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急诊全程优化绿色通道在急诊脑梗死临床抢救中的价值 下载:336 浏览:2535

梁勇 尹燕 朱华信 《医学研究杂志》 2020年8期

摘要:
目的:探讨分析急诊全程优化绿色通道用于急性脑梗死抢救中的效果。方法: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基于单双数法将患者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急救护理与急诊全程优化绿色通道,对比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急救时间、抢救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应用急救护理优化路径,可有效缩短急救时间,提升抢救成功率。

绿色通道模式下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护理 下载:91 浏览:973

董燕 魏雅琼 王倩 《国际护理学》 2024年3期

摘要:
目的:观察阿替普酶在急性急性脑梗死绿色通道模式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我院在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期间接受常规脑急性脑梗死绿色通道模式阿替普酶溶栓的58例急性急性脑梗死患者为对照组,并在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期间接受绿色通道模式阿替普酶溶栓的58例急性急性脑梗死患者为观察组。两组病人均给予阿替普酶溶栓治疗,对两组病人的残疾及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残疾率及并发症明显下降(P<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采用改进的急性脑梗死绿色通道模式,可以大大减少患者就诊时间,提高治疗效率,降低致残率,改善患者的预后,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方法。

全程绿色通道护理路径在急诊小儿高热惊厥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下载:115 浏览:1326

曹姗 《护理研究杂志》 2023年6期

摘要:
目的:研究全程绿色通道护理路径对急诊小儿高热惊厥护理效果。方法:从我院急诊科2020年1月到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小儿高热惊厥患儿96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将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配到实验组(n=48)、参照组(n=48)。参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急救护理路径进行抢救;实验组患儿采用全程绿色通道护理路径。观察记录两组患儿变化及时长。结果:经过急救后两组患者与急救强体温相比明显降低(P<0.05);组间急救前后对比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护理效果更好。两组患儿经过护理后各项症状缓解时间相比,实验组患儿用时较短,组间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取全程绿色通道护理是比较理想的救护途径,能在第一时间进入抢救流程中,可降低患儿脑损伤风险与死亡风险,对患儿预后康复有显著效果,可以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基层医院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中绿色通道护理路径的应用进展研究 下载:114 浏览:1388

苏颖 《医学研究前沿》 2023年10期

摘要: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具有疾病进展快、预后差的特征,完善患者临床护理干预路径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在本次研究中,本文将结合基层医院的实际情况,阐述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绿色通道护理路径的基本应用要点,并对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阐述。

急诊绿色通道护理路径模式对急性脑卒中患者急救时间与急救效果的影响 下载:49 浏览:682

许艳爱 尚丽新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4期

摘要:
探讨在急性脑卒中患者中应用急诊绿色通道护理路径模式后,对患者急救时间与急救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急诊科在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68例,根据随机抽签法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急诊护理模式,34例),观察组(采用急诊绿色通道护理路径模式,3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急救时间,以及护理4周后患者的神经功能(NIHSS量表)和感觉运动障碍(FMA量表),并比较两组护理4周内出现的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急救时间(急诊CT检查、出具化验结果、神经科会诊)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4周后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且FMA评分(运动、平衡、感官)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护理4周内的并发症风险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绿色通道护理路径模式能够缩短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急救时间,提高急救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