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康柏西普眼内注射治疗中青年特发性CNV的临床疗效 下载:51 浏览:379

方芳 代应辉 《中国眼科杂志》 2020年10期

摘要:
目的观察康柏西普眼内注射治疗中青年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2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43例(43只眼)特发性CNV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予眼内注射康柏西普,对治疗前后相关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康柏西普治疗后的1个月、3个月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中央视网膜厚度(CRT)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 <0. 05);治疗后的1个月、3个月的眼压较术前无明显差异(P>0. 05)。结论眼内注射康柏西普治疗中青年特发性CNV的临床疗效确切,治疗安全性较高,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对比康柏西普与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疗效 下载:47 浏览:399

严欢 龚立艳 李立 《中国眼科杂志》 2018年4期

摘要:
目的对比康柏西普与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继发黄斑水肿的疗效,探讨视网膜各层次厚度与视力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纳入我院就诊并通过临床检查确诊为BRVO继发黄斑水肿的患者30例(30只眼),分别为康柏西普治疗组(A组)16只眼、雷珠单抗治疗组(B组)14只眼。两组患眼分别行0.05 ml康柏西普或0.05 ml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于注射前和注射后1、2、3个月进行复查。主要评价指标包括注射眼最佳矫正视力(BCVA)和相干光断层扫描(OCT)检查的平均黄斑中心凹厚度(CMT)、平均视网膜外核层厚度(ONLT)、平均光感受器层厚度(PLT),以及治疗后3个月BCVA与CMT、ONLT及PLT的相关性。结果 A组和B组患眼玻璃体腔注射后1、2、3个月BCVA均明显优于注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BCVA提高2行及以上者,A组有8只眼(50%),B组有9只眼(64%);维持于就诊时水平者,A组有8只眼(50%),B组有4只眼(29%);A组中无视力下降者,而B组中有1只眼(7%)。A、B两组治疗后1、2、3个月,CMT、ONLT及PLT较治疗均前变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和治疗后1、2、3个月,两组患眼间log MAR BCVA、CMT、ONLT及PL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O.05)。相关性分析显示,A组治疗后3个月BCVA与治疗后3个月ONLT及PLT均具有相关性,分别为(r=0.667,P=0.005;r=-0.604,P=0.013);B组治疗后3个月BCVA与ONLT及PLT均具有相关性,分别为(r=0.649,P=0.012;r=-0.771,P=0.001);A、B两组治疗后3个月BCVA与CMT无相关性(P>0.05)。结论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及雷珠单抗治疗BRVO所致黄斑水肿有相似疗效,视网膜ONLT及PLT与BCVA具有相关性。

Lucentis玻璃体注射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的近远期疗效和稳定性研究 下载:62 浏览:359

姬明利 贾俊 《中国眼科杂志》 2018年3期

摘要:
目的研究Lucentis玻璃体注射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DMF)的近远期疗效和稳定性。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我院就诊的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70例(70只眼),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5只眼,试验组进行Lucentis玻璃体注射治疗,对照组进行格栅样激光光凝治疗,比较两组DME情况计量表、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区水肿OCT图像特征、中央黄斑厚度(CMT)变化、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稳定性等,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1)4个月后开始,4个月至12个月期间随访,试验组中患者的BCVA-ETDRS letters分数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提高分数≥1、≥10、≥15和≥20的病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2)1、3、6、9和12个月后随访,试验组OCT示CMT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1)。(3)6、12个月后随访,试验组的FFA检查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4)试验组治疗注射3、4、5、6和8次的病例数都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5)试验组治疗稳定性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Lucentis玻璃体注射治疗,对糖尿病黄斑水肿的近远期疗效和稳定性优于格栅样激光光凝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康复治疗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运动性膝关节损伤的疗效分析 下载:68 浏览:332

肖彦燊 《诊断医学》 2020年8期

摘要:
:目的探讨康复治疗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运动性膝关节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运动性膝关节损伤患者98例,依据就诊先后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采取康复治疗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疼痛程度(VAS)评分、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96%,与对照组的95.9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行走能力、下楼能力、屈曲能力、综合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治疗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对运动性膝关节损伤患者疼痛发生程度具有明显缓解作用,可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值得推广使用。

聚桂醇联合博来霉素局部注射治疗颌面部血管瘤的效果观察 下载:60 浏览:344

范霞 李飞 黄璜 周洲 《医学研究前沿》 2019年12期

摘要:
目的:探讨颌面部血管瘤使用聚桂醇联合博来霉素局部注射的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5月-2018年6月收治的颌面部血管瘤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局部注射博来霉素、地塞米松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聚桂醇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使用聚桂醇联合博来霉素局部注射治疗颌面部血管瘤的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

眼外肌肌鞘内肉毒毒素注射治疗共同性内斜视的疗效 下载:17 浏览:223

司明宇1 范可顺2 邵新香2 《中国眼科杂志》 2025年3期

摘要:
分析眼外肌肌鞘注射肉毒毒素治疗共同性内斜视的疗效
方法:回顾性研究。分析了2017年01月至2024年03月在我院行非肌电图引导下内直肌肌鞘内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共同性内斜视41例。分别检查术前、术后1周、1月、6月左右水平斜视度、眼球运动,观察并发症情况,有无出现上睑下垂、垂直斜视、连续性外斜视等。
结果:共41例,急性共同性内斜视36例,先天性内斜视3例,周期性内斜视2例。其中男29例,女12例,平均年龄14.06±10.57岁。总的成功率为80.49%。40cm三棱镜交替遮盖斜视度检查,手术前为41.63±14.91PD,手术后为7.33±16.38PD,手术前后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00,T=11.745)。出现一过性上睑下垂10例(24.39%),小度数垂直斜视3例(7.32%)。
结论:眼外肌肌鞘内注射肉毒毒素治疗共同性内斜视安全、有效,有可能出现一过性的上睑下垂、小度数垂直斜视,此方法为1~3岁儿童早期的斜视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

超脉冲CO2点阵激光联合曲安奈德皮损内注射治疗增生性瘢痕的研究进展 下载:612 浏览:3647

吴迪1 刘沙2 韩冬梅2 梁淑芳2 陈向军2 《光电子进展》 2021年3期

摘要:
增生性瘢痕属于病理性瘢痕的一种,是长期存在的异常纤维性反应。其临床特征多为瘙痒、疼痛,部分影响外观的增生性瘢痕严重困扰着人们的身心健康。 超脉冲CO2点阵激光通过气化瘢痕组织,促进真皮胶原有序重塑,以及收缩瘢痕血管,减少瘢痕血供等方式治疗增生性瘢痕。而曲安奈德局部注射可起到抑制胶原增生,促进胶原降解等作用。两者结合可促进增生性瘢痕的萎缩,缩短治疗时间,减少单一因素造成的副作用。本文对增生性瘢痕CO2点阵激光及皮损内注射曲安奈德治疗增生性瘢痕进行综述。

分析使用阿奇霉素注射液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 下载:172 浏览:1505

岑灼龙 邓敏怡 《临床医学杂志》 2022年5期

摘要:
目的:探究阿奇霉素注射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择取我院于2020年2月至2021年期间治疗的50例呼吸道患者,按照用药方式不同,将50例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各25例患者,参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案,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阿奇霉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参照组治疗有效率为64%,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2%,且实验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满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奇霉素注射治疗下呼吸道感染,临床效果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综合性护理措施在瘢痕疙瘩注射治疗中的运用价值分析 下载:241 浏览:1975

苏林梅 《中国护理学报》 2022年6期

摘要:
分析综合性护理措施在瘢痕疙瘩注射治疗中的运用价值。方法:100例接受注射治疗的瘢痕疙瘩患者,随机分2组,每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注射护理,观察组行综合性护理。分析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高达98.0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方面,观察组仅为4.00%,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高达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措施在提高瘢痕疙瘩注射治疗中的运用价值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是提高治疗效果,第二是提高治疗安全性,第三是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说明该护理模式的整体护理效果十分理想,因此可在临床中推荐应用。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