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一种宽带小型化的双圆极化天线设计 下载:57 浏览:429

宋道军1 齐照辉2 尹应增3 《天线研究》 2024年5期

摘要: 设计了一种覆盖X频段的双圆极化天线,通过1个3 dB电桥分别给2个垂直交叉放置的Vivaldi天线馈电来实现双圆极化。为了实现宽带小型化,在Vivaldi天线表面开槽并且电桥采用耦合形式实现。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天线整体尺寸为0.48λ×0.48λ×0.5λ(λ对应最低频率处波长),能够在8~12 GHz的频带内实现天线驻波比(VSWR)<2,轴比为3 dB,带宽为40%的左旋和右旋圆极化。

一种星载天线金属网PIM性能的波导测试方法 下载:51 浏览:423

崔镇1,2 马小飞2 施锦文2 李维梅2 周兰兰2 彭健2 《天线研究》 2024年5期

摘要: 金属网的无源互调(PIM)是大功率星载网状天线的一项重要性能参数。传统的金属网无源互调测试主要采用空间辐射法,但空间辐射法需要的金属网样件尺寸大,测试效率低。对此,提出一种基于三端口模块波导测试系统的金属网无源互调性能测试方法。为验证测试方法的有效性,搭建了基于三端口模块的金属网PIM性能测试系统,并对传统型和改进型2个金属网样件进行了PIM性能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改进后的金属网PIM性能提升了50 dB以上。本文提出的金属网PIM性能测试方法使用的三端口测试系统集成度高,性能稳定,系统搭建效率高。相比传统的空间辐射测试法,本文方法的测试样件尺寸减小了一个数量级,为快速研究新型低PIM金属网提供了有力支持。

信息化校园多媒体教室管理思考 下载:70 浏览:527

韩谨 《课程教育研究》 2019年8期

摘要: 本文紧密结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多媒体教室现状,旨在建立信息化多媒体教室管理体系,探索多媒体教室管理的新方案。

浅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治理观 下载:129 浏览:1435

董一飞 《哲学研究进展》 2023年12期

摘要: 基层治理是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有机构成。在当前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背景下,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治理观对完善社会治理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社会支持理论视角下高校年轻干部担当作为的提升路径研究 下载:354 浏览:3622

吕河西 《交叉科学研究》 2021年7期

摘要: 高校年轻干部担当作为是个人成长成才的必然选择,是高校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是教育强国建设的内在要求,应当为高校年轻干部担当作为提供坚实的社会网络支持。本文以社会支持理论为视角,分析了一些高校年轻干部不愿担当、不敢担当、不会担当的困境和原因,并提出了强化情感支持、信息支持、工具性支持的高校年轻干部担当作为提升路径。

“ASSURE 教学模型”在研究生课程《高速半导体》中的应用 下载:451 浏览:3448

郑怡寒1 周弘通讯作者 《课程教育研究》 2021年7期

摘要: 2020年以后,我国教育正式迈进了数字信息时代下的“后疫情”时代,线上课程也逐渐成为高等教育领域一种“主流”的教学模式。然而,很多研究表明“慕课”及“线上课程”都存在着一系列问题。本文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出发,采用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提升学生参与度” 的“ASSURE教学模型” 作为理论框架,依托课程管理系统“超星学习通”软件,设计“混合型”的研究生阶段课程。这种新的教学设计模式有助于解决当前线上教育领域存在的多个核心问题,为其他高等院校的线上教育探索提供新的建设方向和启发。

“ASSURE 教学模型”在研究生课程《高速半导体》中的应用 下载:451 浏览:3449

郑怡寒1 周弘通讯作者 《课程教育研究》 2021年7期

摘要: 2020年以后,我国教育正式迈进了数字信息时代下的“后疫情”时代,线上课程也逐渐成为高等教育领域一种“主流”的教学模式。然而,很多研究表明“慕课”及“线上课程”都存在着一系列问题。本文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出发,采用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提升学生参与度” 的“ASSURE教学模型” 作为理论框架,依托课程管理系统“超星学习通”软件,设计“混合型”的研究生阶段课程。这种新的教学设计模式有助于解决当前线上教育领域存在的多个核心问题,为其他高等院校的线上教育探索提供新的建设方向和启发。

高校助力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新路径 下载:298 浏览:2991

郭媛美 《中国城镇》 2022年12期

摘要: 新时期背景下,高校非学历继续教育需要坚持立足地方、服务地方的发展原则,发挥高校非学历继续教育对乡村文化传承和创新的阵地作用。目前乡村振兴背景下,为大多数高校转型发展带来较大机遇,高校需要主动融入到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对接工作中,根据乡村振兴特点,做好助力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工作,凸显高校的内核功能和价值,支撑乡村振兴。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高校助力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的价值,最后提出提升涉农学科建设、加强产学研一体化、彰显智库积极作用等策略。

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科教融合实践探索 下载:51 浏览:765

李翔 《教育实践与创新》 2024年4期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已成为各国教育领域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以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科教融合实践在促进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和意义。通过对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指出其在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方面存在的不足。然后,引入科教融合的概念,并结合实践案例和理论研究,探讨了科教融合在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中的可行性和优势。接着,针对科教融合实践模式的具体应用进行了探索和总结,分析了其在教育教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取得的效果。对科教融合实践中可能遇到的挑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1/1]
在线客服:
客服电话::
联系:400-2568-668
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