音色和演奏功能方面表现的更加优秀,有效的推动了美育教育和德育教育的俩号发展。智能乐器不但能够实现各类复杂的乐器发出的音色的转换,并且还能够完成各类乐器音色自行编排,结合使用者的实际需要来挑选适合的乐器音色,从而按照计划有序的进行音乐的演奏。将智能化电子乐器运用到小学音乐教学工作之中,能够切实的满足音乐课堂上对各类音乐乐器的需要,并且对于提升音乐教师的教学效率和质量也能够起到积极的辅助作用,智能化电子乐器可以实现随身携带,从而能够满足学生随时随地的进行音乐的演奏的要求。其次,对于那些以往需要多人合作进行演奏的乐曲,当下利用智能化乐器就可以实现单人演奏,这样对于小学学生音乐素养发展和音乐教学水平的提升都能够起到积极的影响作用。将智能化电子钢琴运用到小学音乐课堂之中,因为其综合性能和实践功能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具有一定的类似性,并且成本较低,所以在教学中能够起到积极的辅助作用。电子钢琴中会专门设置完整的演奏曲目从而为学生实践练习提供良好的帮助。因为电子钢琴在实践操作方面十分的简单,所以对于提升学生的音乐排练能力也可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适合大范围的运用到小学音乐教学工作之中。教师可以在落实小学音乐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合理的运用人工智能系统,这样不但能够起到提升教育水平的作用,并且还能够充实小学音乐课堂的内容,将教师从大量的教学工作亮中摆脱出来,不断充实音乐教学形式和内容,提升音乐乐器教学的灵活性。教师在为学生讲解基础音乐理论知识的时候,可以将人工智能系统加以利用,从图像、音响等多个方面为音乐教学加以辅助,促使学生全面的对音乐知识加以理解[2]。
3教师在课堂上的示范可以引导学生欣赏音乐之美
就现如今我国小学音乐教学工作实际情况来说,教师的言行举止往往都会对学生的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教师需要对自身的言行加以严格的控制,为学生起到榜样的作用。学生很多的学习习惯通常都是模仿教师的行为产生的,所以榜样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教师应当在课堂上合理的运用榜样的作用,将学生的学习潜能充分的挖掘出来,促使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学习意识和学习习惯,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不断提高[3]。
4音乐解读全面实施美德育人
教师在实际组织实施小学音乐教学工作的时候,音乐的鉴赏和情感体验通常都是结合实际环境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音乐教师务必要在教学中适当的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对知识加以正确的认识,并且可以结合当前的时代背景赋予音乐新的解读方法和时代内涵,在音乐课堂情感教学的开展中渗透德智体美的综合教育[4]。
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实施美育教育,需要教师对当前的小学音乐课堂做出相应的改革,从音乐课堂的内容形式入手,结合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和手段,促进美育教育在小学音乐课堂的合理展开。美育教育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实施也是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需求,以适合小学学生的心理特点以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借助教师对小学音乐的理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爱好美和创造美,使小学生具有美的理想、情操、品格和素养,顺应社会对小学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要求,全面提高小学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参考文献:
[1]林雯聪.小学音乐教学中实施美育教育的策略[J].当代家庭教育,2020,(31):135-136.
[2]张振华,严安顺.小学音乐教学中实施美育教育的策略[J].学周刊,2020,(17):163-164.
[3]俞婧.小学音乐教学中实施美育教育的策略[J].北方音乐,2019,39(04):194+198.
[4]吕春梅.小学音乐教学中实施美育教育的策略[J].学周刊,2015,(0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