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通信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
​鲁晓东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鲁晓东,. 电力通信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J]. 电网技术研究,2024.1. DOI:10.12721/ccn.2024.157367.
摘要:
智能电网建设对于提高电力系统的性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电力需求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电力通信技术对于智能电网建设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本文阐述智能电网的运行现状,分析电力通信技术应用于智能电网的特点,包括加快智能光纤通信网络建设、智能电网与电力用户沟通、提高智能电网建设质量,探讨新能源技术的应用。
关键词: 电力通信技术;智能电网;应用
DOI:10.12721/ccn.2024.157367
基金资助:

1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发挥的作用

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电力工程技术发挥的作用表现为总体作用和具体作用。从发展视角来看,将电力工程技术应用于智能电网建设工作,可以推动中国智能化电力系统的全面发展。当前,新能源的类型与数量持续增多,市场经济环境下的电力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竞争压力也明显骤增。为了确保电力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节约资金成本,避免资源浪费,不仅要重视优化电力成本监控流程,而且要积极引进相匹配的电力工程技术,以此确保电网系统的安全稳定性与可靠性。具体作用则是指将电力工程技术应用于智能电网建设活动中,有助于实现电力工程的全面性发展,构建更完善的智能电网,充分发挥各种新技术的作用,做好电力资源循环应用处理工作。

2智能电网运行现状

我国当前智能电网建设步伐正在不断加快,这对于电力系统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相对于传统电网,智能电网的设备较多,且技术复杂性较高。从当前智能电网运行的实际情况来看,在以下几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

(1)设备控制。智能电网中包括了数量众多的设备,设备的运行状态将会对电网稳定性起到非常关键的影响。在对各种设备实时控制的过程中,需要自动控制系统首先获取电网的运行的相应信号,然后再向目标设备发送命令,以实现对设备的有效控制,从而实现设备的自动操作。而在此过程中,传输通信技术依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对电网运行产生了负面作用,使得电网的稳定性还有待提升。

(2)数据获取。智能电网运行过程中能够对于数据传输有较高的要求,其中既有线缆运行数据,又有配电箱柜的运行数据,数据传输也被认为是智能电网的基础。而当前智能电网的数据传输,是通过其他硬件加装传感器,进而获取响应数据,从而实现数据信号向电信号的转化。而这样的数据获取方式,对于电网的稳定性有较大的影响,这也使得在智能电网实际运行中,可能会出现诸如数据不全等问题,这小则导致系统运行不稳,大则可能会造成整个电力系统瘫痪。

(3)信息传递。信息的传递同样是智能电网运行的重要依据,无论是获取的线缆数据、配电柜数据,还是控制中心发出的信息,都需要通过高效的传输才能够达到相应空间,从而使整个电网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而由于传统通信技术在智能化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所以往往在数据传递方面需要借助于电力通信系统。

3电力通信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

3.1分布式发电储能技术

当今,环保已成为各国政府和企业关注的重点。在这个背景下,发电节能技术被视为减少电力企业污染排放量的关键。众所周知,传统发电方式所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污染物质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因此应该采用更为环保的发电方式。分布式发电储能技术便是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该技术可利用可再生能源实现发电和储能,如太阳能、风能等,能够有效地减少传统发电方式所带来的环境污染。此外,该技术还有助于提高绿色电力资源的发电权重和保护生态环境,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应用分布式发电储能技术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缓解电力供应不均衡的情况。传统发电方式对于电力供应的控制较为困难,往往会出现供需矛盾的情况。而分布式发电储能技术可以在多个点上实现发电和储能,使电力供应更加均衡,提高整个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总之,分布式发电储能技术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技术,它可以有效地解决传统发电方式所带来的环境问题,同时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我们应该积极推广和应用这种技术,为保护环境和改善生活做出贡献。

3.2超导技术

超导技术在现代科学技术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是一种利用超导体材料,在低温下实现零电阻的技术,可大大减少输电电能损耗。超导技术的应用形式包括将超导材料制成磁体应用到高能粒子加速器、电机等设备中,以及应用于超高压输电中,从而降低电力损耗。

此外,将超导技术应用到智能电网输电系统中,可以保证电网输电质量和效率,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更可靠的电力保障。超导技术可以实现电能的快速传输,高效稳定,大大降低了输电故障率,提高了供电质量,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了更好的支持。

总之,超导技术的出现,不仅可以大大提高电力传输效率,还可以为各个领域带来更多的科技进步与改善。未来,超导技术的发展一定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

3.3智能诊断技术

(1)智能诊断技术能够实现电力系统的自愈功能。在电力系统中,故障是不可避免的,但是通过智能诊断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找出故障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从而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2)智能诊断技术是智能电网的“专家系统”。通过智能诊断技术,可以预防电力系统出现故障,保障智能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智能诊断技术能够对电力系统进行全面的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进行预警和预防,从而避免电力系统的故障发生。(3)智能诊断技术需要与智能通信技术联合使用,确保电力系统运行数据的真实性、及时性、准确性。智能通信技术是智能电网的重要支撑技术,能够实现电力系统中各种信息的快速传输和共享。智能诊断技术需要通过智能通信技术,获取电力系统运行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4)通过对电力系统各项数据参数的充分收集、分析及监测,可以快速、准确地找出系统故障问题。智能诊断技术可以实现对电力系统的全面监测和分析,通过对电力系统各项数据参数的收集和分析,可以实现对电力系统故障问题的快速诊断和处理。

3.4运用光伏发电

(1)要做好光伏阵列设置工作。从组合框架来看,光伏阵列分为三层结构:第一,光伏发电单元,这一单元系统是由太阳能电池方阵和相匹配的逆变器连接组成,从而构成发电系统,又名光伏发电单元系统。第二,光伏发电分系统,该系统是由升压变压器与另一台逆变器连接组成。第三,光伏电站系统,该系统是多个箱式变压器连接组成,接入电网后,会形成完整的发电系统,成为光伏发电站。(2)应重视优化光伏电站电气系统,该系统可分为直流发电系统和交流输出系统,优化这两种系统,则需要做好系统配置工作。在直流发电系统配置中,需要科学安装太阳能电池组件、逆变器、汇流箱、配电柜。在交流输出系统配置中,需要做好开关柜、电缆和逆变器的安装工作,选用容量为1000kVA的变压器,将逆变器的输出电压调整为35kV,然后将电流汇流到开关站的母线。

结束语

电力企业建设智能电网面临技术和体制上的问题,这是一个既重要又复杂的任务。智能电网是指基于现代化通信与信息技术,整合电力供应、传输、配送和终端利用等各个环节,实现电力系统智能化管理和实时监控的电网。这种电网可以自动排查潜在的安全隐患和问题,降低事故风险的概率。

参考文献

[1]范海雯,徐怡,张沫然等.智能电网在电力技术及电力系统规划中的运用研究[J].电子测试,2020(03):64-65+127.

[2]李晶,王玮,耿泉峰.智能电网中的电力通信技术应用[J].集成电路应用,2021,38(09):252-253.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