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物联网环境下的智能语音交互灯具设计 下载:34 浏览:383

王宇 陈骏 《设计研究》 2019年10期

摘要:
设计出适合物联网环境的智能语音交互灯具,为用户提供更多可供选择的智能语音产品。以用户体验为基础,将"智能化"的概念引入灯具设计中,应用Arduino及传感器进行研发,探讨灯具交互设计所关注的内容、形式、行为三部分内容。得出物联网环境下智能语音交互灯具的设计方案,提出在不同使用场景下交互设计的新思路。智能语音交互灯具设计通过语音交互技术的引入给物联网环境下的产品设计带来巨大的意义和价值。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城市景观设计对水生态治理 下载:53 浏览:35

韩可骞 《设计研究》 2018年1期

摘要:
文章简要介绍了海绵城市理念形成的背景以及海绵城市理念的基本内涵。并结合当今城市发展所面临的排水系统、生态平衡、污水处理以及海绵体景观设计建设四方面问题提出了如何建设新型海绵城市。如何为人们以及环境提供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方案。

教育类APP中的交互设计方式与技术研究 下载:96 浏览:426

任宏 刘辰 《中国设计》 2018年5期

摘要:
文章通过对目前市场内的教育类APP的交互设计方法与技术进行研究分析,归纳了该类型产品中主流的交互设计方式,结合实例分析了每种方式的特点。同时列举了新技术在教育类APP交互设计中的应用方式与场景并加以分析,希望能为未来同类产品的交互设计提供参考与方向。

基于LambdaMART算法的微信公众号排序 下载:24 浏览:207

渠北浚1 白宇1 蔡东风1 陈建军2 《中文研究》 2019年10期

摘要:
随着移动应用的普及,微信公众号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之一。微信公众号排序是获取优质信息、节约信息管理成本的必要手段。现有的公众号排序方法主要是对总阅读数、总点赞数等量化指标进行人工经验赋权得到排序结果,忽略了文章内容对公众号选择的影响。该文在保留量化指标的基础上,提出了主题垂直性、发文稳定性、主题覆盖率和主题相关性等微信篇章排序特征,使用LambdaMART算法针对上述特征集合进行排序学习,并通过主成分分析进行特征选择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在公众号排序方面,LambdaMART方法优于现有其他方法,相关实验也证明了基于微信篇章内容分析特征的有效性。

社交媒体;词表征;触发器;行为演化 下载:63 浏览:314

赵礼强 姜崇靖可 《中文研究》 2018年8期

摘要:
内容分发网络(CDN)以推(Push)和拉(Pull)作为两种主要的内容分发策略。拉是服务器对用户请求给予回应的方式,在面对高并发请求时,以推方式预分发到服务器上的内容将有效辅助改善服务器过载的情况,并实现热度内容的主动推送。预分发内容的热度高低直接决定了内容的边缘命中率和用户的启动延迟,有效减少预分发内容替换的频率和对源服务器访问时的网络堵塞,因此在网络小说服务器中依据网络小说热度对内容分发策略的部署就显得更为重要。目前针对网络小说服务器的内容分发策略的研究较少,缺乏对网络小说热度科学有效的评价标准。以服务器管理人员的主观经验判断和低命中的预分发内容的不断替换来实现内容推送的策略,不仅主观性强,同时内容的不断替换更极大地增加了服务器负担。针对这一问题,该文通过定义网络小说热度概念,对在起点中文网爬取到的数据进行预处理,数据拟合显示数据符合幂律分布规律,并建立热度等级评价标准,分别采用贝叶斯网络、随机森林算法与Logistic回归建立预测模型,对网络小说热度预测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随机森林算法的预测正确率达到97.097%,均方误差为0.112 8,分类预测效果更优,且误差率更低。因此选用随机森林算法,依据网络小说热度评价标准,能够有效解决网络小说CDN系统内容部署不准确而导致低命中内容的不断替换和用户访问延迟的问题,为内容分发策略提供有效指导,从而提高内容命中率,提升网络小说CDN系统运作效率。

基于双语短语约束的交互式机器翻译方法 下载:20 浏览:402

徐萍 叶娜 吴闯 张桂平 《中文研究》 2018年6期

摘要:
交互式机器翻译(Interactive Machine Translation,IMT)是一种通过机器翻译系统与译员之间的相互作用指导计算机解码并改善输出译文质量的技术。目前主流的IMT方法使用译员确定的前缀作为唯一约束指导解码,交互方式受限,交互效率低。该文从交互方式和解码算法两个方面对IMT方法进行改进。在交互方式方面,允许译员译前从短语译项列表中为源语言短语选择正确译项。该文还提出了基于短语表的多样性排序算法,来提高短语候选译项的多样性,并根据译员的翻译认知过程设计交互界面,改善译员在翻译过程中的用户体验。在解码算法方面,将双语短语与前缀一同作为约束参与指导解码过程,提高翻译假设评价和过滤的准确性。在LDC汉英平行语料上进行了人工评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较传统的IMT方法能够减轻译员的认知负担,减少翻译时间,提升翻译效率。

引入词性标记的基于语境相似度的词义消歧 下载:27 浏览:265

孟禹光 周俏丽 张桂平 蔡东风 《中文研究》 2018年4期

摘要:
目前的语境向量模型在对语义空间建模的时候,没有考虑到同一个词的不同词性具有不同的含义,将它们看作同一个点进行建模,导致得到的语境向量质量不高,使用这种语境向量计算语境相似度效果不好。针对该类问题,提出了一种加入词性特征的语境向量模型,加入词性后,可以将原本用语义空间中一个点表示的几个语义区分出来,得到质量更好的语境向量和语境相似度,进而得到更好的消歧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这种建模方式可以有效区分不同词性的语义,在2004年的Senseval-3测试集上进行测试,准确率达到了75.3%,并在SemEval-13和SemEval-15公开测试集上进行了测试,消歧效果相比未引入词性特征的模型均得到了提升。

基于知网相关概念场的中文词向量 下载:37 浏览:299

冯煜博1 蔡东风1 宋彦2 《当代中文学刊》 2020年7期

摘要:
词向量是词的低维稠密实数向量表示,在自然语言处理的各项任务中都扮演了重要角色。目前词向量大多都是通过构造神经网络模型,在大规模语料库上以无监督学习的方式训练得到,这样的模型存在着两个问题:一是低频词词向量的语义表示质量较差;二是忽视了知识库可以对该模型提供的帮助。该文提出了利用知网相关概念场来提升词向量语义表示质量的模型。实验结果表明,在词语相似度任务、词语相关度任务和词语类比任务上,该模型使得斯皮尔曼相关性系数和准确率都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特斯拉阀单向导通性研究 下载:85 浏览:472

刘海洋1 马佳2 王森1 郑若雨2 《物理进展》 2020年1期

摘要:
为探讨大尺寸特斯拉阀的单向导通性,以放大100倍后且具有最高效率的特斯拉阀为研究对象,借助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并结合实验,分别探讨了入口流量和单元个数两方面对单向导通性的影响。通过比较软件数值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得出如下结论:数值计算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经放大后的特斯拉阀依旧有着单向导通的特性,入口流量和单元个数会对特斯拉阀的单向导通性产生较大影响,单元个数的影响较为突出。该研究可为特斯拉阀应用领域的推广起到参考作用。

航空术语语义知识库辅助构建方法 下载:46 浏览:249

王思博 王裴岩 张桂平 《当代中文学刊》 2018年10期

摘要:
语义知识库是自然语言处理任务的基础性资源,广泛应用于语义计算和语义推理等任务。现有的大规模语义知识库基本都是通用型知识库,缺乏特定领域的语义知识。为了弥补这种不足,该文基于HowNet的语义理论体系,提出了一种辅助构建航空术语语义知识库的方法。该方法根据航空术语的特点将辅助构建分成四个关键过程,构建了2 000条术语概念描述(DEF)。最后通过对人工标注的术语间相似度与根据术语DEF计算的术语间相似度结果的对比,验证了该构建方法的有效性。

低热通量下碳纤维/环氧树脂层合板的燃烧特性 下载:55 浏览:405

陈少杰1,2 徐艳英1,2 王志1,2 胡泊1,2 《材料科学研究》 2020年12期

摘要:
使用锥形量热仪研究了35 kW/m2热通量下碳纤维/环氧树脂层合板的点燃时间、质量损失速率、热释放速率等燃烧特性参数与其厚度的关系,建立了热穿透深度的数学模型以得到不同厚度层合板的热穿透深度、判别层合板的热厚热薄特性并分析燃烧过程。结果表明:在低热通量下,随着碳纤维/环氧树脂层合板厚度的增加其点燃时间延长、平均质量损失速率和质量损失速率峰值下降、总释放热量增大、热释放速率峰值先增大后减小;碳纤维/环氧树脂层合板在点燃时表现为热薄型或是热厚型,与其物理厚度有直接关系。热厚型材料有一个由热厚型向热薄型转变的热响应过程。

磁性多孔RGO@Ni复合材料的制备和吸波性能 下载:62 浏览:435

刘佳良1 陈平1,2 徐东卫1 于祺3 《材料科学研究》 2020年9期

摘要:
以氧化石墨烯和乙酰丙酮镍为原料,用溶剂热法合成了三维多孔RGO@Ni纳米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XRD)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表征了材料的晶体结构和组成,根据拉曼谱分析了材料内部的石墨化程度和结构缺陷,用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观察了材料的形貌和微观结构。结果表明,当RGO@Ni纳米复合材料的填充量(质量分数)为25%时在最小反射损耗(RLmin)和最大有效吸收带宽(EAB)方面显示出优异的EMW吸收性能;厚度为2.2 mm的RGO@Ni纳米复合材料其RLmin为-61.2 dB,而在2.5 mm匹配厚度下覆盖的EAB范围最广,为6.6 GHz(10.5~17.1 GHz)。这种复合材料优异的微波吸收性能,归因于协同效应的增强和特殊的多孔结构。

仪表着陆系统下滑宽度仿真系统研究 下载:53 浏览:428

姜春英1 康玉祥1 由晓峰2 张晓新3 叶长龙1 《建模与系统仿真》 2020年4期

摘要:
在分析仪表着陆系统ILS(InstrumentLandingSystem)下滑调制深度差DDM(Differentinthe Depth of Modulation)指标形成原理的基础上,找到了影响DDM的因素为纯边带SBO(Sideband Only)信号的幅值,采用控制变量法得出了在DDM线性变化范围内SBO信号的幅值与下滑宽度、半宽度的关系模型,并通过实测数据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基于数学模型并结合NM7000设备,搭建了仿真系统,可动态模拟下滑宽度的调整过程。测试结果表明,仿真系统精度相对误差小于1%。系统应用对指导校飞及设备维护具有重要意义。

氧等离子体处理对国产芳III纤维表面性能的影响 下载:69 浏览:451

王静1 任航1 陈平2 时晨1 任荣1 《材料科学研究》 2018年11期

摘要:
用氧气等离子体处理芳III纤维的表面,考察了等离子体处理前后芳III纤维表面性能的变化。使用红外光谱分析(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原子力显微镜(AFM)和动态接触角等手段研究了等离子体处理前后芳III纤维化学结构、表面元素组成、表面形貌、表面粗糙度和表面浸润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在保持纤维本体结构不变的前提下用氧等离子体处理在纤维的表面引入了含量分别为20.1%和8.1%的新极性官能团(C-O和COO)。经氧等离子体处理后纤维表面的沟槽和起伏增多,粗糙度增大。用等离子体处理使纤维表面的浸润性能明显提高,总表面自由能由49.9 m J/m2提高到67.1 m J/m2。

民用航空器空调系统安全性分析 下载:117 浏览:2442

张振宇 陈萍 《中国航空航天科学》 2022年12期

摘要:
本文简述民用航空器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以及新冠防控期间人们乘坐飞机出行,飞机舱密闭空间内的空气循环通风系统对新冠防控的重要性与安全分析。

​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俄罗斯高校合作办学模式探究——以喀山航空学院《德俄新技术学院》为例 下载:122 浏览:1437

李丹 《中国航空航天科学》 2022年12期

摘要:
国际化是世界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世界各国高等教育面临的首要任务,俄罗斯高等教育国际化以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的合作办学作为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对喀山航空学院德俄合作办学《德俄新技术学院》硕士双学位项目的管理、教学与招生路径研究,对我国合作办学提供一定借鉴与启示。

复杂飞行器电气系统抗干扰设计技术 下载:97 浏览:1015

张弛 吴哲 唐博 《航空航天学报》 2024年5期

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复杂的电气技术助力飞行器在飞行过程中有着更多更准确的信息交互,以达到飞行过程中更好的完成任务。该系统的高复杂,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信息干扰,导致飞行器电气系统出现信息偏差或者故障。即便此种稳定性和可靠性不断提升,但是提升抗干扰能力仍然是保障飞行器飞行安全和稳定的一种重要方法。本文主要分析干扰的形式以及干扰模式进行分析,提出解决干扰或者减少干扰的方式。

基于决策树模型的社会稳定预警研究 下载:134 浏览:1623

卢经亿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23年6期

摘要:
本文以如何衡量社会稳定,如何判断社会风险的角度出发,选取关键性的指标,从国家统计局数据库上获取数据建立社会稳定指标体系,并分析指标间的相关性和因果关系,利用RSR评价的方法对各个国家的社会稳定进行评估,建立社会稳定的早期预警模型,以决策树形式呈现,并应用在颜色革命企图推翻政权的国家或地区(本文选用缅甸)进行评估和验证, 采用可解释模型shap方法,试验表明该模型有效,建立良好。最后总结自己的工作成果,提出维护社会稳定的建议。

后疫情时代背景下航理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策略研究 下载:467 浏览:3753

​张硕 路璐 《课程教育研究》 2021年1期

摘要:
为响应疫情期间教育部提出的“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的号召,各航空院校的航理课程采用线上授课的方式进行。本文对航理课程线上教学模式进行了分析,讨论了影响航理课程线上教学效果的诸多因素,并从航空院校的政策保障、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和教师信息化水平能力的培养等方面,提出了在后疫情时代背景下,航理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策略。

多旋翼飞行器建模与飞行控制技术研究 下载:107 浏览:1098

韩涛逊 王冠达 钟河山 谭涵聪 徐海馨 邓岚惠 《装备技术研究》 2024年9期

摘要:
多旋翼飞行控制器的结构并不复杂,并且具有较高的机动性能,在各个领域中都实现了良好的应用。为了有效的提升多旋翼飞行器飞行控制的精准性,需要对多旋翼飞行器结构及飞行运动规律进行研究。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