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现目前学生们面临的学习压力越来越大,有许多传播负能量的方式,而且速度很快。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始终将道德教育贯穿于教学过程。老师应该从教学内容出发,探索有益于学生的价值观念,并传播和强化这些观念。本文从生物学教学内容中汲取有益价值,供同行探讨。
一、生物学的重要性
生物与生活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1.环境影响生物。一个好的环境对我们的学习很有帮助,我们的教室和学校也直接影响着我们。所以,我们应该好好照顾教室和学校的公共物品,保持环境的整洁,给教室营造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2.生物影响环境。个人行为也会影响周围环境,影响教室及学校的卫生及学习环境。就整个生物圈而言,人类活动严重影响着自然环境,导致土地荒漠化、空气污染、水污染和其它生物灭绝。从今往后,我们要从自己和身边的人做起,做环保的先锋。3.生物适应环境。当今社会发展很快,为了更好地生活,我们必须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4.生物学在不断演变。要正确看待竞争。唯有竞争,我们才能进步,但我们不能恶意竞争。唯有相互竞争,才能实现共同进步,共同发展。
二、高中生物教师的班主任优势
生物教师课程不多,时间更多,这样就能更好地管理学生,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花在学生身上。就班主任而言,生物教师比其他学科的教师具有更大的优势,而且他们能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学生,了解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真实情况,及时发现问题,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其次,生物教师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消除对生理变化的疑虑。高中生属于身体发育的年龄段,特别是女生,一些学生难免会感到害怕。我国传统教育中很少涉及到这方面的知识。女生羞于表达自己,长时间内会对学生的身心造成影响。生物学教师能帮助学生解答疑问。生物教师还可以根据人体代谢规律,为学生制定科学的锻炼计划,鼓励学生每天遵从营养饮食,改善体质,促进健康成长。其三,生物教师作为班主任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部分高中生经历了一段心理反叛时期,与家长、同学、老师的关系薄弱,心理不成熟。老师可采取更好的措施与学生交流,帮助学生了解生理机能的规律,改善不良心理状态。
三、教育管理策略
1.学科优势的有效利用
生物学知识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课程设计要围绕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发展,把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在这段时间内完善教学内容。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技术被应用于教育服务中,所以生物学教师们要抛弃传统的教学模式,继续学习新的教学方法。
举例来说,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巧妙地利用生物知识来提高生物课的兴趣。在学生犯困的时候,教师可以解释有关甲状腺激素的知识,并强调它能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一旦动物的甲状腺被切除,他们就会变得情绪低落。在学生上课时,教师可以假装观察学生的甲状腺是否被切除。该幽默教学法能有效缓解学生疲劳,提高课堂教学兴趣。生物学教学中还有许多实验内容。学校可以让学生做实验,让他们在实验中不断提高耐心和动手能力。通过实验,教师可以让学生们意识到学习是一件很有趣的事。在教学中要注重方法和耐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班主任的辛苦工作,有利于今后的课堂管理。
2.与课堂相结合促进学生的思想和道德发展
生物学教学要使学生了解生命的起源与演化、认识生命的价值、反思生命的意义。在生物学教学中,学生还可以在学习如何减少地方资源及环境污染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危机意识,培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在教授生物实验时,要通过科学探究、团队合作,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不断探索、创新合作精神。在课堂教学中,还涉及一些法律文件,如:《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等,来帮助学生确立一个正确的法律意识。
3.培养学习兴趣
班主任在实际教学中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当学生对生物学习产生强烈兴趣时,不仅能主动获取知识点,而且能使学生更有能力克服困难。因此,作为一名班主任和生物教师,如何有效地培养高中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可通过组织学生开展生物学习相关活动。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观察和学习。在自然中,学生能充分感受到生命的力量,也能感受到在现实生活中生物知识的效应用。老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养。
4.在生物教学中渗透道德教育
加强高中生道德教育,对促进教育科学发展,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盛与后继,具有重要意义。德育的发展体现在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教师工作、学校管理等各个方面和环节。德育是班主任的首要任务,也是生物教师的责任。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应该摒弃单纯的说教,充分利用情境,在生物实验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教学中要实现科学与思想的统一,将学生的政治取向、情感文化、道德规范等潜移默化地加以正确的引导。
教师要自觉地对学生进行培训,巩固为祖国服务的理念。结合教材,讲述部分生物学家的爱国行为,使学生认识到理想和行动是事业成功最基本、最持久的驱动力。只有清楚自己在学什么,为什么要学,才能永远保持奋发向上的激情。
5.多元化评价
关注德育渗透策略在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德育与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是结合学生的心理活动,逐步接受知识,从而达到德育与智育的双重教育目标。在教育心理学的视角下,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仅体现在学习过程中,而且体现在教学评价过程中。对学生道德教育也离不开正确的学科评价。但是要正确评估“情绪、态度和价值观”并非易事。所以,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不能局限于传统的定量评价方法,而是应该灵活多样的,提高评价结果的多样性。第一,评估的主题必须多样化。通过学生、同学、家长、老师、班主任等多种方式,促进学生的自我评价,家长和教师对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相互评价和观察。评价方法上,可通过连续观察、访谈、学习实践、个人成长记录、书面测试等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其次,评价的结果要用一种激励的语言来表现,这样有利于学生的进一步发展。
总结:
简单地说,作为一名生物学班主任,应该让学生学会运用他们所学的生物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使他们能够真正地学到知识。还应充分运用生物教材和适当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价值观。
参考文献:
[1]王辉.浅析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J].中国校外教育,2017(35).
[2]刘雯.高中班主任如何做好班级管理工作———“以生为本”的视角分析[J].高考(综合版),2015(5).
[3]王井志.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中德育渗透研究[J].教书育人,2018(1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