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模式在神经内科介入治疗患者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吴艳华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吴艳华,. 安全管理模式在神经内科介入治疗患者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 神经科学研究,2023.9. DOI:10.12721/ccn.2023.157626.
摘要: 目的:分析安全管理模式在神经内科介入治疗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5月-2023年5月收治的50例神经内科介入治疗患者将其随机的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个组别,各2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实验组患者采用安全管理模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做好各项数据记录工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安全管理模式在神经内科介入治疗患者管理中应用,可以更好的规避各类风险,提高医护人员的责任意识,减少各类突发性问题的发生,其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 ​安全管理模式;神经内科;介入治疗;应用
DOI:10.12721/ccn.2023.157626
基金资助:

神经内科介入治疗是一种比较重要的治疗手段,许多患者应用该治疗手段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介入治疗主要是依托血管造影技术实施的,在发现患者脑部有血流、血管狭窄等情况时,通过微创手术放入支架改善患者的血流情况。近些年来,神经内科的介入治疗快速发展,其对于患者的疾病治疗有着显著性的帮助。但是并非所有患者都适合应用相关治疗手段,而且在治疗期间也有诸多突发性问题出现,为了更好发挥神经治疗手段的作用与价值,帮助患者更快恢复健康,就有必要做好安全管理。本研究将以我院收治的50例患者作为调查研究对象,分析应用安全管理模式的效果,其具体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22年5月-2023年5月收治的50例神经内科介入治疗患者将其随机的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个组别,各25例。对照组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0例,患者年龄在50-75岁之间,平均年龄(67.23±4.56)岁;实验组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11例,患者年龄在50-76岁之间,平均年龄(67.34±4.54)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可以进行比较。

2、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管理方法,在患者入院后做好病情评估工作,明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并实施健康教育,同时要做好用药监督,观察患者在治疗前后身体指标是否有明显异常情况发生。

实验组患者实施安全管理模式,其具体操作如下:一是评估患者的护理风险,科室主任和专家需要对患者的治疗护理风险进行全面深入的评估和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之上专家团队制定完善的护理方案,做好护理风险控制工作。

二是构建全管理小组。为了保障安全管理的各项工作更好落实,需要尽快构建安全管理小组,由科室负责人对护理人员定期培训,保证护理人员对于安全管理的各项内容了然于胸,在护理期间能够严格按照规定要求执行各项操作,不断提升护理质量,保护患者安全。

三是做好患者及家属安全防护指导。因为疾病的影响许多患者存在有不同程度的肢体和意识障碍情况,为了更好帮助患者恢复健康,护理人员不仅需要加强预防,规避各类风险事件的发生,同时还需要将安全管理的主要知识传授给患者的家属,让患者家属能够具备相关的护理知识,灵活应对各种突发性状况,及时处理安全隐患问题。

四是做好护理人员风险事件管理培训。安全管理模式在神经内科介入治疗中应用,对于护理人员的综合素养以及能力等提出了较高的标准和要求,对于护理人员来说其需要积极参与各类风险事件管理培训,通过培训掌握更多专业知识,提升风险处理能力,帮助患者安全稳定接受治疗,进而优化临床治疗效果。

此外,在安全管理期间还需要做好心理干预,给予患者及其家属积极正面的心理暗示,让患者能够主动配合治疗工作,减少治疗期间的风险事件发生率。

3、评价指标

主要针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其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质量越好,分数越低则表明患者生活质量越差。

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得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其中计量资料采用t进行计数资料采用x2进行检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两组患者管理指标比较:在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时间、生活质量、安全知识等状况情况时,其具体资料如下表1所示。

表1两组患者管理指标比较(x̄±s)

截图1741760641.png

三、讨论

神经内科患者发病速度快,患者多存在有肢体功能障碍,生活无法自理,因此相较于其他科室的患者来说,在治疗期间出现风险事故的可能性更高,护理人员一旦有所疏忽就可能会引发不良事件。因此构建规范安全的管理制度就显得极为有必要了,其可以从根本上杜绝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更好保证患者的安全。本研究主要针对神经内科介入护理中应用安全管理模式的作用与价值,经过对比研究发现实验组患者在应用了安全管理模式后相较于常规管理模式来说临床效果更加显著,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更高。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在护理工作实施期间更加关注患者的各项基础需求,注重对患者多个领域的管理,管理内容更加细致。

总之,结合上文的分析可以发现在临床上针对神经内科介入治疗应用安全管理模式效果显著,患者的不良症状得到了有效缓解,各类安全风险事件大幅度降低,患者的治疗护理满意度更高,其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在临床上应当做好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保证护理人员对于相关治疗方法有充分的了解和认识,能够灵活应用相关管理方法解决护理问题与不足。

参考文献:

[1]刘庆林.安全管理模式在神经内科介入治疗患者管理中的应用[J].益寿宝典,2020(29):11-11.

[2]张俞,张晓红.安全管理模式在神经内科介入治疗患者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

业,2020,17(19):109-111.

[3]白焕峰.护理安全量化管理模式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华养生保

健,2021,39(17):60-61.

[4]王敏,刘必琴,周雯,胡娅莉.全程信息化安全管理模式在预防神经内科患者跌倒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

杂志,2020,26(3):54-57.

[5]王玲.护理安全量化管理模式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基层医学论

坛,2020,24(33):4837-4838.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