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肌成束蛋白-1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下载:26 浏览:221

薛玲 岳丽娟 《肿瘤研究》 2020年5期

摘要:
[目的]研究肌成束蛋白-1(FSCN1)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相关性。[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卵巢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包括80例上皮性卵巢癌,40例卵巢良性上皮肿瘤。采用免疫组化检测FSCN1在癌组织、癌旁组织和良性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检测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formation,EMT)关键蛋白波形蛋白(vimentin)和E钙黏蛋白(E-cadherin)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果] FSCN1在卵巢癌组织中的高表达率(67.5%,54/80)明显高于癌旁组织(28.8%,21/73)和良性卵巢组织(12.5%,5/40)(χ2=41.02,P<0.001)。FSCN1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具有相关性(P=0.023;P=0.026),FSCN1表达水平与Vimentin表达水平呈正相关(P=0.007),而与E-cadherin表达水平呈负相关(P=0.006)。FSCN1高表达水平患者总生存率(27.5%)明显低于FSCN1低表达水平的患者(52.3%)(P=0.007),FSCN1高表达是上皮性卵巢癌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风险因素(P=0.011)。[结论] FSCN1在上皮性卵巢癌中高表达,且与卵巢癌的恶性程度密切和EMT相关,对于预测卵巢癌的预后具有一定的价值。

血清miR-221-3p及miR-133a-3p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下载:18 浏览:204

田雯 陈珑 马艳华 李妮 董春燕 《肿瘤研究》 2020年2期

摘要:
[目的]探讨结肠癌患者血清miR-221-3p及miR-133a-3p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收治的160例结肠癌患者(结肠癌组)、108例结肠良性疾病(良性病变组)和60例健康体检正常者(对照组),检测各组血清miR-221-3p及miR-133a-3p表达水平,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应用ROC曲线分析血清miR-221-3p及miR-133a-3p表达水平对结肠癌的诊断价值。Pearson相关分析血清miR-221-3p及miR-133a-3p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结果]结肠癌组血清mi R-221-3p(3.94±1.08)表达水平明显高于良性病变组和对照组(1.51±0.43,1.42±0.36)(P均<0.001),结肠癌组血清miR-133a-3p表达水平(1.85±0.62)明显低于良性病变组和对照组(3.18±0.86,3.27±0.94)(P均<0.001)。结肠癌患者血清miR-221-3p及miR-133a-3p表达水平与TNM分期、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mi R-221-3p及miR-133a-3p表达水平诊断结肠癌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2.90、2.26,两项联合诊断结肠癌的曲线下面积最大(0.905,95%CI:0.844~0.962),其敏感性和特异度为90.2%和84.5%。相关分析显示结肠癌患者血清miR-24-3p与miR-221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742,P<0.01)。[结论]结肠癌患者血清miR-221-3p表达水平明显升高,而血清miR-133a-3p表达水平明显降低,两项联合检测对结肠癌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胃癌组织中FoxO1、MAPLC3、Beclin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下载:54 浏览:382

刘丰瑞1 姚明2 汤宁1 《肿瘤研究》 2020年1期

摘要:
[目的]检测胃癌组织中叉头转录因子O亚家族1(FoxO1)、微观相关蛋白轻链3(MAPLC3)和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的表达情况,并探究其临床意义。[方法]胃腺癌患者手术切除的胃癌组织95例、癌旁组织49例,采用免疫组化实验检测组织样本中FoxO1、MAPLC3、Beclin1蛋白表达情况;分析胃癌组织中FoxO1、MAPLC3、Beclin1蛋白表达变化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胃癌组织中FoxO1、MAPLC3、Beclin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1.58%(30/95)、44.21%(42/95)、40.00%(38/95),均低于癌旁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胃癌组织中,FoxO1蛋白表达与肿瘤大小、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有关(均P<0.05);MAPLC3和Beclin1蛋白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有关(均P<0.05),三者共表达阳性率与肿瘤大小、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有关(均P<0.05)。Spearman相关检验结果显示,胃癌组织中,FoxO1水平与MAPLC3水平呈正相关(r=0.345,P=0.017),FoxO1水平与Beclin1水平呈正相关(r=0.385,P<0.001),且MAPLC3水平与Beclin1水平呈正相关(r=0.604,P<0.001)。[结论]胃癌组织中,FoxO1、MAPLC3、Beclin1蛋白表达均降低,且均与患者较差临床病理参数有关。FoxO1、MAPLC3、Beclin1对胃癌患者的诊断和病情进展评估具有一定价值。

食管鳞癌中CD151、ERK1/2及血管生成拟态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下载:45 浏览:324

刘玉1 王子安2 《肿瘤研究》 2019年12期

摘要:
[目的]研究组织分化抗原151(CD151)及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2(ERK1/2)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中的表达情况,分析两者表达与血管生成拟态(VM)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00例存档石蜡包埋ESCC组织标本作为观察组和50例癌旁(≥5cm)正常食管组织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TMplus法检测ESCC中CD151及ERK1/2的表达,运用CD34/PAS双染检测食管癌中VM存在情况;并用Kaplan-Meier法分析VM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CD151(82%)、ERK1/2(75%)蛋白阳性表达率及VM存在率(29%)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0%、36%、8%)(P均<0.05)。CD151蛋白表达与ESCC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有关(P均<0.05);ERK1/2蛋白表达与ESCC的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有关(P均<0.05);ERK1/2在CD151阳性组的表达明显高于CD151阴性组,且两者表达呈正相关(r=0.451,P<0.001);CD151和ERK1/2表达均与VM存在呈正相关(r=0.299,P=0.002;r=0.318,P=0.001)。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有VM组与无VM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10.3%和50.7%(P<0.05)。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浸润深度、临床分期、VM存在是食管鳞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的独立影响因素(P均<0.05)。[结论] CD151、ERK1/2在食管鳞癌的发生及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可能通过VM的形成,影响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转移及预后。

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2A型家系RET基因突变筛查的临床意义 下载:18 浏览:188

丁燕1 冯俊2 应荣彪2 《肿瘤研究》 2019年8期

摘要:
[目的]探讨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2A的临床诊治特点及RET原癌基因检测的意义。[方法]对1个MEN2A家系进行家系调查,并提取外周血进行RET原癌基因测序和降钙素检测,并绘制家系图。[结果] 10名家族成员均存在RET原癌基因第11外显子第634位点TGC→TAC杂合错义突变,即p.C634Y突变,其中病理确诊MEN2A患者7例,另3名成员为该基因突变携带者。家系分析显示Ⅲ、Ⅳ、Ⅴ代中均有基因突变者,并符合单基因显性遗传病的传递规律。经随访发现,接受手术4例患者术后降钙素及CEA升高,其中3例B超示甲状腺肿块,1例甲状腺残留。3名基因突变携带者中,2名降钙素升高,1名经B超示双侧甲状腺小结节,但降钙素水平正常。[结论]对MEN2A家系进行RET基因测序和降钙素检测,有利于早期诊断以改善预后;对无症状的RET基因突变携带者,应根据其降钙素水平,实施个体化的预防性甲状腺全切除除或严密随访观察。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血浆miR-146a和miR-155水平检测及临床意义 下载:49 浏览:365

朱祥祥 陈震 饶卓群 王琼 杨扬 《中国眼科杂志》 2019年11期

摘要:
目的探讨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患者血浆miR-146a和miR-155水平变化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46例AMD患者进行研究(研究组),同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眼部检查者46例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两组受试者血浆中miR-146a和miR-155表达水平,ELISA方法检测相关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变化,进一步分析miR-146a和miR-155表达水平变化对AMD的临床意义。结果研究组miR-146a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miR-155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2(IL-2)、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AMD患者miR-146a表达水平与IL-1β、IL-2、IL-6、IL-8、TNF-α呈负相关性(P<0.05);miR-155表达水平与IL-1β、IL-2、IL-6、IL-8、TNF-α呈正相关性(P<0.05);分别以miR-146a、miR-155表达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miR-146a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94,诊断敏感性为78.35%,特异性为89.16%,P<0.05;miR-155的AUC为0.758,诊断敏感性为73.29%,特异性为91.50%,P<0.05。结论 AMD患者存在血浆miR-146a表达水平下调,miR-155表达水平上调现象,并与炎症反应相关,同时可作为AMD的潜在诊断指标。

尿液PCA3基因检测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下载:51 浏览:220

蒲永昌 汪勇 杨舸 郭钏 刘林海 张仰 《肿瘤研究》 2018年12期

摘要:
[目的]检测尿液前列腺癌基因3(PCA3)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水平,探究其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纳入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因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升高或直肠指诊异常而于我院治疗的138例患者,采集患者前列腺按摩后所得初始尿液并行病理诊断,其中前列腺癌43例、前列腺增生71例,其余泌尿结石24例作为对照组,采用RTC-PCR半定量法测定尿液PCA3表达情况,并据此计算PCA3评分,分析不同PCA3评分截断值对前列腺癌的诊断效能。[结果]三组间尿液PCA3 m RNA水平、尿液PCA3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列腺癌尿液PCA3 m RNA水平、尿液PCA3评分显著性高于良性前列腺增生和对照组(P<0.05);而良性前列腺增生和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A3评分截断值35时最佳,其敏感度、特异性分别为86.3%、69.8%。[结论]尿液PCA3基因检测结合合理的尿PCA3评分截断值,能够有效诊断前列腺癌,并减少术前不必要的穿刺活检。

LncRNA AK093987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下载:50 浏览:355

崔桂荣1 李焱1 贾振薇1 赵洪波1 李沛颖1 罗建民2 《肿瘤研究》 2018年11期

摘要:
[目的]分析Lnc RNA AK093987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患者组织标本中的表达,探讨Lnc RNA AK093987的表达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临床资料完整的65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和28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reactive lymphoid hyperplasia,RH)组织标本,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组织标本中Lnc RNA AK093987的表达,分析Lnc RNA AK093987表达水平与DLBCL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与RH组(1.819±0.165)比较,Lnc RNA AK093987在DLBCL组(8.026±0.357)中的表达明显升高(P<0.001);Lnc RNA AK093987的表达与肿瘤大小、临床分期、B症状、化疗敏感性及IPI指数相关(P均<0.05);Lnc RNA AK093987高表达的患者无进展生存时间及总生存时间明显短于Lnc RNA AK093987低表达者(P<0.001)。单因素及Cox回归分析显示,Lnc RNA AK093987表达、化疗敏感性和国际IPI指数是影响DLBCL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Lnc RNA AK093987在DLBCL中高表达,Lnc RNA AK093987可能成为DLBCL独立的预后肿瘤标志物。

胃癌组织中Notch1、Jagged1、Hes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下载:55 浏览:385

王春斐1 桂忠娜2 田强1 曲红梅1 宗蕾1 李登欣1 《肿瘤研究》 2018年5期

摘要: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及其相应癌旁组织中Notch1及其配体Jagged1、下游信号Hes1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 RT-PCR)检测胃癌组织及其相应的癌旁组织(距癌组织>5cm)中Notch1、Jagged1、Hes1 mRNA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Notch1、Jagged1、Hes1蛋白的表达,并分析三种蛋白的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qRT-PCR结果均显示Notch1、Jagged1在癌旁组织中的表达高于胃癌组织(P<0.05),Hes1在癌旁组织中的表达低于胃癌组织(P<0.05)。Notch1、Jagged1、Hes1的表达与肿瘤脉管浸润、分化程度、浸润深度相关(P<0.05),而与年龄、性别、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胃癌组织中Notch1与Jagged1的表达呈正相关(r=0.032,P<0.05),而Jagged1与Hes1的表达呈负相关(r=-0.862,P<0.001)。[结论 ]Notch信号通路中Notch1受体及其配体Jagged1在胃癌组织中低表达,Hes1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提示Notch1、Jagged1、Hes1的表达有望为胃癌诊断提供理论依据。 还原

MMP-3与αvβ6表达在口腔鳞癌中的临床意义 下载:85 浏览:492

吕誉坤1 李海霞2 郑金华2 《肿瘤研究》 2018年1期

摘要:
[目的]探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样本中MMP-3和αvβ6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80例临床诊断为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的样本进行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共定位检测MMP-3和αvβ6的表达。应用Fisher确切概率法评价临床病理参数与MMP-3和αvβ6的表达水平的关系。应用Spearman相关分析验证MMP-3和αvβ6之间的相关性。Kaplan-Meier曲线和Log-rank检测生存分析。[结果 ]与不典型增生组织相比,MMP-3和αvβ6在口腔鳞状细胞癌呈强表达,特别是在肿瘤侵袭的边缘。MMP-3阴性表达组(79.59%)和αvβ6阴性表达组(88.15%)的5年生存率明显优于MMP-3阳性表达组(31.45%)和αvβ6阳性表达组(42.82%),且MMP-3和αvβ6表达之间存在相关性(r=0.5983)。[结论]MMP-3、αvβ6表达增加与口腔鳞状细胞癌不利的临床预后因素和生存率的降低相关。

基于TCGA与Oncomine数据库挖掘MKL-1基因在KIRC中的临床意义 下载:76 浏览:503

戴周彤 刘美君 王君 李佳蓬 项园 李慧 张慧敏 廖兴华 《生物技术研究》 2020年2期

摘要:
阐明MKL-1基因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与临床意义。[方法]从TCGA与Oncomine数据库中收集与MKL-1的表达相关的数据,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荟萃分析,同时使用Kaplan–Meier方法分析MKL-1的表达量与生存的相关性。[结果]从Oncemine数据库中共收集到154项与MKL-1有关的研究,分析表明在MKL-1在9种癌症中表达上升,且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显著性上升(P <0. 05)。进一步分析发现MKL-1与癌症患者的特征无显著性关系,但与预后成负相关性。最后通过蛋白质网络预测MKL-1相互作用的蛋白。[结论]基于不同数据库深度挖掘提示MKL-1基因在肾透明细胞癌中高表达,并与肾透明细胞癌的预后有显著相关性,有望被用作肾透明细胞癌的治疗的新靶点。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下载:89 浏览:496

曹娟 《诊断医学》 2020年1期

摘要: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以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2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64例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期收治的乳腺良性病变患者18例为对照组,应用快捷免疫组化Max-VisionTM法对两组病变组织中VEGF进行检测。结果研究组VEGF阳性表达率为62.50%,对照组VEGF阳性表达率为0.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的阳性表达和乳腺癌患者的组织学类型、肿瘤大小、年龄无关(P>0.05),但和腋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密切相关(P<0.05)。结论 VEGF参与了乳腺癌发生、发展过程,能够作为对乳腺癌预后以及生物学行为的判定指标。

血清NT-proBNP、CRP与MMP-9在儿童川崎病中的临床意义 下载:89 浏览:522

陈彬1 卢蔚薇2 徐忠玉1 《国际检验医学》 2020年10期

摘要:
目的探讨川崎病(KD)患儿血清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C反应蛋白(CRP)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KD疑似患儿107例,其中临床确诊KD 68例[KD组,包括54例完全型川崎病(CKD)和14例不完全型川崎病(IKD)患儿],以39例排除KD的患儿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患儿血清NT-proBNP、CRP及MMP-9水平并作比较。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各项指标诊断KD的价值。结果 KD组年龄及性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KD组血清NT-proBNP、CRP和MMP-9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CKD与IKD组之间血清NTproBNP、CRP和MMP-9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NT-proBNP、CRP、MMP-9及3项指标的联合预测因子L鉴别诊断KD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58、0.861、0.689和0.938。结论血清NT-proBNP、CRP和MMP-9水平与KD密切相关,可作为儿童KD鉴别诊断的辅助指标。

微小RNA-7在帕金森病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下载:91 浏览:515

​杜煜 马宇 卢柳西 黄巧 展群岭 李兴贵 《神经科学研究》 2020年11期

摘要:
探讨微小RNA-7(miR-7)在帕金森病(PD)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及其对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到2019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PD患者58例作为PD组,根据Hoehn-Yahr分级进行分组,其中<Ⅲ期的患者纳入到轻度PD组(25例),≥Ⅲ期的患者纳入到重度PD组(33例)。另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30名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清miR-7的相对表达量,并采用统一PD评定量表(UPDRS)统计PD患者的UPDRSⅠ评分、UPDRSⅡ评分、UPDRSⅢ评分。采用Pearson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ROC曲线分析血清miR-7对PD的诊断价值。结果 PD组的血清miR-7相对表达量(0.77±0.28)明显低于对照组(1.04±0.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PD组的血清miR-7相对表达量(0.88±0.31)明显高于重度PD组(0.69±0.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分析显示, PD患者血清miR-7与病程、UPDRSⅠ评分均无明显的相关性(均P>0.05),但与UPDRSⅡ评分、UPDRSⅢ评分、Hoehn-Yahr分级均呈负相关(均P<0.05)。ROC分析显示,血清miR-7对PD的诊断价值一般,曲线下面积为0.698(95%CI:0.573~0.822),其最佳诊断阈值为0.95,敏感度为53.45%,特异性为86.67%。结论 miR-7在PD患者血清中呈异常低表达,且其表达水平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病情严重程度,但对PD的诊断价值一般。

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胆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血小板活化因子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下载:82 浏览:525

张学栋1 潘有龙2 宋文静3 王亮邦4 王晶5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0年10期

摘要: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胆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SREBP-1)、血小板活化因子(PAF)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青海省心脑血管病专科医院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的120例ACS患者作为ACS组、120例健康体检对象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血清SREBP-1、PAF水平;采用简单线性相关分析法分析血清SREBP-1、PAF与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ACS组的血清SREBP-1、PA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重度狭窄组患者的血清SREBP-1、PAF水平显著高于轻度、中度组(P <0.05)。中度狭窄组患者的血清SREBP-1、PAF水平显著高于轻度组(P <0.05)。ACS患者的血清SREBP-1、PAF水平与Gensini评分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539、0.557,P <0.05)。结论 ACS患者的血清SREBP-1、PAF水平增高,可能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有关。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铁调素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下载:86 浏览:493

杨娟 徐瑾 《国际检验医学》 2019年3期

摘要:
目的探讨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铁调素水平与骨代谢指标及骨矿物质密度(BMD)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症患者106例及非骨质疏松症患者92例,根据BMD检查结果分为骨质疏松症组(106例)、骨量减少组(57例)和骨量正常组(35例)。收集所有对象的临床资料,检测BMD及血清铁调素、骨代谢指标[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ⅠNP)、骨桥蛋白(OPN)、Ⅰ型原胶原C端肽β降解产物(β-CTX)、N-端骨钙素(OC)]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血清铁调素诊断骨质疏松症的价值,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及偏相关分析评估各项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骨质疏松症组血清铁调素水平及腰椎BMD、股骨颈BMD均低于骨量减少组和骨量正常组(P<0.05),且骨量减少组均低于骨量正常组(P<0.05)。骨质疏松症组血清PⅠNP、OPN、β-CTX、OC水平均高于骨量减少组和骨量正常组(P<0.05)。骨量减少组血清PⅠNP、OPN、β-CTX水平均高于骨量正常组(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铁调素诊断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症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80,最佳临界值为35.0μg/L,敏感性为91.5%,特异性为57.6%。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铁调素与年龄、PⅠNP、OPN、β-CTX、OC均呈负相关(P<0.05),与体重、腰椎BMD、股骨颈BMD均呈正相关(P<0.05);偏相关分析显示,无论是校正年龄,还是校正年龄和体重,铁调素与PⅠNP、OPN均呈负相关(P<0.05),与腰椎BMD、股骨颈BMD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铁调素水平降低,且与年龄、骨代谢指标和BMD相关。

粪便人β-防御素检测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中的临床意义 下载:97 浏览:480

郭静 金娟 孙慧清 康文清 张耀东 《国际检验医学》 2019年2期

摘要:
目的探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患儿粪便人β-防御素1(HBD1)和人β-防御素2(HBD2)在疾病进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31例NEC早产儿(NEC组)以及38例排除NEC的早产儿(对照组)入院首日、确诊后2 d及出科当日的粪便标本,分析NEC组与对照组之间不同时间的肠道菌群紊乱发生率及粪便HBD1和HBD2含量的差异。结果 NEC组入院首日及确诊后的肠道菌群紊乱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NEC组入院首日、确诊后及出院科当日的粪便HBD1、HBD2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NEC组重症患儿粪便HBD1和HBD2含量明显低于轻症患儿(P<0.05)。结论 NEC患儿粪便HBD1和HBD2含量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有关,或可作为临床辅助诊断NEC和判断预后的指标。

反复喘息婴幼儿外周血Tc9细胞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下载:97 浏览:496

于建秀1 钱雷1 徐东晖2 刘光亮2 《国际检验医学》 2018年12期

摘要:
目的检测反复喘息婴幼儿外周血Tc9细胞比例,探讨其在疾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收集34例反复喘息婴幼儿(喘息组)和34名健康婴幼儿(对照组)外周血,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c9细胞比例,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白细胞介素(IL)-9 mRNA及干扰素调节因子4(IRF4)mRNA转录水平,LUMINEX 200液相芯片分析系统检测血清中细胞因子IL-9、IL-4、IL-33、IL-17A和转化生长因子(TGF)-β1水平。结果喘息组外周血Tc9细胞比例[2.01(0.67,4.52)%]较对照组[0.76(0.21,1.46)%]明显升高(P<0.05),PBMC IL-9 mRNA和IRF4 mRNA水平亦高于对照组(P<0.05),且与Tc9细胞比例呈正相关(r=0.501,P=0.002;r=0.504,P=0.002)。喘息组外周血细胞因子IL-9、TGF-β1、IL-4和IL-33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但IL-17A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喘息组外周血Tc9细胞比例与血清Ig E、IL-9呈正相关(r=0.354,P=0.039;r=0.459,P=0.006),与IL-33、IL-4和TGF-β1无相关性(r=0.241,P=0.169;r=0.252,P=0.153;r=0.236,P=0.178)。结论外周血Tc9细胞在反复喘息婴幼儿发病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血清CX3CL1在肺癌骨转移中的临床意义 下载:91 浏览:512

许晨 唐晓峰 《国际检验医学》 2018年11期

摘要:
目的探讨CX3趋化因子配体1(CX3CL1)在肺癌骨转移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40例肺癌骨转移患者(骨转移组)及40例无远处转移的肺癌患者(无转移组)的血清CX3CL1水平。80例肺癌患者中腺癌57例、鳞癌23例。结合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回顾性分析各组血清CX3CL1水平的差异。结果骨转移组血清CX3CL1水平为(0.69±0.09)ng/mL,高于无转移组[(0.62±0.06)ng/mL](P<0.001)。57例腺癌患者中,33例骨转移患者血清CX3CL1水平[(0.68±0.09)ng/mL]高于24例无转移患者[(0.61±0.06)ng/mL](P=0.002);在23例鳞癌中,7例骨转移患者血清CX3CL1水平[(0.74±0.05)ng/mL]高于16例无转移患者[(0.63±0.07)ng/mL](P<0.05)。不同病理类型、原发灶大小、年龄和性别的肺癌患者之间血清CX3CL1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X3CL1水平有望成为监测肺癌骨转移的一个辅助指标。

血流储备分数指导下功能性血运重建对SAP多支病变患者的临床意义 下载:84 浏览:510

陈倩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0年3期

摘要:
目的探讨血流储备分数(FFR)指导下功能性血运重建对稳定型心绞痛(SAP)多支病变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于辽宁省金秋医院就诊的SAP患者共88例。根据患者经皮冠脉动脉支架植入(PCI)过程中是否施行FFR分为两组,其中43例在FFR指导下接受血运重建,归为FFR组,余45例患者在单纯冠状动脉造影(CAG)指导下进行血运重建归为CAG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PCI术中资料及预后情况。结果 (1)FFR组患者人均植入支架数目及植入支架患者比例显著小于CA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7~7.67,P <0.05);(2)随访FFR组患者心绞痛及心功能情况优于CAG组,同时FFR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比例显著低于CA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2,P <0.05)。结论 FFR指导下的功能性血运重建减少了多支病变SAP患者支架植入数目及比例,改善此类患者的预后。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