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作为常见并发症存在,糖尿病进展累及眼部风险较高。此并发症的发生可导致视网膜功能不可逆损坏,若视力严重受损,则治疗后难以恢复原有视力水平[1]。而针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通过手术治疗,以最大化保护患者视力功能。眼科手术较为复杂,若术后恢复不当并发症风险高,且容易影响视力恢复[2]。而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可通过医疗与护理资源有效配合,为患者提供优质医疗服务,对于促进术后恢复及保障患者安全具有积极作用。因此,本研究针对院内82例手术治疗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对比观察,旨在探究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22年7月~2023年3月院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手术治疗患者82例随机分对照组、观察组,均41例。对照组:男19例,女22例;年龄49~79岁,平均年龄(65.25±6.31)岁。观察组:男18例,女23例;年龄50~79岁,平均年龄(66.13±6.25)岁。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无差异性,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入院检查确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②均行玻璃体切割术;③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凝血障碍;②认知障碍;③合并精神疾病。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确定手术后对患者介绍手术一般流程及术前准备;术后常规预防并发症及注意事项告知。
观察组: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内容如下:
(1)建立医护一体化小组,包括科室主任、副主任、护士长、责任护士,有副主任担任组长,负责组织日常培训与医护工作计划设计。结合手术需要并参考临床医师建议制定科学护理方案,由责任护士执行,护士长负责定期检查与监督。
(2)组织术前宣教,责任护士配合临床医师进行术前访视,应用治疗性沟通技巧进行手术相关知识宣教,提升患者对手术流程与注意事项知晓程度,便于术中配合。护士进行术前准备、疾病相关、手术潜在风险等知识宣教,确保患者充分知晓。
(3)情绪管理,由护士进行患者情绪评估,针对术前过度紧张、焦虑等患者给予个性化情绪疏导。如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强调手术治疗效果,或对既往成功病例进行介绍,辅助患者树立治疗信心。针对术后疼痛及视力恢复担忧产生的焦虑及抑郁等负性情绪,及时告知患者病情恢复情况,并强调通过积极配合术后康复干预可实现早期恢复,提升其配合依从性。
(4)术前准备:术前依据医嘱指导患者服用降糖药物治疗,促使空腹血糖水平维持在8.0mmol/L之下,针对合并高血压与冠心病等患者积极治疗合并症。针对有眼底出血症状者,指导减少活动或绝对卧床,依据医嘱给予抗生素滴眼液治疗,术前1h滴药散大瞳孔。告知手术当日晨起禁止饱食,避免麻醉及手术引发术后恶心呕吐。
(5)术后管理,术后监测病情恢复情况,早期辅助患者取俯卧位,依据医嘱进行患者体位管理。术后观察有无恶心呕吐表现,若有则给予个性化饮食干预,并指导其及时清理口腔内容物,同时预防眼底出血与继发青光眼等并发症。术后按时更换眼部敷料,告知患者或家属若敷料湿润或被污染及时通知医护人员更换。每日以无菌生理盐水进行眼部清洁,有分泌物时及时清理。术后遵医嘱给予抗生素与技术眼药水治疗。
1.3观察指标
(1)评估患者遵医嘱行为,如血糖控制、按时点眼药、体位坚持、眼部卫生管理,1-3分别为不依从、部分依从、完全依从。(2)以焦虑自评表(SAS)、抑郁自评表(SDS)评估情绪,分值高提示负性情绪严重。(3)统计并发症发生率,如感染、恶心呕吐、眼底出血。(4)参考SF-36量表调查患者生活质量,0-100分,分值高提示生活质量高。
1.4统计学处理
用SPSS21.0统计软件完成调查数据处理,用()描述计量资料,以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以卡方检验,P<0.05代表数据对比有差异性。
2 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遵医嘱行为
观察组血糖控制、按时点眼药、体位坚持、眼部卫生管理依从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患者遵医嘱行为[(),分]
2.2比较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
护理前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无差异性,护理后在均有下降的同时,以观察组患者评分较低(P<0.05)。见表2。
表2 比较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分]
2.3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术后少数患者有感染、恶心呕吐、眼底出血并发症发生,以观察组的2.44%低于对照组14.63%(P<0.05)。
2.4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
观察组患者平均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3。
表3 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分]
3 讨论
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中,糖尿病病程周期较长,受到长期用药及饮食控制等困扰,且一旦发生并发症可进一步影响其情绪与生活质量[3]。而行手术治疗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均存在一定并发症风险。因此,总结护理目标为防控并发症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本研究主要对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进行了评估,此种护理模式集中优化医疗与护理资源,经临床医师与护士密切配合,为患者提供全面且优质护理服务[4]。针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手术患者的医护一体化护理,护理方案设计需充分参考临床医师建议,结合围术期护理需求及时调整计划,以确保护理干预具有科学性及针对性。如本次调查发现,观察组患者遵医嘱行为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原因为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中,临床医师与护士配合术前访视,并对患者给予健康教育,医师以治疗性沟通促使患者知晓手术相关事宜,护士则主要辅助其明确围术期注意事项及术前准备等。除此之外,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而生活质量较高。其原因为,医护一体化护理干预中更为重视对患者情绪管理,经多样化情绪调节措施的应用减轻其负性情绪。同时通过术后体位管理与针对性并发症防控,降低潜在并发症风险。经以上作用发挥,可减轻患者痛苦,并促进其术后早期恢复,进而达到提升生活质量效果。
综上所述,将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用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手术治疗中,具有预防并发症与提升患者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杨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手术患者实施综合心理护理的干预效果[J].饮食保健,2021,01(44):191-192.
[2]陈娴静.医护一体化康复护理与常规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护理效果的影响比较[J].糖尿病新世界,2022,25(12):4.
[3]黄丽清.手术室护理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除术的干预研究[J].糖尿病新世界,2021,24(9):119-122.
[4]黄梅香.自我效能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手术患者的应用效果[J].糖尿病新世界,2022,25(04):177-120.
[5]王丽莉.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手术室体位护理效果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22,25(03):137-140.
[6]黄娟,龚放华,熊子欣,等.医护一体化模式联合正念疗法在青年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患者中的应用[J].重庆医学,2022,51(05):797-801.
[7]徐风杰.探讨医护一体化模式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及血糖水平改善情况[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1,01(01):127-18.
[8]姚慧玲,汪雁归,李洋洋.医护一体化的管理模式在老年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当代护士(下旬刊),2021,28(8):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