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探究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教学设计 下载:64 浏览:356

董霄梦 《教育实践与创新》 2018年11期

摘要:
<正>一、教学设计《探究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本节采用"设疑激趣、互做互动、合作探究、归纳总结"的教学方法,即通过课堂魔术"神奇的笔筒"引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然后让学生尝试自己动手实验探究问题,并在探究过程中通过合作互助领悟科学的探究方法,提升科学探究能力,最后探究出问

校企合作背景下学生管理的创新研究 下载:53 浏览:464

姜霞 《中国教育学报》 2018年7期

摘要:
学生管理的创新是校企合作背景下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校企合作背景下学生管理的主体由学校变成学校与合作企业,管理责任更重大,管理制度需要完善。为此,要树立以人为本、开拓创新和目标管理等企业化的学生管理理念,建立企业化的学生管理机制与"跟班管理"模式,采用责任、目标、标准、方法、过程和成果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创新学生管理工作。

基于企业文化建设的高职校企文化融合策略探析 下载:96 浏览:524

杨斌 郭苗苗 《中国教育学报》 2020年1期

摘要:
校企文化融合是深化产教融合、提高校企合作质量的必然路径,但在我国校企文化融合中存在融合层次不够深入、融合路径较为单一、融合缺乏全员参与等问题。因此,有必要从企业文化建设角度,借鉴企业跨文化管理中文化融合经验,通过对校企文化融合内生动力和外生动力的分析,从识别文化差异、进行"跨文化"培训、实施"跨文化"管理、融合创新校企文化等四个维度探寻融合策略,以期促进校企文化全方位、深层次融合。

对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的思考 下载:75 浏览:490

赵红亮 《教育实践与创新》 2018年4期

摘要: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需要教师对这一学习方式从理论到实践应用都保持清醒的认知,同时力避误区并开拓进取。惟有如此,才能有效发挥这一学习方式的重要作用,从而达成教学目的。

小组合作学习的创新研究 下载:68 浏览:486

刘英芹 《教育实践与创新》 2019年6期

摘要:
初中是探究物理知识和现象、物理原理和规律的启蒙阶段,也是学习物理的基础阶段。学生学习初中物理的情况怎样,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初中物理教师要以学生的未来发展为目标设计教学,实施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是当下很重要的教学形式之一,因为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有利于促进学生形成发散性思维,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沟通和交流,并且对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走向“实践”关怀:教育类研究生培养的理性选择 下载:65 浏览:266

李太平 马秀春 《教育研究与发展论坛》 2019年3期

摘要:
随着人类实践模式的转型、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型和教育研究实践范式的转向,教育类研究生培养应走向"实践"关怀。实践关怀的教育类研究生培养模式以发展实践能力为目标,着力建设多元化的培养途径、立体的师生交往模式以及注重实践要求的质量保障体系。这种培养模式依托U-S合作平台,主要由课程建设、实践教学、案例教学、项目学习、导师指导、学位论文诸环节构成。

运用数字化课堂观察优化师生交往行为的策略研究——以初中道德与法治《合作的艺术》为课例 下载:83 浏览:507

张小莉 张克谦 周凤敏 《教育实践与创新》 2019年4期

摘要: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教学相长的互动过程。在课堂中师生交往行为直接影响教学的可接受性和师生的参与度,对教育效果的达成起着至关重要作用。"多元交互式"数字化课堂观察平台采集课例的相关信息,对课堂中师生交互行为进行详细分析,主要包括师生交往形式、交往情绪和课堂评价三部分,概括得出在课堂实践中师生交往行为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以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教师专业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破解企业深度参与高职教育之困:借鉴德国的经验 下载:80 浏览:493

徐金河1 陈智强2 《教育研究与发展论坛》 2018年4期

摘要:
高职院校办学过程中,只有校企深度融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但在现实中,企业"不想"、"不能"、"不常"深度参与高职教育,一直困扰着高职教育的发展。实践表明,借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经验,创建跨企业培训中心,可以破解企业深度参与高职教育之困,让企业"想"、"能"并"常"深度参与高职教育。

浅谈音乐教学中带有音乐情境的合作学习 下载:99 浏览:516

武英俊 《教育实践与创新》 2020年1期

摘要:
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以情感人,以情育人,是最富有情感的艺术。音乐教学主要是通过唱歌、音乐欣赏、音乐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培养等音乐实践活动进行。音乐教学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的特有魅力,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此外音乐教学还要培养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

“唤醒、合作、发展”模式——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实施策略 下载:94 浏览:510

庞海云 《教育实践与创新》 2019年2期

摘要: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是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重要载体。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要体现合作、唤醒、发展三个方面的重要特征,教育工作者应当践行十大策略。

合作学习:情面、“和合”与教学秩序再生产——基于“过程-结构”视角的比较个案分析 下载:71 浏览:523

龚伯韬 程天君 《教育研究与发展论坛》 2020年1期

摘要:
合作学习被广泛应用于高校教学,但却多存弊病,这与依赖西方"系统-要素"理论而缺少本土理论指导实践不无关联。以"过程-结构"视角重审本土情境中的合作学习实践,或可破解此困境。研究表明,照顾情面以维护关系"和合"的主体行动逻辑贯穿合作学习始终,在行动主体与时空、制度及文化结构的相互作用下,"合作的学习"被异化为"合作的和合",并再生产了和合的人际关系与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秩序。推动合作学习有效实施,需转变合作学习研究范式,加强本土理论发展与现实情境实践的关联,优化相关制度结构,增强师生合作水平,融洽"和合"与"合作"的关系,实现合作学习由"合作的和合"走向"和合的合作"。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外面对面合作学习研究及启示 下载:73 浏览:492

高向斌 夏洋 《现代教育教学研究》 2019年8期

摘要: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外对课堂教学中面对面合作学习的研究一浪高过一浪。纵观这些研究,可归纳为对三类问题的解决:一是概念问题,即界定合作学习是什么,辨析其与相关术语的关系;二是方法问题,即探索合作学习的具体操作方法;三是价值问题,即揭示合作学习的效用。借鉴这些研究又立足我国的国情,有以下启示:积极地实现从教育理念到教育实践的转换;构建有我国特色的终身合作学习型社会;强化实验的研究方法;改进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合作学习研究。

利用合作学习任务实施过程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能力探讨——以“弹力”教学片段为例 下载:67 浏览:436

麦建华 《现代教育教学研究》 2020年12期

摘要:
以人教版"弹力"一课教学片段内容为例,以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为培养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寻求合作学习的设计点,依据卡干结构法进行合作学习任务的设计,从合作学习实施阶段探讨落实核心素养的策略,优化物理课堂,促进学生形成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目标导学”在古代诗词教学中的策略及应用 下载:86 浏览:494

史岩山 《语文教学与创新研究》 2020年6期

摘要:
古诗词是国学精粹,短短数行,言简意赅,意境深远。其中描绘的有"大江东去浪淘尽"的豪情壮志;有"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的悲怨;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安适;有"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苍凉幽远;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喜悦情怀。其情感真挚质朴,风格温婉豪放,耐人寻味。结合中职学生教学实际,探讨"目标导学"在古诗词教学中的策略。

论民族地区县域高职院校的民生改善功能 下载:84 浏览:496

王朔 《教师教育与创新》 2018年11期

摘要:
民生改善不仅是个体的幸福追求,更是大多数人的共同期待。然而,"逃离"式的民生改善,突显了个体与他人、个体与社会民生改善的矛盾,这一矛盾在民族地区表现尤为突出。民族地区的民生改善除了有着与一般贫困地区的共性之外,文化差异是其面临的特殊问题。他者视角、外来角色的民生改善只能是低效的。在县域经济与高职教育转型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县域高职院校服务民族地区民生改善成为可能。通过个案分析发现,县域高职院校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个体的生存发展与社会民生改善的统一,但距应然的理想目标仍有较大差距,突出表现在民族地区县域高职院校数量少、服务定位不够精准以及毕业生的外向输出三个方面。因此,参与民生改善的相关主体需共同为之努力:政府以差异补偿助推美好生活;高职院校坚持服务县域民生改善的办学定位;企业积极参与高职办学,以实现利益共享;个体努力实现自身与社会民生改善的统一。

全球合作项目“深度学习新教学法”述评与建议 下载:75 浏览:443

董丽丽 《教师教育与创新》 2020年7期

摘要:
深度学习是当前全球教育改革的热点。以全球合作项目"深度学习新教学法"(New Pedagogies for Deep Learning,简称NPDL)为案例,对NPDL项目的产生背景、核心概念和深度学习设计等内容进行了深入剖析。研究发现:NPDL项目致力于培养全球公民,丰富了深度学习的内涵;建立伙伴关系和开展好奇心驱动的学习活动是激活深度学习的重要策略;以革新学习过程为核心的深度学习教学法反映了教育变革的新方向;嵌入式的协同探究形成了深度学习从实践走向理论的研究新范式。

合作学习形式化的根源及改进策略——基于威廉·格拉瑟选择理论 下载:53 浏览:396

欧昌铬 《现代教育教学研究》 2020年6期

摘要:
威廉·格拉瑟选择理论指出,所有的学习行为都是为了满足内在心理需求。合作学习形式化的根本原因是课堂未能满足学生内在心理需求。通过建立与学习目标相适应的组织形态、培养小组契约精神、重塑教学活动设计、开展持续性多元评价,让学生内在心理需求的满足成为合作学习改进的基本价值取向,重建愉悦的合作学习图像,改进和优化合作学习。

幼儿园保教合作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南充市幼儿园保育员的调查 下载:75 浏览:517

张哲1 曾彬2 栾文艳1 《教师教育与创新》 2018年7期

摘要:
保教结合是我国幼儿园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保育员与教师能否配合默契是提高幼儿教育水平的关键。本文对南充市9所公办幼儿园保育员进行问卷调查,用SPSS 22.0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通过研究发现:保育员的保教合作水平受保育员的学历、专业、职称等级、是否固定班级4个因素的影响;不同学历、不同专业背景下的保教合作方式、保教合作内容差异性显著,保教合作总体差异性显著;不同职称等级背景下的保教合作内容差异性显著;固定班级与不固定班级的保教合作方式差异性显著;保育员的保教合作水平与编制、工作年限、月收入等因素无相关性。因此建议:通过选聘、转岗、进修等多种途径提高保育员学历层次和专业性;注重对无专业背景的保育员进行专业引导,增强其专业自信心和自豪感;扩展保育员职称评审通道,同时提高其待遇;严格落实"两教一保"的班级配备要求,促进保育员保教合作水平的提高。

基于地方高校与中小学合作伙伴关系的基础教育师资培养模式——以绍兴文理学院教师教育“博雅型”实践教学体系为例 下载:90 浏览:516

陈巍1 周建平1 蒋婷2 《教师教育与创新》 2018年6期

摘要:
受教师教育大学化和终身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思想的影响,探索和研究我国大学与中小学合作伙伴关系的实践逐渐兴起。基于地方高校与中小学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探索基础教育教师职前和在职一体化培养的新模式,首先要建立大学与中小学合作的宏观制度和提供组织保障;其次要构建职前培养和在职培训一体化的教育体系,包括设计一体化的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和实现教师教育过程的一体化;最后要完善教师教育的质量监控系统,包括建立教师教育的师资保障体系和教师教育的过程评估体系。

小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途径——以“中加项目”姊妹校交流为例 下载:81 浏览:506

李碧静 李英 《教师教育与创新》 2018年6期

摘要:
自2013年中国与加拿大构建东西方教育互惠学习项目以来,各姊妹校在跨文化交流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为构建一个基于中国与加拿大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合作系统,西南大学附属小学与加拿大安大略省East Wood小学建立了"姊妹校际关系",将小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目标设定为内容目标、情感目标和能力目标三大板块。随着培养目标的明确,两校开展了融入式、学科式、主题式以及项目带动式跨文化教育实践活动,并且初见成效。基于此,本文提出可供我国学校教育选择的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具体策略:从观念层面确立教育促进跨文化交际的指导思想,从政策层面弄清跨文化教育的实施障碍,从管理层面建设跨文化交际校园、完善跨文化交际体系,从操作层面开发跨文化教育课程与活动项目,从课堂层面引入体现跨文化教育理念的教学方式。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