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核心素养环境下,为更好地落实教学指导工作,带领高中生学习历史知识,教师必须优化课堂教学指导方法。而要使优化后的课堂更加满足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学需要,教师必须对课堂教学新变化形成清晰认识。
一、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在历史课堂中,教师为了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水平,这就需要提升学生对历史史实的运用能力,而教师在这一过程之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教师需要为学生搭建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平台,这样才能够为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奠定坚实的平台基础,因此,当前以某校高中历史教学作为案例,并对其进行具体的分析,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许多学生在面对历史课程的学习,就会产生倦怠的情绪,这是因为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之中,感觉到历史这门课程对他们的核心素养、记忆能力、判断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材料理解能力都有着很高的要求,那么,在此时,教师需要向学生展示历史逻辑性的一面。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将抽象的材料形象化,就能够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之中,更为迅速地掌握课本上的知识以及应用,并且通过对历史材料的深入分析,能够形成自己的历史观。而当前学生们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之中,解决问题的核心素养就是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由现象到本质的过程。老师一味照本宣科的方式无法将抽象晦涩的核心素养技巧传递给学生,那么,对于教师而言,如何提升高中生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就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在核心素养视域下开展高中历史教学的策略
(一)积极观察引导,树立正确的唯物史观
唯物史观是历史核心素养的理论基础。从唯物史观的视角出发,认识人类社会遵循客观的演变规律,能够形成观察历史的科学眼光,看清历史事件发生的深层机制。也就是说,历史是过去已经发生的事件;它是时间的佐证;是对后世的警醒与告诫。如果能用正确的眼光看待历史的必然,就能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看透事物的本质,从而辩证地看待所发生的事情。这是形成良好的历史核心素养的前提,直接影响着学生对待历史的态度。所以,教师应当在教学时积极地引导学生观察历史、了解历史,从客观的角度看待历史,由此才能够更好地理解并记忆历史。以人教版高一历史《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教学为例,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拥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是人类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从原始社会到奴隶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中华文明的发展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记。教师可以借助社会形态的演变引导学生观察不同社会形态的区别与联系,学生就能够纵观整个演变过程,从而发现社会形态的变化。
(二)思想置换,实现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中历史教学
思想置换又被称为换位思考,其是一种常见的理解方法及处事方法,可帮助学生形成利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虽然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历史教学较为特殊,但也可将思想置换这一方式利用起来,使学生通过辨析了解相关知识,站在人物的角度上,对其决定及行为进行深入了解,从而为高中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实提供保障。例如在教学“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时,教师便可根据这部分知识中的汉景帝削藩当做入手点,引导学生对这一事件进行深入分析,从而使学生形成历史理解核心素养,为学生更好地成长与发展提供保障。具体而言,教师可在教学活动中给予学生引导,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会对相关知识进行初步了解。之后教师可对基础知识进行教授,在学生对其有了一定了解后,教师可以将汉景帝削藩这一事件引入,并将其带来的七国之乱的影响呈现,使学生思考削藩这件事儿到底对不对。由于学生的想法不同,所在角度不同,所以会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比如有的学生认为这是明智之举,是推动朝代发展的有效途径;有的学生认为削蕃这件事是错误的,因为它引起了七国之乱,导致人民生活受到了直接影响。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思想置换,使学生成为汉景帝,并站在其角度上对问题进行思考。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将多媒体技术利用起来,直接呈现当时的场景,然后引导学生站在汉武帝角度上对问题进行思考。通过这一方式,学生可以发现,藩镇是社会发展受阻的主要问题,想要推动社会发展,那么必须进行削藩。也就是说,虽然削藩可能会引起一些纷争,导致当时人民生活受到影响,但是站在长远的角度上来看,削藩是有利于社会发展的。由此可见,将思想置换这一方式利用起来,可使学生对历史事件进行深入分析,从而真正了解历史人物的决定与行为,形成历史理解核心素养,而且有利于历史教学活动的实效性提升。
(三)设计更具吸引力的教学环节,能够增加历史课堂教学的生动性
结合生活实践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而当前历史教学可以借助思维导图,而思维导图在历史教学中的展示方式包括许多种,具体以多媒体为例,多媒体是声音、动画、文字和图像的综合体,这些都可以用在历史的课堂教学的环节之中,而当前已经出现一部分的历史教师借助多媒体的教学形式,设计了更具吸引力的教学环节,能够增加历史课堂教学的生动性,使抽象晦涩的历史规律变得更加直观,就能够构建历史知识体系,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学习历史的难度。
三、结语
综上所述,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培养是教育部门提出的要求,因为核心素养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密切相关,可使学生成为国家社会所需要的全方面发展的人才,所以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培养成为教师不得不深入思考的问题。但是想要使其落到实处,教师就需采用一定方法。进而提升历史教学整体质量,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任登科.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中历史教学策略[J].新课程,2021(41):62-63.
[2]杨文仁.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中历史史料教学优化研究[J].基础教育论坛,2021(28):61-62.
[3]杨志万.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方法探讨[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2021(08):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