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抗菌药物围术期合理应用的临床药学干预 下载:492 浏览:4675

王玥 《医学研究杂志》 2018年9期

摘要:
目的:探讨抗菌药物围术期合理应用的临床药学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4月收治的外科手术患者20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1000例。对照组常规使用抗菌药物,而观察组实施临床药学干预。结果:观察组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4.9%(349/1000)与对照组60.9%(609/1000)相比显著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3.5439,P=0.000);观察组用药合理率81.66%(285/349)与对照组28.92%(237/609)相比显著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6.2599,P=0.000);观察组术后感染发生率为2.5%(25/1000)与对照组9.7%(97/1000)相比显著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5252,P=0.003);观察组第一代头孢菌素类药物使用率为97.71%(341/349)与对照组39.57%(241/609)相比显著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8.5175,P=0.000);观察组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为13.82(100人/d)与对照组42.56(100人/d)相比显著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0.4016,P=0.000)。结论:针对围术期患者应用抗菌药物时加强临床药学干预,可有效减少和避免发生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现象,且能有效减少患者感染率。

中药临床合理应用的药师药学干预效果分析 下载:308 浏览:4127

齐锐先 《中国中医药》 2023年7期

摘要:
分析通过开展药师药学干预对于促进中药临床合理应用的实际价值。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23年1月~2024年2月300例中药治疗病例作为研究样本,借助随机数字表法予以均分组,即对照组(n=150例)、观察组(n=150例),对照组为常规中药治疗,观察组则进行药师药学干预,对于2组中药不合理应用发生率、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患者的中药治疗满意度等进行比较。结果:中药不合理应用发生率组间平行对比中,观察组0.67%,对照组8.00%,P<0.05;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平行对比中,观察组1.33%,对照组8.67%,P<0.05;中药治疗满意度组间横向对比中,观察组98.00%、对照组86.00%,P<0.05。结论:通过开展药师药学干预能够促进中药临床合理应用,并可提升用药安全性及患者的治疗满意度。

药学干预在临床高警示药品使用管理上的成效分析 下载:152 浏览:1215

马建军 王小华 《临床医学杂志》 2023年3期

摘要:
目的:探讨药物干预对临床高警示药物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文献检索、数据收集、问卷调查、现场调查等方法,对医院在药学干预前后的高警示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采用失效模式与效果分析方法,对医院药学干预前医院临床科室高警示药物使用管理中的风险进行了分析,并将干预前后各风险点的发生频度、医嘱执行错误率、医师处方不合格率及非滞销原因近效期率分析药学干预效果。结果:在药物干预后,高警示药物的出现频率明显降低,50%以上的风险点出现频率降低到1.0(也就是说,在三个月内,各科室都没有出现相应的风险点)。结论:药物干预对规范本院临床高警示药物的使用管理效果较好。

高血压病人缺血性脑卒中风险防控中药师参与针对性药学干预的作用 下载:121 浏览:1557

陈先德 《当代中医药》 2024年6期

摘要:
目的:探析药师参与针对性药学干预在高血压病人缺血性脑卒中风险防控的作用与效果。方法:摘选2020年3月~2021年3月期间我院接收的高血压病人64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对上述全部高血压病人缺血性脑卒中进行分组,得到对照组(共32例)、观察组(共32例),对照组应用常规药物干预,观察组实施药师参与针对性药学干预,对比两组血糖、血脂及血压水平、用药依从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情况。结果:观察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甘油三酯水平对比差别较小(P>0.05)。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用药总依从性96.88%明显高于对照组71.88%(P<0.05)。观察组缺血性脑卒中发病3.13%明显低于对照组25.00%(P<0.05)。结论:药师参与针对性药学干预的应用可降低患者血糖、血脂及血压水平,并能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和抑制缺血性脑卒中发病风险。

中药临床不良反应原因分析与药学干预对策 下载:89 浏览:1700

韦紫涵 《当代中医药》 2023年4期

摘要:
中成药的种类、使用要求和方法等冗杂多样的特点决定了在临床应用上的难度和复杂性,随着其广泛作为临床用药出现在人们视野中,与之相关的各种不良反应也相继出现,不少人因此产生的用药焦虑渐渐在社会上形成了一种负面风气。为了帮助人们更加科学地认识中成药,本文通过观察、记录、统计、分析、查阅相关文献等方法对中成药的一些临床不良反应现象进行了分析,并从国家政策、药品生产销售环节、医务工作人员及患者自身等角度分别提出了相应干预对策,对于帮助人们科学认识中成药不良反应现象,降低因中成药质量问题和人为因素等造成的不良反应概率,进而提高临床用药效率,保障安全合理用药以间接促进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具有一定意义。

药学干预对规范医院临床科室麻醉药品管理的影响研究 下载:142 浏览:1639

宋洁 《医学研究前沿》 2022年11期

摘要:
探讨药学干预对规范医院临床科室麻醉药品管理的影响情况。方法:择取2019.5.2~2021.5.2本院内使用麻醉药物的患者6534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共计使用15000张麻醉处方药。按照是否对病患的药方是否开展药学干预,分为传统组(n=7500)、新式组(n=7500),各对应3267例患者。传统组接受常规管理,新式组接受药学干预,分析结果。
结果:和传统组相比,新式组处方调配合格率更高,处方合格率更高,麻醉药品管理品质以及病患干预满意度分数更高,P<0.05。结论:经过在院内开展药学干预可以降低不合格处方发生率,规范医院科室对于麻醉药物管理有效率,值得推广。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