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研究
中国教育研究
《中国教育研究》系开放获取期刊,主要刊登教育学领域内最新研究及成果展示的相关论文。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教育学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成果交流的学术平台。

ISSN: 3079-918X (Online)
ISSN: 3008-0134 (Print)

《中国教育研究》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 建筑施工环境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策略研究 下载:36 浏览:511
  • 周羚 《中国教育研究》 2025年2期
  • 摘要:
    旨在探索该领域内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文章深入剖析了建筑施工环境的特性,如流动性大、工作条件艰苦、人员构成复杂等,为后续教育策略的制定提供了现实依据。研究强调了思想政治教育在提升施工队伍凝聚力、保障工程顺利进行中的重要性。通过综合运用文献分析、实地调研和案例研究方法,论文揭示了当前施工环境中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创新策略,如构建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增强教育的实效性,以及强化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实现教育内容与施工实际的深度融合。
  • 农村留守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家校共育策略研究 下载:10 浏览:257
  • 梁魂 《中国教育研究》 2025年2期
  • 摘要:
    随着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和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进步,家校共育理念在小学教育中愈发凸显其重要性。特别是在农村地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亟待关注。基于家校共育的理念,我们应积极探索创新的心理健康教育路径,致力于提升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这不仅需要学校的专业指导,更需要家庭的温暖关怀。通过家校双方的共同努力,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与呵护,促进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 幼儿园安全教育的创新实施研究 下载:29 浏览:388
  • 孙洪丽 《中国教育研究》 2025年2期
  • 摘要:
    幼儿园作为儿童日常生活的重要场所,需将安全教育融入日常生活,以增强儿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幼儿园安全教育是根据3—6岁儿童的学习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采用多种形式和方法组织的丰富有趣的安全教育活动。儿童视角下的高质量安全教育,注重发挥儿童在课程中的主体作用,强调关注儿童的生活,倾听儿童的声音,尊重儿童的意愿,满足儿童的需要,根据儿童年龄阶段特点开展对儿童当下及未来发展有价值的安全教育课程,其出发点和落脚点聚焦于儿童的发展。本研究拟从儿童角度出发对当前幼儿园安全教育进行研究,提出改进幼儿园安全教育的举措,以期提高幼儿园安全教育效果。
  •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策略的应用与研究 下载:5 浏览:133
  • 炽晨 《中国教育研究》 2025年2期
  • 摘要:
    在“互联网+教育”的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互联网+教育”,这一新兴概念,指的是利用互联网技术与平台,将传统教育与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以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教学方式的创新。在高中阶段,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其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和未来职业发展的潜力。因此,探讨如何在“互联网+教育”的背景下优化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对于提升教学效果和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 小学语文德育教育工作的实施与深化研究 下载:11 浏览:183
  • 郭冬雪 《中国教育研究》 2025年2期
  • 摘要:
    语文学科兼具人文性与工具性特质。然而,在以往的小学语文教育中,许多教师过于强调其工具性,却相对忽视了人文性的重要性。对于正处在身心迅速发育期的小学生而言,他们的思想道德与内在品质正逐步塑造成型。因此,教师有必要深入发掘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着重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积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使他们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更丰富的精神滋养,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基于这样的认识,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深入探究小学语文德育教育工作的实施策略,以期对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 “精彩生命教育”背景下家校共育途径和方法研究 下载:23 浏览:446
  • 许超超 陈东琳 《中国教育研究》 2025年2期
  • 摘要: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不断提升,人们不再仅仅追求物质上的满足,更多的是向精神追求方向过渡,因此出现了很多精神类的短视频,但是这些视频的出现不仅仅全部都限于正能量,也有一些负能量视频的传播,这对于小学生来讲,正处于接触社会的初级阶段,在对事物的判断上判断力较差,甚至会因为一些网络上的不好的语言或者带有负面情绪的视频动画引起不好的想法,从而威胁到自己的生命,因为在“精彩生命教育”背景下,学校和家庭必须合作,实现家校共育,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本文针对“精彩生命教育”背景下家校共育的途径和方法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旨在为小学生命教育工作提供有效的策略,维护小学生的生命健康。
  •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质量提升策略研究 下载:23 浏览:355
  • 刘莹 《中国教育研究》 2025年2期
  • 摘要:
    道德与法治教育是小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道德情操和法治意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如何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的质量成为当前教育领域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将以此为出发点,着重探讨如何有效地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的质量,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法治意识。
  • 小学美术中国画课程教学的实践策略研究 下载:15 浏览:245
  • 陈丽群 《中国教育研究》 2025年2期
  • 摘要:
    在小学美术教育中,中国画教学承载着传承中华文化的重任。它不仅能丰富学生的文化历史知识,更能陶冶学生情操,提升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国画教师作为文化的传承者,应精心规划课程,为国画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同时,要激发学生对国画学习的热情,引导他们在绘画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通过国画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发散思维,让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在年轻一代中得以延续和发扬光大,为培养具备深厚文化底蕴的新时代人才贡献力量。
加入编委加入审稿人
中国教育研究  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2018-2025
发文量 713
访问量 236521
下载量 75213
总被引次数 730
影响因子 1.361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