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术研究
生物技术研究
《生物技术研究》系开放获取期刊,主要刊登生物技术工程、微生物、医药、农林、食用菌、轻工食品、环保、食用菌及相关生物学领域的研究论文。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生物学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发展的交流平台。

ISSN: 3078-932X

《生物技术研究》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 鞘糖脂内切糖苷酶的半理性设计 下载:81 浏览:476
  • 李卓 马富强 郝俊尧 冯雁 杨广宇 《生物技术研究》 2018年9期
  • 摘要:
    对鞘糖脂内切糖苷酶EGCaseⅡ进行半理性设计,获得高水解活性突变体。[方法]用半理性设计方法进行突变库设计,利用HPLC对突变库进行筛选,随后对阳性突变体进行动力学及底物谱表征,并利用结构建模对活性提高的分子机制进行解析。[结果]获得了对鞘糖脂GM1、GM3水解活性提高的突变体S63G/D311E、I276L/D311V,活性分别提高为野生型的25.3倍、11.8倍。酶动力学表征显示,S63G/D311E的KM由0.17 mmol/L降低到0.06 mmol/L,kcat由5.5 min-1增大到50.3 min-1。酶-底物复合物模式结构分析表明,D311E、D311V、I276L这几种突变更有利于酶与底物结合,从而提高酶活性。[结论]通过半理性设计成功获得对GM1和GM3水解活性分别提高25.3倍和11.8倍的EGCaseⅡ突变体。
  • 重组人IgE Fc的制备及抗过敏应用 下载:84 浏览:476
  • 王一涵1 王红勋2 易小萍3 兰燕宇1 孙祥明2 《生物技术研究》 2018年9期
  • 摘要:
    考察重组人Ig E Fc的抗过敏反应作用。[方法]建立阴离子交换和疏水层析为主的分离纯化工艺,从CHO细胞培养的上清中获得重组人Ig E Fc样品;利用流式细胞法测定重组人Ig E Fc与表达人FcεRIα的CHO3D10细胞的亲和力;利用表达人FcεRIαEG-RBL2H3的细胞评价重组人Ig E Fc对细胞活化的抑制;在猴体上考察重组人Ig E Fc阻止被动皮肤过敏反应的作用。[结果]制备的重组人Ig E Fc的纯度达到98%;重组人Ig E Fc与CHO3D10细胞的亲和常数为1.40×109(mmol/L)-1是人Ig E的5倍;重组人Ig E Fc的剂量为NP-Ig E的5或6倍时可完全抑制体外细胞活化和体内过敏反应。[结论]重组人Ig E Fc可以抑制Ig E介导的过敏反应,具有新型抗过敏药物开发的前景。
  • 脂肪酶TLL在毕赤酵母中表达及催化制备生物柴油初探 下载:82 浏览:477
  • 尤逊 杨江科 陈祺琛 彭小波 陈光军 《生物技术研究》 2018年8期
  • 摘要:
    拟实现疏棉状嗜热丝孢菌(Thermomyces lanuginosus)脂肪酶TLL在毕赤酵母菌中的高效表达;初步探索该脂肪酶催化生物柴油的可行性及催化条件,为大规模工业生产生物柴油提供一种可行方案。[方法]比较分析α-信号肽和脂肪酶tll基因自身的信号肽对其分泌表达量的影响;构建脂肪酶tll基因多拷贝表达框,提高该基因在宿主基因组中的剂量,从而实现高效表达;直接以液体脂肪酶TLL为催化剂,采用单因子方法初步探索了其制备生物柴油的条件。[结果]α-信号肽融合和多拷贝均能提升TLL脂肪酶的表达水平。在14 L发酵罐中培养144 h后,发酵上清液的酶活可达到769 U/m L;液体脂肪酶TLL可成功地催化制备生物柴油,且获得88.3%的转酯率。[结论]该研究显著地提高了脂肪酶TLL的表达水平,初步确定了液体脂肪酶TLL可以直接制备生物柴油。
  • 土著细菌菌群除铀效能分析 下载:85 浏览:495
  • 蒋小梅1 曾涛涛1 谢水波1,2 刘迎九1 李利成1 张希晨1 《生物技术研究》 2018年8期
  • 摘要:
    探讨土著细菌菌群(柠檬酸杆菌属51.58%、不动杆菌属25.49%、黄金杆菌属12.82%、肠杆菌属8.5%)对铀的去除效果及机理。[方法]考察温度、p H、U(Ⅵ)初始浓度对细菌菌群除铀影响,通过死活细菌菌群对比试验分析吸附还原所占比例,并通过SEM-EDS、FTIR和XRD分析除U(Ⅵ)机理。[结果]在p H为7.0、30℃、U(Ⅵ)初始浓度为9.6 mg/L时细菌菌群对铀的去除效果最好,去除率均达到96%以上;死活细菌对比试验发现细菌菌群对铀不仅有吸附作用还有还原作用。SEM-EDS显示除铀后细胞周围出现大量片状物质,新出现的U峰占细胞重量比的28.10%。FTIR结果显示细菌菌群细胞中氨基、羟基、羧基、酰胺和磷酸根基团在除铀过程中占主要作用。XRD显示说明细菌菌群对铀具有一定的矿化作用。[结论]从铀尾矿中选育出的细菌菌群具有协同作用,对铀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其去除机理主要为以吸附和还原为主矿化作用为辅的生物沉淀作用。
  • 降解乙酰甲胺磷农药的芽孢杆菌分离鉴定与降解性能分析 下载:81 浏览:487
  • 侯进慧 《生物技术研究》 2018年8期
  • 摘要:
    探究微生物对农药乙酰甲胺磷的生物降解作用。[方法]利用筛选培养基从土壤中分离乙酰甲胺磷降解性菌株,对其中一株降解性能较好的菌株YJ1进行分析,扩增菌株16S r DNA,测序并构建系统演化树,结合生理生化性质,初步确定其分类地位,并检测该菌株对乙酰甲胺磷的降解性能。[结果]乙酰甲胺磷降解菌株YJ1属于芽孢杆菌属,可以在乙酰甲胺磷为唯一碳源的环境中存活;该菌株在乙酰甲胺磷含量为1 200 mg/L的培养基中生长良好;在p H7~10碱性条件下,该菌株在乙酰甲胺磷液体培养基中生长较好,酸性条件不利于其生长;该菌株在72 h对乙酰甲胺磷降解率可达100%,具有很高的乙酰甲胺磷降解活性。[结论]所发现的芽孢杆菌YJ1可用于乙酰甲胺磷的生物降解。
  • PKM2对乳腺癌细胞有氧糖酵解、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下载:82 浏览:484
  • 姚奥 范丽娟 黄凤 张慧敏 戴周彤 张子健 李慧 杜庆 项园 廖兴华 《生物技术研究》 2018年8期
  • 摘要:
    探讨siRNA介导的PKM2基因沉默对乳腺癌细胞中有氧糖酵解、细胞增殖和凋亡产生的影响。[方法]荧光定量PCR检测乳腺癌细胞转染siRNA-PKM2的效率,葡萄糖和乳酸试剂盒及Western Blot检测细胞的糖酵解能力,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Western Blot检测细胞的凋亡状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转染PKM2的siRNA 48h后,细胞摄取葡萄糖量及乳酸分泌量均明显降低(P<0.05),两种与糖酵解相关的蛋白Glut1和PFK-1表达量均降低;细胞增殖速率减慢(P<0.05);抗凋亡蛋白bcl-x L蛋白表达降低,促凋亡蛋白caspase-9蛋白表达增多。[结论]siRNA介导的PKM2基因沉默能抑制乳腺癌细胞的有氧糖酵解及增殖能力,并促进细胞凋亡。
  • 突变质粒CMV-3flag-hPROKR2(343YFK/AAA345,351HWR/AAA353)的构建及表达 下载:81 浏览:505
  • 周晓涛1 周文涛2 彭震3 刘化蝶3 陈丹娜3 夏开德4 迪丽娜尔·波拉提1 赵云娟1 李家大3 《生物技术研究》 2018年7期
  • 摘要:
    构建CMV-3flag-h PROKR2(343YFK/AAA345,351HWR/AAA353)真核表达质粒并观察其蛋白表达。[方法]将NotⅠ的酶切位点(GCGGCCGCC)引入第一次PCR的后引物,扩增并突变h PROKR2的1-1035 bp(343YFK/AAA345),再将NotⅠ的酶切位点和3个连续甘氨酸突变碱基GCCGCCGCA引入第二次PCR的前引物扩增并突变h PROKR2的1036-1152bp(351HWR/AAA353),通过NotⅠ酶切位点连接前后两个片段,即可构建pc DNA3.1-h PROKR2-myc-his(343YFK/AAA345,351HWR/AAA353),最后通过测序鉴定突变是否成功。扩增h PROKR2(343YFK/AAA345,351HWR/AAA353),连接入CMV-3flag。Western Blot检测相应蛋白的表达。[结果]成功构建CMV-3flag-h PROKR2(343YFK/AAA345,351HWR/AAA353)质粒,并验证到相应蛋白表达。[结论]利用NotⅠ酶的碱基序列特性(GCGGCCGCC)进行3个连续氨基酸突变的方法简单有效。质粒CMV-3flag-h PROKR2(343YFK/AAA345,351HWR/AAA353)的成功构建为后期进一步实验创造条件。
  • 融合蛋白TCRαζβζ中CD3ζ分子与T细胞膜的共定位分析 下载:79 浏览:492
  • 陶嫦立1,2 邵红伟1,2 黄树林1,2 《生物技术研究》 2018年7期
  • 摘要:
    构建融合CD3ζ的TCRαζβζ分子的双表达载体,并观察TCRαζβζ分子中的CD3ζ与细胞膜的共定位情况。[方法]设计重叠PCR引物,利用重叠PCR扩增携带荧光蛋白的融合基因TCRβζ-EYFP和TCRαζ,将其克隆到p IRES2-EGFP载体,构建双表达载体p IRES2-TCRβζ-EYFP/TCRαζ,将重组载体分别转染BEL-7402细胞和Jurkat T细胞,转染48 h后,细胞膜经Di D染料染色,共聚焦显微镜扫描并分析该TCRαζβζ分子的表达以及与细胞膜的共定位情况。[结果]重组双表达载体p IRES-TCRβζ-EYFP/TCRαζ经菌落PCR、酶切鉴定及测序分析证明载体构建成功;共聚焦显微镜扫描结果显示重组载体表达了融合蛋白TCRαζβζ分子;共定位程序分析显示TCRαζβζ分子中的CD3ζ与细胞膜存在共定位关系。[结论]成功构建了融合蛋白TCRαζβζ分子的双表达载体,TCRαζβζ分子中的CD3ζ与细胞膜存在共定位。
  • 缺铁应答基因FOX1上游调控基因的筛选 下载:81 浏览:492
  • 李亚军1 费小雯2 邓晓东1 《生物技术研究》 2018年7期
  • 摘要:
    筛选与莱茵衣藻FOX1基因启动子结合的调控基因序列。[方法]利用酵母单杂交的方法,构建pHIS2.1-FOX1诱饵载体,并将其转入到酵母菌株Y187中,在SD/-Trp/-His/-Leu/50 mmol/L 3-AT筛选培养基上挑选酵母阳性转化子,PCR克隆阳性转化子的序列并测序,利用Blastx程序检索phytozome莱茵衣藻基因组数据库,获得阳性转化子序列的同源基因信息。[结果]18个酵母阳性转化子测序成功,其同源基因主要有CTR型铜离子转运体(CTR2)、核糖体蛋白,和参与光合作用、氧化还原反应和物质运输等方面的功能蛋白。[结论]利用酵母单杂交技术筛选到缺铁应答基因FOX1潜在的上游调控基因。
  • 苏云金芽胞杆菌cyt2Ba16基因的克隆表达 下载:481 浏览:489
  • 关鹏1 秦培钢2 代小娟1 宋金东1 《生物技术研究》 2018年7期
  • 摘要:
    获得苏云金芽胞杆菌QL32-1中杀虫晶体蛋白基因,并分析其杀虫活性。[方法]采用cyt基因通用引物、两步法染色体步移的方法对QL32-1中cyt基因进行鉴定和全长克隆,再构建重组质粒pET-28a-2Ba16,并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DE3)中,经IPTG诱导表达,最后对表达蛋白进行杀虫活性分析。[结果]克隆得到1个全长783 bp cyt2B基因,其编码260个氨基酸,推导分子量约29.69 kDa,此氨基酸序列与已知的Cyt2Ba1蛋白同源性最高,为92.4%。该基因被国际杀虫晶体蛋白基因命名委员会正式命名为cyt2Ba16。杀虫活性分析表明:cyt2Ba16对双翅目的库蚊(Culex quinquefasciatus)具有显著的杀虫活性,LC50为9.73μg/mL。[结论]cyt2Ba16基因是一个对库蚊具有较高杀虫活性的新型cyt基因,为QL32-1菌株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 EGCG通过STAT3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炎性因子表达 下载:84 浏览:486
  • 石伟 林徐瑶 宋如晦 郭辉 龙文林 《生物技术研究》 2018年7期
  • 摘要:
    研究茶多酚EGCG对脂多糖(LPS)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炎性因子表达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利用MTT和流式检测LPS和EGCG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毒性作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炎性因子mRNA的水平,多重液相蛋白定量技术检测炎性因子的蛋白表达,Western Blot检测STAT3及其磷酸化水平。[结果]EGCG最大浓度(100μmol/L)对血管内皮细胞无毒性;LPS处理可显著或极显著诱导炎性因子(TNF-α、IL-1β、IL-6和IL-8)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P<0.05或P<0.01),LPS对炎性因子的促进作用具有剂量效应;25μmol/L或50μmol/L EGCG预处理能极显著抑制LPS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炎性因子的表达(P<0.01),同时抑制LPS诱导的STAT3磷酸化;STAT3抑制剂能显著增强EGCG抗炎效果。[结论]EGCG通过STAT3通路抑制LPS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炎症因子的表达。
  • 一种高效筛选MxGTPase效应区SNP方法 下载:70 浏览:471
  • 尹春光1 秦宏伟1 彭浩1 王晓强1 杜立新2 赵桂苹2 《生物技术研究》 2018年6期
  • 摘要:
    建立高效检测家禽Mx功能区SNP方法 ,改进PCR SSCP。[方法]以引进品种和地方品种为研究对象,筛选引物,优化程序,通过二次PCR改进SSCP方法对Mx基因GTPase效应区SNP进行检测。[结果]SSCP检测引物分型检测及SNP分析,检测结果与测序一致。来航鸡检测到阳性结果,且PA检测的多态位点均由编码区A/G替换引起,济宁百日鸡和来航鸡两个群体PIC为0.2515和0.2628,呈低度多态。[结论]χ2独立性检验位点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呈Hardy-Weinberg平衡,不同品种间位点8(S631N)基因型分布差异极显著(P<0.01)。改进后的PCR SSCP高效经济简便,为高通量后期检测、新位点筛选奠定基础。
  • 舌鳞状细胞癌相关长链非编码RNA的筛选与分析 下载:82 浏览:485
  • 郭继平1 马光1 王志杰2 齐善厚2 郭美红1 《生物技术研究》 2018年6期
  • 摘要:
    获得舌鳞状细胞癌组织与正常舌组织中差异表达的长链非编码RNA,并进行功能注释和参与的生理过程进行初步分析。[方法]利用GEO数据库中GES13601的原始芯片数据,采用affymatrix软件套件对芯片数据进行重新均一化和标准化,并筛选差异表达的长链非编码RNA,查找其参与的生理过程。[结果]舌鳞状细胞癌组织与正常舌组织差异表达的基因个数为5 613个。其中在癌组织中上调的为2 951个,下调的共2 662个。从中筛选到长链非编码RNA 38个,上调19个,下调19个。其中的某些参与涉及肌肉、淋巴生长和癌细胞发送等生理过程,但是大部分的功能未知,尚需进一步研究。[结论]筛选到舌鳞状细胞癌相关的38个长链非编码RNA,为寻找早期舌鳞状细胞癌标志物提供了新的参考。
  • 线粒体DNA全序列揭示罗布人母系遗传结构 下载:91 浏览:486
  • 刘树虎伊力哈木·乃扎木王德萍布帕提玛穆·阿布都克热穆热比亚木·巴克多力坤·买买提玉素甫 《生物技术研究》 2018年6期
  • 摘要:
    探知罗布人mtDNA遗传结构与遗传多样性,构建人群mtDNA遗传数据库。[方法]运用二代测序技术对164位罗布人mtDNA全序列进行检测、分型。[结果]共检出315处突变位点包含298处多态性位点,其中A263G、A750G、A4769G、A8860G、A15326G位点突变率为100%,核苷酸多样性为0.0084,平均核苷酸配对差异数目为9.4695;划分出27个单倍型,高频单倍型有:B5b2c/31.71%、H6a1b2/18.90%、D4c2a/13.41%、H9a/9.76%,单倍型多样性为0.8360,个体识别力为0.8309;主成分和邻接系统树分析显示:罗布人与维吾尔族、蒙古族、中亚人群遗传关系近,特别与维吾尔族亲缘关系最近。[结论]现代罗布人mtDNA遗传结构具有亚欧混合现象,遗传多样性丰富;单倍型主要集中在B(39.03%)、H(29.88%)、D(15.85%);mtDNA遗传结构数据可为人群在遗传进化、族源鉴定、个体识别等方面提供依据。
  • 中国树花可培养内生真菌分离、鉴定及系统发育分析 下载:76 浏览:488
  • 菲尔则娜·艾尔肯1 靳文婷2 帕孜来提·拜合提1 《生物技术研究》 2018年6期
  • 摘要:
    了解中国树花内生真菌的多样性及其系统发育关系。[方法]通过常规组织分离法,采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分离培养中国树花内生真菌,对内生真菌的菌落、菌丝和孢子进行观察并结合r DNA-ITS序列的PCR扩增测序,对获得的ITS序列通过Gen Bank数据库搜索同源序列并进行分析确定其分类地位并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从中国树花中分离得到可培养内生真菌51株,分属4纲、5目、7科、12属,其中青霉属(Penicillium sp.)和曲霉属(Aspergillus sp.)总相对分离率分别为47%、18%,为中国树花内生真菌优势属。[结论]首次对中国树花进行内生真菌的分离,并确定其分类地位,对分离得到的51株内生真菌进行合并相同菌落形态和显微结构,共获得18株内生真菌,通过系统发育分析发现这18株聚为5大类。
  • 果胶酶基因剂量效应与水解果胶的工艺研究 下载:84 浏览:501
  • 彭小波 杨江科 陈光军 《生物技术研究》 2018年5期
  • 摘要:
    实现烟曲霉果胶酶AFPG基因在毕赤酵母表达并获得高产菌株;阐述果胶酶AFPG的基因剂量效应;探究果胶的水解工艺。[方法]采用PCR技术从烟曲霉扩增AFPG基因并克隆到p AO815载体;用同尾酶构建多拷贝串联表达盒,经线性化的质粒电转到毕赤酵母构建重组工程菌;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AFPG基因拷贝数;用薄层层析(TLC)技术对果胶的酶解产物进行分析。[结果]SDS PAGE分析表明AFPG基因表达了一个约40 kDa的蛋白;拷贝数为2、3、5的重组子摇瓶发酵,蛋白含量分别为0.24 mg/mL、0.28 mg/mL、0.35 mg/mL;14 L高密度发酵比活为8783 U/mg;该酶最适温度和pH为70℃和5.0;在底物浓度0.7%(W/V),酶量20 U,水解果胶30 min,转化率达到12%。[结论]果胶酶AFPG的表达存在基因剂量效应,5拷贝是2拷贝表达量的1.5倍,可通过构建多拷贝获得高产菌株。果胶酶解效果明显,水解工艺研究为果胶酶的应用奠定基础。
  • T2毒素的纯化及抗肝癌活性的研究 下载:84 浏览:495
  • 董媛 李玉杰 王虹霞 潘娅楠 梁兰馨 刘月宁 文静 辛本凯 王会岩 《生物技术研究》 2018年5期
  • 摘要:
    纯化T2毒素并探讨其抗肝癌活性。[方法]采用萃取法、柱层析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从污染的玉米粒中分离T2毒素,采用MTT法、结晶紫染色法、荧光染色法考察其对两种肝癌细胞数量和形态的影响,划痕实验考察对细胞迁移的影响。[结果]纯化后,T2毒素纯度达到98%;当T2毒素浓度为8μg/mL时,对肝癌细胞的抑制率分别为(95±1.34)%(Hep G2)和(97±2.59)%(SMMC-7721),IC50分别为0.003 77μg/mL和0.003 25μg/mL,且有剂量依赖性。给药24 h后,与对照组相比,贴壁细胞减少,细胞体积缩小,肿瘤细胞迁移能力减弱。[结论]T2毒素能够成为一种潜在的抗肝癌药物。
  • 一种硫化氢供体的发现及其结构功能关系研究 下载:85 浏览:490
  • 龚思绪1,2 周越洋2 吴方2 于晶1 《生物技术研究》 2018年5期
  • 摘要:
    研究新型的H2S供体,验证其细胞有效性并阐述其作用机制。[方法]利用基于体外192串联双孔板的H2S气体检测方法,从约20 000个化合物中筛选发现了H2S的新型供体。通过醋酸铅试纸法和荧光探针H2S成像法,分别确定了新型H2S供体的细胞有效性,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了初步解析。[结果]研究发现的新型H2S供体AZD1152,可以通过与Cys和Hcys反应释放H2S,HEK293T和HepG2细胞经100μmol/L AZD1152处理8h后,H2S产生量能分别提高2倍、1.5倍。[结论]AZD1152是一个结构新颖且细胞有效的H2S供体,能使细胞内源性H2S含量提高1.5倍以上,其磷酸基团对于促进H2S的释放极为重要,该分子可为内源性H2S的生理病理研究提供分子探针工具,还可为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药物先导物。
加入编委加入审稿人
生物技术研究  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2018-2025
发文量 661
访问量 125087
下载量 30576
总被引次数 275
影响因子 0.893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