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高中数学教学"数学文化"渗透之思考
​赵香华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赵香华,. 新课程高中数学教学"数学文化"渗透之思考[J]. 课程教育研究,2021.3. DOI:10.12721/ccn.2021.157030.
摘要: 新课程高中数学教学将在全国范围内普及,数学文化的重要性已经逐渐被重视。那么教师应该怎样在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从而让学生们在学习中感受数学文化,被数学文化熏陶,最终与数学文化产生共鸣,已经成为新课程的核心问题之一。
关键词: 新课程;教学;数学文化;;重要性
DOI:10.12721/ccn.2021.157030
基金资助:

数学文化是指从文化的角度来认识数学,其中包括数学学习的精神、思想、观点、语言、方法是如何形成发展的。不仅这些,还包括数学的历史、教育、人文。高中老师们需要以数学文化为切入点进行教学活动,才能让学生们理解数学的本质,从而实现教学的价值。数学文化作为数学教育的关键部分已经引起了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它在数学教育的地位和价值正被逐渐重视。

一、数学文化的重要性

数学是人类智慧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的内涵、方法、思想和语言是现代人类文明的重要部分,同时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它有着极高的文化价值, 清楚的符号语言, 严谨的思维方式, 高度的概括性等等。数学文化正凭借它的独特优势渗透进入人们的工作生活当中。不仅能够锻炼人的理性精神和思维方式, 还能陶冶情操,在各方各面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例如,《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中写道“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当下教育工作者对数学文化的理解,仍然仅停留在理论层面,与实践存在脱节现象。张奠基教授说:“数学文化必须走进课堂, 在实际数学教学中使得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真正受到文化感染, 产生文化共鸣, 体会数学的品味与世俗的人情味。”

数学被称为科学之母,这门学科既是科学,也是文化。高中数学老师们实际上承担的是陶冶人文的使命。由于这个原因,学生们学习数学这门学科,不仅要求学习数学知识, 还要了解数学文化。因此,这同样也是教育工作者的重要目标。

二、高中数学新教材中的数学文化

老师们引导学生学习数学文化是数学科目教学健康发展的必要组成部分, 普及数学文化知识有助于激发学生们的求知欲,锻炼学生独立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训练学生在数学的实践能力有关键作用。比这更重要的是,学生们在学习数学文化的同时还能得到人格思想的升华,能够帮助学生们培养正确三观。

例如,《标准》里指出:“高中数学课程要求把数学文化内容与各模块的内容有机地结合”,数学文化部分提供了十九个选题给与老师参考教学,由此可见《标准》对数学文化的重视。新课程改革充分重视数学文化的教育作用,需要数学老师以文化的角度切入教育学生,不仅教育学生数学知识,更要求学生了解数学文化从而更好的感悟数学。

数学文化可以令学生们认识到数学对现代社会的推动作用,对整个人类文明都非常重要,学生们一定要认真学数学并利用数学。《标准》仍然要求数学老师在课堂上介绍数学科目的价值。有关教材中数学文化的部分,要求老师们讲解相关思想、杰出成果、数学界的人文精神,在课堂加入思想素质教育,这一切都证明新课程改革对数学文化的重视。

三、新课程改革下对数学教育中数学文化的思考

(一)创造条件呈现数学文化背景

高中课堂是学生们接触数学的关键地点,是数学老师们讲解数学思想与方法的主要机会。数学科目的概念、方法与思想都是逐渐发展形成的。老师们在数学课堂上,应当时刻渗透数学文化,给学生创造文化背景再讲解新知识。

例如,高中数学教材的每个新章节第一页都会有现实生活相关插图,每章结束后还有一两段阅读材料或研究性课题,与课程相关的史料与数学家简介也在数学教材中有所介绍。这一系列拓展知识都提醒学生数学与现实生活关联密切。数学老师们需要充分应用课本知识,营造数学文化背景,在课堂上令枯燥的数学知识增加文化底蕴。不仅如此,数学教育除了要学好课程知识,还要挖掘教材外的资源,老师们还可以开设专业数学文化课程,组织数学文化讲座。丰富的数学文化,一方面可以提升学生的求知欲,还可以提高文化修养。

当数学教师们讲解新知识时,建议把数学知识加入文化情境,令学生能够更容易的明白定理引入的重要性,接着老师再讲解其客观性合理性,最终证明数学课堂也要重数学文化背景,重视讲解数学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

(二) 数学解题教学也是一个体验和感悟数学文化的过程

当下长期的社会现状,中国仍然主要依靠高考来选拔人才。其核心内容仍然是检验学生的解题能力,然而正确做出数学题不应该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唯一目的, 也不应当是终极目标。

例如,丘成桐教授在杭州与数学尖子生们探讨一系列数学问题后,对我国当下的数学教育方式尖锐地批评,他指出,大多数学生们甚至没有清晰的数学概念, 也不了解有关定理,只懂得做题。类似的教育方式无法培养真正的数学人才。教授的建议批评恳切真实,需要引发中国数学教育者们的反思。从数学教学的现状来看, 数学科目更多的仍然只是解题方法。解题确实是高中阶段最重要最核心的活动目标。然而,倘若仅是将数学作为运用技巧的方法,就会失去教育的核心价值。

总结:数学文化的核心价值,往往被最表面的结论覆盖,实际上这就要求高中数学老师们能够给学生们做些提示示范,给学生们在带入数学家的探索过程中感悟数学文化。学生记住了课堂上的定理与知识,还会用来正确解题,在传统意义上来讲已经达成了高中老师们的教学目的,然而仅仅是这样的教育结果会不免遗憾,学生们难以通过知识定理的形成过程来收获启示,还难以从数学文化的高度理解数学。

参考文献:

[1]焦兴红. 新课程高中数学教学“数学文化”渗透之思考[C]. 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19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研讨会(贵阳会场)论文集.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705-706.

[2]李小蛟.新课程高中数学教学“数学文化”渗透之思考[J].教育科学论坛,2010(03):17-19.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