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乐教学作为幼儿园教学任务中的重要内容,其不仅可以增强幼儿的节奏韵律感,还可以为幼儿的集体精神、审美情感、自控能力的培养提供保障。大多数幼儿对于富有节奏感的音乐具有一定的兴趣,但是在实际的击乐教学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若想发挥寓教于乐的真正作用,教师必须正确分析击乐教学的特征,以便为幼儿的艺术发展、身心成长奠定良好基础。
一、幼儿击乐教学的基本特征及意义
(一)综合性特征全方面增强幼儿音乐体验感
击乐教学对于幼儿来说是综合性的教学,大多是从幼儿的兴趣爱好出发,利用合奏的方式,结合歌唱、音乐鉴赏、声势等方面的内容,有效培养幼儿在音乐学习上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幼儿学习兴趣,进一步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音乐水平[1]。幼儿击乐由于没有固定音高,仅依靠单调的打击乐器无法增强幼儿的音乐体验感,所以这种可以将音乐故事、游戏、歌唱等融合在一起的合奏方式可以赋予击乐教学更多的活力,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引导幼儿进入到音乐角色的体验中,培养丰富的审美情感。
(二)创造性特征激发幼儿想象思维
击乐教学可以促使幼儿实现自主的发现与探究,激发幼儿的想象思维,在好奇心的驱动下,实现自发性的音乐尝试和有效创造,促使幼儿在预留的想象环境下通过打击乐器来展示自身速度的快慢、力度的强弱、节奏的掌握,在富有创造性的音乐情境中,使幼儿养成优秀的学习思维。
(三)游戏感特征加强幼儿节奏感认知
幼儿的击乐教学可以通过游戏化的方式进行,利用寓教于乐的教学理念,使幼儿可以在游戏中找到自身音乐的感觉,从而学会自觉思考、自主听想、自主展开活动,进一步感受打击乐的魅力与特色,增强他们的音乐感与节奏感认知。
二、开展幼儿击乐教学的有效教学路径
(一)合理引用趣味性故事,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由于幼儿年龄较小,身心发展尚未成熟,上课走思现象较为严重,如果不进行及时的纠正,很容易使幼儿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久而久之,对幼儿的健康成长会造成不良影响。为了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教师可以根据兴趣教学的理念,在击乐教学中合理引用趣味性故事,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提高击乐教学成效。
比如,教师在开展《聪明小孩笨老狼》的活动时,可以在课前对学生进行关于狼的特点的提问,幼儿此时根据自己的认知会回答:“狼最喜欢吃羊[2]。”此时教师可以根据这个问题拓展到与学生联系较为密切的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上,并再次进行提问:“那么大家认为在你们看的动画片中狼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呢?”引发幼儿进行激烈的探讨,探讨完成后教师要趁幼儿思维尚未冷却时再进行提问,并引入有关音乐的话题:“这部动画片的主题曲小朋友们会唱吗?如果大家会唱的话,我们一起唱好不好?”此时在幼儿进行集体合唱时,教师利用打击乐器来呈现出主题曲的节奏,激发幼儿学习的欲望,学生对主题曲的节奏做到熟悉掌握后,再过渡到正式课堂的教学。
(二)结合肢体语言增强幼儿节奏感,增强对音乐的认识理解
众所周知在音乐表演中,舞蹈是音乐在肢体方面的展示,也是节奏感的呈现。在击乐教学中,教师可以合理融入并教授给幼儿较简单的肢体动作,与打击乐的节奏形成配合,增强幼儿的音乐体验感与节奏感,提高教学质量。
比如在学习《喜羊羊与灰太狼》动画片的主题曲时,教师可以依托多媒体优势给学生展现静音的动画场面,以打击乐作为歌曲配乐,组织幼儿根据多媒体画面内容进行肢体动作的展示,跟随音乐节奏作出肢体动作。比如可以根据音乐中的一段歌词引导学生扮演相应的角色,前半段音乐节奏较为紧急,可以组织扮演狼的幼儿追赶扮演羊的幼儿,后半段音乐节奏较为轻缓,可以组织扮演羊的幼儿从狼的手里逃脱出来,利用肢体语言呈现出真实的音乐情境。以便在击乐教学中,增强对音乐节奏的掌握,提高幼儿的学习能力。
(三)合理引用游戏化教学方式,营造轻松愉快教学氛围
幼儿由于身心发展不够成熟,贪玩的个性特征较为凸显,如果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管教过于严格,抑制幼儿天性的话,很可能会使幼儿产生学习上的抵触情绪,对于其终身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所以,击乐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幼儿的个性特点,根据幼儿贪玩的个性特征展开游戏化击乐教学。
比如,在教师开展《小鸟爱妈妈》音乐教学时,教师可以以母爱为出发点,组织学生开展“老鹰抓小鸡”的游戏[3]。在游戏中,教师将自己定义为小鸡妈妈,将助教定义为老鹰的角色,幼儿们则是小鸡。游戏进行过程中,要求幼儿在躲避老鹰追捕的过程中演唱有关歌曲,被淘汰下来或者没有参与游戏的幼儿要在一旁进行打击乐的演奏,营造一个愉快、轻松的游戏音乐氛围,增强幼儿学习积极性。另外,教师要充分尊重幼儿的学习选择权利,积极向幼儿征求意见,将幼儿感兴趣的游戏积极引入到教学中,使幼儿在身心得到舒缓的环境下提高对打击乐的认识,培养其形成优秀的音乐素养。
结语
为了在击乐教学中实现寓教于乐的教学目标,教师必须要根据幼儿的生理特征与击乐教学的基本特点制定多元化的教学方案,为幼儿在注意力集中、激发想象思维、激发学习兴趣、保持情绪高涨等方面提供保障,提高击乐教学质量,使幼儿的集体意识、创造精神、音乐素养得到有效培养。
参考文献:
[1]陈亚君.大班幼儿的打击乐教学策略分析[J].中国农村教育,2020(02):77-78.
[2]吴晗,陈红梅.幼儿打击乐教学方法探析[J].职业技术,2019,18(12):105-108.
[3]高琦.探寻敲奏策略演绎快乐课堂——幼儿园打击乐教学策略的思考[J].家教世界·现代幼教,2020,(3):24-25.
作者信息:王建钦,男(1994.3.13),汉族,江苏省常州市人,本科,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三井街道河海幼儿园,幼儿园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幼儿园音乐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