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癌是临床中发病率较高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病变,早期缺乏典型症状表现,随着病情的进展会严重损伤患者的消化系统及身心健康,并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需要及时为患者开展有效的治疗以改善临床预后[1]。当前对于早期直肠癌的治疗以外科手术为主,近年来由于腹腔镜手术具有切口小、安全性高、术后恢复快且疼痛轻微等优势,在该疾病的治疗中应用越来越多,深受患者青睐。在此基础上实施经自然腔道取出标本(NOSE)模式的应用可有效减轻手术创伤并提升患者术后康复效率,从而进一步提升手术效果。NOSE模式在腹腔镜基础上结合了微创理念,经自然腔道将标本取出可避免在腹壁另做辅助性切口,术后瘢痕较少,有效预防医源性损伤,进一步提升安全性[2-3]。为探究NOSE模式在完全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以及对患者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此次选取2021年2月~2023年10月21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2例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在分组后开展不同手术方式的效果对照试验,详情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纳入的直肠癌患者样本量为92例,样本纳入起止时间在2021年2月~2023年10月,根据抽签法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有46例患者。在对照组中包括21例男性和25例女性,年龄区间在38~72岁,均值(57.63±2.55)岁,肿瘤直径区间在1.58~2.86cm,均值(1.73±0.52)cm,肿瘤与肛门的距离在10cm内的患者有24例,超过10cm的有22例,TNM分期包括Ⅰ期20例,Ⅱ期16例,Ⅲ期10例;观察组中包括23例男性和23例女性,年龄区间在37~70岁,均值(57.58±2.61)岁,肿瘤直径区间在1.55~2.81cm,均值(1.76±0.63)cm,肿瘤与肛门距离在10cm以内的患者有27例,超过10cm的有19例,TNM分期包括Ⅰ期26例,Ⅱ期18例,Ⅲ期12例,组间一般资料数据的比较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符合可比性原则。
1.2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经影像学或病理学检查确诊为Ⅰ~Ⅱ期直肠癌;具有研究所用术式适应证和指征;年龄在80岁以下;意识清楚,有良好的认知和沟通能力;机体营养状况良好;患者本人与家属均已知晓研究的目的及内容,自愿在同意书上签字。
排除标准:其他部位或器官恶性肿瘤;晚期直肠癌;既往有腹部手术治疗史;腹腔镜术中转开腹手术;合并肠梗阻;严重肝肾心肺功能异常;合并传染性病变;肿瘤远处转移。
1.3方法
手术处理:患者呈头低足高的截石体位并常规全麻,常规消毒并铺巾,在脐部做切口,长度为1cm并创建人工气腹,设置气腹压力在12~15mmHg,根据五孔法在对应部位进行常规穿刺以建立操作通道。在腹腔镜下探查重力是否有远处转移情况,若无转移可经中间入路,解剖后将肠系膜下动静脉根部显露出来并闭合性切断,清扫脂肪与淋巴结组织,根据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的相关原则对直肠以及乙状结肠系膜进行游离处理,同时乙状结肠系膜还需要进行裁剪,在肿瘤上缘10~15cm的位置将乙状结肠系膜切断后裸化处理肠管组织,在肿瘤下缘约5cm的位置将直肠系膜切断后同样裸化处理肠管组织。
对照组实施常规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在肿瘤下缘约5cm的位置通过腔镜对肠管做直线切割闭合离断处理,在下腹部做手术切口,长度为5cm左右,在此处将切口保护器置入后肿瘤上缘10~15cm处的组织应用荷包钳夹夹闭后再穿入荷包线,远端肠管切断后将标本取出,管型吻合器抵钉座需置入结肠端肠管中,荷包线在收紧后进行打结后固定处理。对患者会阴处进行再次消毒后扩张肛门,直肠腔与肛管均需通过稀释后的络合碘进行灌洗,再经肛门置入管型吻合器,对接在结肠中的抵钉座以实现吻合。将适量生理盐水注入到盆腔内,当水位超过患者吻合口时利用肛门充气,对吻合口处出否出现气泡来确定吻合确切与否;吻合确定后可通过蒸馏水对腹腔进行冲洗,若无出血情况可在吻合口旁常规留置引流管并将其引出体外,将手术器械撤出后对切口进行常规缝合。
观察组实施NOSE模式下完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在肿瘤下缘4cm左右的位置对直肠肠管进行结扎,在肿瘤下缘5cm左右的位置通过超声刀对直肠做离断处理,通过碘伏在直肠断端消毒,对患者会阴处进行再次消毒后扩张肛门,直肠腔与肛管均需通过碘伏消毒,再置入管型吻合器抵钉座,以乙状结肠长度为依据在肿瘤上缘10~15cm左右的位置作为肠管离断预定线,通过超声刀将离断线下2cm处的肠壁进行打开,肠腔使用碘伏消毒,在近端肠腔置入吻合器抵钉座,乙状结肠给予切割闭合器进行切断,抵钉座尖端从闭合线的中间穿出。通过肛门保护套置入卵圆钳并经直肠肛门将标本完全拖出。腹腔盆腔均通过生理盐水以及经过稀释的络合碘进行冲洗,在腹腔镜下将闭合直肠端做切割处理,经标本袋将残端取出;经肛门置入管型吻合器并对接近端肠管内抵钉座以实现吻合。吻合效果证实方法、冲洗以及引流流程均按照对照方法处理。
1.4观察指标
手术及术后恢复指标(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整体住院时间),手术前后的炎性因子指标以及肠道屏障功能指标。
炎性因子指标包括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肠道屏障功能指标包括血浆D-乳酸以及二胺氧化酶(DAO)。
1.5统计学方法
研究中数据的检验处理软件为SPSS26.0版本的统计学软件,连续性变量按照均数±标准差(`x±s)的形式予以表达,当连续性变量处在正态或近似正态分布时,独立样本数据的检验方法选择t值,当连续性变量处在非正态分布时,独立样本数据的检验方法选择秩和检验,分类变量按照例数,百分比(n,%)的形式予以表达,利用卡方检验样本数据的差异性;当检验结果显示为P<0.05时可证实数据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在统计学中表示为有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手术及术后恢复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在手术用时和术中出血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整体住院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表1 两组手术及术后恢复指标比较(x̄±s)
2.2两组手术前后炎性因子及肠道屏障功能指标比较
术前两组患者的炎性因子指标以及肠道屏障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炎性因子指标以及肠道屏障功能指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
表2 两组手术前后炎性因子及肠道屏障功能指标比较(x̄±s)
3 讨论
直肠癌是临床中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随着病情进展会严重损害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命安全,因此在早期及时发现患者病情并开展有效治疗对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有重要作用[4]。当前对于该疾病的早期治疗首选外科切除手术,腹腔镜根治术因切口小,安全性高以及恢复快等优势在临床中的应用越来越多,但常规腹腔镜根治术中利用切除病灶减轻患者症状,虽然疗效确切,但需在患者腹部做手术切口并经此取出标本,还需置入吻合器抵钉座,导致术后并发症风险大大提升[5]。NOSE模式下完全腹腔镜根治术则是利用人体自然腔道取出肿瘤标本,无需在腹部额外做辅助性手术切口,可有效缩短术后恢复时间;同时对患者术后咳嗽等动作的干扰更小,有利于促进患者胃肠道蠕动以及尽快康复[6]。
CRP与TNF-α等均为常用的炎性因子指标,在机体受到损伤或产生病变后会导致炎性因子含量的大幅度上升。NOSE模式下完全腹腔镜根治术中对直肠断端的利用十分充分,不会对机体造成严重的损伤,可减轻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兴奋度,从而发挥对炎性因子释放的抑制作用[7]。在此次研究中两组患者的手术用时以及术中出血量差异性较小,提示腹腔镜根治术对直肠癌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同时观察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炎性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说明该术式的应用可有效缓解炎性反应,缩短治疗与住院时间,促进患者尽快康复。D-乳酸属于细菌分解后的代谢产物,可经受损的黏膜组织进入到患者的血液中使得血浆中该指标含量增加;DAO是对肠道屏障功能进行客观反映的重要指标之一,该指标含量越高则说明肠道屏障受损程度越严重[8]。与常规腹腔镜根治术相比,NOSE模式下完全腹腔镜根治术对患者自身腔道进行充分利用,可预防机体产生重度应激反应,避免损伤患者肠道组织和功能,可促进术后肠道屏障功能尽快康复;术中从患者自然腔道进入到腹腔内并从自然腔道取出标本,可避免在腹部造成较大的瘢痕,还可预防术后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在此次研究中发现观察组术后肠道屏障功能指标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该种手术模式可有效缓解患者的氧化应激反应,减轻肠道屏障受损程度,从而保证治疗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直肠癌的治疗中应用NOSE模式下完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能够有效促进患者肠道屏障功能的恢复,也可减少患者术后康复时间,因此在临床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李冬盛,朱宏亮,易伟等.应用腹腔镜下直肠侧方膜解剖完整全直肠系膜切除根治术治疗直肠癌的临床效果[J].基层医学论坛,2023,27(34):49-52.
[2]李均坪,李亚萍,饶志杰.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Dixon术)中保留左结肠动脉的应用价值研究[J].浙江创伤外科,2023,28(11):2033-2035.
[3]黄子尊,陈斯彦.肠镜联合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对患者术后应激反应的影响[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3,29(20):70-73.
[4]卢鑫,赵文召,黄鹏翀.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肥胖结直肠癌患者的效果及对胃肠激素、机体循环功能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3,20(19):2872-2875.
[5]高二伟,杨程,桑发知.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对早期直肠癌患者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23,21(20):138-141.
[5]谢伟,汪想忠,赵柯等.经自然腔道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对患者术后疼痛、炎症反应、肠道屏障功能影响及卫生经济学评价[J].中国医药导报,2022,19(20):96-99.
[6]翟振鹏,张怀波,马荣龙.完全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中ERAS结合NOSES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22,25(04):308-310+326.
[7]沈秋菊,金顺德,曹亮等.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对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及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J].山东医药,2021,61(29):70-72.
[8]王锦祥,李晓辉,刘特彬.经自然腔道取标本完全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的应用探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9,40(16):2062-2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