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浅析我国男子链球成绩滑坡的原因 下载:86 浏览:501

丁延华 《中国体育科学》 2018年3期

摘要:
采用文献法、数据统计法、分析法等对我国男子链球成绩下降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外国优秀链球运动员的分析比较,认为导致我国男子链球成绩滑坡的原因主要是:技术进步慢,专项身体素质差,体重不断增加,速度力量的素质相对较低等,这些原因都给我国男子链球的成绩带来了不好的影响,因此要改善链球运动员在日常训练中的模式,以训练运动员的速度力量为突破口。

妊娠晚期孕妇生殖道B族链球菌感染对产妇分娩结局和新生儿预后的影响 下载:45 浏览:201

刘海侠 《诊断医学》 2020年11期

摘要:
目的对妊娠晚期孕妇生殖道B族链球菌感染对产妇分娩结局、新生儿预后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获得临床确诊的感染生殖道B族链球菌妊娠晚期孕妇64例为观察组,另取同期健康没有感染妊娠晚期孕妇64例为对照组,对比分娩结局和新生儿预后。结果观察组剖宫产、胎盘早破、宫内感染、早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新生儿感染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晚期孕妇生殖道感染B族链球菌后,会造成严重不良妊娠结局,威胁母婴安全,应引起足够重视。

人肺炎链球菌快速检测胶体金试纸的研制 下载:86 浏览:479

李杰1 程雨洁1 宋慧茹1 任萌1 王毅1,2,3 杨波1,2,3 胡征1,2,3 《生物技术研究》 2020年1期

摘要:
研制一种快速检测人肺炎链球菌(S. pneumoniae)的免疫胶体金层析试纸。[方法]对肺炎链球菌表面蛋白A(pneumococcal surface protein A,PspA)基因序列(Gen Bank:U89711)作生物信息学分析,选取抗原表位强、种内同源性高的片段克隆表达纯化重组蛋白rPspA,并免疫BALB/c小鼠制备单克隆抗体;以双抗夹心法制备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并对其特异性、灵敏度以及稳定性进行验证分析。[结果]制备的胶体金试纸对rPspA最低检测限达到0. 1pg/m L,可在15min内完成对肺炎链球菌的检测,与其他10种重要呼吸道病原菌无交叉反应;试纸条在25℃条件下保存6个月仍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结论]PspA蛋白具有高度的表面暴露性和较强的抗原性,可作为Sp的检测标志物,以其抗体为基础制备的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适用于Sp菌感染的临床快速检测。

湖南地区9205例孕妇B族链球菌感染状况分析 下载:86 浏览:488

唐笑 甘甜 周梅华 代冰 刘岱璿 《国际检验医学》 2020年3期

摘要:
目的分析孕妇湖南地区孕妇B族链球菌(GBS)感染状况。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9 205例孕妇直肠拭子和阴道分泌物样本,对不同样本来源和不同年龄孕妇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 205例孕妇中GBS感染阳性719例,阳性率为7.81%。其中直肠拭子样本阳性率为9.80%,高于阴道分泌物样本阳性率(5.15%)(P<0.05)。2种样本GBS均阳性者占7.61%(548/7 204)。>39岁孕妇GBS阳性率最高(9.71%)、<20岁孕妇最低(5.30%)。结论湖南地区GBS感染阳性率处于中等水平,但应加大孕妇GBS检测宣传力度,避免造成不良妊娠结局。

尼罗罗非鱼高迁移率族蛋白4(TOX4)基因克隆及其在细菌感染过程中的表达特征 下载:51 浏览:275

江栢坚1,2 张志强1,2 巫祎琴1,2 于劼豪1,2 黄瑜1,2 简纪常1,2 《中国水产学报》 2023年1期

摘要:
为了解析与胸腺细胞选择相关的高迁移率族蛋白4(tox high mobility group box family member 4,TOX4)在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响应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感染过程中的功能,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克隆和鉴定尼罗罗非鱼TOX4基因(GenBank登录号:XP003458812)的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 ORF)序列,对推导的TOX4氨基酸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分析其亚细胞定位特征,以及在尼罗罗非鱼头肾淋巴细胞亚群的分布特征,并利用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分析TOX4基因在健康鱼各组织及响应无乳链球菌感染过程中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尼罗罗非鱼TOX4基因的ORF全长为2 004bp,编码667个氨基酸,预测TOX4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9 060,理论等电点为4.69,无信号肽序列及跨膜结构,具有一个HMG保守结构域;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TOX4蛋白主要表达于细胞核中;多序列比对及系统进化分析均显示,尼罗罗非鱼与斑马拟丽鱼(Maylandia zebra) TOX4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最高;qRT-PCR分析显示,TOX4基因在健康尼罗罗非鱼各组织中均有表达,且在血液中表达量最高;单细胞转录组数据分析显示,TOX4基因主要在尼罗罗非鱼非特异性细胞毒性细胞(nonspecific cytotoxic cell, NCC)和巨噬细胞(macrophage, Mφ)中表达;经无乳链球菌感染后,尼罗罗非鱼脑、头肾、肠道和脾脏中TOX4基因的表达量显著上调,并在感染后12h(脑、头肾、肠道)和48h(脾脏)达到峰值。研究表明,TOX4可能参与尼罗罗非鱼响应细菌感染的免疫应答过程。

尼罗罗非鱼清道夫受体基因Scara3的克隆及病原微生物刺激后的表达响应 下载:43 浏览:334

胡惠玲1,2 汪志文1,2 黎源1,2 鲁义善1,2 简纪常1 《中国水产学报》 2022年2期

摘要:
为探究清道夫受体3(scavenger receptor class a member 3,Scara3)在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抵御病原微生物过程中的作用,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克隆得到罗非鱼Scara3基因,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Scara3在健康尼罗罗非鱼组织分布及细菌、病毒感染后的表达情况,并进行亚细胞定位分析。结果表明:克隆得到尼罗罗非鱼Scara3基因cDNA全长序列为3 889bp,开放阅读框(ORF)为1 827bp,编码608个氨基酸,具有跨膜结构域和胶原(Collagen)结构域;多序列比对发现,Scara3氨基酸序列在脊椎动物中相对保守;亚细胞定位显示,Scara3蛋白在全细胞分布;荧光定量PCR分析显示,Scara3基因在健康罗非鱼各组织中均有表达,在血液、肠道、皮肤和胸腺等组织中表达量较高且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5);经脂多糖(LPS)、灭活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和聚肌胞苷酸(Poly I:C)刺激罗非鱼头肾白细胞后,Scara3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经灭活无乳链球菌和Poly I:C刺激后,肠道、头肾和皮肤组织中的基因表达量表现出时序性。研究表明,尼罗罗非鱼在对细菌和病毒感染的免疫反应活动中,Scara3基因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结果为后期硬骨鱼类中Scara3基因的功能研究提供了科学参考。

尼罗罗非鱼无乳链球菌Sip蛋白乳酸菌活载体口服疫苗的研制及其免疫效果 下载:88 浏览:485

蔡玉臻1,2 刘志刚1 卢迈新1 可小丽1 高风英1 曹建萌1 《水产研究进展》 2019年5期

摘要:
链球菌病是威胁我国罗非鱼养殖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病害之一。为研制出免疫效果好、操作简便的罗非鱼链球菌病疫苗,本研究构建重组表达无乳链球菌Sip蛋白的穿梭质粒pNZ8124-Sip,通过酶切和测序验证后电转化乳酸乳球菌NZ9000,获得能够诱导重组表达无乳链球菌Sip蛋白的乳酸菌活菌载体疫苗。采用SPS-PAGE电泳摸索最佳诱导浓度和诱导时间以获得最大表达量,通过镍柱纯化目的蛋白并进行Western blot检测;利用不同浓度的重组乳酸菌活载体疫苗灌胃口服免疫尼罗罗非鱼,采用间接ELISA法测定免疫后血清抗体水平变化,通过人工腹腔注射感染无乳链球菌获得相对免疫保护率。研究结果显示,构建的重组乳酸乳球菌可通过nisin诱导表达大小为48 ku特异性蛋白,与目的蛋白大小一致;PAGE电泳显示,重组蛋白主要以可溶蛋白和包涵体2种形式存在,其中胞内可溶性蛋白浓度达7.65 mg/mL;诱导表达的最佳条件为100 ng/mL nisin诱导6 h;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诱导蛋白可与鼠抗His标签抗体特异性结合。口服免疫结果显示,中浓度组(2.24×1010 CFU/mL)和低浓度组(2.24×10~9 CFU/mL)免疫2次能够显著提高尼罗罗非鱼的血清抗体水平和抗无乳链球菌感染能力,中浓度免疫组的相对免疫保护率最高为41.0%。本研究可为罗非鱼链球菌病口服疫苗的研究奠定基础,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应用iTRAQ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筛选无乳链球菌鱼源株与人源株差异表达蛋白 下载:80 浏览:468

郭长明1 袁橙1 武彩红1 朱善元1 刘广锦2 陆承平2 刘永杰2 《水产研究进展》 2018年5期

摘要:
以斑马鱼和巨噬细胞作为体内、外感染模型,比较无乳链球菌鱼源株GD201008-001与人源株A909的致病性差异,利用iTRAQ技术和质谱分析技术进行差异表达蛋白鉴定,以期为揭示无乳链球菌不同宿主来源株致病机制提供新思路。实验通过测定菌株GD201008-001、A909的斑马鱼半数致死量和巨噬细胞吞噬率,比较二者致病性差异;提取全菌蛋白,经iTRAQ试剂标记后进行质谱鉴定,质谱数据用软件Mascot 2.2和Proteome Discoverer 1.4进行查库(Uni Prot数据库)鉴定及定量分析,并对差异蛋白进行GO功能注释和KEGG通路分析。结果显示,GD201008-001毒力显著高于A909;通过iTRAQ分析两株菌差异表达蛋白,发现差异蛋白涉及的生物学功能较为广泛,在鉴定出的368个差异表达蛋白中,GD201008-001中上调表达蛋白193个(比值>1.5),下调表达蛋白175个(比值<0.667)。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这些蛋白主要涉及26个生物学功能,14个通路,推测Clp X、Glm S和Cps IVK可能在两株菌致病性差异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为阐明无乳链球菌不同宿主来源株致病性差异奠定了基础。

26例新生儿无乳链球菌血流感染的临床特征及耐药性分析 下载:206 浏览:2043

张梦 高飞 朱素菲 邓秋连 黄玉开(通讯作者) 《中国儿科杂志》 2024年4期

摘要:
分析26例新生儿无乳链球菌(GBS)血流感染的临床特征以及耐药性方法 对我院在2021年至2023年全年期间内各科室收治的26例GBS血流感染患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相关科室包括: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急诊科门特及新生儿科等,所纳入的资料包括:一般资料、临床特征、血培养、脑脊液培养情况及药敏结果。采用纸片扩散法检测GBS分离株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的耐药性及耐药表型。结果 GBS血流感染26例患儿中,早发型12例,晚发型14例。晚发型症状主要以脑膜炎和发热为主,占50%和64.3%。药敏结果青霉素、氨苄西林、利奈唑烷及万古霉素敏感率均为100%;而患儿对莫西沙星药物和左氧氟沙星药物产生得到耐药性概率一致都是3.8%;患儿对红霉素耐药性66.7%(10/15)、克林霉素耐药性66.7%(10/15)一致,作为红霉素药物、克林霉素药物同时耐药都是固有表型(constitutive macrolide-lincosamide Streptogramin B,cMLSB);5株红霉素和克林霉素均敏感,敏感率为33.3%(5/15);同时,并没有在相关试验中发生阳性菌株(iMLSB),试验名称为红霉素耐药克林霉素敏感D-抑菌圈试验;而且没有发现患儿对红霉素耐药但是对克林霉素药物存在敏感性,且经相关试验发现阴性菌株(M型),试验名称为D-抑菌圈试验;除此以外,也没有发现患儿对克林霉素存在耐药性,但是对红霉素药物相对敏感或者中介为L型表型。结论 新生儿GBS血流感染在临床具有高死亡率、致残率等特点,在疾病发生后,患儿存在发生多种并发症的风险,例如:重症肺炎、败血症等。此外脑膜炎为晚发型GBS感染最常见的临床表现。青霉素和氨苄西林仍是治疗新生儿侵袭性GBS感染及高危新生儿预防GBS感染的首选药物。

妊娠晚期孕妇阴道B族链球菌感染青霉素钠治疗对血浆凝血功能及新生儿结局的影响分析 下载:265 浏览:2403

崔琨 《中国儿科杂志》 2022年8期

摘要:
探讨妊娠晚期孕妇阴道B族链球菌感染青霉素钠治疗对降凝血功能及新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抽取本院2017年6月-2020年5月时段内收治的妊娠晚期孕妇阴道B族链球菌感染患者共300例,以抽签法纳入对照组(150例)和实验组(150例)。对照组未采取预防性抗生素治疗,实验组采取青霉素钠治疗,比较患者血浆凝血指标、新生儿不良结局总发生率。结果:对照组血浆凝血指标较差于实验组,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实验组新生儿不良结局总发生率为5.33%,对照组为16.67%,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结论:针对妊娠晚期孕妇阴道B族链球菌感染患者,青霉素钠静脉滴注治疗方式,可显著改善机体凝血指标,还可预防或降低新生儿不良结局,可推广。

猪链球菌病的诊断与防治 下载:69 浏览:731

何平 《当代畜牧兽医》 2024年11期

摘要:
猪链球菌类疾病是由于人类以及牲畜遭受到一种或者几种细菌的共同感染而出现的一类疾病的总称,猪链球菌病的传播蔓延不仅会给养殖户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而且某些链球菌病的血清型还会危害人类身体健康,其临床症状主要包括患者的体温异常、败血症、关节炎等。本文分析了猪链球菌病的流行特点、病理学变化、临床症状、诊断方法和治疗措施,目的是为防止猪链球菌病提供参考。

猪链球菌病的诊断和防治研究 下载:67 浏览:625

罗康 《当代畜牧兽医》 2024年9期

摘要:
猪链球菌病作为一种常见疾病具有较大危害性,会严重制约生猪养殖产业的发展,给养殖场带来严重经济损失。为了降低该病危害性,必须要加大对猪链球菌病的研究力度,不断提高诊断水平和防治措施,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进行控制,切实提高疾病防控的科学性与有效性。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猪链球菌病的诊断及防治措施。

猪链球菌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 下载:121 浏览:1239

何宗德 《当代畜牧兽医》 2023年9期

摘要:
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畜牧科技随之快速提高。生猪养殖业也在逐渐趋于标准化、集约化的规模饲养,使生猪养殖效益得到了大幅的提高。生猪是我国畜牧业生产中的一种主要畜种,在其生产、养殖过程中,发生人畜共患传染的链球菌病的几率比较大,且因素多,因此,本文作者主要分析了链球菌病的诊断特点以及相应的防治措施。

试论猪链球菌病的诊断及治疗 下载:218 浏览:2187

孙鹏 《当代畜牧兽医》 2022年1期

摘要:
猪链球菌病在生猪养殖过程中较为常见,此病的传染性较强,不同病症在发病率和死亡率方面存在一定差异。为了减少生猪养殖中此病带来的危害,同时保证养殖场的经济效益,为市场提供健康稳定的猪肉输出,需要熟练掌握猪链球菌病的主要临床症状及科学诊断方法,结合实际情况,做好疾病种类的明确,采取相应措施开展有效的治疗工作,同时通过疫苗接种等方式,提高猪群的抵抗力,促进养殖业可持续发展。

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对妊娠晚期B族链球菌定植母婴结局影响 下载:121 浏览:1547

韩玥 《预防医学杂志》 2023年4期

摘要:
目的:评估产前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对妊娠晚期B族链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s,GBS)定植孕妇母婴结局的影响,分析GBS定植孕妇其子代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08月-2021年8月于北京市顺义区妇幼保健院分娩的孕妇,将其中孕晚期GBS筛查阳性孕妇422例做为研究对象。依据是否给予充分产时抗生素预防(intrapartum antibiotic prophylaxis,IAP)分为观察组(165例)和对照组(257例)。比较两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发生产后出血、绒毛膜羊膜炎的比例为4.85%和26.06%,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宫内窘迫发生率是观察组的3倍(9.34%vs3.03%,x2=6.248,P=0.012)。观察组新生儿感染发生率为13.94%,对照组为26.85%,P<0.05。422例新生儿中确诊败血症2例(0.47%),早产2例(0.47%),均发生在对照组。对照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高龄、胎膜早破≧18h、绒毛膜羊膜炎、阴道分泌物GBS培养阳性、羊水污染、产前充分抗生素预防与新生儿感染之间存在相关性。结论: GBS定植孕妇同时合并高龄、胎膜早破、羊水污染、阴道分泌物GBS培养阳性等危险因素时,子代发生新生儿感染的概率增加,充分产时抗生素预防可降低新生儿感染的发生率。

猪链球菌病的诊断及其防治 下载:467 浏览:3921

焦晨龙 王宝 李鑫鹏 陈滢钰 刘茁实 《诊断医学》 2021年1期

摘要:
生猪养殖的规模化与集约化发展,提高了养殖户的经济收益,同时也为疾病的发生创造了条件。猪链球菌病是近年来生猪养殖中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之一,其致病体主要是猪链球菌,这是一种细菌性传染病。该病的发生与蔓延会影响养殖场的发展,降低其经济收益。为此,本文将从猪链球病的流行特征、临床表现、病理学分析、诊断方法以及防治措施几个方面着手展开猪链球菌病的探讨。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