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高中数学教学活动的关键是启发学生学会思考,引导学生会学数学、会用数学。教师通过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可以提高教学活动的质量,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引发学生思考,有助于提升教学效率。
1构建数学游戏教学情境,活跃数学课堂氛围
游戏教学契合新课标关于优化教学活动的要求,可以活跃课堂氛围,增强学生的互动意识,将枯燥的数学学习变为学生主动探索的游戏,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教师设计学生乐于参与的游戏活动,创设数学游戏情境,可以培养学生的互动意识。因此,在设计课堂游戏时,教师应当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在游戏中适当融入能引发学生共鸣的活动,巧妙地将游戏活动与数学学习相融合,优化数学课堂氛围。通过创设数学游戏情境,教师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之积极参与游戏活动,在游戏情境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与此同时,教师也应平衡游戏活动与教学活动的关系,避免学生因过于关注游戏内容而影响数学知识的学习。
例如,在讲解“圆的方程”一课时,本课要求学生掌握圆的几何要素,理解圆的标准方程与一般方程,能根据条件判断位置关系,初步体会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的意义。首先,教师要根据已知条件,演示如何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圆的标准方程,让学生了解圆的一般方程所具有的代数特征。然后,教师可以设计“雷达定位”游戏,创设数学游戏情境,要求学生根据点的坐标与圆的方程的关系,判断一个定点坐标能否满足圆的方程,以确定该点是否在圆上。同时,教师要注意控制游戏难度,将生动有趣的“雷达警报”与确定点的位置联系起来,由此增加数学教学的趣味性,充分发挥数学游戏情境的优势,让学生掌握判断点是否在圆上的方法,用圆的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深化学生对数形结合思想的认识。最后,教师可以根据圆的一般方程设计“快速求解”游戏,要求学生用所学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求解圆心坐标和半径,利用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良性竞争意识,营造积极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实现学以致用的目标。
2构建有趣的生活化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新课标要求数学教师结合教学内容,落实“四基”桥梁,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使之产生通过学习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欲望,从而为后续教学做铺垫,便于学生深度理解所学知识。高中数学知识与生活联系紧密,教师应当寻找生活问题与教学内容的契合点,在教学中融入学生熟悉的生活元素,创设有趣的生活化情境,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再通过联系生活优化数学教学形式,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例如,在讲解“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一课时,本课内容是高考的必考内容,教师应当利用生活元素创设教学情境,以降低知识学习难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教师可以融入声波等生活元素,创设生活化情境,引导学生感知生活中的三角函数。然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运用五点法描图,使学生深入理解基本知识,掌握学习技能,形成数学思想,积累活动经验。最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总结三角函数的周期性、奇偶性、单调性、最值等知识,联系生活中的停车场车位设计元素,让学生提出可靠的建议,培养其发现、提出、分析、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以落实“四基”,培养“四能”,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3构建数学问题教学情境,提高学生思维品质
以问促学是指利用问题推动学生学习,启发学生的数学思维,以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坚持以问促学,结合重难点教学内容设计问题,创设数学问题情境,指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既能避免学生偏离正确的学习方向,又可以培养其优秀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高中数学教师需要以新课标为指导,系统研究学情,设计难度递增的问题,创设数学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经历建构数学知识的全过程,掌握相关基础知识、学习方法。
例如,在讲解“简单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一课时,本课要求学生进一步认识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学会运用相关公式求解问题。首先,教师可以出示棱柱、棱锥、棱台三种几何体,让学生从构造、特点等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同时,提出有关表面积和体积求法的问题,以引发学生思考,从而创设数学问题情境,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然后,教师要总结求解以上三种几何体表面积的方法,归纳上述三种几何体的体积求解公式,使学生对棱柱、棱锥、棱台三种几何体形成深刻的认识。此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圆柱、圆锥、圆台、球的表面积和体积该怎样计算?”坚持以问促学,利用问题驱动学生思考。学生在问题的驱动下,通过阅读教材并进行思考,总结相关表面积计算公式和体积计算公式。最后,教师可总结学生的回答,指出学生回答中的错误,引导学生运用相关公式计算不同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强化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4结束语
综上述,教学情境指的是教师创设的一种独特的情感氛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和探索兴趣。新课标对高中数学课程的功能进行了重新定位,强调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跳出了传统数学课程升学与就业的双重功能定位,完成了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过渡。高中数学教师应重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立足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创设可以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受到启发,自主进行思考、学习,夯实数学知识基础,不断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和水平。
参考文献
[1]王冠成.新课改理念下高中数学情境创设的教学策略[J].新课程(下),2019,(02):86.
[2]赵丹.浅谈高中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06):72.
[3]王瑞凉.浅析高中数学情境教学法的实践[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21):8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