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随着社会对素质教育的日益重视,幼儿园开展劳动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逐渐被广泛认识。劳动教育不仅是帮助幼儿掌握基本生活技能的途径,更是促进其身心发展、培养良好品德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手段。在幼儿期,通过参与简单的劳动活动,可以增强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独立性和团队合作意识。同时,劳动教育还能帮助幼儿理解劳动的价值,从小树立勤劳、诚信、尊重他人和珍惜劳动成果的良好品德。
一、幼儿园实施劳动教育的意义
幼儿园实施劳动教育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更在于促进孩子全面发展各方面素质。首先,劳动教育可以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和价值观,让他们懂得劳动不仅是为了获得报酬,更是一种自我实现和社会贡献的方式。通过参与各种劳动活动,孩子可以体验到劳动的乐趣和成就感,培养他们对劳动的热爱和尊重。
其次,劳动教育可以培养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在劳动过程中,孩子需要与他人合作、协调分工,这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团队意识,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合作精神。通过与同伴一起劳动,孩子可以学会互助互助、相互尊重,培养谊和团结意识。
此外,劳动教育还可以促进孩子的身心发展。在劳动过程中,孩子需要动手动脑,锻炼他们的大肌肉和小肌肉,提高他们的协调能力和灵活性。同时,劳动也可以锻炼孩子的耐心和毅力,让他们学会面对困难和挑战,勇敢克服困难。
二、幼儿园劳动教育实施的有效对策
(一)借助种植活动发挥劳动教育的意义
作为幼儿园最具代表性的一门“种植”课,我们在每个学期都会安排孩子们开展各种种植活动。充分发挥幼儿爱问、爱观察、好奇心强的特性,让他们可以在自己动手种植的过程中,去探索自然界的美好。从整个教育的发展中,我们可以看到,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对劳动的热情也会增加,他们从劳动中获得的乐趣也会增加,同时也会增加他们对劳动的责任感和热情。
(二)创建良好劳动教育环境
教学的实际情况表明,在一个好的教学氛围下,儿童可以更好地参加劳动,从而更好地进行劳动。所以,在进行儿童的劳动教学时,老师要充分地运用幼儿园的各种资源,为儿童提供更多的劳动机会,拓宽儿童的活动途径,让儿童的劳动学习有更深刻的认识。首先,在教育方法上进行探索,同时,通过播放劳动模范影片等辅助教育手段,引发儿童情感上的共鸣。其次是通过劳动实践,使孩子们能够应用所学到的知识来解决一些具体的问题,从而逐渐提高孩子们应用所学到的知识的能力。
(三)加强劳动意识的培养
劳动意识的培养是劳动教育的出发点,劳动教育是“做劳动”而非“讲劳动”的一种教育活动,是一种以实践为基础的教育活动。老师们可以将植树节作为一个主题,让孩子和父母一起,在家里种豆芽、种蒜苗、种绿植等活动,让孩子们观看这些植物的发芽,生长,开花。在种植、培育、浇水和养护的各个环节中,可以使孩子们的生活中的各种活动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同时还可以培养孩子们的爱绿色、护绿色的意识。在每一次劳动之后,父母可以向孩子们普及一些有关劳动的常识,从而提高孩子们的劳动意识。
(四)拓展多元劳育课程
以儿童的年龄特征为基础,以“尊重兴趣、源于生活、基于经验、自主选择、着眼发展”为中心,将环境资源、家庭资源整合起来,扩大了对劳动教学的内容和方式,形成了一个师生共构的自然渗透式的劳动课程体系,并将其与生活进行了结合,最终形成了一个自然、多元、丰富的课程体系,注重五个方面的内容的有机结合,使孩子得到多样化的经验。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以自立与服务团体为基本的劳作,例如,自立自强班、值日生班等;运用幼儿园的资源,开展户外拼搭、沙水搭建、植物劳作等多种形式的创造性劳动课程。
(五)开展劳动竞赛
老师们会在活动中针对孩子们的特征组织一次“叠被”比赛。中午休息过后,孩子们醒来,首先要做的就是将自己用过的被子折叠起来。这个时候,老师就会给学生们设置一个活动的时限,让他们主动参与到这个活动中来。在此过程中,大部分的孩子能够很好地很好地完成这项劳动,但是也有相当多的孩子不能迅速而高效地完成这项基础劳动。在此情况下,老师要适时地给予孩子们以鼓励与协助,并通过手把手地教学,使孩子们学会如何正确地折叠被子。与此同时,还应当对孩子进行激励,即使是他们取得了很小的进展,也应当对他们进行称赞,让他们在竞争的劳动中,能够获得自己的劳动信心,逐步培养出能够迎接困难的坚强品质。
(六)组织多样劳动教育,激发幼儿劳动兴趣
幼儿园的幼儿大多是3-6岁的孩子,他们的年纪比较小,所以很难对劳动意识这样一个抽象的概念有很大的认知难度。在让孩子们感受到劳动的含义,了解到与劳动有关的事物的时候,老师们要注重从生活中的实际情况着手,并与幼儿的兴趣特点相结合,以生活中常见的劳动项目为中心,进行多样化的活动。拿穿衣服来说,孩子们在幼儿园里,每天都要进行一次午睡,因此,在幼儿园里,孩子们的日常生活就变成了一种日常。在小班的时候,孩子们的衣服大部分都是由老师来完成,尤其是那些需要系扣子的衣服。在中班的孩子们,他们的精细动作能力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所以老师们应该对他们进行穿衣方面的训练。老师们也可以通过蒙特梭利的教学方法,来帮助孩子们掌握拉链的技能,让他们自己去练习。幼儿园老师可以使用孩子们的上衣和园服来进行与之有关的换衣服比赛,将一个班的孩子,以四人为一组,在口哨响起的时候,需要孩子们迅速地把自己的上衣给脱下来,然后换上一件新的园服,老师在这个过程中进行计数,直到最后一名孩子换完了自己的上衣。最后,老师会以孩子们的穿着整齐程度和所用时长度为依据,对他们进行评分,以此来激发孩子们的活动热情,让他们在活动中感受到穿衣劳动带来的快乐。
结语
总之,对儿童来说,劳动教育是一项非常有价值的劳动。劳动是儿童学习技术和提高自身素质的主要途径。在当前,劳动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的情况下,幼儿园教师应该遵守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以幼儿园的特点为基础,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为儿童提供一个适合他们的劳动环境和氛围。
参考文献
[1]易潇琳,王彦峰.幼儿劳动教育的价值意蕴、现实困境和实践路径[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1,37(01).
[2]田素娥.幼儿园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J]早期教育(教育教学),2020(12).
[3]唐丽颖.浅谈劳动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实践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2).
[4]郭姗.从“自发”到“自觉”:回归生活的幼儿园劳动教育[J]教育科学论坛,2020(26).
[5]邱志华.从一日活动谈幼儿园劳动教育——以深圳市盐田区机关幼儿园为例[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