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干预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衡晓慧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衡晓慧,. 优质护理干预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 护理研究杂志,2022.9. DOI:10.12721/ccn.2022.157179.
摘要:
目的:观察分析妇产科护理中优质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20年6月1日—2021年6月1日期间于医院进行生产的产妇中选择120例进行对比分析,采用随机分配的方法,将120例产妇平均分为两组,每组有60名,即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方式,而研究组则利用优质护理干预,之后对比两组产妇的满意度及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与抑郁自评量表评分。结果:通过比较分析,研究组产妇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的SAS及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护理方式相比,优质护理干预方式的应用能够获得更高的患者满意度,同时在改善产妇抑郁及焦虑心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得到显著的效果,因此具备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优质护理干预妇产科护理应用效果分析
DOI:10.12721/ccn.2022.157179
基金资助:

与其他科室的护理方式相比,妇产科护理体现出较强的特殊性,要求医院及医务人员提高对产妇身体及心理状态的重视,避免因护理不到位对产妇及胎儿造成严重影响。尤其是产妇容易出现焦虑及抑郁等情绪,需要配合做好心理疏导工作,降低产后抑郁的发生概率,常规的护理方式能够促进产妇恢复,但是无法在缓解焦虑及改善抑郁方面得到显著成效,由此可见,优质护理干预在妇产科护理中有着较强的应用必要性,本次研究针对优质护理干预进行了分析,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20年6月1日—2021年6月1日期间于医院进行生产的产妇中选择120例进行观察研究。从不同护理方式的角度出发,将120例产妇平均分为两组,即研究组60例、对照组60例,在研究组中,有35例初产妇,25例经产妇,年龄范围在23—38岁之间;而对照组中有33例经产妇、27例经产妇,年龄范围在24—36岁。通过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年龄等基本信息,发现无明显差异,P>0.05,能进行比较。

1.2方法

1.2.1为对照组的产妇提供常规的护理服务

针对对照组的产妇而言,以常规护理方式为主,具体指每天定时检测产妇的各项指标,加强对幼儿生长发育情况的监测。与此同时,安排专门的护理人员为产妇讲解基础生育知识,做好病房的日常清理、消毒工作,为产妇创设良好的待产及产后护理环境。

1.2.2为研究组的产妇提供优质护理干预服务

针对研究组的产妇来说,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优质护理干预方式。首先,做好产前护理工作,时刻观察产妇的症状,包含宫缩等,保证分娩准备工作的充足,一旦发现产妇有畏惧心理及抑郁情绪,应采用有效的措施转移产妇注意力,达到调节产妇精神状态的目的。同时,提高对产妇饮食方面的重视,确保提供的食物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与维生素,保证产前营养的充足;其次,进入生产阶段后,护理人员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给予产妇及家属更多鼓励,帮助产妇树立生产信心,减少生产过程中的体能消耗,帮助产妇营造轻松舒适的生产氛围;最后,增强产后良好护理意识,重点监视新生儿的状况,排除疾病问题,与产妇做好及时的沟通交流,配合做好心理疏导,确保产妇能够保持稳定的情绪,为产妇讲解一些科学高效的育儿方法,不断提升综合护理水平。

1.3评价指标

完成产妇的护理工作后,医院自制满意度调查表供产妇填写,主要统计对两种护理方式的满意度。合理选择护理评分项目,将总分设定为100分,非常满意的衡量标准为80—100分;而一般满意的评价标准在60—80分;60分以下的为不满意。与此同时,明确两组患者的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及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分别为SDS及SAS,并做好相应的对比工作。

1.4统计学分析

利用SPSS19.0开展相关数据的统计分析工作,利用x̄±s表示计量资料。同时采用方差分析护理满意度情况及SDS、SAS评分,如P<0.05,则代表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能进行比较。

2.结果

2.1两组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对比

通过统计分析相关数据,其中研究组的产妇总满意度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具体的数据分析如表1所示。

表 1 两组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对比 [n(%)] 截图1740966761.png

2.2两组产妇的SAS、SDS评分对比

通过落实产妇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测评工作,发现护理前两组产妇的评分相差无几,而经过差异化护理后,能够发现两组产妇的评分均出现一定程度的降低,而通过对比得出,研究组的评分降幅较大,具体的数据分析如表2所示。

表 2 两组产妇的 SAS、SDS 评分对比( x̄±s) 截图1740977654.png

3.讨论

护理工作在产妇待产、生产、产后各环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较为常用,但是很难得到理想的护理效果。而优质护理干预方式能够结合对产妇基本需求的分析,做好日常护理工作的基础上,平衡膳食营养,同时能够帮助产妇梳理情绪及心理,避免出现身体健康方面的问题。由于生产的过程受多元化因素影响,容易引发产妇焦虑及抑郁,通过采用优质护理干预的方式,有助于产妇树立生产信心,从而在完成分娩环节后,能够在短时间内恢复体力与精神意志,降低产后抑郁的出现概率。通过本次研究工作的落实,发现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方式有利于缓解产妇紧张的心情,同时能够帮助产妇了解自我护理知识,与常规护理方式相比,可以收获更高的护理满意度,且产妇的焦虑及抑郁均得到良好的改善,由此可见,优质护理干预具备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王红平.优质护理干预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24):254-255.

[2]姜萍.优质护理干预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52):197-198.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