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课堂有效性的提高并非单纯指提高课堂本身的质量,而是在教师的教学能力、学生的学习能力之间找到平衡点,让学生更有积极性、用更少的精力掌握更多的内容,让教师能够用更短的时间囊括更多的知识点,从而实现教与学的统一。提高课堂的有效性能够解放学生的课外时间,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培养自身的兴趣,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对于教师而言,更高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也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规划教学节奏,促进教师个人能力的提高。
(一)结合教学内容,明确目标
讲深讲透是教学的基本原则。因此在实践中,需要初中数学教师从教材内容出发,从学生的难点出发,围绕一个核心知识点进行深入剖析,切忌分散游离,眉毛胡子一把抓,才能使学生通过观看微课,能够获得深入的理解、思维的拓展以及学习的信心。举例来说,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识点较多,特别是解方程的方法很多,需要初中数学教师把一种方法融入到一个微课中进行重点推演,让学生一个方法一个方法地学习,一个微课一个微课地观看,在微课和微课之间给学生消化的时间,循序渐进,切忌急躁。新时代的初中数学,在目标上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养,不再以分数和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指标,因此微课教学中也需要重视探究过程,多给学生一些自主思考、讨论和交流的机会,把知识灌输的教学模式转化为方法学习的教学模式,才能帮助学生举一反三,在数学学习中有更好的提升。
(二)强化自主能力,培育自主意识
初中生具有一定的独立意识,在数学学习中有自己的思考和感悟,所以在微课实践中,需要初中数学教师尊重学生的自主发展诉求,吸收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必要的时候让学生尝试自己制作微课,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比如在教学“画轴对称图形”中,数学教师可以把作业留给学生,让学生利用几何画板和视频制作软件自己做一个微课,把轴对称图形的画法步骤清楚地展示出来。学生通过自己制作微课,可以掌握以直线为对称轴画出两个一样的图形的画法,这远比数学教师示范讲解所要达到的效果要好。新课改背景下,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是数学学科的重要方向,体现在微课上,需要初中数学教师信赖学生,鼓励学生多尝试,多学习,互相激励和评价,促进共同提升。
(三) 评价应用效果,提供教学参考
微课应用效果如何,是否解决了学生的学习难点,是否促进了学生的空间思维,是否达到了良好的预习和复习效果,在形式和内容上学生对微课有什么意见,这一系列问题,都需要初中数学教师作出科学合理的评价,进而为今后的微课实践提供参考和依据。初中生思维活跃,渴望探究,而初中数学教师一旦养成了固定的微课设计理念之后,设计出来的微课就难以再激发起学生的观看兴趣。为此,初中数学教师需要定期开展微课评价活动,以平等的姿态认真聆听,耐心思考,同时加强自评,利用网络学习优秀教师的微课,从中取长补短,以继续教育的心态,不断提升自己。作为学生来说,应该增强主人翁意识,主动参与到微课的评价之中,依据自身数学基础和能力自主评价微课的适宜性,引导数学教师多设计一些不同形式和内容的微课,为不同层次学生的数学提升创造更大的空间。
(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创新思维属于人类创造力最高形式的表现,同时也是最富有成果、最活跃、最积极的思维模式,对于初中生来讲,他们的思维是能够训练的,教师要善于利用信息技术来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比如,初三代数中可以划分成一次函数、正反比例函数、函数定义;二次不等式、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统计初步三部分。这些知识之间有着较大的联系,在以往的数学课堂中,学生都是一个版块一个版块地学习,数学知识之间缺乏衔接性。而在信息技术工具辅助下,教师可以和学生共同制作、总结数学知识框架图,从中发现规律、联系、区别,这样既能够让学生掌握所学数学知识,同时也能够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归纳能力、总结能力。教师再引入一些综合练习、交叉练习,学生就能够更全面地掌握数学教材内容。
(五)加强课堂上师生的互动
研究表明,科学合理的课堂互动能够提高学生的课堂专注度,也能够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虽然数学本身以严谨和各类抽象概念为特点,但枯燥乏味的教学方式显然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学效率自然无从提高。因此教师应该注重课堂互动,给予学生发言自由,让学生敢于说出不同的看法以及独到的见解。即便学生发言有所欠缺甚至存在错误,对于其敢于发言本身也要给予充分的肯定,让学生感到受到了尊重,这样学生在后续的课堂中才会更加活跃。
(六)充分利用课后训练
课后训练是课堂的拓展与延伸,也是提高整体教学效率的必由之举。课后训练的引入,为学生的预习和复习提供了具体方向,并相应地减少教师带领学生预习课本的时间。同时,对课后训练方式进行拓展,为学生提供实践应用的机会,同样能够显著提高学生对相关公式概念的理解,从而提高课堂整体效率。这种教学方式为学生的预习和复习明确了具体方向,让教师能够更加充分地利用课堂时间进行相关知识点的讲解,同时也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树立自主探究意识。学生在课堂中将调查与统计的结果进行汇报,并通过相互交流总结经验,分析调查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从而活跃课堂气氛,帮助学生确立数学学习兴趣,如此同样有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
总之,核心素养下想要提升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认识到目前数学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突出问题进行教学方式的改革及创新,这样能够降低学生的学习压力,提高课堂总体质量,让更多学生得到锻炼和提升。
参考文献:
[1]王忠国.试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策略[J].新课程,2022(19):194.
[2]张玉娥,范军.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2(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