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色氨酸和褪黑激素对中华绒螯蟹血清血糖水平及肝胰腺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下载:88 浏览:435
徐敏杰 张佳鑫 黄根勇 张聪 成永旭 杨筱珍 2018年1期
摘要: 为探究L-色氨酸和褪黑激素(MT)对中华绒螯蟹血糖水平及肝胰腺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实验选取初始体质量为(16.58±2.20)g的雌性中华绒螯蟹,随机分成8组(L-色氨酸和MT处理各4组),实验周期均为30 d。(1)L-色氨酸饲料投喂实验4组:L-色氨酸所占饲料比重分别为0.36%(基础饲料即对照组)、0.47%、0.73%和1.05%(分别记为1、2、3和4组),30 d后分别测定各组蟹的血糖水平及肝胰腺的T-AOC和SOD活性;(2)MT注射实验4组:每组分别在第1天和15天时注射生理盐水(即对照组,C组)和不同剂量的MT 10–6 mol/只(μM组)、10–9 mol/只(n M组)和10–12 mol/只(p M组)。分别于第1天和15天时,收集血淋巴和肝胰腺,分别测定血糖水平、T-AOC和SOD活性。于第30天时,再次收集血淋巴以测定血糖水平。结果显示:不同含量L-色氨酸对中华绒螯蟹血糖水平无明显影响,其血糖含量约为(4.62±0.20)mmol/L。此外,0.73%L-色氨酸的饲料能显著提高肝胰腺SOD活性(82.86±1.07)U/m L;注射MT仅在第1天时对中华绒螯蟹的血糖水平有促进作用,并呈剂量依赖性的方式升高,其中μM组蟹血糖水平高达(7.56±0.36)mmol/L,其值显著高于C、p M和n M组。此外注射MT在第1天时,对肝胰腺T-AOC和SOD活性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中,μM组蟹肝胰腺T-AOC和SOD活性均显著高于C、p M和n M组。研究表明,饲喂0.73%L-色氨酸的饲料能够提高中华绒螯蟹的抗氧化能力,但对血糖水平的影响不明显;注射10–6 mol/只MT可以在短时间内(1 d)提高中华绒螯蟹的血糖水平和抗氧化能力。
消癌平注射液联合紫杉醇对乳腺癌MCF-7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及机制研究 下载:84 浏览:487
陈君君1 杨姣1 石美智1 张湘奇2 张婧娴2 祁美娟3 韩永龙1、2 2019年11期
摘要: 目的:探讨消癌平注射液联合紫杉醇对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乳腺癌MCF-7细胞,以不同浓度的消癌平注射液联合紫杉醇进行干预,并与消癌平注射液、紫杉醇单药组进行比较,采用MTT法、细胞克隆实验和LDH检测细胞增殖和细胞毒性,DCFH-DA荧光探针检测细胞内ROS的产生,RT-PCR检测Mfn2 mRNA的表达。结果:消癌平注射液可显著抑制MCF-7细胞的增殖和克隆,增加LDH的释放,且消癌平注射液联合紫杉醇组较紫杉醇单药组作用更为显著;消癌平注射液可显著增加ROS的生成,但联合用药组与单药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消癌平注射液可上调Mfn2 mRNA的表达,并显著提高紫杉醇引起的Mfn2 mRNA低表达。结论:消癌平注射液联合紫杉醇可能会通过调控Mfn2 mRNA的表达,引起线粒体功能损伤并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对紫杉醇抗乳腺癌发挥增效作用。
氧化鱼油对黄颡鱼幼鱼肠道健康的影响及精氨酸的干预作用 下载:89 浏览:465
卓丽欣1 赵红霞1 黄燕华1 曹俊明1 王国霞1 陈冰1 孙育平1 2018年1期
摘要: 为研究饲料中添加氧化鱼油对黄颡鱼幼鱼肠道免疫、抗氧化和其他功能指标、组织结构的影响及添加精氨酸对其的干预作用,采用2×3设计方式,在饲料中分别添加新鲜鱼油(FF)∶氧化鱼油(OF)按照(m/m)2.5∶0、1.5∶1.0和0.5∶2.0的比例配制3种基础饲料(FF,OF1,OF2),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48%精氨酸(Arg)盐酸盐配制3种精氨酸饲料(FFA,OFA1,OFA2),选取初始体质量为(4.41±0.05)g的黄颡鱼600尾,随机分为6组,每组4个重复,分别投喂6种实验饲料,饲养56 d。结果显示,在OF2组中,黄颡鱼肠道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活性和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显著升高;与OF2组相比,OFA2组AKP活性和IL-6含量均显著下降。在FF、OF1、OF2三组中,肠道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呈下降趋势,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呈现上升趋势,总抗氧化能力(T-AOC)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但差异均不显著;在OF2组中,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升高;添加精氨酸后,除SOD活性有显著升高外,其他抗氧化指标的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双因素方差分析显示,精氨酸对黄颡鱼肠道CAT活性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饲料中氧化鱼油和精氨酸对黄颡鱼肠道GSH-PX活性的影响存在交互作用。在FF、OF1、OF2三组中,肠道二胺氧化酶(DAO)活性呈现下降趋势,一氧化氮合酶(i NOS)活性呈现上升趋势,但差异均不显著;与OF2组相比,OFA2组的DAO和i NOS活性分别显著升高和下降;双因素方差分析显示,精氨酸(Arg)对黄颡鱼肠道DAO、i NOS活性的影响分别达到显著水平。在OF1组中,肠道皱壁高度、肌层厚度和杯状细胞数量均明显升高;与OF2组相比,OFA2组皱壁高度和杯状细胞数量明显升高;与FF组相比,FFA组肌层厚度明显增加。双因素方差分析显示,氧化鱼油对黄颡鱼肠道皱壁高度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研究表明,在饲料中添加一定水平的氧化鱼油会抑制黄颡鱼幼鱼肠道免疫及抗氧化指标,损伤肠道组织结构,但添加一定量的精氨酸可以缓解氧化鱼油对黄颡鱼幼鱼肠道免疫、抗氧化和组织结构的抑制作用。
南极条约体系下生物采探的科学和法律问题分析 下载:48 浏览:367
摘要: 南极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极端环境使南极遗传资源具有重要的经济、生态和科学价值。南极条约协商会议已经讨论南极遗传资源管理近20年,通过了三项决议,但是没有实质性解决南极遗传资源管理问题。本文回顾历史文件,梳理南极遗传资源讨论进程以及存在的焦点问题,包括定义、信息共享、环境保护以及全球进程与南极条约体系互动等。在此基础上,文章比较分析了南极遗传资源采集和科学研究与渔业活动之间的关系,探讨南极条约体系相关原则应用于南极遗传资源的可行性及可能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未来南极条约协商会议将会解决南极遗传资源操作层次的规则,但是惠益分享因南极条约体系的特殊性而非常复杂,需要谨慎处理。
多中心理论视域下渤海海洋环境污染治理模式研究 下载:46 浏览:350
摘要: 渤海作为环渤海经济圈的发展载体,随着环渤海经济圈的发展壮大对渤海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不断加深。不合理的开发方式致使渤海存在赤潮频发、水体富营养化、生物多样性锐减等生态环境问题。渤海地区的海洋环境污染治理效果不理想,原因在于渤海地区海洋环境污染治理主体较为单一,权力运行缺乏多维性,同时作为治理主体的市场和公众未发挥其治理作用。在运用多中心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建立政府、市场、公众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渤海海洋环境污染的多中心治理模式,发挥市场在渤海环境治理中资源的基础配置作用,为公众提供具体可行的参与制度,为环渤海经济圈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基于行为安全理论船舶溢油污染的人为因素研究 下载:37 浏览:331
摘要: 船舶溢油污染事故对海洋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而事故的发生主要是由人为因素中的不安全行为所导致。通过对相关船舶溢油污染事故的分析发现,船员的不安全行为主要有装油作业操作失误、航行中操作不规范和卸油作业操作不当;究其原因,海事机构监管不严,航运公司管理不到位和教育培训机构忽视船员培训质量,最终导致船员不安全行为的产生;要对船员的不安全行为进行纠偏,需要加强海事机构的监督管理,加强航运公司对船员的管理和提高教育培训机构对船员的培训质量,以减少船员不安全行为的产生,保障船舶的安全。
我国海洋文化的时空特征研究——基于地名的由来及其演变过程 下载:64 浏览:458
摘要: 海洋蕴含着丰富的资源,我国海洋文化绚丽多彩,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呈现出显著的区域特征。以往研究,尚未找到能对海洋文化的时空特征,进行准确刻画的方法。地名是一种社会现象,其形成有着深刻的地理、历史和文化背景,直接或间接地反映着该区域的文化。从地名的由来及其演变过程,对我国海洋文化的时空特点进行研究,具有一定创新性。借助二元选择模型研究发现,我国是一个大陆国家,总体而言大陆文化为主,海洋文化处于边缘。我国海洋文化延续性较强,近代以来,随着人们海洋意识的不断提高,我国海洋文化得到较快的发展。
我国沿海城市近岸海域环境污染的时空动态演变格局研究 下载:73 浏览:467
摘要: 近岸海域水质污染是陆域经济社会活动对海洋环境负外部性的集中呈现,是过度利用海洋环境容量与忽视海洋自净能力的体现。本研究以"时间和空间"为切入点,按照"过程-格局-机理"的分析框架,分析56个沿海城市近岸海域环境污染时空动态演变格局的形成及发展过程,甄别不同区域近岸海域环境污染的关键影响因素,探讨近岸海域污染防治的路径选择。从时间过程上看,变异系数揭示出56个沿海城市近岸海域污染差异较为显著。从空间格局上看,空间自相关系数表明沿海城市近岸海域环境污染程度与地理相邻城市具有正向的较强的空间自相关关系,集聚效应逐步显现。从核心影响因素来看,局部变量"人均第二工业产值"、"人均第三工业产值"、"人均工业污水排放量"和"人均城市污水排放量"的回归系数并不是区域内的某种"平均",而是在56个沿海城市各不相同,表现出了近岸海域环境污染影响因素的区域差异。
观念史视角下的中国近代海权观念嬗变 下载:69 浏览:460
摘要: 中国在近代以前的漫长历史中都是一个陆权国家。直到19世纪中叶,西方列强通过其坚船利炮敲开中国国门,近代中国才开始被迫面对海权问题。从第一次鸦片战争到甲午海战,中国基本上丧失了制海权的控制。西方海权观念传入中国后,近代国人在反思战争失败中认识到制海权和海上力量的重要性,进而运用海权指导海军重建。国际法的传入使得近代中国开始从海洋权利的视角理解海权并运用国际法维护海洋权利。20世纪初,以孙中山和陈独秀为代表的思想家,从国家主权的高度去理解海权,试图通过发展海上实业争取海洋权益以及收复领港权等手段加强海洋权利的维护,这标志着近代中国海权观念的成熟。近代中国对海权观念的理解和运用囿于自我防卫的战略目标,这与西方列强利用海权进行殖民扩张有根本的区别。近代中国的海权观念的嬗变一方面受到政治、经济及文化的限制,另一方面又在抵御外侮和维护国家主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关于近代中国海权观念的研究,对我们今天海权观念的建构以及"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我国海洋渔业法律制度的困境与破解 下载:69 浏览:481
摘要: 海洋渔业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涉及多方主体之间的博弈。我国当前的海洋渔业法律制度以政府自上而下确定投入和产出控制指标的管制模式为主,单向度的主体权力使其难以摆脱"政府管制俘虏"、监管措施落实不到位、合规内生动力不足等问题的掣肘。从理论和实践层面看,私益与公共物品的矛盾导致市场与政府都面临着"失灵"的风险,治理模式通过多元主体间的良性互动为破解这种"失灵"提供了方向和路径,有助于实现海洋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应当从明确海洋渔业相关主体的法律地位、完善渔业决策的科学和民主机制、健全基于自行守法和外部强制的分级监督机制等方面构建我国海洋渔业法律制度的治理模式。
基于渔业透明度建设的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制度探析 下载:72 浏览:493
摘要: 海洋渔业管理是国际海洋治理中的重要内容,渔业透明度的提出为此提供了一个新思路。当前的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制度在信息共享、减少兼捕、栖息地保护、捕捞方式改进和打击IUU等方面均有强调渔业透明度建设,但也存在着国家政治意愿不同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公众参与和生态系统方法的适用程度,以及提升养护意识和综合管理水平,进而实现对海洋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不同气候模态下西北太平洋秋刀鱼资源丰度预测模型建立 下载:0 浏览:513
摘要: 秋刀鱼(Cololabis saira)资源对海洋环境因素极为敏感,不同气候模态可能对秋刀鱼资源丰度产生不同的影响。根据1990-2014年西北太平洋日本的秋刀鱼渔业中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以此作为资源丰度),以及相应产卵场、索饵场的海表温(SST)遥感数据,探讨太平洋年际震荡(PDO)指数冷、暖年下,秋刀鱼资源丰度CPUE变化与产卵场、索饵场SST的关系,并分别建立资源丰度的预测模型。研究表明,PDO冷年索饵场4月SST与年CPUE显著相关(P<0.05),PDO暖年索饵场11月的SST与年标准化CPUE显著相关(P<0.05)。PDO冷、暖年的秋刀鱼资源丰度的预测模型中,CPUE均与索饵场11月的SST、索饵场4月SST呈现正相关的关系,统计学上为显著相关(P<0.05)。PDO冷年(2012年)和PDO暖年(2014年)的CPUE预测值与实际值相对误差分别为14.03%、-16.26%,具有较好的拟合效果。研究认为,不同气候模态下,可用于秋刀鱼资源丰度预测的环境因子不同,上述建立资源丰度模型可用于业务化运行。
北斗系统3个频段信号反演潮位高度技术研究 下载:113 浏览:460
张云 李彬彬 杨树瑚 洪中华 韩彦岭 徐申远 2018年10期
摘要: 全球性海平面的上升可能会对沿海地区的社会活动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监测和了解海平面变化显得非常重要。本文依据信号的信噪比(SNR)测高原理,通过分析2014年9月5—31日,在中国浙江省舟山市的大洋山岛上所收集的北斗3个频段的卫星信号,成功地实现潮位高度反演。其中,B1频段反演结果的标准差(STD)为33.82cm,相关系数为95.98%;B2频段反演结果的STD为38.48cm,相关系数为94.68%;B3频段的反演结果的STD为34.56cm,相关系数为96.08%。这是首次关于北斗3个频段信号的SNR测高研究。本次实验论证了该方法在北斗系统上的可行性,同时对北斗B1、B2、B3频段的信号在SNR测高中的性能作了对比分析。
拉尼娜期间中西太平洋鲣栖息地分布特征 下载:113 浏览:505
摘要: 鲣是大洋中重要经济种类,主要分布于太平洋中西部海域,其渔场和资源丰度易受海洋环境因子影响。根据1995—2014年中西太平洋金枪鱼围网船队在主要作业海域(15°S10°N,120°E155°W)的生产数据,结合弱、中、强拉尼娜条件下的海表温度(SST)和海面高度(SSH)数据,运用算术平均法(AM)建立基于SST和SSH的栖息地指数综合模型。结果表明,在栖息地综合指数(HIS)大于0.6的海域,各拉尼娜时期作业比重均在60%以上。利用弱拉尼娜(2005年12月-2006年3月)、中拉尼娜(2011年10月-2012年3月)和强拉尼娜(2010年6月-2011年4月)数据进行模型验证,分析认为作业渔场主要分布在HSI大于0.6的海域,作业次数所占比重分别为53.9%、66.5%、63.6%。在中西太平洋区域,随着拉尼娜强度的增加,资源丰度上升,其渔场分布向东北和东南方向扩散。研究表明,基于SST和SSH各强度拉尼娜时期的栖息地模型均可较好预测中西太平洋鲣渔场,并为以后拉尼娜期间中心渔场的分析提供参考。
基于空间自相关的阿根廷滑柔鱼CPUE标准化研究 下载:102 浏览:502
摘要: CPUE的观测往往不是独立的,而是存在空间相关性的。但是,大多数的CPUE标准化方法通常都假设名义CPUE在空间上是相互独立的。为此,本研究以西南大西洋阿根廷滑柔鱼为例,采用2000-2014年1-5月中国大陆鱿钓生产统计数据以及对应的海表温度和叶绿素浓度数据,选择广义线性模型(general linear model,GLM)为基础模型,将空间自相关加入到GLM中,比较标准GLM和4种加入空间自相关的空间GLM的CPUE标准化。根据最小信息准则(Akaike Information Criterion,AIC)及贝叶斯信息准则(Bayesian Information Criterion,BIC),空间自相关的GLM的CPUE标准化结果优于标准GLM,其中指数模型的CPUE标准化结果最佳。同时,标准GLM与空间自相关的GLM相比,存在精确度过高估计的问题。因此,在CPUE标准化中,应充分考虑空间自相关这一因素。
缢蛏生长因子受体结合蛋白2基因克隆、时空表达及SNP筛查 下载:102 浏览:492
赵家熙1 崔宝月2 董迎辉1 姚韩韩1 林志华1 2018年5期
摘要: 为了探索生长因子受体结合蛋白2(GRB2)在缢蛏生长发育中的作用,本实验基于缢蛏转录组文库,利用SMART RACE技术克隆缢蛏GRB2(Sc-GRB2)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分析其在不同组织和发育时期的表达差异,并在外显子中进行了SNP位点筛选。结果表明,Sc-GRB2基因cDNA全长1 223bp,开放阅读框711bp,编码236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比对发现,缢蛏与文蛤、泥蚶等双壳贝类同源性较高(64%、59%),而与其他物种的同源性为45%58%,表明GRB2基因比较保守;不同组织的荧光定量PCR(qRT-PCR)结果显示,Sc-GRB2基因在缢蛏7个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足中的表达量极显著地高于其他6个组织(P<0.01);在8个发育时期的表达差异分析发现,该基因在稚贝期表达量极显著地高于其他7个时期(P<0.01)。SNP位点筛选结果表明,在Sc-GRB2基因的外显子区域共发现11个SNP位点。
条斑紫菜杂交重组品系(A-18)的筛选与特性分析 下载:102 浏览:487
江灏1,2,3 丁洪昌1,2,3 严兴洪1,2,3 2018年5期
摘要: 为筛选出藻体生长快且颜色与野生型色泽相近的条斑紫菜新品系,本研究从条斑紫菜绿色突变体和红色突变体种内杂交产生的后代中,分离出了优良品系A-18。日龄60d时的叶状体平均长度、长宽比和单株湿质量,A-18品系分别为84.95cm、49.46和0.52g,分别是条斑紫菜野生型品系(WT)的3.12、7.01和1.36倍。日龄60d时叶状体的叶绿素a和总藻胆蛋白含量,A-18品系分别为8.37和53.81mg/g,均与WT品系较接近。日龄60d时的叶状体平均厚度,A-18品系仅为20.22μm,比WT品系降低了29%。另外,A-18品系的壳孢子放散总量为916.01万个/贝壳,是WT品系的1.55倍。综上所述,A-18品系具有生长快、长宽比值大、藻体薄、壳孢子放散量大等优良特性,且藻体颜色与野生型色泽相近,有望在生产中运用。
基于个体的东海鲐鱼补充量年际变动模拟研究 下载:105 浏览:497
摘要: 东海鲐鱼(Scomber japonicus)是我国近海重要经济鱼种,年际资源量波动较大,物理环境对其资源量的丰歉影响很大。本文运用基于个体的东海鲐鱼生长初期生态模型,模拟1978-2013年东海鲐鱼资源补充量。模拟发现,物理环境的变化确实能导致东海鲐鱼资源补充量的年际差异,并且在90年代后出现了较大的波动,资源补充量最多的2002年(1.8×10~9尾)与最少的1996年(6.5×10~8尾)相差1.15×10~9尾。产卵后的15~30d,即4月份鱼卵仔鱼所处的海洋物理环境对东海鲐鱼最终的资源补充量起到重要作用,4月底鱼卵仔鱼的存活量基本上决定了东海鲐鱼最终的资源补充量的多寡。4月份的水温是影响鲐鱼资源补充量的物理因素之一,4月份水温高有利于提高鲐鱼的资源补充量,相反,水温偏低不利于鲐鱼的资源补充量。4月份的台湾暖流的流速也是影响鲐鱼资源补充量的另外一个物理因素,4月份台湾暖流的势力强对东海鲐鱼最终资源补充量是有利的,相反,流速小对补充量较不利。4月份台湾暖流的水温、流速决定最终东海鲐鱼资源补充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