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本次入选人员均选自2018年8月至2019年10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其中,对照组的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分别为23例、17例,年龄最大的为73岁,年龄最小的为24岁,中位年龄为48.5岁;观察组的男性患者同样多于女性患者,分别为22例、18例,年龄最大的为76岁,年龄最小的为25岁,中位年龄为50.5岁。在研究开始前,已将有关内容告知了患者及其家属,征得了他们的同意。通过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的分析、比较,组间数据呈现的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2)方法
在神经外科的护理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即在患者入院后做好宣教工作,严密观察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变化,严格遵医嘱用药,合理指导患者的饮食等;观察组则是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护理风险管理,具体内容:1)建立风险管理小组。医院应根据科室实际情况,建立风险管理小组,小组成员由护士长及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组成,护士长的职责主要是正确指导护理人员进行规范操作,对于小组人员提出的问题进行统计、记录,并通过小组会议提出针对性的改善措施。同时,还需对风险管理活动的科学性进行有效分析,对于不合理的地方要适当进行调整,明确护理人员的护理职责,要求其严格遵守相关要求规范执行各项操作,最大化确保风险管理实施的有效性。2)强化人员护理风险意识:通常情况下,在神经外科的护理管理中,受人员风险意识、责任心缺乏等因素的影响,极有可能出现相关护理风险或差错事件,降低了护理的安全性,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因此,在实际的护理过程中,需进一步强化相关人员的护理风险意识,让其认识到护理风险的危害性,并加强人员综合技能的培训,提高人员的业务能力及综合素养,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要通过一带一的模式指导新进护理人员,极可能的预防或规避护理风险事件的出现。3)对现存或潜在的护理安全隐患进行评估。针对医院的神经外科而言,其护理过程中受影响的因素较多,故就存在较高的护理安全隐患,在开展风险管理时,应从科室的环境、患者、护理人员等方面出发,对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对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整理,并提出相应的处理与防范措施。4)警示标识:在神经外科护理风险管理过程中,相关护理人员要做好警示标示工作,合理划分病房区域,之后将相关标示张贴在相应区域,如限制性隔离区,亦或是非限制性隔离区等,这样有利于规避感染源的带入。另外,还需做好患者的管道标示,将各管道的用途进行明确,并予以标示,确保患者佩戴个人标示信息,主要包括年龄、性别、手术类型、病情严重程度等,有利于对病情危重患者的处理。此外,为确保护理操作的顺利进行,也需将病房的设备进行标识,以确保相关人员对设备仪器的使用,规避差错事件的发生[1-2]。
(3)观察指标
针对两组神经外科患者实施不同护理管理后,相关医务人员要密切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观察有无护理不良等事件的发生,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统一收回分析。满意度=满意率+一般满意率。
(4)统计学处理
文章所涉数据均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计量、计数资料分别予以t、X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1)护理风险事件及护理纠纷
观察组在护理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后,护理风险事件及护患纠纷的发生率较低,通过与对照组相关数据的对比,组间数据存在的差异明显,满足了统计学条件(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的护理风险事件及护理纠纷发生率比较
(2)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护理风险管理的实施,进一步促进了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提高,通过与对照组相关数据的对比,组间数据存在的差异明显,满足了统计学条件(P<0.05)。见表2。
表2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3、讨论
在神经外科中,颅内肿瘤、急性脑出血等严重疾病较为常见,具有发病急、病情发展迅速等特点,受疾病等相关因素的影响,护理过程中患者极有可能出现一些风险事件,不利于患者的恢复,情况严重的甚至还会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胁,故风险管理的实施极为关键。护理风险管理通过对护理工作的有效监控,不断强化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让人员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及时发现不安全因素及时处理,从而有效提高护理工作的安全性,改善护理质量[3]。
综上,在神经外科护理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效果明显,可有效降低或规避护理风险及护理纠纷事件的发生,促进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提高,值得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 刁小红.手术室护理风险分析及针对性防范措施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8,14(14):99-100.
[2] 霍瑞玲,卢桂花,李唐,等.神经外科优质护理服务临床路径表的建立与实施[J].护理研究,2018(32):132-134.
[3]王春凤.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内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中国药物经济学,2017,2:15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