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损伤近几年由于交通、建筑业的高速发展发生率显著的增加,颅脑损伤具有较高的致残率、致死率,积极治疗后,患者由于神经收到损伤,容易发生运功功能障碍,因此神经康复护理的开展对患者的运动、神经恢复具有重要的作用[1]。本文主要研究神经康复护理对颅脑损伤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研究时间2018年3月-2020年8月,收治的颅脑外伤损伤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现整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信息
研究时间2018年3月-2020年8月,收治的颅脑外伤损伤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时间前后分成两组,每组46例;对照组年龄26-78岁,平均(58.92±3.82)岁;男性26例,女性20例。观察组年龄24-75岁,平均(58.85±3.14)岁;男性25例,女性21例。收集两组基本信息,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做好治疗护理,饮食指导,心理疏导,康复训练等。
观察组开展早期康复护理,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患者术后24h便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开展肢体运动功能康复训练:护理人员协助患者正确摆放体位,根据患者病情状态,给予主动或被动关节康复训练运动,采用外翻、内翻、屈伸等对患者的四肢关节进行康复训练运动;随着患者的恢复,可下床后可制定个体化的康复训练计划,除上述康复训练方法外,还可指导患者进行体位转变、肢体平衡、上下楼梯、慢走或慢跑等内容的康复训练方法,每日选择 2~3 项进行康复训练,
每项训练时间 20~30 min。生活自理能力训练:指导患者进行穿衣、洗澡、叠被等生活自理能力。认知训练:设计买菜、就餐等与生活场景相关的简单计算题目,指导患者通过计算完成相应行为;采用电脑游戏、迷宫等方法锻炼患者注意力。指导家属可以帮助患者进行读书读报,看电视等对听觉、视觉、思维能力、认知能力等提高。
1.3指标观察
两组干预前后FMA、NIHSS评分变化比较,神经功能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定,总分42 分,分数越低说明神经损伤越低;运动功能使用 Fugl-Meyer 量表评价,评分越高说明恢复越好[2]。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行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干预前后FMA、NIHSS评分变化比较
两组干预前FMA、NIHS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干预后,观察组患者FMA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干预前后FMA、NIHSS评分变化比较

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常见疾病,其发病率及死亡率较高。近几年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院前急救、急诊抢救技术的提高,其死亡率得到一定的控制,但是颅脑损伤对患者的认知、运动等多方面造成影响,留有后遗症,影响患者的生活、运动等。
神经康复护理使创伤性颅脑损伤后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重塑,促进部分神经元的再生和修复,同时还能激活部分备用突触形成旁路系统,有效重建中枢神经系统功能[3]。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经干预后,观察组患者FMA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神经康复护理对颅脑损伤患者运动功能恢复具有重要作用,利于患者疾病后的社会转归。
参考文献
[1] 王红娟,陈丙坤,吕政 .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J]. 中国医药导报,2017,14(17):156-159.
[2] 赵海红 . 早期系统化康复护理对颅脑损伤患者神经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3(20):2964-2966.
[3] 李晓莉,艾艳 .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的神经、肢体运动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J].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7,14(4):20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