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血管病研究
心脑血管病研究
《心脑血管病研究》系开放获取期刊,主要刊登心、脑、血管病学术领域的科研成果和临床内、外科诊治经验,以及有关心脑血管病的社区人群防治和护理健康指导经验等。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心脑血管病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成果交流的学术平台。

ISSN: 3078-9877

《心脑血管病研究》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 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 下载:122 浏览:1810
  • 张立志 匡素清 尹睿扬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3年4期
  • 摘要:
    目的:分析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接受琥铂酸美托洛尔联合曲他美嗪治疗的效果。方法:从2020年1月-2023年1月期间院内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内随机选择86例,依据治疗模式分为实验与对照,组内均为43例。对照组均接受琥铂酸美托洛尔,实验组联合曲美他嗪,对比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97.67%)高于对照组(81.40%),P<0.05。实验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不良情绪无差异,P>0.05。干预后,实验组的负性情绪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躯体受限程度、心绞痛稳定无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躯体受限程度、心绞痛稳定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实施琥铂酸美托洛尔联合曲他美嗪治疗,可以提升疗效与生活质量,缓解不良情绪,降低副作用,改善症状。
  • 基于家庭的延伸康复护理对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心理状况及遵医行为依从性的影响分析 下载:172 浏览:1991
  • 敬蕊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3年4期
  • 摘要:
    目的 本文观察基于家庭的延伸康复护理对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心理状况及遵医行为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2022年5月~2023年4月间收治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共78例,依据39例/组,将患者姓名编号输入Excel软件纳入两组。对照组实施基础护理,观察组实施基于家庭的延伸康复护理内容。观察两组心理状况及遵医依从性。结果 观察组心理状况指标及遵医依从性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备统计意义。结论 将基于家庭的延伸康复护理应用于冠心病合并心衰患者,可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状态,提升患者遵医性,可推广。
  • 新冠疫情下集中过渡病房一线医护人员心理健康与睡眠质量的现状调查 下载:119 浏览:1690
  • 张楠1 李昱2 邱文娟1 张冬梅1 陆敏霞1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3年4期
  • 摘要: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影响过渡病房一线医护人员焦虑、抑郁、睡眠质量的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选取疫情防控期间2022年5月15日至6月15日过渡病房46名一线医护人员,收集一般人口学因素和职业相关因素资料,进行广泛焦虑障碍量表(GAD-7)、抑郁症筛查量表(PHQ-9)、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得分评估并以此为主要结局。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年资为10-19年与GAD-7得分具有统计学差异(-4.03(-7.83, -0.23, P=0.044),多因素分析显示排除人口统计学及工作强度因素后,年资与GAD-7得分具有统计学差异(-17.70(-31.70, -3.71) ,P=0.020),与PHQ-9得分具有统计学差异(19.96(-37.81, -2.11),P=0.038),与PSQI评分不具有统计学差异,随着年资的增加,GAD-7和PHQ-9的评分降低,呈现负相关性,效应值不断增大。结论:医护人员的焦虑、抑郁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年资对其影响更加明显,对睡眠质量意义不大,应制定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措施,以改善一线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
  • 介入治疗对于冠心病心衰患者的临床效果思考 下载:201 浏览:2016
  • 林穗隆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3年4期
  • 摘要:
    目的 探讨介入治疗对冠心病心衰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我院2021年3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冠心病心衰患者中选取6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掷硬币法将他们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与介入治疗组,每组34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以及B型脑钠肽变化、运动耐力、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治疗后常规治疗组与介入治疗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分别为(48.84±5.50)%、(54.29±6.46)%;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分别为(48.05±5.53)mm、(41.72±4.74)mm;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分别为(30.05±3.51)mm、(27.14±3.49)mm;B型脑钠肽水平分别为(544.06±114.01)pg/mL、(298.63±99.07)pg/mL;6min步行距离分别为(241.36±11.98)m、(300.36±14.60)m;社会功能得分分别为(65.45±9.21)、(76.44±10.17);躯体功能得分分别为(64.94±11.11)、(72.21±10.53);情感健康得分分别为(61.48±10.54)、(74.23±12.14);心理健康得分分别为(65.44±9.05)、(77.79±11.7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介入治疗可以改善冠心病心衰患者的心功能、B型脑钠肽水平与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运动耐力,值得临床推广。
  • ​三维超声心动图自动定量技术在冠心病患者PCI术后的应用有效性探讨 下载:154 浏览:1884
  • 雷国龙 骆周展 唐梦瑶 胡庆玲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3年4期
  • 摘要:
    目的:探究三维超声心动图自动定量技术在冠心病患者PCI术后的应用有效性。方法:选取216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开展PCI治疗,同时进行三维超声心动图自动定量技术、双平面检测,分析结果。结果:两种超声心动图技术在术前、术后测定的LVEF、LVEDV、LVESV比较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超声心电图技术检测LVEF、LVEDV、LVEF相关性良好,检测LVEF、LVEDV一致性好,在LVESV上存在偏倚(P<0.05)。 三维超声自动定量技术分析时间和双平面技术分析时间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超声心动图自动定量技术在冠心病患者PCI术后的具有显著的有效性,值得研究和推广。
  • 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及对提高其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下载:173 浏览:1880
  • 刘飞 李瑞霞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3年4期
  • 摘要:
    目的:评价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护理当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本院60例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为样本,在2021.04-2022.06时间段,密封信封随机化分组,对照组30例人员(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30例人员(综合护理干预),统计对比:(1)生活质量评分;(2)健康行为评分;(3)护理满意度;(4)不良情绪状态评分。结果:使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后,相比较之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各项研究数据改善趋势更为积极(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在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护理当中,护理效果较为明确,优化患者生活质量及健康行为,提升护理满意度。
  • 三维心脏超声定量分析冠心病介入治疗前后心肌运动及心功能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下载:133 浏览:1693
  • 刘红 樊建群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3年4期
  • 摘要:
    目的:研究三维心脏超声定量分析冠心病介入治疗前后心肌运动及心功能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20年8月-2022年8月收治的80例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为观察组,未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的60例患者为参照组,两组患者接受常规扩张冠状动脉药物、降压、调脂等药物治疗。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以三维心脏超声定量分析左心室收缩功能、左心室收缩同步性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参照组LVEDV、LVESV、LEVF水平为(94.71±2.18)、(60.72±8.33)、(47.76±2.76),观察组为(102.45±2.06)、(45.72±8.22)、(54.16±2.42),两组数据存在差别较大,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参照组患者Tmsv-16SD、Tmsv-12SD、Tmsv-6SD为(51.06±1.43)、(43.18±1.53)、(40.18±1.35),观察组为(23.82±0.84)、(21.94±1.28)、(18.82±1.08),两组数据存在差别较大,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实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可以改善冠心病患者左心室功能、左心室收缩同步性,三维心脏超声定量分析,能对患者冠脉血运重建术前、术后的新机运动状态进行评价,评估患者的术后预后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与应用价值。
  • 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伴血脂异常的药学分析 下载:133 浏览:1626
  • 吴军华 李雪楠 王海晶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3年4期
  • 摘要:
    目的 探讨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伴血脂异常的药学分析。方法 抽选2021年9月到2022年12月间收治的82例冠心病心绞痛伴血脂异常患者,依照不同治疗方法将其设成2组。对照组: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观察组:加入曲美他嗪治疗。就血脂指标、心功能指标展开观察。结果 治疗前,两组LDL-C值、TG值、TC值均不存在大的差异,P>0.05;经治疗,两组LDL-C值、TG值、TC值均出现了降低趋势,但观察组降低幅度更大,P<0.05。治疗前,两组左室射血分数值、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值、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值均不存在大的差异,P>0.05;经治疗,两组左室射血分数值均出现了上升趋势,但观察组上升幅度更高,而两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值、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值均出现了降低趋势,但观察组降低幅度更大,P<0.05。结论 为冠心病心绞痛伴血脂异常病患选用曲美他嗪、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可以促使病患心功能、血脂指标均得到显著调节,安全性好,整体疗效佳,应得到广泛推崇。
  • 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护理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生活质量、护理总满意度的影响分析 下载:151 浏览:1858
  • 任永兰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3年3期
  • 摘要: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护理干预的实施价值,研究其在冠心病心绞痛护理中的具体方法,并分析患者满意度、生活质量、心绞痛发作情况、不良情绪状况。方法:2021年02月-2023年02月,通过对选取纳排标准进行分析,选取10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分组对比研究,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护理,将上述设置为对照组、研究组,两组均为50例。结果:心绞痛发作情况分析: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分析有意义(P<0.05);对照组生活质量高于研究组,P<0.05,数据分析有意义;研究组不良情绪与对照组相比,优势显著,评分较低,提示数据对比有意义(P<0.05);研究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对比有意义。结论: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护理实施后,可以帮助患者改善心绞痛发作情况,提升其生活质量及满意度,对不良情绪具有抑制作用,可推广。
  • 预见性护理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心绞痛症状、心电图,血脂的影响观察 下载:138 浏览:1892
  • 任永兰 赵慧娟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3年3期
  • 摘要:
    目的:探究对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实施无痛护理化干预对术后疼痛及肢体功能的作用影响。方法:研究对象来源于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2月接纳的10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用随机数分组法分成两组,接受常规护理的患者定义为参照组,基于常规护理应用预见性护理的患者定义为试验组,两组均纳入93例,比对两组患者心电图指标、血脂水平、心绞痛症状变化情况及遵医行为。结果:试验组患者T波倒置导联数值、T波低平导联数值及ST段下移导联数值均低于参照组,TG、TC及LDL-C均低于参照组,HDL-C高于参照组,心绞痛持续时间短于参照组,发作次数少于参照组,硝酸甘油使用剂量小于参照组,在健康饮食、坚持运动、安全用药及规律生活方面遵医行为均优于参照组,P<0.05,组间数值符合统计学意义。结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能有效提高其遵医行为,改善血脂水平及心电图指标,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与持续时间,降低硝酸甘油使用剂量。
  • 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有效性评价 下载:113 浏览:1654
  • 高忠伟 郑文涛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3年3期
  • 摘要:
    目的:探析对于冠心病心绞痛的患者实施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2021年12月 ~ 2022年12月该时间段为本研究抽取对象时间,而研究所抽取的对象则为该时间段到我院进行诊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研究总抽取的例数一共80例,之后对这些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两组,其中一组命名为研究组,另一组则命名为常规组,每组均各自有40例。其中,对常规组患者采用他汀类药物治疗,对研究组患者实施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治疗效果可知,研究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观察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心功能情况可知,研究组患者的心功能情况更优于常规组(P<0.05);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情况以及时长的对比可知,研究组患者临床征兆消失时间低于常规组患者(P<0.05)。结论:对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来说,应在其治疗中实施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这有助于缩短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以及发作时长,降提高有效率以及心功能指标,对该病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心电图联合心电向量对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分析 下载:144 浏览:1352
  • 吴晓霞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3年3期
  • 摘要:
    目的:分析心电图联合心电向量对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对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等疾病提供参考。方法:选择98例在2021年7月—2022年11月间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的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根据临床表现无症状组患者53例,有症状组患者45例,所有患者都接受心电图与心电图联合心电向量的检测,对比组间的诊断结果。结果:针对53例无症状患者进行的心电图检测心肌缺血45例,占比84.91%,心电图联合心电向量检测心肌缺血50例,占比94.34%;心电图联合心电向量检测明显要高于心电图检测,组间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5例有症状患者进行的心电图检测心肌缺血32例,占比71.11%,心电图联合心电向量检测心肌缺血44例,占比97.78%;心电图联合心电向量检测明显要优于心电图检测,组间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98例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实施心电图及心电图联合心电向量检测对比发现,心电图联合心电向量检测效果要明显的优于心电图,组间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电图联合心电向量对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诊断率相对较高,能够为治疗提供准确的数据参考,值得在临床治疗当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 冠心病心绞痛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多元化护理模式的应用价值 下载:141 浏览:1753
  • 朱泽萍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3年3期
  • 摘要:
    目的:浅析冠心病心绞痛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应用多元化护理模式的作用效果。方法:将15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划分两组,两组均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常规护理对照组,多元化护理观察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心功能、左心房功能指标、血清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元化护理模式可改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心功能、左心房功能指标和血清水平。
  • 老年冠心病心绞痛者的延续性护理干预作用研究 下载:183 浏览:1811
  • 朱泽萍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3年3期
  • 摘要:
    目的 探究延续性护理干预在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于2021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抽取150例进行本次研究,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75例开展常规护理、研究组75例实施延续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负面情绪评分、心绞痛发作次数、生活质量评分、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负面情绪评分(SAS评分、SDS评分)、心绞痛发生次数、生活质量评分组间数据对比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研究组护理后SAS评分、SDS评分<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对照组,心绞痛发作次数低于对照组(P<0.05);不良事件发生率统计,研究组1.33%<对照组9.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满意度比较,研究组97.33%>对照组8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续性护理干预用于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护理中,可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低,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具有重要的推广应用价值。
  • 比索洛尔联合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的效果研究 下载:131 浏览:1232
  • 翟玉胜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3年3期
  • 摘要:
    目的:研究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采用比索洛尔联合胺碘酮治疗的效果。方法:将160例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随机设置成以比索洛尔联合胺碘酮治疗方案为主的观察组和以胺碘酮治疗方案为主的对照组,每组80例。将两种患者的治疗有效性、心功能指标改善情况、心肌标记物指标改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在显效、有效、无效指标中,观察组分别有44例、34例、2例,占比分别为55.00%、42.50%、2.50%,对照组分别有20例、38例、22例,占比分别为25.00%、47.50%、27.50%,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性97.50%高于对照组72.50%,(P<0.05)。在LVEF、LVESD、CO心功能指标中,治疗前,观察组分别为(27.26±6.58)%、(52.59±10.36)mm、(3.79±1.23)L/min,对照组分别为(27.60±6.59)%、(52.69±12.10)mm、(3.29±1.30)L/min,2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分别为(41.23±11.19)%、(40.32±9.26)mm、(4.24±0.27)L/min,对照组分别为(30.26±7.70)%、(49.63±9.10)mm、(4.00±0.38)L/min,观察组患者BMI、餐后 2 h 血清胰岛素及C 肽优于对照组,(P<0.05)。在NT-proBNP、cTnⅠ心肌标记物指标中,治疗前,观察组分别为(1137.45±226.14)pg/L、(0.25±0.14)ng/L,对照组分别为(1109.79±240.26)pg/L、(0.24±0.18)ng/L,2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分别为(462.34±0.14)pg/L、(0.02±0.01)ng/L,对照组分别为(675.50±173.48)pg/L、(0.06±0.02)ng/L,观察组患者心肌标记物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在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时采用比索洛尔联合胺碘酮治疗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同时在改善患者心功能等方面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疗效及对心功能的影响分析 下载:191 浏览:1774
  • 徐建荣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3年3期
  • 摘要:
    目的:通过对比单纯采用西医治疗,与中西医结合对冠心病合并高血压进行治疗效果,探讨中西医治疗的疗效及对心功能的影响效果。方法:随机选取的100例样本,选自2022年6月-2023年1月,本院收治的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将100例样本分成两组,具体分组情况为:50例样本,单纯采用西医进行治疗,设为对照组;另50例样本采用中西医结合进行治疗,设为观察组。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48例,其中显效34例、有效14例、无效2例,有效率96.0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41例,其中显效22例、有效19例、无效9例,有效率82.00%,两组间治疗有效率对比(P<0.05)。治疗前,两组血压水平对比(P>0.05);经过治疗,两组的血压水平均有改善,且观察组的舒张压、收缩水平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优,组间对比(P<0.05)。治疗前,两组的心功能指标变化对比(P﹥0.05)。经过治疗后,两组的心功能指标均有改善,且观察组的LVESD、LVEDD两项指标与对照组的指标相比更低,而LVEF指标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P﹤0.05)。治疗前,两组间的血脂水平指标对比(P>0.05);经过治疗后,观察组的HDL-C、LDL-C、TG、TC等各项血脂含量的改善情况,与对照组的改善情况相比较,水平明显更优,两组间数据对比(P<0.05)。结论:在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治疗中,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及血压指标,帮助患者更好的稳定病情,治疗效果大大提升,应用价值显著。
  • 运动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下载:101 浏览:1951
  • 李正春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3年3期
  • 摘要:
    目的:探讨运动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文章选择90例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研究,按随机原则将其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普通的护理干预方法,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运动康复护理干预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成效。结果:通过对两组的心功能改善状况对比能够得知,研究组患者的左室舒张末径、左室射血分数与左房内径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较为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针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进行比较可以得知,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来讲,应用运动康复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因此,此种护理干预模式具有较好应用价值。
  • 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应用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临床效果 下载:156 浏览:1966
  • 陈冬梅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3年2期
  • 摘要:
    目的:探究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应用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临床效果。方法:筛选冠心病心绞痛患者70例,时间范围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阿司匹林治疗)和观察组(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各35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心绞痛持续时间更短,发作间隔时间更长,发作次数更少,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更高,且观察组BV、PV、FIB水平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针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联合应用,可获得更好的临床疗效。
  • 参松养心胶囊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临床效果 下载:188 浏览:2029
  • 孔令恺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3年2期
  • 摘要:
    目的:分析冠心病室性早搏在临床上应用美托洛尔和参松养心胶囊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在本院诊断为冠心病室性早搏的患者数量是82例,均是从2020.03-2021.03期间随机选择的,依照数字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的患者数量均是41例,对照组患者服用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患者服用美托洛尔联合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指标之间的数据资料。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和24h早搏次数之间无明显的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和24h早搏次数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的降低程度更为明显,P<0.05,组间有差异性和统计学意义;经治疗可知,观察组的NT-proBNP、AngⅡ、LVEDD、LVESD明显低于对照组,但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冠心病室性早搏在临床上采用美托洛尔联合参松养心胶囊这两种药物治疗可改善患者的各个症状和指标,使其早搏次数显著性的减少,有利于其心功能的提高,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医院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防控 下载:126 浏览:2026
  • 王永斌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3年2期
  •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CHD)合并心力衰竭(HF)患者医院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防控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2022年6月本院收治的110例老年CHD合并HF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医院肺部感染结果对其进行分组,感染组患者42例,未感染组患者68例。分别对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疾病史、吸烟情况、NYHA分级、有无侵入性操作、住院天数等进行单因素分析,同时多因素分析以上存在意义的变量。结果:与未感染组患者比较,感染组患者的有糖尿病史、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有吸烟史、NYHA心功能≥Ⅲ级、住院天数≥7d、有侵入性操作、长期卧床率明显更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发现,COPD病史、糖尿病史、吸烟史、NYHA心功能≥Ⅲ级、住院天数≥7d、侵入性操作、长期卧床导致老年CHD合并HF引发医院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老年CHD合并HF患者极易受吸烟、糖尿病、COPD病史及长期卧床等因素的影响而引发医院肺部感染,只有加强预防、合理使用药物治疗才能有效降低医院肺部感染的发生风险。
加入编委加入审稿人
心脑血管病研究  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2018-2025
发文量 722
访问量 106325
下载量 29512
总被引次数 398
影响因子 0.672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