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对血液透析体外循环“空气混入”情况的排气处理 下载:44 浏览:468

钟宇 《护理研究杂志》 2020年11期

摘要:
对血液透析体外循环"空气混入"情况的原因和处理方法进行分析,总结出一套简便实用的排气方法,即首先将透析管路与患者分离,然后将血液透析机转为旁路模式,进行体外脱机循环,在循环的过程中对血液透析管路进行补液、排气处理,直至空气全部排净,再次检测血液透析机是否出现空气报警,确保安全后将血液透析管路与患者连接,重新上机治疗。

96例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的中医康复护理 下载:55 浏览:480

张玉玉 《护理研究杂志》 2019年11期

摘要:
总结96例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的康复护理,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给予脑卒中的针灸科护理常规,运用中医护理方法促进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延续性护理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下载:53 浏览:489

刘铁妹 仇方圆 《护理研究杂志》 2019年9期

摘要:
探讨延续性护理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0例TKA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住院期间给予常规护理,出院后常规门诊复查,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延续性护理。比较2组术后3个月、6个月膝关节功能和生活能力的恢复情况以及心理状况。结果:观察组膝关节功能恢复程度、生活能力的恢复情况、心理状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能够有效改善TKA术后膝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改善心理状况。

5例顽固性腹泻患者应用排便清肠器的护理 下载:52 浏览:459

张燕 《护理研究杂志》 2019年3期

摘要:
通过对5例顽固性腹泻间或伴有不同程度皮肤损伤患者应用排便清肠器的护理,包括严格掌握使用方法和步骤,注意观察肛周及排便的情况,随时保持导管畅通,堵塞发生的处理等。与传统处理方法相比,应用排便清肠器更能促进创面组织生长,加快创口愈合。

ICU患者肠内营养性腹泻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57 浏览:472

傅加敏 《护理研究杂志》 2018年8期

摘要:
探讨ICU患者肠内营养性腹泻的影响因素,为制定护理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选取ICU住院患者116例,按其发生肠内营养性腹泻与否分成腹泻组62例,非腹泻组54例。对两组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排便、用药情况进行调查,并对数据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发生肠内营养性腹泻的原因。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应用抗生素、胃动力学药、抗酸药、钾剂、益生菌是肠内营养性腹泻的影响因素,其中益生菌应用是ICU肠内营养性腹泻患者的保护性因素,OR值为0.865,年龄、应用抗生素、胃动力学药、抗酸药、钾剂是肠内营养性腹泻的危险因素,OR值均大于1。结论:年龄、应用抗生素、胃动力学药、抗酸药、钾剂是ICU肠内营养性腹泻的主要危险因素,临床应尽量避免危险因素以提高营养支持的耐受性。

天津港爆炸事故受灾医务救援人员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调查 下载:56 浏览:468

周淑玲1 靳英辉2 夏欣华1 陆翠1 《护理研究杂志》 2018年7期

摘要:
了解天津港爆炸事故后受灾医务救援人员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症状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的方法,于天津港爆炸事故后第7个月,使用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清单平民版(PCL-C),通过方便抽样对天津市泰达医院受灾医务救援人员进行PTSD症状调查,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筛查PTSD症状的危险因素。结果:195人完成问卷填写,结果显示PTSD阳性率为19.5%(38);三大核心症状的再体验症状群阳性率42.6%(83),回避/麻木症状群阳性率13.8%(27),警觉性增高症状群阳性率41.0%(8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自觉精神压力,其亲人受伤情况、客观社会支持和消极应对情况是PTSD症状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天津港爆炸事故后,受灾医务救援人员存在创伤后应激障碍。对于具有PTSD危险因素的人群,应予以关注,并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以预防其PTSD的发生发展。

冠心病中医证候地域性特征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 下载:86 浏览:499

毕颖斐 王贤良 赵志强 侯雅竹 毛静远 张伯礼 《当代中医药》 2020年12期

摘要:
目的分析我国冠心病中医证候的地域性分布特征。方法运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来自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西北7大地区的8129例冠心病患者证候要素及证候类型进行分析,总结其差异与规律。结果各个地域最常见的虚性证素均为气虚和阴虚,实性证素均为血瘀和痰浊。血瘀与气虚地域分布特点相似,提示两者可能存在相关性。气虚和血瘀均以东北地区最为多见,痰浊在西南和华南地区最为多见,阴虚在西南和华南地区最为少见,气滞在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北地区相对多见,在西南地区则少见。总体上实性证素严重程度高于虚性证素,呈现出"实重于虚"的特点。结论冠心病中医证候的地域分布存在共性规律,亦有区域特征,有助于指导临床合理地开展因地、因人辨治。

中医药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各地诊疗方案综合分析 下载:82 浏览:502

郑文科1 张俊华1 杨丰文1 王玉光2 刘清泉2 张伯礼1 《当代中医药》 2020年11期

摘要: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属于中医学疫病范畴。疫情发生以来,我国卫生管理部门发布了系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简称"国家《方案》"),要求积极发挥中医药作用,加强中西医结合。先后有24个省、市、自治区在国家《方案》基础上,结合区域和人群特点,发布了本地区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方案》(简称"地区《方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进行辨证分型、分期,并提供了丰富的中医药防治方案。为了深入了解此次疫情并为中医药快速应对同类疫情提供参考,本研究全面收集并整理相关信息,系统分析了各地区方案,认为该次疫病主要体现为"湿、热、毒、虚"几个特点,病位在肺,耗伤正气,损及脾肺,甚者窍闭神昏。各地区《方案》基本按照预防、治疗、恢复三个阶段采取不同措施,预防阶段以玉屏风散等益气固表为主,治疗期以清热化湿解毒救逆为主,恢复期则益气养阴为主。

基于疮面“恋邪”现象探析生肌油膏的合理应用 下载:89 浏览:500

徐强1 卢旭亚1 冀晓娜2 张朝晖1 《当代中医药》 2020年10期

摘要:
"恋邪"是指正化为邪,二者融为一体,发挥原有"邪"的危害,从而使疾病缠绵难愈。疮面"恋邪"使得疮面的愈合由顺转逆,其主要与生肌油膏的不规范使用有关。通过对疮面"恋邪"及生肌油膏合理应用的理论探索,结合古籍文献及临床实践对疮面"恋邪"的原因进行分析,指出应防止生肌油膏的过早、过度以及单一应用,为中医外科合理应用生肌油膏提供思路。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患者中医证候与焦虑状态的相关性 下载:83 浏览:498

燕晓茹1,2 陈恂3 张培彤1 《当代中医药》 2020年9期

摘要:
目的分析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患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其与焦虑状态的相关性。方法 315例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患者采用自拟中医证候分类标准进行辨证分型,其中虚证包括气虚证、血虚证、阴虚证、阳虚证、津亏证、精亏证,实证包括气滞证、气逆证、气闭证、血瘀证、血寒证、血热证、痰凝证、湿阻证、水停证、饮停证、实寒证、实热证。同时,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的焦虑子表(HADS-A)进行焦虑状态判定。总结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伴发焦虑患者的证候分布情况,并分析中医证候与伴发焦虑的相关性。结果 315例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患者中有137例伴有焦虑状态,发病率为43.5%,焦虑的发生与年龄相关(P<0.01)。伴发焦虑状态患者中医证型排在前5位的分别为气逆证、气滞证、气虚证、痰凝证和血瘀证。气滞证和血瘀证与是否伴发焦虑相关(P<0.05)。结论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患者伴发焦虑的中医证型以气逆证、气滞证、气虚证、痰凝证和血瘀证为主,年轻、气滞证和血瘀证为伴发焦虑的危险因素。

独活寄生汤联合膏摩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风寒湿痹兼肝肾亏虚证35例临床观察 下载:82 浏览:503

苏志超1 杜鑫2 闫华琼3 卢燚1 赵娜1 李华南1 《当代中医药》 2020年7期

摘要:
目的观察独活寄生汤联合膏摩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风寒湿痹兼肝肾亏虚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0例膝骨性关节炎风寒湿痹兼肝肾亏虚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采用口服独活寄生汤,每日1剂,同时配合以通络祛瘀膏为介质的膏摩法治疗,每次15~20 min,每日1次;对照组采用口服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治疗,每次0. 24 g,每日3次。两组均治疗4周,6个月后随访。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于治疗前及治疗14天、28天、随访时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骨关节炎指数评分(WOMAC),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1. 43%(32/35),优于对照组的68. 57%(24/35)(P <0. 05)。两组患者治疗14天、28天及随访时VAS评分和WOMAC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降低(P <0. 01);治疗28天与本组治疗14天比较,VAS评分和WOMAC评分亦降低(P <0. 05);两组随访时与本组治疗14天比较,VAS评分升高,而WOMAC评分降低(P <0. 05);两组随访时与本组治疗28天比较,VAS评分和WOMAC评分均升高(P <0. 05);与对照组同时间比较,治疗组治疗14天、28天及随访时VAS评分和WOMAC评分均下降(P <0. 05或P <0. 01)。结论独活寄生汤联合膏摩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风寒湿痹兼肝肾亏虚证疗效肯定,可显著减轻疼痛感,提高运动功能与日常活动能力,且远期疗效好于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

运用营卫气血理论辨治冠状动脉重度狭窄 下载:89 浏览:510

杨雅倩1 谢盈彧2 王丽蓉1 朱亚萍1 张军平1 《当代中医药》 2020年5期

摘要:
冠状动脉重度狭窄是冠心病的严重血管病变,主要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或外科手术治疗为主。基于营卫气血理论认识冠状动脉狭窄进展规律,提出冠状动脉重度狭窄属营卫失调、毒瘀阻络病变,治疗应从气血的运行与生成着手,调和营卫,维持气血运行,调和脉管内外稳态;益肾健脾,调节气血生成,平衡机体阴阳气血。祛痰逐瘀应贯穿治疗始终,立足斑块进展规律,先以活血解毒法阻抑斑块进展,后以软坚散结法消散斑块实邪。

小儿癫痫“痰伏脑络,气逆风动”病机论 下载:86 浏览:496

马融 张喜莲 《当代中医药》 2020年1期

摘要:
提出"痰伏脑络,气逆风动"为小儿癫痫的核心病机。痰浊内伏是癫痫发作的内在因素,或因脾气虚弱,运化失常,水聚为痰;或因肾气不足、肾阳虚损,致气化失常、温煦失职,水泛为痰。发热、疲劳、精神刺激、饮食不当等诱因触动伏痰,致气机逆乱,痰随气逆,阻滞脏腑气机升降之路,蒙蔽清窍,阻滞经络,发为癫痫。据此确立了豁痰开窍、顺气熄风的基本治法,临证常以六君子汤加减化裁,以达到气顺痰消风灭的目的。

腰痛宁胶囊治疗腰椎骨性关节炎寒湿瘀阻证240例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下载:73 浏览:496

孙庆1 钟成梁1 张玮1 王志文2 鲍铁周3 汤敏予4 田斌吾5 胡思源1 《当代中医药》 2019年8期

摘要:
目的评价腰痛宁胶囊治疗腰椎骨性关节炎寒湿瘀阻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方法,将360例患者随机分为腰痛宁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和痹痛宁组各120例,腰痛宁低剂量组给予腰痛宁胶囊每次4粒,每日1次口服;腰痛宁高剂量组给予腰痛宁胶囊每次6粒,每日1次口服;痹痛宁组给予痹痛宁胶囊每次2粒,每日2次口服,共4周。各组于治疗前及治疗2、4周时比较静息痛与活动痛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并评价ODI疗效,观察静息痛与活动痛止痛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各组患者治疗2、4周时静息痛、活动痛VAS评分及ODI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下降(P <0. 05)。腰痛宁高、低剂量组治疗2、4周时,静息痛、活动痛VAS评分及ODI均较同时间点的痹痛宁组降低(P <0. 05)。治疗2、4周时ODI疗效优秀率腰痛宁高剂量组>腰痛宁低剂量组>痹痛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各组患者静息痛、活动痛的止痛时间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以腰痛宁高剂量组效果最好。腰痛宁低剂量组发生不良事件2例,腰痛宁高剂量组3例,痹痛宁组2例,各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腰痛宁胶囊能减轻腰椎骨性关节炎寒湿瘀阻证疼痛程度,缩短疼痛时间,改善腰部功能,以高剂量效果更好,且不良反应少。

红花注射液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Meta分析 下载:51 浏览:469

樊亚东 陈哲 冀楠 彭莹莹 张晓雨 章明星 边育红 《中国中医药》 2020年10期

摘要:
目的评价红花注射液治疗腰椎间盘突出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SinoMed、CNKI和WanFang Data数据库,纳入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红花注射液治疗对比单纯西医常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8年11月。由2位研究员按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后,并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个随机对照试验,包括745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相比,红花注射液联合医西常规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有效率[RR=1.25,95%CI(1.11,1.40),P=0.000 2],患者VAS评分[MD=-1.34,95%CI(-1.69,-0.98),P<0.000 01]和JOA评分[MD=2.87,95%CI(2.26,3.48),P<0.000 0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不良反应方面[RR=1.23,95%CI(0.51,2.95),P=0.6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红花注射液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较单纯西医常规治疗,可以显著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的疗效。但受纳入研究质量和数量限制,本研究结论尚需开展更多高质量、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进行验证。

痛风性肾病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下载:74 浏览:462

谢招虎1,2 解静1 李兆福2,3 王特3 张晓宇3 张薇3 《中国中医药》 2019年3期

摘要:
为了全面了解痛风性肾病的治疗研究进展通过查阅国内外痛风性肾病相关的文献报道,对各类研究进行综述。结果发现目前针对痛风性肾病仍缺乏特异性药物,西医治疗以预防为主,对于合并痛风性关节炎且处于急性发作期的患者应予抗炎镇痛治疗为主,若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等疾病,应积极治疗合并症,其他则以降尿酸及保护和改善肾功能为主要治疗原则;中医通过辨病治疗、辨证治疗、分期分型治疗等治疗手段及方法常可获得满意疗效,且中医方药及治法因具有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等优势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值得深入探讨。

基于有无痛胸分型的胸痹脉象中医客观化研究 下载:98 浏览:504

​丁然 陆小左 《中医研究杂志》 2018年7期

摘要:
胸痹临床辨证分型种类复杂,拟以有无胸痛作为胸痹临床分型的依据,对其临床的脉象客观化指标进行研究分析,从其脉象指标的差异性为切入点从中医角度进行分析,并试讨论胸痹以有无胸痛分型的可能性,为临床胸痹辨证分型诊断提供新思路,为胸痹舌象客观化研究提供基础。方法:临床采集胸痹患者脉象客观化指标,分有痛胸痹组及无痛胸痹组并进行T检验。结果:胸痛组与无痛组右手脉象指标的检验结果显示,在rate、t1、h1、h3、h4、u、p七项指标中具有显著差异;胸痛组与无痛组左手脉象指标的检验结果显示,在rate、t4、t5、h1、h3、h4、p七项指标具有显著差异。结论:胸痹以有无胸痛为诊断指标的分型方法能够有效体现胸痹疾病过程中的气血阴阳虚实的变化,在脉象客观化指标上有着显著差异,具有临床意义。

中医同证候系疾病临床研究母方案设计方法 下载:76 浏览:497

赵晨1 张晓雨2 胡嘉元2 靳英辉3 思金华4 李戈4 翟静波4 卞兆祥1 商洪才2 《当代中医药》 2018年9期

摘要:
病证结合是中医临床试验设计中体现中医学特色的主要方式。在目前以病统证为主的研究对象认知体系下,中医临床研究的思路和规模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难以反映真实世界中医诊疗和疾病演进情况,影响了中医临床证据的有效应用。基于同证候系疾病病机的相通性,引入新式母方案临床研究设计方法,在研究多种干预治疗多个同证候系疾病的同时,评价各疾病间可能存在的演进情况,有望在保留中医真实世界诊疗特征的基础上,为证候评价提供可行性思路。

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分子遗传学病因及药物干预研究进展 下载:91 浏览:518

马志英1 李亚平2 《中国中医药》 2018年2期

摘要: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儿童及青少年时期最常见的神经发育和行为障碍,根据美国精神病学会(APA)制定的《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5版(DSM-V),其核心表现为与其年龄不相符的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及行为冲动,严重影响了患儿正常学习和日常生活。该病呈慢性过程,近半数以上患儿上述症状可经过干预后消失,但仍有约30%50%的患儿症状会持续到成年,对患者及其家庭以及社会造成较大困扰,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对ADHD遗传学病因研究及药物干预情况进行综述,以期为促进ADHD的基础研究及治疗提供依据。

西黄丸逆转大肠癌细胞株多药耐药的体外研究 下载:92 浏览:522

葛倩 杨振弢 王邈 孟静岩 《中国中医药》 2018年1期

摘要:
研究西黄丸对结肠癌耐药细胞株HCT-116/L及HCT-8/V的体外逆转作用。方法:血清药理方法制备西黄丸含药血清。用细胞毒性试验CCK8法、Western Blotting,RT-PCR方法研究西黄丸含药血清对大肠癌耐药细胞株的逆转作用及可能的分子机制。结果:西黄丸含药血清联合不同浓度长春新碱(VCR)与奥沙利铂(L-OHP)处理48 h后,对HCT-8/V细胞和HCT-116/L细胞的逆转倍数分别为2.58和2.36;西黄丸含药血清处理HCT-8/V细胞和HCT-116/L细胞48 h后,PKCα、Nrf2、MRP1、MRP2、GSTp1基因及蛋白,除HCT8/V细胞株中MRP2基因(6倍7d组)上调外,表达均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黄丸含药血清可体外逆转结肠癌耐药细胞株HCT-8/V和HCT-116/L的耐药性,可能与下调耐药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有关。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