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肿瘤来源外泌体抗肿瘤免疫研究进展 下载:17 浏览:252

余圆圆 方媛 骆莹滨 李雁 《肿瘤研究》 2020年5期

摘要:
外泌体为体内活细胞释放的微小囊泡,直径范围为30nm~100nm,内含蛋白质、核酸、脂质等,作为细胞间信息交换的载体。不同细胞分泌的外泌体由于其不同的微环境而发挥不同的作用。肿瘤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对荷瘤体的免疫调节起着重要的作用,表现为免疫促进或抑制,主要为抗肿瘤免疫。全文就肿瘤来源外泌体抗肿瘤免疫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ENO1在胰腺上皮内瘤变和胰腺导管腺癌中的表达 下载:21 浏览:238

王磊1 毕蓉蓉2 尹航1 袁平3 《肿瘤研究》 2019年12期

摘要:
[目的]检测烯醇化酶-1(ENO1)在人和大鼠胰腺上皮内瘤变(PanIN)和胰腺导管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收集病理科存档人组织标本,胰腺导管腺癌18例,PanIN 4例,正常胰腺组织7例,免疫组化检测ENO1蛋白表达。SD大鼠20只采用胰腺包埋种植7,12-二甲基苯并蒽(DMBA)诱导法,建立大鼠PanIN和胰腺导管腺癌模型,Real-time PCR检测ENO1 mRNA表达,免疫组化和免疫印迹检测ENO1蛋白表达。[结果 ] ENO1蛋白在人PanIN(9.63±1.80)和胰腺导管腺癌组织(12.14±2.71)中的表达均显著高于人正常胰腺组织(P<0.01)。与造模后大鼠正常胰腺比较,ENO1 mRNA在大鼠PanIN-3(P<0.01)和胰腺导管腺癌组织(P<0.001)中表达显著增加,在大鼠PanIN-2(P<0.001)、PanIN-3(P<0.01)和PDAC(P<0.001)组织中,ENO1蛋白表达呈进行性升高。[结论] ENO1在PanIN和胰腺导管腺癌的表达显著增高,在胰腺上皮的癌变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温阳法治疗恶性肿瘤方剂组方规律分析 下载:50 浏览:420

滕文静 朱为康 李雁 《肿瘤研究》 2018年6期

摘要:
[目的]分析温阳法治疗恶性肿瘤的组方规律及特点。[方法]应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收集并整理从1995~2015年中国知网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及Pubmed数据库中温阳法治疗恶性肿瘤的中英文文献,包括临床观察、个案报道、经验总结、经典方剂记载等记录方剂,采用软件集成的数据挖掘方法,对筛选出温阳法方剂进行组方规律分析。[结果]经过筛选以温阳法为治疗方法的方剂共86个,使用频次在10次以上的药物有10味,其中前3位分别为附子、黄芪、甘草;关联度分析发现常用中药药对15对,并基于复杂系统熵聚类的核心组合分析得出核心组合32个,挖掘新处方8个。[结论]温阳法指导下的温阳类中药抗肿瘤方剂存在一定的组方规律。

Keratograph 5M综合眼表分析仪在评价Sjgren’s综合征患者干眼中的应用 下载:53 浏览:380

武静1,2 何琳萍1 施婷莉1 马晓昀1 《中国眼科杂志》 2018年9期

摘要:
目的应用Keratograph 5M眼表综合分析仪评价Sjgren’s综合征患者干眼相关的指标,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横断面研究。选择Sjgren’s综合征患者及健康对照组各40例右眼作为研究对象。检查指标包括干眼主观症状(OSDI)评分、泪液分泌试验I(S I t)、角膜荧光染色评分检查,以及应用Keratograph 5M眼表综合分析仪进行泪河高度测量、非接触首发泪膜破裂时间(NIKf-BUT)、非接触平均泪膜破裂时间(NIKav-BUT)测定,以及睑板腺功能检查。分析Keratograph 5M测得的泪河高度、NIKf-BUT、NIKav-BUT与S I t的相关性,Sjgren’s综合征患者睑板腺状况评分与OSDI评分及NIKav-BUT的相关性用Pearson相关及线性回归进行分析。结果 Sjgren’s综合征患者OSDI评分、角膜荧光染色评分、睑板腺缺失面积评分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而S I t、泪河高度、NIKf-BUT、NIKav-BUT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Sjgren’s综合征患者测得的NIKav-BUT时间越短,S I t越短(r=0.529,P<0.01);泪河高度越低,S I t越短(r=0.597,P<0.01)。睑板腺缺失面积评分与OSDI评分呈正相关(r=0.949,P<0.01),与NIKav-BUT呈负相关(r=-0.80,P<0.01)。结论 Keratograph 5M眼表综合分析仪能够直观地评价Sjgren’s综合征患者干眼患者眼表状况,是一种非接触性、无创、可重复性较好的干眼检查手段,睑板腺功能障碍在Sjgren’s综合征的辅助诊断方面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面向临床科研的医疗事件模型与开放数据集合构建 下载:53 浏览:247

刘旭利1 金季豪1 阮彤1 高大启1 殷亦超2 葛小玲3 《中文研究》 2020年7期

摘要:
基于电子病历观察性数据的真实世界研究成为目前临床科研的热点。然而关系数据模型无法直接支撑起科研应用中医疗事件的时序关系表示以及知识融合的查询需求。针对上述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RDF的医疗观察性数据表示模型,该模型可以清晰地表示临床检查、诊断、治疗等多种事件类型以及事件的时序关系。对来源于医院的电子病历数据,经过数据预处理、数据模式转换、时序关系构建以及知识融合4个步骤建立事件图谱。具体地,使用三家上海三甲医院的电子病历数据,构建了包括3个专科、173 395个医疗事件以及501 335个事件时序关系的医疗数据集,并融合了5 313个中文医疗知识库概念。基于临床文献与医生科研需求,该文根据公共卫生流行病学的病因研究、治疗研究等类型,分别提供了针对本数据集的40个问题示例,并将其中的部分问题与传统关系数据库在查询的构建与执行方面进行了实验比对,论证了该事件图谱的优越性。该数据集遵循开放链接标准,在OpenKG上发布并提供了在线访问的SPARQL站点,链接为https://peg.ecustnlplab.com/dataset.html。

虞坚尔教授运用四君子汤合戊己丸加味治疗小儿脾胃病经验 下载:45 浏览:470

武明云1,2 蒋沈华1,2 李利清1 白莉1 虞坚尔 《中国儿科杂志》 2020年11期

摘要:
虞坚尔教授认为小儿脾胃病的病因病机为脾虚失运,木旺乘土和气滞肝郁,木不疏土。治以健脾理气、和胃降逆止痛,并行柔肝疏肝之法,常以四君子汤合戊己丸为基础方,随症加减,疗效满意。附案例4则,以资验证。

液质联用中接口离子化新技术 下载:32 浏览:320

田甜1 张芳1 张曙盛1 冯陈国1 苏越2 林国强1,3 《应用化学学报》 2020年9期

摘要: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简称液质联用,LC-MS)将色谱的高分离效能与质谱强大的结构测定功能结合,不仅实现了对复杂混合物更准确的定性定量分析,而且简化了样品的前处理过程,使样品分析更简便,在药物分析、食品与环境分析以及生物样品检测等众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作为LC-MS的核心组成部分,液质接口的作用是将LC的液体引入,发生电离,并将生成的离子传输进MS。因此,接口离子化技术的改进直接影响了LC-MS的发展和应用。为了获得更高的灵敏度和更广泛的适用性,研究人员一直致力于离子化技术的研究,以促进分析物的解吸,提高其电离和传输效率,减少基质效应的干扰。本文针对近年来LC-MS接口离子化技术的改进和发展,从离子化原理出发,对接口离子源的构造、影响电离的因素、以及相关的应用进行综述,探讨其优缺点,并对LC-MS接口离子化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液质联用中接口离子化新技术 下载:25 浏览:322

田甜1 张芳1 张曙盛1 冯陈国1 苏越2 林国强1,3 《应用化学学报》 2020年7期

摘要: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简称液质联用,LC-MS)将色谱的高分离效能与质谱强大的结构测定功能结合,不仅实现了对复杂混合物更准确的定性定量分析,而且简化了样品的前处理过程,使样品分析更简便,在药物分析、食品与环境分析以及生物样品检测等众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作为LC-MS的核心组成部分,液质接口的作用是将LC的液体引入,发生电离,并将生成的离子传输进MS。因此,接口离子化技术的改进直接影响了LC-MS的发展和应用。为了获得更高的灵敏度和更广泛的适用性,研究人员一直致力于离子化技术的研究,以促进分析物的解吸,提高其电离和传输效率,减少基质效应的干扰。本文针对近年来LC-MS接口离子化技术的改进和发展,从离子化原理出发,对接口离子源的构造、影响电离的因素、以及相关的应用进行综述,探讨其优缺点,并对LC-MS接口离子化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程家正教授治疗儿童慢性湿疹经验 下载:32 浏览:335

马春艳 赵鋆 陈思羽 《中国儿科杂志》 2019年8期

摘要:
程家正教授认为脾胃虚弱是儿童慢性湿疹的发病基础,胎毒遗热、喂养不当是其主要病因。治疗宜标本兼治,从血分论治,治以凉血化瘀、祛风护胃。附典型案例1则,以资验证。

不同参数对蛋白免疫印迹法结果的影响 下载:63 浏览:479

卢进1 周东东1 杨永清1 尹磊淼2,3 《生物技术研究》 2019年11期

摘要:
探讨曝光时间、洗脱时间等参数对蛋白免疫印迹法结果的影响。[方法]通过测量灰度值,比较不同曝光时间(6 s和21 s)、洗脱时间(30 min和8 h)以及图像处理软件(Image J和Imagequant TL)对蛋白免疫印迹法结果的影响。[结果]上样量比值为2∶1的蛋白曝光6 s的灰度值读数分别为14766±724和7171±577(n=3),均数比值为2. 1∶1。延长曝光至21 s后相同样品灰度值分别为14932±1198和11994±616(n=3),均数比值减小为1. 2∶1;洗脱30 min和8 h后的曝光结果相比,上样量为1. 64μg蛋白灰度值分别为23713±1895和22892±571(n=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Image J和Imagequant TL两种软件对倍比梯度上样的蛋白样品读值,比值分别为1∶0. 56∶0. 41∶0. 22和1∶0. 59∶0. 40∶0. 15;对两组读值进行直线回归分析,可得斜率分别为0. 13和0. 14,提示两组读值趋势一致。[结论]曝光时间对蛋白免疫印迹法结果有明显影响,高丰度蛋白需要低曝光时间,才能保持确切的倍比关系;洗脱时间超过30 min对蛋白免疫印迹法灰度值结果没有直接影响;不同图像处理软件对灰度值结果分析趋势一致。

NAD(P)H再生及其依赖型酶在工程菌中研究进展 下载:97 浏览:519

许盈芃 赵淑娟 《生物技术研究》 2018年1期

摘要:
许多氧化还原型酶都属于辅酶依赖型酶类,在生物转化中添加外源性辅酶将增加生产成本,而辅酶的缺乏又将直接影响生物转化效率,因此构建能实现辅酶再生的基因工程菌是辅酶依赖型基因工程菌走向工业化的有效手段之一。该综述对目前已报道的辅酶依赖型酶常用的还原态辅酶和氧化态辅酶再生的脱氢酶体系进行整理,并简述了在基因工程菌中通过辅酶再生提高酶催化的生物转化效率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构建辅酶再生型基因工程菌,以及实现这类工程菌自动化和一体化的发酵工艺提供借鉴。

基于可穿戴设备的智能慢病管理物联网平台建设 下载:51 浏览:396

原晓飞1 刘阳2 魏高峰3 程丹4 陈建刚5 《中国设备》 2025年2期

摘要:
慢性疾病是全球主要的疾病负担之一,导致疾病和死亡率不断上升。据报道,近25%的成年人患有一种或多种慢性疾病,这给个人、家庭和医疗保健系统带来了沉重的负担。随着“智慧医疗”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关注被集中在智能慢病管理方面。因此,本文提出了建立以可穿戴设备和云计算为核心的智能慢病管理物联网平台,以实现医疗服务的智能化、疾病管理的智能化和决策制定的数据化。

以腰痛为首发症状伴血清胶冻状多发性骨髓瘤1例 下载:81 浏览:554

陈佳 金炜 姚震 陆波 金敏 陈旭东 胡晓波 《国际检验医学》 2020年11期

摘要:
<正>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一种好发于中老年人的恶性血液疾病,以浆细胞异常增殖并分泌大量单克隆免疫球蛋白为主要特征[1]。MM患者主要表现为骨痛、肾功能损伤、贫血等。由于缺乏特异性,致使患者常被漏诊、误诊,未能得到及时治疗[2]。因此,准确诊断成为MM患者治疗的关键,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延长其生存期。近期,本研究发现1例首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MM患者。

血浆纤溶标志物在原发性膜性肾病疾病进展中的变化 下载:82 浏览:505

李臻 李贞 陈伟琴 殷红梅 胡晓波 《国际检验医学》 2020年4期

摘要:
目的分析原发性膜性肾病(IMN)患者不同慢性肾脏病(CKD)分期血浆纤溶标志物水平的差异。方法选取200例IMN患者(IMN组,其中CKD1期103例、CKD2期53例、CKD3期30例、CKD4~5期14例)和97名体检健康者(健康对照组),检测血浆纤溶酶-α2抗纤溶酶复合物(PIC)、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复合物(tPAIC)、纤维蛋白原(Fib)、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D-二聚体(DD)水平。结果 IMN组Fib、FDP、DD与PIC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tPAIC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IMN组不同CKD分期之间Fib和tPAIC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CKD分期的进展,Fib水平逐渐升高,tPAIC水平逐渐下降。Fib和tPAIC水平CKD1期与CKD3期、CKD4~5期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DP、DD和PIC水平各CKD分期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MN患者存在纤溶系统功能低下的情况,易发生血栓栓塞。Fib和tPAIC与疾病分期有关,可作为IMN疾病进展及血栓栓塞预防的监测指标。

肥大细胞白血病临床和实验室检查回顾分析 下载:93 浏览:520

孙烨1 郭平2 熊树民3 吴蓉1 康向东1 《国际检验医学》 2019年4期

摘要:
目的回顾分析1例肥大细胞白血病(MCL)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特点,以提高临床及实验室技术人员对该病的认知。方法对MCL患者行血细胞分析、细胞形态学分析、流式细胞术免疫表型分析、染色体核型分析及白血病突变基因检查,结合相关文献分析该病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特点。结果患者以反复腹泻、乏力、皮疹、消瘦、脾大为主要临床表现,外周血及骨髓中肥大细胞(MC)分别占42%和79%。流式细胞术免疫表型为CD45+、CD117++、CD33++、CD13+、CD11b-、CD2++、CD9++、CD123-、CD25部分+、CD34-、CD38-、HLADR-、CD64-、CD15-。细胞遗传学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分子生物学检查发现KIT基因F522C突变,最终确诊为MCL。结论 MCL是一种罕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具有独特的临床和实验室表现,细胞形态上需注意与相似细胞的鉴别,同时应重点完善分子生物学检查以指导治疗。

特发性少弱畸形精子症患者精子形态学参数的相关性探讨 下载:102 浏览:502

刘鹏1 练锋2 倪晨1 孙建明1 《国际检验医学》 2018年7期

摘要:
目的分析特发性少弱畸形精子症患者精子形态学参数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13例特发性少弱畸形精子症患者(观察组)及39例特发性少弱精子症患者(对照组),利用计算机辅助精子分析系统分析精液质量,精子形态分析软件及Diff-Quik染色法分析精子形态、多重异常指数(MAI)、畸形精子指数(TZI)、精子畸形指数(SDI),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精浆α-葡糖苷酶活性(速率法)和锌含量[1-(2-吡啶偶氮)-2-荼酚法]。结果观察组精浆α-葡糖苷酶活性、精子头部异常百分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余指标2个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特发性少弱畸形精子症患者MAI、TZI、SDI均与精子颈部和中段、尾部异常百分率及过量残留胞浆(ERC)百分率呈正相关(P<0.01),而与精子头部异常百分率和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特发性少弱畸形精子症患者精浆α-葡糖苷酶活性低于特发性少弱精子症患者,且精子异常头部、颈部和中段、尾部及ERC都有可能是导致体内生育力下降和体外受精失败的原因。

基于叶天士行医时期苏州温病的卫气营血辨证理论疾病基础探析 下载:79 浏览:588

屠燕捷 方肇勤 杨爱东 《当代中医药》 2018年12期

摘要:
叶天士所创温病卫气营血辨证理论对指导治疗当今临床具发热性质的感染性、传染性疾病具有重要意义。若能探知叶天士通过观察哪些疾病的发病规律获得这套理论,对于深入理解该理论内涵,准确运用于临床是有所裨益的。文章依据"实地调研法",通过走访苏州叶天士故居等处,收集相关史料,分析史料与叶天士医著记载,探究卫气营血理论形成期间叶天士辨治的主要温病病种,进而探讨叶天士卫气营血辨证理论于临床的适用病证,为感染病的中医辨治提供参考。

神经内镜辅助小骨瓣开颅术联合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在高血压脑出血中的应用 下载:87 浏览:212

魏金姜 晓东 迟大鹏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19年1期

摘要: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辅助下小骨瓣开颅术联合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10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开颅手术,观察组实施神经内镜辅助下小骨瓣开颅术联合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血肿清除率、血肿周围水肿量及治疗前后血清髓鞘碱性蛋白(MBP)、铁蛋白(SF)、白细胞介素-6(IL-6)、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并统计两组日常生活能力(BI)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00%(44/50),高于对照组68.00%(34/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肿周围水肿量及血清MBP、SF水平均小于对照组,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L-6及hs-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1个月B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神经内镜下小骨瓣开颅术可降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清MBP、SF水平及炎性因子水平,改善其日常生活能力,效果显著,且血肿清除率高、血肿周围水肿量少。

健脾解毒方加减对脾气亏虚证晚期结直肠癌化疗患者肠道菌群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下载:78 浏览:534

陈彬 梁芳 袁旭 万光升 于宏杰 谢曼丽 《当代中医药》 2020年12期

摘要:
目的观察健脾解毒方加减对脾气亏虚证晚期结直肠癌化疗患者肠道菌群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6例晚期结直肠癌脾气亏虚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XELOX、FOLFOX4方案进行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化疗的基础上,同时给予健脾解毒方加减口服,每日1剂。8周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生存质量卡氏量表(KP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免疫指标、肠道菌群及粪便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水平,并判定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60.71%,对照组为21.43%,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KPS评分、CD3+、CD4+、CD4+/CD8+、自然杀伤细胞、sIgA水平及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数量显著升高,且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CD8+水平、肠道大肠杆菌及肠球菌数量较治疗前下降,且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健脾解毒方加减具有调节肠道菌群失调,保护肠道屏障的作用,这可能是健脾解毒方改善结直肠癌化疗患者脾虚症状、减轻化疗不良反应、提高生活质量、增强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重要原因。

肾病综合征患者应用中医护理的可行性研究 下载:20 浏览:1033

于娅敏 《中国医学研究》 2025年4期

摘要:
目的:研究中医护理在肾病综合征患者中的可行性。方法:抽取在本院进行治疗的63例肾病综合征患者作为实验样本,分组依据的是1:1的方式,A组32例以中医护理为主,B组31例以常规护理为主,对比2组临床护理效果上的差异。结果:A组与B组的总有效率比较方面,A组高于B组,2组比较,P<0.05。结论:中医护理应用于肾病综合征患者中对改善患者临床病症、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价值,可行性较高。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