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初中历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之一,肩负着传承历史文化、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使命。因此,探究新课标背景下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策略,对于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和综合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课标对初中历史教学的新要求
随着新课标的深入实施,初中历史教学面临着新的要求和挑战。新课标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在历史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参与到历史学习中来。这一要求的提出,是为了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主导的局面,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通过主动参与、主动探究,提高学习效果。
同时,新课标注重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历史不仅仅是记忆和理解历史事件,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归纳、概括等能力。这些能力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历史知识,更能使他们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历史知识解决问题。因此,历史教师需要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历史事件,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此外,新课标还强调跨学科融合。历史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与其他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历史教学中,加强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和融合,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全面地理解历史事件,还能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最后,新课标关注学生情感体验。历史不仅仅是过去的事情,更是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该敏锐地观察学生的情感变化,并巧妙地引导他们通过深入探究历史事件,去感受历史的庄重和深远,理解文化的多元与包容,以及认识到人类社会的共同命运。这种情感引导不仅能有效地培育学生的爱国情怀和人文精神,还能极大地增强历史教学的吸引力和趣味性,让学生在情感共鸣中更加主动地投入到历史学习中,从而实现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
二、新课标背景下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策略的优化
(一)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新课标背景下,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应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采用更加多样化和创新性的教学手段。例如,可以运用故事化教学法,将历史事件和人物以故事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同时,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如PPT、视频、图片等,使历史教学更加生动、形象,增强学生的感官体验。
以七年级下册《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这一课为例,教师可以采用故事化教学法,通过讲述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宋应星撰写《天工开物》等历史人物的传奇故事,将枯燥的历史知识转化为生动有趣的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教师还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展示明朝时期的文物图片、科技发明视频等,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当时的文化与科技成就。
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让学生自行搜集资料、整理信息,探讨明朝时期文化与科技发展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精神,还能让他们在实践中深入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
(二)设计问题链,引导学生深度思考
在新课标要求下,历史教学应以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这需要教师结合教学内容的逻辑层次来设计问题,形成循序渐进的问题链,引导学生深度思考,并在思考中实现历史知识的内化和历史核心素养的提升。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现状来把握教学方向,结合重难点知识来设计问题,并将问题分化为具有趣味性且易于理解的小问题,层层递进,由浅入深,引导学生一步步走向问题的本质和历史知识的内涵。历史问题的设计需要满足新课标要求,问题要有深度也要有广度,从全局的角度出发设计教学的主要方向,以子问题的划分和设计来保证学习深度,引导学生逐个解决,促进思维的碰撞,让学生在分析和交流中实现历史学习,从而提高课堂学习的质量与效率。
(三)小组合作学习,为课堂增添活力
在新课标的引领下,小组合作学习为初中历史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它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更使学生们从孤军奋战转变为团结互助的团队。在小组合作中,学生们共同完成任务、分享资源、交流心得,这不仅增强了学习效果,更锻炼了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在小组内展示自己的才华和观点,与同伴们展开深入的讨论,这种互动方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促使他们更深入地思考和探究历史知识。此外,小组间的良性竞争也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斗志,使他们更加努力地学习和探索。总之,小组合作学习不仅提升了初中历史课堂的教学效果,更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为学生创造一个自由、开放、互动的学习环境。我们可以通过科学分组、合理设置任务、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学习,让他们在合作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相信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初中历史课堂将会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和富有成效。
三、结语
在新课标全面推行的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师必须顺应教改趋势,充分理解新课标的思想、内容与内涵,并将其融入自身的教学思想中,充分以学生为主体,不断优化和创新教学方法,合理丰富和拓展教学内容,强化对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历史学科综合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效助力。
参考文献:
[1]曹景福.试论新课标下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设计[J].戏剧之家(上半月),2013(9):165-166.
[2]吴海英.基于核心素养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J].学苑教育,2022(26):47-48,51.
[3]侯旭峰.新课标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历史素养的培养[J].发明与创新(职业教
育),2021(8):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