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小学教学体系中,越来越多的数学教师担任班主任的职务,他们能够将本学科的重要思想运用到日常班级管理中,对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作为课堂管理的一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对学生进行统一教学和管理,要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还要营造和谐、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但随着教育新课程实验的不断推进,作为奋战在教学第一课堂的小学数学教师兼班主任,应该如何实现班级管理与学科教学的融合呢?本文就“浅谈小学数学班主任的教学管理策略”进行论述。
一.小学数学班主任教学管理的现状探析
目前,在小学教育中,师生之间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教师是整个过程中的指导者,学生被动接受管理,逐渐变得没有自主性,这也是小学教育的教师管理模式长期滞后的原因。因为管理模式始终一成不变,抹杀了学生的个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身心的发展。
且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和学生人数的增加以及学校的教师人员调动,越来越多数学老师成为班主任,但是作为班主任的数学老师往往难以及时与学生沟通,课堂管理较为僵化,缺乏灵活性。这是因为小学数学教师在担任班主任时缺乏经验和沟通技巧,往往导致沟通延迟,和学生的交流时间少;其次,师生沟通的途径和手段较少,在数学的过程中,数学教师对每节课都讲完了相关的知识点,本来在课堂上交流的时间就有限,教师还让平时的交流停留在学习层面,直接导致交流的枯燥无味,而且课后也没有留出多余的时间与学生交流想法,造成了师生之间的难以逾越的“鸿沟”,也使数学班主任的教学工作无法有效地开展。
二.纵观小学数学班主任教学管理工作的积极意义
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数学教师大多形成了严格的思维方式和系统的管理模式。数学教师在担任班主任的时候,能把这种思维模式运用到班级管理工作中,使班级管理有条不紊,事务的处理和安排井然有序,这是数学老师担任班主任的优点。
2.1教学管理更准确
数学科目对教学管理的准确性要求更高。因此,小学数学班主任在实施课堂管理时,可以借鉴数学本身的精准性原则,对学生进行管理。这样一来,可以在课堂管理工作中合理运用数学知识,又能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管理方式进行优化创新,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此时小学数学班主任就能建立更加精准的管理框架,实现对学生的精准管理,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数学技能打下良好的基础。
2.2加强对学生的个性化管理
班主任在对学生实施管理工作时,不可能对所有学生都采用相同的方式,这是因为每个学生的思想和个性都有或多或少的差异性,所以小学数学班主任必须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实施教学管理工作,在与学生的互动过程中,要注意学生的个性,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科学的管理,保证班级管理和数学学科得到有机整合,有针对性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2.3极强的沟通能力和处理能力
小学生班主任的工作比较特殊,需要及时解决每一个学生存在的问题,还要及时与学校领导、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如果不能实现有效沟通,会影响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作为数学教师的班主任,受到数学学科的影响,在处理班级日常事务上,都更为科学、理性,他们在日常工作中具有极强的沟通能力和处理能力,且教学管理质量都有明显提升,在他们带领的班级中,学生通常学习上进,各方面发展都比较突出。
三.小学数学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和学科教学融合的有效措施
3.1充分利用自身职位的优势
强抓自身职位的优势,做课堂管理的大师。教师教学管理直接影响到班级学生的身心发展,只有班主任发挥自身的职位优势,才能在小学数学教学管理中发挥自身和别的科任老师不一样的魅力,建设起优秀的班集体。同时发挥数学老师的教育优势,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数学学习素养。
要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小学数学班主任在课上清楚地了解到学生的课堂表现,并根据学生课堂表现有针对性地进行定向教育,这既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又在沟通交流中提高了班级数学教育管理的效率。
由于顽皮的天性和不成熟的自我管理,大多数小学生意识不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更别提让他们进行自主学习了。而班主任可以加强教学管理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质量,矫正他们的学习态度,督促他们养成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3.2以身作则,身体力行
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对小学生的思想、品质和行为产生无形的影响。作为一名小学数学班主任,除了日常班级管理之外,还要承担数学学科的教学工作,所以和学生相处的时间是比较多的,这样他们对学生的影响就很大。老师是一本书,也是学生面前的一面镜子,古话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因此,小学数学班主任在开展教育时,要为学生树立好榜样,规范学生的言行,对学生产生良好的影响。首先就要严于律己,做真正的传道、授业、解惑之人,无论是在生活还是学习中,都要严于律己,注重言行,为学生树立学习的好榜样,以此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和适应能力来适应小学教育的需求。
3.3将数学课堂和学生生活结合起来开展教学
数学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门复杂、难度大的学科。数学教育具有抽象性和复杂性的特点,为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和理解并掌握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通过数学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要积极将数学课的内容融入班级日常管理过程,用生活中的案例讲授数学课,让学生课前预习,在生活中找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案例,增添数学课的乐趣,使学生在教学中更加主动,并在整个过程中促进数学班主任和学生之间的交流。
3.4班级管理更加逻辑化、特色化
数学老师管理班级要逻辑化,规整化。设立自班的数学学习指南,给学生规定每天要进行的数学教学流程,在流程中逐渐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数学教师作为班主任在课堂管理中,应该在班级管理和课堂管理中融入自己教学科目的特点,可以组织数学特点的活动,例如奥数小竞赛,周考编题等,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整个过程中提高数学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要形成班级特色管理方式,在数学学科特点的基础上,通过特色教学活动的组织,让小学生认识到自身在教学管理中的身份,培养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结语
因此,小学数学老师在担任班主任时,要能够很好适应双重身份带来的压力,将自身优势完美地融合到日常班级管理中,促进小学生的能力和习惯培养工作的有效开展,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洪慧.小学数学教学和班主任工作的整合策略.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19(8):77-78.
[2]胡晨.小学班主任加强数学教学管理的措施[J].家长,2020(31).
[3]李华翠.小学数学教学与班主任工作怎样有效结合.明日,2021(11):0306-0306.
[4]李仙是.小学数学教师担任班主任的优势与班级管理对策阐释[J].南北桥,2018,(4):8.
[5]徐明.小学数学教学与班主任工作整合策略探讨[J].南北桥,2019,(13):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