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医学
诊断医学
《诊断医学》系开放获取期刊,主要刊登物理、技能、症状诊断学等各门临床诊断学科的病例报告和学术论文。本刊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并致力于学术繁荣,旨在为世界范围内的医疗诊断研究人员及医疗诊断工作者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医疗诊断领域内问题与发展的交流平台。

ISSN: 3078-9354

《诊断医学》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 呼吸内科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断治疗分析 下载:263 浏览:2745
  • 王东梅 《诊断医学》 2023年7期
  • 摘要:
    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是肺栓塞的一种类型,是来自于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所导致的疾病,以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和病理生理特征。本文讨论了呼吸内科医生在肺血栓栓塞症诊断中的作用,对其诊断分类、治疗措施作了介绍,并对呼吸内科医生在肺血栓栓塞症诊断与治疗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旨在加强我国肺血栓栓塞症的治疗水平。
  • 肝脏MR在肝脏良性结节增生诊断中的应用 下载:243 浏览:2658
  • 谢雪平 《诊断医学》 2023年7期
  • 摘要:
    分析肝脏磁共振检查(MR)在肝脏良性结节增生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取回顾性方法随机选择我院于2018.5-2019.5期间收治的20例肝脏良性结节增生患者当做研究对象,分析所有研究对象的肝脏MR检查结果。结果 本次研究的20例患者中,所有研究对象在接受MR检查时均表现有瘢痕情况,且有4例患者表现出延迟强化情况。结论 肝脏MR在肝脏良性结节增生诊断中可发挥出初筛、发现的应用效果,可较佳的呈现出此疾病的有关特征,具有较高的辅助诊断价值。
  • 磁共振技术在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中诊断价值分析 下载:265 浏览:2732
  • 俞献平 《诊断医学》 2023年7期
  • 摘要:
    目的:研究针对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患者应用磁共振技术的价值。方法:本院于2018.05~2019.09纳入84例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患者开展研究。结果:本组研究对象关节软骨损伤Ⅱ级65例,Ⅲ级19例;半月板损伤Ⅰ级14例,Ⅱ级43例,Ⅲ级12例;骨髓水肿63例,骨质破坏21例;9例前、后交叉韧带与7例内、外侧副韧带损伤;骨性游离体与软骨游离体各2例。结论:针对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患者应用磁共振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 探讨CT和MR对脑膜占位性病变的术前诊断价值 下载:281 浏览:2701
  • 周教 《诊断医学》 2023年7期
  • 摘要:
    目的:对脑膜占位性病变实施CT和MR扫描,分析术前诊断的重要性。方法:遴选时间段在2018年1月--2019年12月之间,将入我院收治的脑膜瘤75例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分别给予患者CT诊断和MR诊断,分析其对术前诊断的意义。结果:75例患者均是单发脑瘤,通过分析可知,发病部位在大脑凸面的患者有33例,占比为44.00%;发病部位在顶部镰旁的患者有29例,占比为38.67%;发病部位在额部镰旁的患者有13例,占比为17.33%。结论:给予脑膜占位性病变的患者而言,其不管是实施CT诊断、MR诊断,都能够得到相对准确的扫描影像,特别是对小肿瘤的诊断而言,MR扫描检查的优势更加显著,具有临床可推广的价值。
  • 磁共振技术在股骨头坏死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下载:282 浏览:2481
  • 孙琰 《诊断医学》 2023年6期
  • 摘要:
    目的 讨论股骨头坏死采用磁共振(MRI)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5月—2019年12月间我院收纳股骨头坏死患者78例,按回顾分析法,将其中39例纳进A组(采用CT进行实施),剩余39例纳进B组(采用MRI进行实施),比较2组诊断价值。结果 2组确诊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B组漏诊、误诊明显低于A组(P<0.05);A组的坏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股骨头坏死采用MRI诊断效果显著,有效提高确诊率,减低误诊率发生,因此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 增强CT诊断腹部肿瘤腹腔转移的临床价值 下载:281 浏览:2662
  • 黄怡 《诊断医学》 2023年6期
  • 摘要:
    目的 分析增强CT诊断腹部肿瘤腹腔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期间收治的60例腹部肿瘤腹腔转移患者,分别行增强CT、常规CT扫描,均以手术病理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查技术诊断结果。结果 增强CT对腹部肿瘤腹腔转移部位的检出率95.0%高于常规CT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增强CT对最小种植灶面积、宽度及长度均低于常规CT(P<0.05)。结论 对腹部肿瘤腹腔转移患者行增强CT诊断,可发现微小种植病灶,诊断准确性高,临床价值明确,值得推广。
  • 红细胞参数于贫血鉴别诊断中的检验价值与分析 下载:246 浏览:2681
  • 吴月仙 《诊断医学》 2023年6期
  • 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贫血鉴别诊断中红细胞参数的检验价值。方法:病例样本为2019年1月-2020年1月时间段我院收治的96例贫血患者,依据贫血类型不同划分为地中海贫血组(n=48),缺铁性贫血组(n=48),另选取同期至我院行健康体检人员48例为对照组,对3组行血液检验,分析检验结果。结果:评估组间RBC、Hb、RBC/MCV值,地中海贫血组高于缺铁性贫血组(P<0.05),评估组间RDW值,缺铁性贫血组高于地中海贫血组与对照组(P<0.05),对照组Hb、MCH、MCV均高于地中海贫血组、缺铁性贫血组(P<0.05)。结论:贫血鉴别诊断中应用红细胞参数临床价值突出,值得推广应用。
  • 急诊腹部创伤患者B超与CT诊断的临床价值研究 下载:261 浏览:2795
  • 管然祺 吕霞 《诊断医学》 2023年6期
  • 摘要:
    目的:针对急诊腹部创伤患者行B超和CT进行诊断的临床实际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本院急诊部于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收治的腹部创伤患者11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不同的诊断方式分为对比组和实验组,每组57例患者,对比组患者行B超诊断,实验组患者行CT检查诊断,以手术病理诊断为检查结果参照,对比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结果:经手术证实后涉及脾脏11例、肾脏11例、肝脏12例、胰脏13例、血肿10例。B超检出率与CT检出率对比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腹部创伤患者行B超和CT检查都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准确性较高,且具有快速物体等优点,在临床诊断时建议将两者诊断方法联合使用。
  • 多层螺旋CT及MRI在隐匿性骨折中的诊断价值 下载:236 浏览:2586
  • 黄文 《诊断医学》 2023年6期
  • 摘要:
    目的:观察多层螺旋CT及MRI在隐匿性骨折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抽取本院2018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隐匿性骨折患者76例作为观察样本,依照摸球法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每一组中的病例均为38例。对照组的诊断运用的是多层螺旋CT,实验组的诊断运用的是MRI,评定两组临床诊断结果的差异。结果:两组比例的隐性骨内骨折、隐性创伤骨折、衰竭骨折、疲劳骨折的检出率行比较,实验组比对照组高,组间数据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多层螺旋CT进行比较,MRI更有利于提高隐匿性骨折的确诊率,值得在临床中全面性推广。
  • 浅析基层卫生院血脂检测在2型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下载:271 浏览:2660
  • 罗鹏武 《诊断医学》 2023年6期
  • 摘要:
    目的:对比分析基层卫生院血脂检测在诊断2型糖尿病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研究主体,同时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90例作为对照组研究主体,两组受试者均行血脂水平检测,统计学分析两组的检测结果。结果:通过统计学分析后,观察组患者的总胆固醇水平、甘油三酯水平以及低密度蛋白水平偏高,并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则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并且患者餐后2h的血糖水平开始逐渐升高,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以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有了明显的升高(P<0.05),而患者的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明显下降(P<0.05)。结论:研究表明,血脂检测是一种操作简单、效果卓群的检查方法,较之其他检验手段更是适合用于基层卫生院2型糖尿病的诊断,值得临床推广。
  • CT与磁共振技术在股骨头坏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观察 下载:255 浏览:2751
  • 马程 《诊断医学》 2023年6期
  • 摘要:
    目的 探讨CT与磁共振技术在股骨头坏死诊断中临床效果如何。方法 挑取2019年8月至2019年12月6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分别应用磁共振与CT实行诊断,并依据病理学诊断结果为参考,对患者应用磁共振与CT诊断的准确率予以对比。结果 60例患者经CT与磁共振诊断,CT确诊的有53例,占总数的88.33%,磁共振确诊59例,占总数98.33%,与CT诊断相较,磁共振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种检查方式在判断ARCO分级Ⅰ期、Ⅱ期上无明显差异,P>0.05,但在Ⅲ期、Ⅳ期则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股骨头诊断中利用磁共振技术诊断率更高,患者能够尽早进行治疗,使致残的风险降低,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 CT对肺结节患者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分析 下载:264 浏览:2842
  • 钱玉强 《诊断医学》 2023年6期
  • 摘要:
    目的 探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对肺结节患者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现对临床收治的118例肺结节患者展开研究,入院时间在2018年12月至2019年11月间,所有的患者均先予以CT检查,根据CT检查结果判断结节的良恶性情况,之后在予以所有患者经皮穿刺活检检查,探讨CT在肺结节患者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 CT检查良性诊断率为38.14%,恶性诊断率为61,86%;经皮穿刺活检检查的良性诊断率为33.05%,恶性诊断率为66.95%,两种检查方式在恶性肿瘤的诊断率方面无明显差异(X2=0.665,P<0.05),且CT检查的诊断符合率为89.83%,特异性为92.31%,灵敏性为88.61%。结论 CT在肺结节患者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方面的符合率、特异性和灵敏性均处于较高的水平,且检查结果与经皮穿刺活检检查结果之间无明显区别,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 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对于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意义研究 下载:261 浏览:2507
  • 肖立义 《诊断医学》 2023年6期
  • 摘要:
    目的 探讨对冠状动脉狭窄的患者使用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CTCA)检查的诊断意义。方法 现对临床收治的疑似冠状动脉狭窄的患者展开研究,入院时间在2019年2月至2019年12月间,选取其中13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予以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检查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GAG),以GAG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探讨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检查的诊断意义。结果 CTCA检查的狭窄占比率为71.97%,正常的占比率为28.03%;而GAG检查的狭窄占比率为77.27%,正常的占比率为22.73%,两种检查方式的结果比较显示无明显差异(P<0.05);CTCA检查后的符合率为93.21%、特异性为93.33%、灵敏度为91.18%,。结论 CTCA检查结果和GAG检查结果之间无明显区别,且临床诊断的符合率、特异性和灵敏度较高,在评估冠状动脉狭窄方面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 经阴道三维超声输卵管造影在不孕症诊断中的价值评价 下载:261 浏览:2489
  • 张莹 陈晓丽 《诊断医学》 2023年6期
  • 摘要:
    目的:分析经阴道三维超声输卵管造影的优势。方法:本研究对象为收治时间在2016年度3月-2018年度3月的不孕症患者,总例数(选取对象)50例,采取抽签分组方法分为观察组25例以及对照组25例,分别采取两种不同的方式,经阴道三维超声输卵管造影方式与二维超声输卵管造影方式,分析并且对比两组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检出率96.00%与对照组相比存在差异,(P<0.05)。观察组误诊率、漏诊率等方面与对照组具有差异,P<0.05。结论:通过在不孕症患者诊断过程中,应用经阴道三维超声输卵管造影方式,取得较高的检出率,能为女性患者后期治疗提供依据。
  • 超声对腹部常见淋巴结肿大的诊断价值分析 下载:281 浏览:2665
  • 吴学皓1 李彩会2 《诊断医学》 2023年5期
  • 摘要:
    目的:本篇文章主要是针对腹部常见淋巴结长肿大的诊断价值进行分析,并科学的分析与阐述了超声对腹部常见淋巴结肿大的诊断价值。方法:本次实验是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这个时间段内随机抽取144名腹部淋巴结肿大病患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应用超声二维图像手段展开临床期间的检测工作,记录、分析病患的具体临床表现情况,明确脏器病变和病患淋巴结肿大之间是否存在何种联系。结果:此次144名腹部淋巴结肿大病患中共包含52名腹部淋巴肿瘤症状,属于转移性淋巴结的有66名病患,26名炎性淋巴结症状。结论:通过最终结果可以看出,及时给予腹部淋巴结病患超声二维图像方式进行检测,可以帮助医师明确病患的病灶病变情况,认定超声检测手段可以为临床期间腹部淋巴结肿大等症状的诊断,提供科学参考数据。
  • 临床检验生化指标在病毒性肝病患者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下载:269 浏览:2673
  • 唐雪1 杨俊2 《诊断医学》 2023年5期
  • 摘要:
    目的:于病毒性肝病患者的诊断中应用临床检验生化指标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2018年4月至2020年2月来我院诊治的35例病毒性肝病患者开展研究,并设为甲组,同时选择同一时间段内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35例体检者设为乙组,两组均进行临床检验,对比两组的新生化指标以及常规生化指标。结果:甲组腺苷脱氨酶大于乙组(P<0.05);甲组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大于乙组(P<0.05);甲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大于乙组(P<0.05);甲组球蛋白小于乙组(P<0.05);甲组白蛋白小于乙组(P<0.05);甲组总蛋白小于乙组(P<0.05)。结论:于病毒性肝病患者的诊断中,临床检验生化指标的应用价值比较高,可发现患者的肝功能指标显著变化,利于患者的快速诊治,保证预后。
  • 磁共振对肝硬化肝内结节的诊断价值分析 下载:249 浏览:2949
  • 陈婧 《诊断医学》 2023年5期
  • 摘要:
    目的:探讨磁共振对肝硬化肝内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选择2019年9月-1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肝硬化患者100例作为资料,均行磁共振检查,分析患者肝内结节的信号特点。结果:结节型肝硬化肝体积正常或缩小,左右叶比例失调。信号特征为T1WI呈等或稍高于正常肝组织的信号强度,T2WI肝内弥漫分布大小不等的低信号结节,周围为正常肝组织,或高信号纤维间隔。肝不典型增生结节呈现T1WI信号稍高,T2WI信号较低肝癌结节呈现T1WI信号稍低,T2WI信号较高,增强表现为动脉期明显强化,静脉期及延迟期强化减退,信号低于周围肝组织,15个癌结节可清晰观察到T2WI低信号包膜,动态增强中呈现明确的延时强化征象。结论:针对肝硬化患者采取磁共振检查明确肝内结节信号特征可作为诊断依据,并可鉴别肝不典型增生结节及肝癌结节,诊断价值较高。
  • 超声结合血脂检测诊断脂肪肝的应用价值分析 下载:257 浏览:2956
  • 李敏 《诊断医学》 2023年5期
  • 摘要:
    目的:分析超声结合血脂检测应用于脂肪肝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抽取2018年6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脂肪肝患者37例及健康体检者37例作为实验样本,分别设定为研究组、参照组,均接受超声诊断和血脂检测,对两组诊断结果的差异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TC、TG比参照组高,组间有统计学上的差异(P<0.05);两组HDL-C、LDL-C行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组B超诊断特点:清晰可见致密的点状高回声,远场网声衰减明显,肝内管腔结构十分不清晰,肝脏呈现饱满、肿大状态,肝缘明显变钝。结论:超声结合血脂检测有利于准确监测和诊断脂肪肝,值得作为诊断辅助的重要手段在临床中全面推广。
  • 超声联合诊断评估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 下载:268 浏览:2707
  • 孙艳丽 《诊断医学》 2023年5期
  • 摘要:
    目的:研究乳腺癌淋巴结转移采用超声联合诊断评估的价值。方法:选择100例乳腺癌患者,其中45例患者淋巴结转移,纳入A组(转移组),经过病理证实,其余患者纳入B组(反应组),均采取超声联合诊断评估。结果:对比B组,A组L/S比值更小,边缘形态不规则、L/S≤2、淋巴门缺失比例均更大,P<0.05。结论:乳腺癌淋巴结转移采用超声联合诊断评估,可促使患者诊断效能提高。
  • 产前定量超声诊断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临床价值研究 下载:286 浏览:2741
  • 赵炜娟 《诊断医学》 2023年5期
  • 摘要:
    目的:分析产前定量超声在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检查中所发挥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在2017年8月~2019年3月产科检查确诊的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43例设定为研究组,并同期选择产前正常的胎儿43例设定为对照组,采用产前定量超声检查测量胎儿的足长、足宽和足长/足宽比值指标差异。结果:研究组患儿足长、足长/足宽数据小与对照组,足宽大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有意义,P<0.05。结论: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的足长与足宽与正常胎儿相比具有明显差异,通过产前定量超声检查足长和足宽可诊断先天性马蹄内翻,具有非常高的超声检查价值。
加入编委加入审稿人
诊断医学  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2018-2025
发文量 630
访问量 110265
下载量 26520
总被引次数 398
影响因子 0.685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