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德国赫尔巴特曾说过:“在所有的东西中,人是最需要的东西。”陶行知也说过:“真正的教育是用心教育,用真心唤醒真心的过程。只有从内心出发,才能真正打动真心。”因此教师对学生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繁杂的班级管理之中显得更为重要。而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又是小学班主任,有必要将音乐艺术教育融入日常班级管理工作。
一、强化思想意识,提高人文素养
党的十八大以来,美育得到了中央的高度重视。国家与地方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旨在推动美育在学校的发展,美育教学迎来了春天。2015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其中指出:“美育在情操教育和心理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能提升人的审美素养,还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通过美育的审美与实践,既能健全人格,还能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一项门类,对提升小学生的思想意识和人文素养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通过优秀的音乐艺术作品,可以向小学生传达作者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以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艺术作品的熏陶下,小学生除了获得美的享受外,还可以潜移默化地提升自身的精神境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会如何做人,提高思想站位,成为具有高尚职业道德的职业技术人才。
吴冠中先生曾说过:“今天中国的文盲不多了,但是,美盲却很多。”因此,提升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小学生的审美品位,是当前教育的一项重要的任务。长期欣赏优秀的音乐艺术作品能带给小学生一种美的享受,陶冶小学生的情操,提升其审美能力,培养其审美的眼光,提升其内在修养。利用优秀音乐艺术作品蕴含的高雅品质,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心理,提高小学生的生活品位和生活质量,从而使其产生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当代小学生心理较为敏感,小学班主任更应该利用音乐艺术引导小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享受生活中的快乐。让小学生在艺术的熏陶下学会爱自己、爱生活,提高审美情趣,树立人生理想,做一个有格调、有追求的人。小学生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想象力,并将其与生活经验相结合。每位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可以是不同的,只要大脑在不断思考中理解音乐、产生想象,就可以达到审美的目的。因此,欣赏音乐艺术作品的过程也是创新的过程,对于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想象力,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很大的帮助。当今社会发展迅速,作为将来职业技术人才的小学生要更好地在社会立足,养成创新能力是必不可少的。
二、利用音乐活动拉近小学生与班主任的距离
小学生与班主任之间常常会有一定的距离感。想要拉近小学生与班主任之间的距离,开展音乐活动是一种有效的途径。音乐活动包含唱歌、欣赏、表演等,常以一种轻松幽默的方式进行,小学班主任能够利用音乐活动改变自身在学生眼中严肃刻板的形象。笔者曾经为学生设计了一节“大家来表演”的元旦班级文艺汇演活动。笔者首先表演了独舞节目《浏阳河》;学生以宿舍为单位逐一上台表演,节目形式包括唱歌、朗诵等;师生共同参与了《击鼓传花》音乐游戏。在此次活动中,学生热情高涨,充分展示了自己的特长,与班主任的距离拉近,为今后更好地开展班级活动和班级管理奠定了基础。
三、利用唱歌活动观察小学生,了解学生性格
人的实践活动会受到心理活动的支配,不同性格的小学生在唱歌时会受其性格的影响展现出不同的状态。如性格外向的小学生,唱歌时则表现得比较积极主动,站位靠前,声音较大,肢体上挺胸抬头,较为自信;内向的小学生比较不善于表现自己,唱歌时也较为腼腆,站位靠边靠后,声音较小,面部表情僵硬,不自信。从学生常听的音乐中也能看出学生的性格特点,如只听音乐排行榜前几名音乐的这类学生,大多性格上比较随大流,没有什么主见;喜欢摇滚音乐的学生,大多性格较为外向、活泼、热情;喜欢轻音乐的学生,大多喜欢舒适、慢节奏的生活,性格上不急不躁。班主任可以通过学校开展的“班班有歌声”等活动,了解学生选曲的喜好,观察学生唱歌时的状态,掌握学生的性格特点。
四、利用校园音乐艺术活动提升班级凝聚力,培养班委组织能力
校园音乐艺术活动是凝聚班级的重要途径之一,校园音乐艺术活动的开展需要班级学生的相互合作、相互配合。通过校园音乐艺术活动的开展,能充分发挥小学生的创造力,又能锻炼和提高班委的组织能力。如在学校的五四文艺汇演中,教师为学生设计了朗诵节目《少年中国说》,学生积极献策,充分发挥想象力,由班委负责节目的排练和领读、选定领唱人选,调动了班干部在班级管理中的主体作用,进一步提高了班干部在班级中的威信,真正发挥了班干部的“领头羊”作用。班级学生全员参与节目,相互之间配合,培养了学生的大局意识,让小学生意识到班级是个充满活力的集体,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
五、通过欣赏音乐艺术作品,提高小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
优秀的音乐艺术作品中渗透作者丰富的思想与情感。借助音乐艺术作品的熏陶,能够提升小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当下小学生的评价方式已经不是单一地从成绩上进行评价,而是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音乐艺术作品对提升学校的德育、美育水平都有积极的作用。小学班主任应注重对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欣赏音乐艺术作品,达到德育渗透的目的。如《歌唱祖国》是作曲家王莘在经过天安门时看到空中飘扬的国旗,遂产生崇拜之情,并突发灵感,连夜完成的作品。学生在了解作品创作背景后不经意间能与作曲家产生共情,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坚定文化自信。而欣赏《我们都是追梦人》《我相信》,能培养小学生的生活自信,激发小学生勇往直前的斗志。
六、用音乐与学生沟通,架起心灵沟通的桥梁
小学班主任在与学生沟通的过程中常会遇到学生抵触、闭口不答的现象,使师生沟通不能有效进行。将音乐融入师生沟通中,改变传统的沟通方式,能够找到师生之间的共同话题,使沟通变得更为有效。小学生在与班主任沟通时常常关注聊的话题是什么,是否有兴趣继续沟通,如果班主任采用传统说教的方式作为开场白,那沟通效果一般是不佳的。小学班主任在与学生沟通时可以尝试以学生喜欢的音乐为引子,如讨论最近网络上排名比较靠前的音乐及其创作背景、演唱者等,待学生产生聊天的兴趣后,再进一步地与学生交流,进而打开学生心灵的大门,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结论: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充满着智慧。用智慧育人、用心育人,是小学班主任工作不变的准则。在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融入音乐艺术教育,利用音乐艺术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在音乐艺术活动中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能够使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更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黄琤玮. 班主任也可以“萌萌哒”——浅谈音乐教师担任班主任的优势[J]. 新教育,2016,(24):89.
[2]翁华. 有感于音乐教师当班主任[J]. 新课程学习(上),2014,(04):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