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库伯经验学习理论观照下成人教师的专业发展 下载:32 浏览:382

陈凯红 《中国教育学报》 2018年7期

摘要:
库伯的经验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经验改造和重组的持续发展过程。成人学习者拥有丰富的经验,构成再学习的重要学习资源,成人的学习就是吸收新的知识对自身的经验进行反思、改造的过程。在引导成人学习的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成人经验的作用,采用适合的教学策略,不断推进成人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成人经验学习。

高中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调查研究——以H市三所高中为例 下载:18 浏览:174

杨瑞强1 谈幼珍2 《中国教育学报》 2018年7期

摘要:
教师专业发展是素质教育深入推进的必然要求,是教师适应教育发展的自我需要。本文通过问卷的形式,对黄石市三所不同类型的高中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对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指标进行了正面对比分析,对不同学校、不同职称的高中教师专业发展现状进行了侧面对比分析,并形成了调查研究初步结论。同时,从教师个人、学校、教育行政部门等角度,提出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合理化建议。

“互联网+”中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策略研究 下载:328 浏览:247

周红 《中国教育学报》 2018年7期

摘要:
互联网的发展对教师培训理念、教师培训资源、教师培训模式和教师培训过程等教师培训的基本要素带来了深刻影响,并由此催生新的教师培训方式。本文分析了新时代中学教师的教育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的背景和存在的问题,从培训理念、培训内容、培训方法、师资配备、培训环境及培训评价等方面提出了"互联网+"中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的策略,以期提升中学教师的教育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格里菲思教育管理思想研究 下载:55 浏览:494

杨天平 杨伊 《教育研究与发展论坛》 2019年8期

摘要:
在20世纪西方教育管理学发展史上,格里菲思无疑是最有影响力的几位学者之一。他不仅领导了著名的"理论运动",而且主导了影响深远的与格林菲尔德的"两格之争"。从忠实而坚定的逻辑实证主义者,到不再坚持传统实证主义的唯一性;从倡导以新的观点和角度看待教育管理问题,到主张以兼容并包的视界来研究教育管理,再到倡导教育管理理论的多样性与多元化,这段丰富的发展轨迹既是格里菲思个人的思想旅程,更是美国教育管理理论发展的一个映射,它反映了20世纪中后叶西方教育管理学的发展道路与走向。

大学的伦理德性与内部治理 下载:87 浏览:486

赵荣辉1 金生鈜2 《教育研究与发展论坛》 2019年7期

摘要:
大学的伦理德性是大学在追求文化理想和实践大学的道德使命过程中所形成的卓越品质。大学的伦理德性渗透在大学精神、组织文化、治理方式、教学实践、社会责任、科学研究等方面,是大学作为道德性组织的重要象征。大学要注重伦理德性的养成,不断建构大学完备的道德生态系统,彰显大学卓越的道德品性。大学的伦理德性及其生成是大学内部治理的途径、方式与结果,是大学发展的构成性条件。伦理德性的卓越是一流大学的本质特征。

高端职教人才培养现状与展望——基于十所院校全日制职教硕士培养调查 下载:56 浏览:391

黎青青 王珍珍 《中国教育学报》 2019年4期

摘要:
自2015年国家增设全日制职业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以来,在短短的几年里,职业教育硕士培养工作在管理架构、制度建设、课程体系建设、学位论文管理等方面已初见成效。同时,当下职业教育硕士培养工作也面临着生源质量欠佳、课程设置上分类培养体现不足、实践模式难以实现"双师型"培养目标等困境和挑战。为了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硕士培养质量,基于对十所国内院校的调研,文章提出了适当控制跨专业招生、实行弹性培养学制、扩大兼职导师队伍等措施,强调政府、学校、企业、行会等要整合资源优势,强化横向合作,合力搭建协同培养平台,实现职业教育硕士培养工作内涵式发展。

正义与关怀:教师道德价值取向的诠释 下载:68 浏览:262

沈辉香1 何齐宗2 《教育研究与发展论坛》 2019年7期

摘要:
教师道德既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紧迫的现实问题。从正义与关怀的视角探讨教师道德的价值取向,有助于深化对教师道德的认识和提升教师道德水平。正义是人类追求的重要价值,关怀是仁爱关系的集中体现,两者都应成为教师道德的重要价值取向。通过对教师正义和关怀的具体与普遍、情感与理性、关系与自主的辩证分析,可知教师道德既需要正义,也需要关怀;在教育实践中要促进这两种教师道德价值取向的融通。

高校教师流动的微观决策机制——基于“四力模型”的解释 下载:88 浏览:512

李志峰 魏迪 《教育研究与发展论坛》 2018年12期

摘要:
高校教师的流动意愿和行为是四种作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除了推力和拉力的促进流动作用之外,组织粘力和斥力阻碍了教师流动。影响高校教师流动四种作用力的合力函数在流动决策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四力模型"对于理解高校教师流动的宏观效应和科学分析其微观决策机制提供了框架与视角。

重点师范大学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路径与策略研究──基于H师范大学的视角 下载:25 浏览:303

涂山青1 卢子洲2 杨斌3 黄俊伟4 《中国教育学报》 2018年5期

摘要:
师范教育是教育的"母机"。重点师范大学具有发展职业教育的天然优势。在学校"一体两翼,建设高水平大学"战略发展思路下,切合国家战略需要和高层次职教人才的社会需求,充分发挥学校教师教育特色,立足学科优势和资源优势,实行高端引领,以培养高层次职教师资和其他高层次职教人才为重点,走高起点、质量型、"基地+(职教)园区"的发展道路。通过搭建高水平应用型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平台,实行"专业教育+职业教育+教师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在社会高职教育与学校"职教本科+研究生"教育之间搭建人才培养"立交桥",构建与学校综合性高水平大学发展目标相适应的职业教育高端人才培养体系,丰富学校办学类型,拓展学校办学空间,增强学校的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功能,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应用型高校教师专业可持续发展系统构建研究 下载:65 浏览:453

仲一虎 《中国教育学报》 2018年4期

摘要:
虽然教师专业发展早已成为教师成长的有效方式,但应用型高校教师专业可持续发展的实效性机制建设,仍然是高校教师管理实践中需要探讨和解决的问题。本文从知识能力系统、实践能力系统和职业能力系统三方面分析了应用型教师专业发展的能力内涵,并以教育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为依托,探讨了构建一个以制度创新、资金保障、项目载体、评价标准为核心的应用型高校教师专业可持续发展系统,从而促进应用型高校教师专业可持续发展。

新时期我国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支持研究 下载:16 浏览:252

王猛强 《中国教育学报》 2018年4期

摘要:
新时期以来,政府和社会加大了对特殊教育的关注和支持力度,特殊教育教师作为特殊教育最重要的要素之一,其专业水平直接影响着我国特殊教育的质量。教育部门出台各种政策,旨在从各方面保障特殊教育教师的权益,提高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标准。因此,本文主要通过对我国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现状和影响因素的分析,力求构建一个完善的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社会支持体系,以促进我国特殊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农村小规模学校全科教师跟岗培训策略研究 下载:28 浏览:428

李介 《中国教育学报》 2019年3期

摘要:
近年来,跟岗培训作为一种实践取向的培训模式,深受广大中小学教师的青睐。在甘肃省庆阳市农村小规模学校全科教师培训项目中,跟岗培训占培训总课时的37. 5%,提高跟岗培训效能意义重大。跟岗培训采用的策略主要包括:遴选跟岗学校,制定精准化、个性化的跟岗培训方案;科学组织跟岗培训,提升跟岗培训效果;采取有效跟踪指导措施,助推教师全面发展。

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队伍年龄结构与科研产出的关系 下载:49 浏览:514

鲍威 金红昊 田明周 《教育研究与发展论坛》 2020年6期

摘要:
1992-2017年,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队伍年龄结构的发展历经年轻化、平稳发展、老龄化三个时期。使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其间研究型大学教师队伍年龄结构与科研产出之间的关系发现:当青年教师、中生代教师、资深教师的占比分别为51.2%、43.0%、5.8%时,高校科研产出达到理论最优;不同类别研究型大学教师队伍年龄结构与理论最优值之间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偏离,而且教师队伍老龄化问题将持续恶化。为提升科研产出效率,研究型大学应加强青年人才的引进与培育以优化教师队伍年龄结构,从制度和机制层面大力促进不同年龄段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协作,构建包容开放的组织文化。

基于高中教师自我发展的成长方案 下载:74 浏览:430

方和平 冯金山 《中国教育学报》 2019年3期

摘要:
随着时代的进步,教育的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给高中教师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对教师的专业发展、综合素养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结合不同学校、不同学科、不同年龄层次和性别的优秀教师成长经验,按照自主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多样性原则和实践性原则,设计一套凸显实效性的高中教师自我发展的参考方案,并从实践的角度对方案部分问题进行探讨,进而提出相应的建议,旨在为入职后高中教师的自我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学术职业环境的变革图景、现实效应与优化路径 下载:54 浏览:507

陈斌 《教育研究与发展论坛》 2020年5期

摘要:
当前学术职业环境正发生深刻变化,新管理主义广泛渗透其中,政府问责持续升温,学术资本主义大行其道,教师聘任制改革方兴未艾。受之影响,大学教师的身份传统、价值标准、心理预期和工作方式正遭遇冲击。学术职业从身份传统转向契约关系,"闲逸的好奇"变成"仓皇的学问",学术认可机制从普遍主义向特殊主义转变,大学教师的创造力、激情和认同感随之变化。学术职业环境变化引发的消极影响及其可能的非预期效应应引起我们重视,并对当前学术职业政策、制度予以反思与重构。

基于自我导向学习的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现状与思考——以平顶山市小学教师为例 下载:58 浏览:437

张沛佳 刘建清 《中国教育学报》 2019年3期

摘要:
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是一个持续的过程,然而传统单一的教师培训形式在终身学习的社会并不能完全满足教师的学习需求,因此,自我导向学习逐渐成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主要形式。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等形式研究了河南省平顶山市多所小学教师自我导向学习的现状及对专业发展的影响,找出影响小学教师进行自我导向学习的因素。研究发现,小学教师自我导向学习能力中等偏上,且自我导向学习对教师专业化发展有很大作用。根据调查结果提出了进一步促进教师自我导向学习的策略:教师应树立自我导向学习的观念和意识,培养自我导向学习的能力;学校及相关教育部门应为教师的自我导向学习提供丰富的资源、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开展个性化的教师培训。

创业型大学建设的中国道路 下载:87 浏览:262

付八军1 宣勇2 《教育研究与发展论坛》 2019年5期

摘要:
推进创业型大学本土化建设,需要创新传统院校的办学理念与管理体制,确立"经费筹措是手段、学术贡献是目标"的原则,逐渐减少对于政府物质资源的过度依赖。创业型大学的中国实践有利于加快"双一流"建设步伐,有利于推动地方院校转型与发展,这些都属于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体现。囿于政策障碍与市场风险,中国特色创业型大学的探索与实践应以应用型大学建设作为第一个发展阶段。当应用型大学能够以学术产品本身的质量与声誉赢得包括政府在内的社会各界的支持,那么最终以自力更生意识与能力作为核心特质的创业型大学就会自然诞生。

用数据支持教师培训者专业提升的实践探索 下载:81 浏览:260

刘清昆 《中国教育学报》 2018年2期

摘要:
教师培训者作为教师专业成长中的重要他人,其专业素养的提升关系到教师学习的成效,我们在实践中建构了教师培训者的数据化胜任力模型以及人人参与培训者数据形象刻画的实践机制,并在实践中对基于数据提升教师培训者专业素养的策略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本文分享了在动态刻画教师培训者的形象、精准支持他们的自我提升与深度省知方面的经验。

高职会计专业教师的知能分析 下载:58 浏览:320

袁中文 《中国教育学报》 2018年1期

摘要:
针对会计职业的特点,对高职会计教育的教师教学要求,在满足一般教学的前提下,提出了高职会计教师应具备的一些实际教学执行能力和相关知识素养,同时探讨了目前会计老师的一些共同知、能"缺陷",在满足高职和会计职业的实际需求情况下,笔者提出了个人改进看法,希望与同行共同探讨提高。

民办高职院校创业指导教师胜任素质提升路径 下载:97 浏览:508

官爱兰 王太右 《中国教育学报》 2020年1期

摘要:
我国着力推进创新创业升级,高校"双创"教育步入内涵式发展进程。民办高职院校创业指导教师的胜任素质状况如何,影响着创业指导工作的质量。民办高职院校创业指导教师应该具备创业的实践能力、专业技能、专业知识、服务能力及创新思维五个维度的胜任素质。采用问卷调查及访谈的方法调研了江西省16所民办高职院校创业指导教师的胜任素质状况。调研发现,当前创业指导教师五个维度的胜任能力并不理想,难以深化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因此,建议从优化国家制度设计、加强社会支持、有效实施院校措施、增进自我发展意识等四个层面来提升民办高职院校创业指导教师的胜任力。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