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研究

肿瘤研究

《肿瘤研究》系开放获取期刊,主要刊登有关肿瘤免疫学、肿瘤病因学、肿瘤病理学等领域的论文,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肿瘤研究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发展的交流平台。
ISSN: 3078-9362
qikan9@ccnpub.com
(邮箱投稿时,请说明投稿期刊名)

《肿瘤研究》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所刊发的文章将授权中国知网或维普、万方等数据库检索,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个性化癌症治疗策略 下载:62 浏览:765
摘要: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迅猛发展,个性化医疗已经成为癌症治疗领域的新趋势。本文旨在探讨大数据分析在个性化癌症治疗中的应用,以及如何通过整合遗传信息、临床数据和生活方式数据来制定更精准的治疗方案。文章首先介绍了大数据在癌症治疗中的重要性,随后分析了个性化治疗的现状和挑战,并详细阐述了大数据分析如何助力个性化癌症治疗策略的制定。最后,本文展望了大数据驱动的个性化癌症治疗的未来发展方向。
集束化营养干预对中晚期肝癌TACE术患者营养状况、癌因性疲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下载:55 浏览:771
摘要:
目的:观察分析对中晚期肝癌TACE术患者实施集束化营养干预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院内就诊的80例中晚期肝癌TACE术患者(样本纳入例数:80例;样本纳入时间:2023年5月至2024年5月),以随机摸球为基础分组方式,分为对照、实验两个小组,观察例数高度一致。分别实施常规护理,集束化营养干预。收集分析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常规护理)相比,实验组(集束化营养干预)护理后的营养状况指标更高,癌因性疲乏评分更低,生活质量评分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营养干预可以有效减少中晚期肝癌TACE术患者癌因性疲乏,改善营养状况,提高生活质量,有较高应用价值。
胰腺癌的治疗进展 下载:53 浏览:689
摘要:
胰腺癌是高度恶性的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近几年明显上升,5年生存率<6%,是预后最差的恶性肿瘤之一。该病早期确诊率较低,手术死亡率较高。男女发病率之比约为(1.5~2)∶1,其治疗方案由单一手术治疗转为多学科综合治疗。通过多学科的会诊及讨论,为每位患者制定合理的个性化的治疗方案,避免治疗不足或过度,使患者得到最有效的治疗,使胰腺癌的治疗更合理化及正规化。
膀胱肿瘤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电切术患者采取手术室与住院部联合护理对其疼痛程度及不良情绪的影响 下载:72 浏览:705
摘要:
目的:分析膀胱肿瘤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电切术患者采取手术室与住院部联合护理对其疼痛程度及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4年3月接受电切手术治疗的64例膀胱肿瘤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实施手术室与住院部联合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性护理,观察护理后两组的疼痛和不良情绪评分。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SAS和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膀胱肿瘤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电切术患者实施手术室与住院部联合护理能够显著降低其疼痛程度,同时能够帮助患者改善不良情绪。
优质护理在消化系统肿瘤护理中的应用 下载:59 浏览:723
摘要:
目的:探讨消化系统肿瘤病人的护理需要,并对其进行优质护理干预。方法:选取本院诊断和治疗的82例消化系统肿瘤病人,随机分成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41例)。对两组消化系统肿瘤病病人的护理满意度、情绪及生活质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对消化系统肿瘤病人的综合护理满意度和生命质量量表CQ0-74分进行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 SAS和抑郁自评量表的得分明显降低(P<0.05)。结论:对消化系统肿瘤的病人实施优质护理,能使病人的情绪稳定下来,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优质护理服务体系在恶性肿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下载:68 浏览:655
摘要:
目的:探讨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体系对恶性肿瘤患者的护理工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住院的52例癌症病人,采用随机数定表法,将52例病人分为两组,及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的护理服务体系,对两组患者的消极心理和不良事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心理症状、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肿瘤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实施优质的护理服务体系,既能减轻患者的不良情绪,又能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是一种有价值的方法。
妇科肿瘤放射治疗护理健康教育 下载:60 浏览:652
摘要:
放射疗法是妇科肿瘤的主要治疗方法,但因其特殊的位置和不良反应,以及病人及其家庭对放射治疗的认识不足,因此加强对其进行专业的护理和健康教育十分必要。本文对86例妇科肿瘤病人进行了全面的护理,并对其进行了健康教育以及出院指导。结果表明,在放射治疗过程中,对病人进行全方位的专业护理和健康教育,可以降低术后的并发症,改善疗效。
宫颈癌放疗患者营养状况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62 浏览:722
摘要:
目的 分析影响宫颈癌放疗患者营养状况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纳入2021年7月——2022年12月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临床肿瘤中心放疗科进行放射治疗的120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样本。收集患者的临床、实验室检查、手术以及病理学资料,通过营养风险指数(nutritional risk index,NRI)评估患者营养状况,分为临界营养不良25例、轻度营养不良30例、重度营养不良65例,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分析分析影响宫颈癌放疗患者营养状况的因素。结果 临界营养不良、轻度营养不患者年龄、吸烟史、体质量指数(BMI)、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FIGO分期均优于重度营养不良患者(P<0.05);多变量回归分析揭示,影响宫颈癌放疗患者营养状况的因素主要为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以及FIGO分期。结论 宫颈癌放疗患者出现营养不良状况主要受肿瘤直径 、FIGO分期以及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
多层螺旋CT联合核磁共振诊断子宫内膜癌的价值研究 下载:68 浏览:692
摘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与核磁共振(MRI)在子宫内膜癌诊断中的价值,并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在不同方面的优势。通过综合分析,为临床提供更为准确的诊断依据,指导后续治疗方案的选择。方法:MSCT扫描:采用德国西门子64层螺旋CT机,患者取仰卧位,扫描范围从子宫底部至耻骨联合上缘。扫描参数:120kV,200mAs,层厚5mm,重建间隔1.5mm。MRI检查:使用德国西门子3.0T超导型核磁共振仪,患者取仰卧位,采用标准 线圈。扫描序列包括:轴位T1WI、T2WI、DWI,冠状位T2WI。扫描参数:T1WI:TR 500ms,TE 10ms;T2WI:TR 4000ms,TE 80ms;DWI:b值0和1000s/mm²,TR 4000ms,TE 68ms。图像分析:由两名高年资放射科医师 进行双盲法阅片,重点观察肿瘤的位置、大小、形态、密度/信号特点以及侵犯范围等。对于MSCT和MRI的图像,分别记录阳性发现数。结果:MSCT与MRI在子宫内膜癌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肿瘤大小的准确率方面,MRI优于MSCT(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MSCT和MRI在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中均具有较高的价值,但MRI在显示肿瘤大小方面更具优势。因此,在实际临床应用中,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和需求,结合MSCT和MRI检查结果,制定更为精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临终关怀联合叙事护理在恶性肿瘤晚期护理中的应用 下载:62 浏览:770
摘要:
目的:探析实施临终关怀联合叙事护理在恶性肿瘤晚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旨在确保护理干预的有效开展。方法:选择我院在2023年1月至2024年3月时段实施护理干预的90位恶性肿瘤晚期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主要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地划分为两个小组:对照组45名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45名病患接受临终关怀联合叙事护理。结果:研究发现,两组经过护理干预后均取得一定效果,研究组患者VAS评分较对照组更低,QLQ-C30评分较对照组更高,这些结果在统计学角度上是具有显著性的(P<0.05)。结论:综合来说,在对恶性肿瘤晚期患者实施护理时,利用临终关怀联合叙事护理作为干预手段有显著的应用效果,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疼痛程度,改善患者生命质量,有效确保治疗效果。
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在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的应用及对癌因性疲乏的影响研究 下载:70 浏览:800
摘要:
目的:研究医护人员集成一体化护理服务对原发性肝癌病患癌因性疲倦及睡眠有障碍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10月-2022年10月住院的300例原发性肝癌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150例,接受常规护理)和观察组(150例,实施医护一体化护理)。对两组患者术后生存期及 SPIEGEL评分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生存期 PFS及 SPIEGE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 RPFS总分和感觉、情绪、认知和情绪、行为和严重度在各个方面的评分都比对照组低(P<0.05)。 SPIEGEL量表的总分和入睡时间、睡眠时间、夜醒次数、睡眠深度、做梦次数和醒来感觉的分数都较护理前和对照组有显著降低(P<0.05)。结论:医护一体化的护理模式能明显减轻原发性肝癌病人的癌因性疲乏,改善其睡眠质量。
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一期切除吻合术的手术时机及疗效研究 下载:91 浏览:920
摘要: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时进行一期切除吻合术的最佳手术时机及其临床疗效。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2022年6月至2024年4月收治的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患者共150例,分为早期手术组和延期手术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恢复情况及生存率。结果 研究结果表明,早期手术组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恢复情况方面显著优于延期手术组,且生存率较高。结论 及时进行一期切除吻合术有助于提高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患者的预后。
胃肠肿瘤外科中淋巴结清扫的策略与质量控制 下载:79 浏览:880
摘要: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机器人手术技术在胃肠肿瘤外科中的应用逐渐普及。本研究回顾了近年来机器人手术在胃肠肿瘤外科的应用情况,并通过对比传统手术方法,分析了其在手术时间、术后恢复、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的优势与不足。研究表明,机器人手术在提升手术精度、减少术后并发症和缩短住院时间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但也面临设备成本高、操作复杂等挑战。通过进一步优化手术流程和技术培训,机器人手术有望在胃肠肿瘤外科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肿瘤患者PICC置管并发血栓性静脉炎的相关因素和预防 下载:72 浏览:923
摘要:
目的:分析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患者并发血栓性静脉炎的相关因素,并提出预防措施,以此为降低该并发症发生率提供参考。方法:纳入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五医院血液肿瘤科2023年5月至2024年5月收入的80例需要接受PICC置管的肿瘤患者,自制问卷获取患者资料,进行并发血栓性静脉炎的相关因素分析。结果:患者并发血栓性静脉炎有明显差别的单因素为年龄、穿刺方法、PICC穿刺次数、肿瘤恶性程度、PICC送管困难、PICC置管时长、抗肿瘤药物使用种类、存在合并症、双上肢剧烈活动等均有明显的不同(X2=3.961~5.448)(P<0.05);独立危险因素为PICC穿刺次数≥3次、肿瘤恶性程度Ⅲ期及以上、PICC送管困难、PICC置管时长≥2个月、抗肿瘤药物使用种类≥3种、存在合并症、有双上肢剧烈活动(OR=3.018~4.701)(P<0.05)。结论:肿瘤PICC置管并发血栓性静脉炎的因素为穿刺次数、送管难度、置管时长、肿瘤恶性程度、抗肿瘤药物、合并症、双上肢剧烈活动等,为预防其发生,应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提升穿刺水平,针对患者情况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
右侧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对右半结肠癌病人远期预后的影响 下载:79 浏览:786
摘要:
目的 基于右半结肠癌手术患者,探讨右侧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的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22.1~2024.1期间收治的48例右半结肠癌手术病人,之后对比患者的手术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率。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右半结肠癌病人,采用右侧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的方式,能最大化清扫淋巴结,减少并发症发生,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信迪利单抗联合SOX方案一线治疗晚期胃胃食管结合部腺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下载:80 浏览:814
摘要:
目的 探索信迪利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晚期胃/胃食管结合部腺癌(GC/GJC)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63例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SOX方案:奥沙利铂130mg/m2,静滴,d1。替吉奥:体表面积≥1.5m2,120mg/d; 体表面积<1.25m2,80mg/d;其余,100mg/d;口服14d,早晚分服。观察组,SOX方案联合信迪利单抗:信迪利单抗200mg,静滴,d1。均21d为1个疗程,共持续6个周期。结果 ORR和DCR,观察组59.38%和81.25%;对照组41.94%和64.5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位PFS和OS:观察组7.6个月和15.1个月;对照组5.5个月和12.1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主要不良反应为消化道反应和骨髓抑制。结论 信迪利单抗联合SOX一线治疗晚期GC/GJC,疾病控制满意,患者生存质量改善,且显示出生存趋势延长,安全性良好。
胃肠肿瘤外科中的精准医疗实践 下载:91 浏览:893
摘要:
精准医疗在胃肠肿瘤外科中的应用为个体化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本文探讨了精准医疗在胃肠肿瘤外科的具体实践,通过回顾性分析三甲医院的临床数据,对比传统治疗方法,评估精准医疗在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患者生存率等方面的优势与不足。研究表明,精准医疗能够显著提高手术的精准度和有效性,减少术后并发症,延长患者生存期。然而,精准医疗的广泛应用仍面临技术、成本和资源等多方面的挑战。未来需要进一步优化技术流程,加强医生培训,以实现精准医疗的全面普及。
两癌筛查技术在农村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防治中的应用 下载:73 浏览:859
摘要:
目的:评估两癌筛查技术在农村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防治中的应用情况。方法:研究时间为2022年7月至2024年7月,研究对象为接受两癌筛查的600名农村妇女。通过详细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筛查结果、随访情况等数据,主要观察指标包括不同年龄的农村妇女中宫颈癌和乳腺癌的形成概率和发现病例数。结果:在接受筛查的600名妇女中,宫颈癌筛查宫颈癌检出5例。乳腺癌检出3例。检出率分别为833.33/10万和500.00/10万,结果显示,不同年龄的宫颈癌和乳腺癌筛查检出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46-55岁宫颈癌检出率最高。36-45岁乳腺癌检出率最高。结论:两癌筛查技术在农村妇女中具有重要的预防和早期发现效果,能够有效降低宫颈癌和乳腺癌的发病率和提高早期治疗的成功率,值得在农村地区进一步推广应用。
三项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卵巢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下载:70 浏览:904
摘要:
目的:探讨三项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卵巢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6月~2024年6月作为研究时间,纳入河池市宜州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卵巢癌患者作为研究组,并选择同期体检的健康女性100例作为对照组,实施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153(CA153)联合检测, 并对其诊断效能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三项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检测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联合检测高于单一检测阳性率,临床分期Ⅱ期CA199、CA125、CA153水平高于Ⅰ期,Ⅲ期CA199、CA125、CA153水平高于Ⅱ期,Ⅳ期CA199、CA125、CA153水平高于Ⅲ期,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三项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卵巢癌患者中具有确切的诊断价值,相比单一检测阳性率更高,且随着分期增长,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也随之升高。
基于前吸收理论0~6°C的5%葡萄糖喷雾用于胃肠肿瘤患者术后口干症的效果 下载:79 浏览:848
摘要:
目的 将基于前吸收理论0~6°C的5%葡萄糖喷雾,用于胃肠肿瘤患者术后口干症治疗过程中,并探究其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23.1~2024.1期间收治的66例胃肠肿瘤患者,随机分组后探究两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及并发症、口腔舒适度。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口腔舒适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胃肠肿瘤患者,采用0~6°C的5%葡萄糖喷雾可以有效解决患者术后口干症状,提高患者对手术治疗的满意度。

版权所有 © 2025 世纪中文出版社  京ICP备20240860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