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在临床上,在妇产科病人的护理和治疗过程中,很容易发生感染,而且引起感染的原因比较多,如尿路感染、切口感染等。这直接关系到妇产科的护理工作质量。因此,护士在实施个体化的护理计划时,要对病人负责任,才能降低在妇产科临床上发生的感染。本文对妇产科病人进行了全面的护理干预,并对其感染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二、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方法:对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住院的妇产科病人16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且随机分成两组,其中80名病人来自实施感染相关因素防治之前的病人,另一组80例来自实施加强感染相关因素防治后的病人。观察组里有产科41名,妇科39名,年龄22-65岁,平均(43.61±1.89)岁。对照组的年龄段在21-63岁,平均(42.45±2.02)岁。入选标准:1.无智力和语言障碍;2.所有参与此次研究的病人都有明确的知情同意。
2.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护理干预,对病人的基本情况进行追踪,同时进行并发症的防治和用药的指导,让病人了解感染的影响因素和对疾病的保护意识。观察组采用个体化的护理干预措施,其中有:(健康教育)定期向病人宣传疾病的相关知识,以预防疾病、感染因素疾病特征等为主,以增强病人对该疾病的认识。对于有糖尿病的病人,要定期进行降糖治疗,防止创面长时间不愈合,导致感染出现。注重护理:对身体状况较差、并发症较多的病人,在住院过程中要注意饮食护理,以增强病人的免疫功能为主要的前提。要想降低伤口及肺部感染的几率,就必须要做好病房的环境护理工作,做到经常通风换气,定期进行整个室内的消毒。护士要针对切口感染、交叉感染、肺炎等较为常见的感染因素,结合病人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3.观察指标
感染发生率:对两组病人在护理过程中的感染发生率进行比较,其中肺部感染、切口感染和尿路感染发生率均为100%。同时使用本院自制的调查表,对两组病人在感染防治和护理满意度方面的评价,分别是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数×100%。
4.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以百分数(%)表示,计量资料以X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并以t检验,P<0.05为有显著差异。
三、结果
1.对比两组患者感染发生情况.
观察组患者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表1两组感染发生情况[n(%) ]
2.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程度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护理满意度[n( %)]
四、讨论
妇产科病人在手术后及产后康复期间,容易发生尿路感染、肺部感染、切口感染等并发症,这样不仅会阻碍了病人的康复进程,也极大地影响了病人的生活质量,因此,对其进行预防和治疗是十分必要的。而且,做好预防和控制感染的措施,是确保妇产科护理工作的关键,也是减少病人入院时可能出现或已经出现的风险,进一步去保障病人的生命安全。对产妇进行个体化护理,可降低产科病人的临床感染发生率。
从感染位置上看,妇科、产科以呼吸系统感染最多,这与术后病人身体虚弱、免疫力低下、粘膜纤毛清除能力下降有关。此外,在产科中,传统的坐月子方式是将门窗紧闭,并且在生完孩子之后,还会有经常来看望产妇喝新生儿的亲朋好友,这就造成了病房里的空气流通不畅,导致空气中含有的细菌也会越来越多,从而会让产妇和新生儿出现呼吸道感染的情况。
做妇科手术时,一般都是采用全麻,需要进行气管插管,这是一种有创的方法,容易对呼吸道粘膜造成伤害,也会破坏正常屏障,导致感染的发生。泌尿系感染的发病率居妇科及产科感染的次位,主要是由于妇产科、妇产科的手术方法及生产方法的不同,许多病人在手术后或产后都要放置导尿管。泌尿系感染大多有导尿史,妇产科留置尿管最少1天,最多7天,插管时间一般都是在术前一天,这是一种有创的操作,导尿管对尿道粘膜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会引起身体的排斥力,同时尿管还会对尿道粘膜造成伤害,另外,导尿管的操作不规范、消毒不够干净、术后护理不到位等都会引起感染。
不同年龄组感染率均以50岁以上人群为最高;随着年龄的增加,病人的身体功能逐渐衰退,代谢能力和病情恢复能力都没有原来好,同时,免疫功能的抵抗能力也在逐渐降低,并且很多老人还伴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哮喘等多种老年慢性基础疾病,使他们的体质变得更加虚弱,所以在面对病菌的时候,老年人是最容易受到感染的人群。本研究发现,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感染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病人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总而言之,在妇产科护理工作中,感染问题比较复杂多样,实施全面的护理可以减少感染,同时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有很大的提高,是一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的方法。
参考文献
[1]杨彩霞;唐淑稳.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感染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21(18)
[2]陈亮;刘培淑;张辉;张师前.妇科手术部位感染防控的专家共识(2020年版)[J].北京医学,2020(12)
[3]孙学杰.对妇产料生殖器感染患者进行临床综合护理干预的方法、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10)
[4]张娜.探讨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2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