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小学教育中,音乐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门课程,音乐对于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有着显著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要保证学生对于音乐课程的兴趣与主动学习的能力。随着现如今信息化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师已经开始将多媒体技术用于课堂中,通过因材施教、寓教于乐的方式带学生领略音乐的美感,感受音乐的魅力。
一、运用信息化教学,提高学生积极性
(一)以信息化技术活跃课堂气氛
我们都知道,在良好轻松的环境中,人们的心态会更放松,从而更好的了解、接受新的知识,相反,在压抑的环境下,则更容易引起人们的焦虑情绪,导致学习能力大打折扣。同理,小学生在课堂上听课效果也是一样,若是在较为轻松的课堂氛围中学习,则可以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的学习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在信息化的时代下,利用信息技术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对于调动课堂氛围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小学生年龄小,他们的思维能力相对于其他阶段的学生有着较大的限制,尤其低年级的学生还需要通过不断地学习发散自己的思维,由于年龄小,他们的学习与接收能力普遍较低,也正是由于这一点,他们对外界的好奇程度极高,对于陌生事物极易产生兴趣。因此,教师在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时,应考虑到这点,并且在教学时充分利用[1]。
(二)以信息技术加深学生课堂情感体验
信息技术课堂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可以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帮助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可以更加集中精神进行学习。在传统音乐教学课堂上,教师一般只能以黑板作为媒介,为了使学生掌握所学知识,在黑板上书写各种音乐知识,长此以往,学生的积极性越来越低,甚至产生厌烦情绪,影响学习。但是信息化教学通过给予学生视觉与听觉的双重感官刺激,使学生情绪高涨。若在学生学习《春天来了》的过程中,将音乐中包含的桃花、小鸟、杨柳、蜜蜂等冰雪消融、万物复苏的景象制作成视频课件,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播放给学生观看,让学生拥有身临其境之感,不仅能让学生通过此情境掌握所要学习的新知识、感悟春天的真谛,更能使学生的学习情绪得到提高。这样不仅乐意提升学生想象与联想的能力,更能是学生有愉悦的课堂体验,增强课堂的情感体验[2]。
二、运用信息技术丰富教学内容
(一)提高德育教学效果,提升学生音乐素养
在当今社会,信息技术拥有诸多优势,但目前也只是辅助教学的一种工具,仍旧无法代替教师。因此就要求教师在小学音乐教学课堂中需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中的内容,以最大程度的丰富教学内容,开拓学生的视野,有助于帮助学生提升其音乐素养。但是在运用信息化技术教学时不仅要注重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还要让学生在学习的基础上了解更多的音乐作品。首先,在教学中,教师要避免直接进行播放音乐的方式使学生盲目的学习音乐的表象,不利于其自身音乐素养的提升,应着重利用信息化手段,对声音、图文,视频进行整合,用于课堂教学,丰富其教学内容,保证教学质量,使学生可以了解到音乐背后的故事,学习其演唱节奏,提高学习音乐的积极性,提升其自身的音乐素养。随着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播放不同种类的音乐供学生选择,保证课堂教学的丰富,使学生能够根据自身喜好进行选择与学习,增加学生对于音乐课程的兴趣[3]。
(二)系统化教学,让学生学习事半功倍
对于小学音乐来说,需要学习的知识涉及到很多方面,而由于小学生是刚刚接触音乐,对音乐处于完全陌生的状态,如果一味的将所有知识进行传授,学生几乎都难以理解,压力剧增。那么信息化教学的出现使这些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对于信息化教学来说具有精、易、快的特点。所谓“精”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于音乐的重点知识,通过图文的形式,以有趣的方式及语言表达出来,是学生有着具体的了解。而“易”则是将书本的知识点做成视频,用讲解视频的方式由浅入深的将比较难以理解的知识直观的表达出来,形成学生容易理解的知识点,学习效率更高。那么“快”,就是指教师在教学上花的时间远远少于传统的课堂教学。信息化教学方法的出现,使教学更加系统化,学习效率更高。
三、运用信息技术创新发展
创新是检验人们思维、知识及综合能力的重要标准,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不竭动力之源,在小学音乐的学习中自然也要如此。音乐属于艺术的范畴,而艺术源于生活。由于小学生对于外界充满好奇、活泼好动,也就使得他们做事情三分钟热度,注意力极易被不同的失去分散。那么在进行小学音乐教学时,教师不能仅仅针对书本知识进行传授,若如此,会让学生觉得音乐的学习过程枯燥无味,从而丧失兴趣。基于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书本知识进行生活化,将复杂的音乐知识进行简单化,利用信息化技术将音乐知识融进日常生活,使得学生可以快速、简明了复杂的知识,增强其自信心,加大对音乐的学习兴趣。此外,在教师教学过程中,利用信息系统让学生进行分类讨论并进行音乐创作,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进行音乐创作。在创作过程中,给学生更多的机会接触音乐,感受音乐的艺术美感,再给予适当的指导,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创作更加积极地学习音乐[4]。
结语: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也在飞速成长,伴随着新课程改革脚步,信息技术的课程需要越来越广泛,由于其自身的特点,使得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锻炼。教师熟练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更为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使得学生可以集中精力听课,学习效率事半功倍,更激发了学生对于音乐创作的热情。
参考文献:
[1]周芸.信息技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策略[J].北方音乐,2018,38(17)211.
[2]王梦迪.信息技术在小学音乐教学应用中的问题与对策[J].北方音乐,2018,38(11)217.
[3]林琴.信息技术在小学音乐教学应用中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评论,2016(12)150-152.
[4]蔡洪志.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23)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