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国有企业退休人员数量的日益增长,伴随着退休人员老龄化问题也日益突出,相应的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也越来越受党中央、国务院、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和企业自身的重视,国家先后出台一系列政策。例如:2015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中发(2015)22号)明确,对国有企业退休人员实施社会化管理,为国有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创造条件。2016年3月,《国务院关于印发加快剥离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16)19号),明确了对国有企业退休人员实行社会化管理的时间安排、政策措施和工作分工。2019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厅字(2019)19号),进一步明确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的目标要求、主要任务、政策措施和组织保障。由此可见,如何建立符合形势需要,符合我国国情,符合企业发展需求的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体系,是当前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一项重大课题。
1. 实施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的必要性
1.1 有助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虽然我国已经建立和完善了市场经济体制,但与之相配套的管理体系尚未完善起来。社会保险就是其中一项管理面广、政策性强、涉及人员众多的体系内容,它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础,但目前重视程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国有企业退休人员参与社会化的服务还存在很多局限性,面临很多实际的困难和运行不畅的问题,建立和完善符合中国国情和国有企业健康稳定发展的服务管理体系任重道远。
1.2 减轻国有企业负担
长期以来,国有企业尤其是国家重点领域国有企业既要从事自身的生产经营活动,又要参与社会市场竞争,同时还需要替政府承担一些社会化的服务工作。这些工作种类繁多,且具有极强的政策性,同时因为国有企业退休人员分散居住,有的难以联系的特点,无形中给负责这项工作的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增加了工作量和负担,也导致企业需要承担大额费用。如果出现退休人员对服务态度或服务质量不满意的状况,还要额外增加宣传、解释、上门服务等工作量。显而易见,对国有企业退休人员实施社会化管理不仅可以大大降低国有企业管理团队的工作量,而且可以大大减少国有企业的经济负担。
2. 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随着全国各地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号召大力推进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使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得到不断的加强和完善,相应的机制体制也得到进一步的规范,各项职能得到长足的发挥,但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在推进的过程中发现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2.1 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的基础不牢
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的法律制度不健全。一是法律法规不完善,我国党中央、国务院出台的有关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的法律、法规还不是很健全,需要不断完善,同时缺乏对查处、追缴冒领的养老金、稽核协议医院等处理的法律依据。二是政策制度不健全。国家非常重视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水平、生活质量、幸福感指数,相继颁布了多项政策,但有关指导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的后续政策法规少之又少。
2.2 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的服务层次不高
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的服务层次不高。一是服务工作重点偏失。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工作不仅涉及退休人员的养老、医疗、思想政治等基础性问题,而且还涉及退休人员工伤医疗等遗留问题、难点问题,这些工作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从而导致一些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工作没法开展或是开展的不到位。二是管理服务效率低下。由于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的工作人员层次不同,导致每个人的综合素质和服务水平不同,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的服务质量。另外因缺乏一些必要的培训课程和激励政策,导致个别工作人员积极性不高,工作拖延现象时有发生。
2.3 个别国有企业退休人员思想观念比较落后
个别国有企业退休人员思想观念比较落后。个别退休人员因退休前后的社会身份、生活范围、经济收入发生了变化,没能及时调整自己的思想观念,从而影响了自己的身心健康,进而产生落差感、孤独感。也有个别退休人员遇到问题,尤其是不合理的诉求没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因其思想观念落后守旧,没有采取正当合理的办法解决问题,而是抱有“闹一闹”就会有人关注的错误思想,采取偏激的手段解决问题。
3. 提高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的几点建议
3.1 完善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体制
首先,国家完善有关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的法律法规,这是顺利推进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的重要前提条件。国家和各级政府相关部门要用法律法规,明确各自的职责和义务。其次,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的主管部门不断完善各项政策,颁布具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的细则,确保各项工作得以顺利进行,有理可依、有据可查。最后,建立健全的监督评估体系,对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中涉及到的各部门履职尽责情况进行定期抽查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给与一定的奖励或惩罚。
3.2 健全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体系
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队伍的素质和服务能力直接影响退休人员的幸福感和满足感,因此,服务队伍里的管理人员要转变自己的思想观念,从过去“管理人”转变成现在“服务人”,建立和完善以退休人员为中心,以人为本,一人一策的创新型服务理念。服务队伍里的服务人员,要以热情饱满、积极向上的服务态度把最美好、最体贴的服务提供给退休人员,把爱延伸到退休人员的家庭。变被动为主动,主动了解和掌握退休人员的服务需求和心理诉求,以崭新的精神面貌,创新的服务理念,热情的服务态度,体贴的服务方式保障退休人员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合法权益不受损害。
3.3 做好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的思想引领
国有企业退休人员数量众多,层次不同,导致在自身思想观念转变上快慢不同,而做好国有企业退休人员思想观念的建设在解决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难题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对国有企业退休人员进行思想教育时,要注重与时俱进、灵活多变、因地制宜,说实话办实事,杜绝假大空作风。俗话说得好:“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正确引导国有企业退休人员发挥余力余热。通过开展一些列的活动,寓教于乐,逐步转变他们的思想观念。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影响范围,转变传统落后的思想理念,为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的贯彻落实营造良好环境。此外,还要借助互联网平台,及时推送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措施,发挥好宣传阵地作用。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社会的快速变化,将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纳入社会化管理势在必行、刻不容缓,这是社会发展大趋势、经济发展大方向。为了顺利推进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需要国家、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和企业各负其责,携手合作。尽早完善社会化管理体制,健全社会化管理服务体系,搞好退休人员的思想引领,真正做到让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参考文献:
[1] 莫颖颖. 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 管理方略, 2020, (3): 206-207.
[2] 郭中杰. 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问题研究[J]. 管理方略, 2020, (3): 203-204.
[3] 朱勇.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政策研究[J]. 四川劳动保障, 2020, (4): 34.
[4] 孟旭. 关于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的实践问题[J]. 国防科技工业, 2020, (6): 5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