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是作为班主任最基本的一项工作职责,巧妙而科学的班级管理策略往往能产生突出的意义及其作用,引导着学生朝着好的方向进步与发展。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小学中年级班级管理的策略,要从提升班级管理者的专业水平入手,要从挖掘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入手,要从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合入手。作为班级管理者,班主任要不断在班级文化的塑造和班级特色活动的开展中,寻找班级管理的最佳方法,引导班级学生学会学习,提升能力,丰富情感,培养家国情怀,形成公民意识和责任感。
一、关注细节,施以爱心
小学生的独立意识和能力比较弱,加之大多数是独生孩子,在家中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处处需要长辈的关爱,这种思想在班级生活中表现为“小霸王”行为,虚荣心理非常强,往往会有意或无意地犯一些小错误,还会自以为是,不愿意接受同学和老师的批评,一旦犯错受到批评时就会情绪不稳定、发脾气,这种思想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妨碍很大。因此,作为班主任老师一定要有一颗爱心。古人常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班主任老师首先要从细节处做到关爱学生。比如,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孩子有咳嗽、感冒症状时,提醒他要多喝水;当班级里学生在跑操时鞋带散了,要帮助系一下。这些都是很小的细节,但是细微处可见老师的爱心。
其实作为小学生更需要得到老师的关注,这是与他们成长心理相关的,老师的一句赞美、一个笑容、一个眼神都会让他们感动。因此,在日常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老师要做一个有心之人,从细微处着眼,关注学生内心的渴望,多给予孩子以鼓励,让他们树立自信,促进他们的进步。
二、家校联合,争取家长的力量
教育并不仅仅是学校及教师的责任,家长也承担着极为重要的义务。由此出发,现代素质教育理念提倡家校合作的观点,注重家校通力合作,双方携手推动学生更好地进步与发展。具体而言,在小学班级管理活动中,要求班主任在做好自身班级管理工作的同时,也要积极争取家长的力量,通过家校联合的方式将班级各项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例如,保护眼睛是小学生学习及其生活中应格外注意的事项之一。学校每天都会有专门的眼保健操时间,教师也会带着学生一起做眼保健操,引导他们保护自己的视力。但显然不够,学生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此时,家校之间的合作便显得至关重要。教师将眼保健操的正确视频发送到班级公共群之中,以供家长了解与学习。当家长自己会做了之后,在实际家庭生活中也才能指导自己的孩子认真而坚持地做下去。这样一来,在保护学生视力这一方面来看,家校双方都能在自己的领域与范围内给予学生眼睛保护以更好的教育及其引导,大大保障了学生的视力健康。
又如,学困生是每个班级里都会存在的群体。学困生的形成有着不同的原因。作为班主任,在校期间教师会认真对待班级里每一名学生,并不会因为其学习成绩好坏而差异化对待,与此同时,教师还会积极争取家长的力量,鼓励家长一起参与到教育及其转化学困生的行列中来。有的学生学习成绩不理想,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粗心大意,不认真所导致的,针对此,教师认真引导学生,告诉学生学习中认真、细致的重要作用,与此同时,还会同家长达成一致意见,鼓励家长在家中也要做好监督,引导孩子改掉粗心大意的不良学习习惯,以认真、严谨的态度融入学习中。这样一来,班主任和家长共同监督与引导,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良学习习惯很容易得到纠正与改善,进而慢慢摘下“学困生”的“帽子”,进入到正常学习的行列中来。也有的学生确实是学习基础有待提升,针对这一实际情况,教师会利用闲暇时间适度指导帮扶学生,还会定期进行家访等活动,同家长加强沟通与联系,双方一起商讨提升这类学生学习基础的有效方法,并进行灵活运用。因此,面对不同的学困生,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也应灵活进行,以共同助力,最大化发挥作用,推动着学困生转化工作更好地组织与实施。
三、平等对待,走进内心
为什么有些班主任管理有方,有些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会抓瞎,关键是班主任要学会俯下身子,站在学生的角度,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实现与学生的平等对话,让自己成为孩子们信任的朋友。小学生的年龄小,心理承受力弱,每一个学生的成长环境和经历都不相同,都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有着较强的个性特征,因此,作为班主任老师,要试着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认真了解每一位学生心理的需求,只有这样才能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做到有的放矢。
比如,一个学生没有完成作业,受到了老师的批评,可是他不愿意接受,表达了自己的不满。这时班主任就要了解一下,这个学生没有完成作业的原因,有可能是家里有事,有可能是偷懒,有可能是忘记等,只有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才有发言权,针对学生出现的具体问题具体解决,才能提高班级管理的实效。
再如,有些学生的个性比较强,情绪失控下会犯错,面对这样的学生,班主任老师必须理智对待,不要着急指责学生,先让学生情绪稳定下来,然后去了解他犯错的原因及过程,这样给学生留下了情绪缓冲的时间,有利于矛盾的化解。
四、挑选班级干部,培养得力助手
俗话说:“不怕官,最怕管。”小学班主任面对的是6到12岁的孩子,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虽然无知,但是充满个性。这就是小学教师的工作较难的原因。作为小学班主任,不仅需要胜任这项工作,而且要能把自己从困难和琐碎的工作中解放出来。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认为班级里应该有更多的班干部,班主任要建立一支能力较强,能把班级领导好的学生队伍,把小骨干变成班主任的强力助手。
选好班干部后,要大胆放手让他们去管理班级,创造不同的条件。比如,如何制订班规,班主任不需要费力思考,而是让班长想象课堂上的情况,这样班干部可以收集全班的意见,集思广益,让他们也有成就感。这样的课堂规则每个学生都参与了制定,在班级中使用会很轻松。这样一来,班上所有学生的意见都得到了尊重,班主任节省了很多时间和精力,何乐而不为呢?班主任应该鼓励班长具有开拓精神,在班干部的工作中,他们应该做出自己的决定。并且应该坚持这一点,这是正确的,符合学校、班级和集体的利益。班级干部应该敞开心扉,大胆发挥自己的能力。这些学生不仅会比以前更加精力充沛,更加自律,而且会有更多新的想法涌现出来。
总结
总之,在小学中年级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老师必须要立足于学生实际,从关爱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积极寻找有效的管理策略,提升班级管理效果,进而促进整个班集体的健康向上发展。
参考文献:
[1] 祁恒玫.小学班级管理策略研究[J].甘肃教育,2021(17):50-52.
[2] 孙宾,史兴华.小学班级管理工作探究[J].小学生(中旬刊),2021(09):63.
[3] 马兰.小学班级管理中的沟通艺术[J].甘肃教育,2021(19):29-31.
[4] 李志超. 小学班级管理策略探究[C]//.2021教育科学网络研讨会论文集(五).[出版者不详],2021:1049-1051.DOI:10.26914/c.cnkihy.2021.039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